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灭“火”记
十二年前,某县农业部门下属公司因销售假玉米种子,闹得沸沸扬扬。
京城某报的一位编外记者王二黑闻知消息,如获至宝,星夜兼程赶来凑热闹。他铆足了劲,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足迹遍及县乡村,采访了上至相关领导,下至受害的村民。入住的宾馆里,他连夜操刀挥笔,第二天上午上班的点,一篇洋洋洒洒的万字报道,摆在了县长的办公桌上。
县长满脸疑惑。问:“同志,你是?”
王二黑坐在沙发上,面色冷峻,轻声吐话:“呃,XX报社记者。”
“嗯,您的证件?”县长言外之意,是想先坐实二黑的身份,再想下步如何应对的办法。
“能。”王二黑从随手携带的小皮包里翻出一个精致的小本本,起身在县长眼前一晃说:“记者证,假不了!县长,我看你还是先读读有关你们县假种子事件的这篇稿子吧!我还有点事,先走了。”撂下不温不火的话,王二黑起身离开。临出门,他回头强调说:“对了,稿子里有我的名片,如没异议,这篇稿子明天就见报!”
看完稿子,县长坐不住了。拿起手机,接通了宣传部长的电话。
“嗯,这个事很麻烦,咋办好?底线是绝对不能网上传播、见了报!”
“放心,我马上安排,会同部门的负责同志,迅速跟进,不惜……”
“好,就照你的意思办!快安排,不能拖。”
电话叫来李副部长,部长说:“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如果爆了光,会产生极坏影响,我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赶紧召集得力干将,农业部门全力配合,务必尽快找到那个写万字稿的记者,不惜……明白了吧!”
“明白!”
一个小时后,相关人员反馈信息说,经查实那个见县长的王记者,已经退房回京了。“怎么办?”略加思索,李副部长大手一挥,说:“安排司机,通知部门负责人,刻不容缓,马上出发,进京灭‘火’!”
按照县长提供的名片,去京城的路上,李副部长接通了王二黑的电话。
“哈哈,王记者,咋走恁急?我这不是出发了嘛,下午才回来,听说你来指导工作,准备晚上陪陪您,可你咋……”
电话那头,王二黑说:“呃,这样啊!我急着回来发稿,明天要见报!所以就急急赶回来了。哈哈。”
“呀呀,原来这样啊!好好,我们已经在路上,晚上就能见到您。”
“嗯,有必要见面吗?”
“一定要见,不见不散!一起吃个饭。”
“这?唉,要不,你们到了京城,再联系我。”挂了电话,王二黑憋不住一阵窃喜:“嗯,来就来吧!”
晚上七点半左右,李副部长一行进了京城,接通电话,王二黑说:“既然来了,你们开车方便,来大兴吧。”
“具体那个位置?”
“就在某某茶社碰面吧。”
“好!”车子掉转头,疾驰前行。
“嗨,我到茶社了,您人在哪?”
“嗯,临时有个应酬,来某某宾馆吧!我在大厅靠右手边的沙发上等你们。”
某某宾馆大厅,“您是王记者?”
“啊啊,是的。你们?”
“可找到您了,一直和您联系的就是我。”
“啊,李副部长,你们很重视,还亲自赶过来,这样吧,我先电话通知相关网站暂时不要上你们的稿子。”王二黑掏出手机,走出三十米开外,见他摁了手机号码放到耳边,没有人听到他在电话里说的啥?!
大约十分钟,王二黑走过来,庆幸地说:“哎呀,幸亏你们来得及时,晚来一刻钟,稿子上了网,恐怕撤都来不及了!”
“呀呀,谢谢,谢谢!您是东道主,这地您熟悉,订个点,咱去吃个饭呗,边吃边聊,边聊边吃!哈哈。”
“嗯嗯,客气了!去对过的饭店吧!有朋远方来,我请!”王二黑“嘿嘿”一声晒笑,抬手指对过。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那家饭店富丽堂皇,随行部门的办公室张主任小心翼翼捏了捏兜里的钱包,提醒自己:“嗯,咋恁没出息?不是还有张银行卡么。”
进了餐厅,李副部长抢先坐在了主陪的位子。菜品是按就餐人数要的套餐,几番推让,酒水是王二黑点的一瓶茅台。李副部长发声说,我享受不了茅台的酱香,随行的三位也应声随和着。李副部长递个眼色,心照不宣的张主任起身回到车上,拿来了两瓶自带的地方酒,还有两包苏烟。
李副部长打开苏烟,热情想让。王二黑摆摆手,从上衣兜里掏出半盒软中华,笑笑说:“嗯,抽惯了这个牌子。”
一旁善于察言观色的张主任,再次起身离座,径直去了酒店外的烟酒店。
菜品陆续上了桌,接过李副部长抛来的话题,王二黑欠身干咳一声,说:“你们急着赶过来,足见重视程度!可是事情出来了,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至于如何处理?主要看你们自己的态度和诚意,协作好了,对大家都有利,一旦上了网、见了报,这是你们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个你们比我更清楚!”
“那,如何解决?请您明示。”
“这个嘛,总会有办法。容我考虑周全,再答复,好吗?”
“好好!”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副部长心里有了底,起身带笑端起酒,碰响王二黑手中的杯,仰脖见了底。
微醺中,李副部长问王二黑:“王老弟,考虑的啥样了,能吐口了吗?”
王二黑狡黠一笑,说:“这才哪到哪?我敬你一杯,饭后一定给准信!”
两个小时过去了,那瓶茅台眼看要见底,张主任不动声色趴桌上,鼾声响如雷。王二黑放下酒杯,抬腕瞅瞅表,满嘴喷着酒气:“呀,天不早了,没有不散的宴席。”
李副部长问:“能给个准信不?”
王二黑一撇嘴:“不急,一会。”
那天,临别分手,王二黑终于给出了一个准信:“明天上午八点,某某茶社具体再议。”
第二天,李副部长一行如期赴约。
雪怕太阳,草怕霜;人怕没钱,情怕伤。几番“拉锯”,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基本满意,能够接受的不成文的协议。
王二黑快步凑上来,接过张主任刚从附近银行取出的“版面费”,意味深长地说:“一定要把这几年的成绩深挖细品,归纳成‘亮点’,写深、写透、写出味!”
望着渐行渐远的王二黑,李副部长如释重负,长吁口气,喃喃自语:“正面宣传,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