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汉武帝心口的那一抹朱砂(散文)

编辑推荐 【浪花】汉武帝心口的那一抹朱砂(散文)


作者:白杨桥 布衣,41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49发表时间:2018-05-04 16:41:46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写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道尽天下普通男人的心事。普通男子如此,连文韬武略的汉武帝刘彻也未能免俗,今天,咱们来说说他内心深处藏着的那一粒朱砂。
   在古代,女人没地位的时候,社会上稍微富庶一点的人家都是三妻四妾,更何况那些自诩的天子,人间的帝王。没有人统计过每一个帝王一生和多少女人有过瓜葛,那些写入史册的女子只是少数的一部分。而在这少数一部分人里,就有一个女子上场是惊艳,落幕是唏嘘。
   这个女子,历史上称她为李夫人,汉武帝刘彻的不知道第多少个女人。但只有她,活成了汉武帝心头的那一粒朱砂。
   汉武帝一生创造了很多的第一。就连罪己诏都是开创先河。CCTV播出的《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一生钟爱过四个女人,却无一善终。今天咱们只说李夫人。
   要说李夫人,就不得不先说说她的哥哥,李延年。《史记》记载“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给事狗中。”
   寥寥数语,道出延年出身、犯事、被罚后的现任工作。但“延年善歌”,《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延年待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彼时陈阿娇已经被废,卫子夫也因色衰而爱弛。武帝当时的新宠王夫人刚去世,对于“朕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汉武,延年此歌正是时候。武帝听后长叹一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说:“延年有女弟(女弟即妹妹)”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
   自然地,刘彻将她纳入后宫,形影不离。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幸,“佩两千石印授,与上卧起,甚贵幸”。
   一次武帝去李夫人宫,偶然头痒,便拨下李夫人的玉簪搔痒。宫中女子一时以玉簪为风尚,以致长宫城中玉价涨了一倍。从此玉簪更在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别名:“玉搔头”。
   李夫人宠冠后宫,很快就为刘彻生子刘髆(又名刘贺),封为昌邑哀王。然而不久李夫人便生了病。刘彻刚开始并没有把她的病当一回事,但李夫人的病情很快加重,刘彻终于有些担心,亲自前往看望。
   《汉书·外戚传》叙述李夫人故事最精彩的段落在她病入膏肓时。武帝怜惜,亲去探视李夫人以被蒙脸说:“我病久了,样子难看,不能见陛下。我死后请您照顾我们的儿子和我兄弟。”武帝说:“你让我一见,当面嘱托后事不好吗?”李夫人竟引礼仪规范拒绝:“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我现在没妆饰,不恭敬,不能见您。”汉武帝不甘心:“你让我见了,我赏赐千金,给你兄弟加官晋爵。”李夫人不让步:“赏不赏赐权力在您,不在一见。”无论皇帝怎么说,她大被蒙头,就是不露面,后来干脆将头转向床里,只哭不说话。皇帝又伤心又生气,终是不忍强迫,只好怏怏走了。
   武帝走后,夫人的姊妹都责怪她不让皇帝见她一面,李夫人答: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皇上之所以如此顾念着我,是由於我平生的容貌美好.今若见我形貌毁坏,貌不如前,必定畏恶吐弃我,又怎肯再追思我以及照顾我的兄弟呢!
  
   多么聪慧的美人啊,她太清楚皇帝的“爱”是天下最靠不住的东西。前皇后陈阿娇是长公主之女,有显赫的家世;今皇后卫子夫有能征善战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皇帝要开边拓土,离不了他们。自己的惟一财产就是美色,李家的所有恩赏也全由此得来。偏偏造化弄人,病得形容憔悴,“资产”耗尽,儿子、兄弟、李家,眼看不保。所以李夫人死死蒙住被子,遮盖真相,拼命给皇帝留下一个美的幻象。
   李夫人的冰雪聪明和清醒理智,在她去世后得到了验证。刘彻满脑子都是她生前的迷人形象、以及自己将她“气”得病中啼哭的过错,李夫人不肯见面的事他已经完全不放在心上了。于是他伤感万分,下令为李夫人举行皇后级别的葬礼,为她在自己的茂陵北选择葬地。悬挂其画像于室内,为其写诗作赋,情深处找了方士来招魂。给她的哥哥升官封侯。
   但李家终于还是渐渐失宠,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族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李夫人蚤卒……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被人告发,汉武帝勃然大怒,腰斩刘屈髦,刘妻枭首于市,族尽李广利家族。李广利投降匈奴,后被杀。
   就这样,李家被族两次,尽灭。
   武帝驾崩後,由於嫡后陈氏被废,继后卫子夫因巫蛊案自缢,继位者汉昭帝的生母赵婕妤也已被汉武帝杀害,一时竟无皇后合葬配飨。大臣霍光便揣度汉武帝生前意旨,将他宠爱的李夫人追尊号为孝武皇后,配飨武帝。
   李夫人的故事就这样落了幕。但她留史书上这短短的几句话,其中折射出的智慧坚忍及胆识,却足以让她成为历史上最难以令人忘怀的女子之列。
   回望刘彻和李妍的这段历史,上场是惊艳,落幕是唏嘘。她惊鸿一瞥的短暂一生,就这样活成了他心口那一抹朱砂。
   现在我们来揣度这段爱情神话,也许只是她死在了他最爱她的关键时刻,昙花一现,遗世而独立。花将开未开,歌将熟未熟,人将厌未厌。是呢,人生若只如初见。可是如果站在李夫人的角度去看,作为女子,一定是希望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一定是希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吧。但历史是强权的历史,谁会去留意一个女子的心声?一个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谁又能去体味女儿家的心事?
   所以,在一众绝色里,脱颖而出,那美貌,那才情甚至心计,也就都活成了一个苍凉的手势。
  
   繁华亦如昙花
   岁月沧化黛眉如画
   梦里寻他漠然泪下
   眉间一点朱砂
   红透了桥边花
   梦里寻他漠然泪下
   回眸的一刹那
   梦碎了天涯
  

共 24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那一句话,可谓经典,尽人皆知,因此“朱砂痣”一词也频频出现在各种文体里。今天看到作者以这段经典段句开头,便有了读下去的渴望,而偏偏文章的主角是汉武大帝,更是提高了一品细端的兴趣。虽然汉武帝的政绩卓越,但文中只侧重描写了汉武帝刘彻和李妍的情感历史。其中李夫人病入膏肓时掩面拒君一段,反映了她美貌之外的智慧和胆识。可惜她最终改变不了大环境,被追尊号孝武皇后已是幸极。品读之际也知晓了“玉搔头”的来历。结尾的诗吟也很好的点缀了主题,让人感叹。积情感和史记与一体的好文,感谢赐稿,推荐共赏,向老师学习。希望看到更多精彩。【浪花诗语编辑·望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18-05-04 23:39:01
  上场是惊艳,落幕是唏嘘,学习老师美文,敬祝文丰夏安。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1 楼        文友:白杨桥        2018-05-29 09:15:19
  感谢编辑拙作,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