
坚持是一种能力(随笔)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咬牙坚持的岁月,成果颇丰或是满心欢喜,都是时光机最底层,用许多回忆包裹着的“重要宝盒”……我曾咬牙坚持的岁月是在小学的六年。
儿时,我常常羡慕那些身材高挑,气质非凡的女子,她们大多学过舞蹈。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想学舞蹈的种子。也许是我太喜欢舞蹈了吧,这一学就是六年。然而,在这被聆听的碎时光里,我仍温存着因贪玩而不想去学习舞蹈的念头,清楚地记得,那年我们考八级,随着舞蹈动作的复杂,时长的延伸,课程进度的加快,以及幼稚的贪玩心理,我不止一次的想过放弃。也许是我的大脑在控制我吧,每每我有想放弃的念头,一年级时刻苦练功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我不能玩物丧志,我不想让努力都付诸东流。人们都说“铁杵能磨成针”,我这根铁杵就快磨成针了,要是放弃了,那我以前的多少个流泪流汗的、拼命记动作的日日夜夜,多少个顶着骄阳也要去上舞蹈课的浅时光,就真的白白搁浅了。我坚持下来了,我在考级那天意识到,我具有坚持这种能力。
记得我曾给自己制定了许多计划,也曾说过每周发一篇文章的话语,从2014年注册到现在,如果真的按照我说的去做,至少能发表一百篇以上的文章,现在看看自己的江山主页,那数字直灼我的眼。因为三分钟热度,我写下的不计其数的计划,都是象棋斗胜——纸上谈兵。有许多远大的志向,一时兴起,奋发努力了几日后就以累和不可能为借口就此放弃。
有人认为,想要成功,不一定要学会坚持。你会说,一代文豪李白,不就是在打猎时遇到玄宗才开始走上成功的路吗?如果不是李白的才华,玄宗能召他进翰林院吗?如果不是李白坚持不懈的作诗,作好诗,在诗词歌赋繁荣的唐朝,“诗仙”如此高的名誉,名垂千史,流芳百世的人,又怎会是李白?
如果成功是一栋高楼,那么坚持是牢固的地基;如果成功是一条绵延的长廊,那么坚持是一路走来的无数个脚印;如果成功是一篇意境浓厚的文章,那么坚持是强大的文字底蕴。都说“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是的,人需要有远大的目标与计划,爆发式的瞬间成功是无稽之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步一个脚印地拼搏与坚持铸就了一位又一位成功者的巅峰。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夜半入睡,五更起床,坚持不懈地写了十九年之久才完成的,他的坚持没有付诸东流,《资治通鉴》到现在,一直出现在中学乃至高中的教材里。
最后以拉罗什富科的名句结尾:“取得成就时的坚持不懈,要比遇到失败时的顽强不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