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基层使命(报告文学)
一
1994年初秋,一夜的电闪雷鸣和暴雨倾注后,潭头镇迎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一天。
在河南省层峦叠嶂的八百里伏牛山南麓的栾川县潭头镇,小城镇建设和金城大道扩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这个工程涉及到公家单位和私人房屋拆迁52户,有人在给拆迁对象做思想工作,有人在给拆迁对象发放拆迁补偿款,有人协助拆迁对象在房顶上扒房子揭瓦掀梁,有人在清理运送各种建筑垃圾,有人在勘测施工路线上,挖掘机、压路机、卡车、拖拉机、架子车,来来往往……
施工现场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内的正前方墙壁上悬挂着工程建设计划图纸和工程进度示意图,两边墙体上的两幅标语“只争朝夕,大干一百天,定叫镇容换新颜!”和“排除万难,奋力拼搏,为潭头小城镇建设争做贡献!”昭示着工程的紧迫性和建设者的雄心壮志。室内正中的大长条桌上放着暖水瓶、茶杯、电话、扩音器、话筒和各类施工材料等,桌子周围摆放着一圈长条椅子。
兼任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潭头国土资源所所长、共产党员尚伟,上身穿着已经泛黄的白色衬衫,下身穿蓝色的确良裤,裤管卷到了膝盖上,脚蹬一双褪了色的解放胶鞋,坐在桌前的长条椅子上。35岁的他清瘦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之色,眼晴因为长时间熬夜,白眼球上布满了血丝。他的身边一群人围着坐着,正七嘴八舌地给他汇报着工地上的各种问题。
“高老头固执得很,趴在墙头上,死也不让扒。我们是石狮子屁股没门了,你说咋办吧?”
“张二婶说让她的闺女出门后再搬迁,她闺女嫁人是十天后的事儿,这是之常情的事儿,你看,能不能缓一缓?”
“刘石头83岁的老爹谁知昨天夜里就死了,今天正在办丧事,要他今天搬迁,不中啊!”
“……”
尚伟听着这些情况汇报,他的脑子都要炸了,嘴紧闭着,脸憋得乌青乌青的。
这时,一个青年男子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尚所长,不好啦!昨夜的一场雨你家下房屋进水了,嫂子刮了一夜水,嫂子一个人在家既得忙着盖房子,又得照看两个小孩,病倒了……”
“咋真会有病?”尚伟一肚子无名火顿时爆了出来,站起身拨开众人冲出指挥部向医院的方向跑去,可没跑几步他就停了下来,转身又回到指挥部。看了看满屋子里一个个不知所措望着自己的人,他叹了口气,从屁股口袋里摸出二百元钱,走到青年面前交给他说:“你去医院帮我处理一下吧,我暂时走不开。”
送走青年,尚伟低着头在原地转圈圈。
小城镇建设是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略,解决“三农”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重要举措,尚伟深知自己正在做的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1994年潭头镇党委政府以潭头街为依托,合理布局道路、店铺、学校、医院、政府办公地、居民区、工业区等,大规模组织实施小城镇建设和金城大道扩宽工程。当时任务重时间紧,潭头镇政府任命尚伟为小城镇建设和金城大道拆迁扩宽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他心里明白,这是决定潭头镇未来发展的大事,自己做为国土资源所的所长,肩负着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双重使命,这项工程他责无旁贷。
工程开始后,繁重的任务,复杂的纠纷,搅得他常常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整天在工地上组织施工、组织拆迁、负责拆迁补偿、化解各类矛盾、被群众围着说事儿,还要不断地往县国土资源局里跑,审批办理各种用地手续。繁忙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一夜之间,高血压、失眠、胃疼等疾病,一下子全都向他发起了进攻,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悄悄地到医院开了点药,悄悄地服用着,顽强地工作着。
他和国土资源所的工作人员同吃同住,一起度过了90多个日日夜夜。
而此时正好赶上他家里又在建房,为了不影响镇里的这项重大工作的开展,他只好把家中建房的重担压在瘦弱的妻子周香兰的肩上。
但是眼下妻子病倒了,这里的工作又难以抽身,他哪能不着急上火?着急上火是着急上火,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土资源所所长,又是工程指挥部的办公室主任,他知道关键时刻哪轻哪重。就说此时此刻吧,这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他,等着他的拍板。
他告诉自己,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冲动,越应该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他低着头徘徊着思考着,过了好一会儿,他站住了,抬起头看着东街拆迁组组长潭头镇企业办公室副主任许进国说道:“刘石头家的事儿,缓缓就缓缓,谁家能没有个三灾两难?这种突发事情可以理解,但是他家办完丧事仍由你们小组负责立刻组织他家搬迁,不能再耽误!”
许进国点点头,说:“好吧。”说完就走了出去。
他又转身对西街拆迁组组长潭头镇信访办主任胡士豪说:“张二婶家的事不能缓。十天后,黄花菜都凉了,不知要耽误多少事情。你们再多组织一些人去做工作,必须现在就搬,立即就搬!告诉她,搬了照样可以出闺女嫁人嘛!不过,你们要耐心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尽可能把她的家搬得让她满意些。人家毕竟是要过喜事嘛,咱们不能扫了人家的兴!”
胡士豪见他这样说,也觉得是那个理儿,也就没再说什么,带着他们的人也离开了。
轮到北街组,尚伟对该组的组长潭头镇司法所所长张学东说:“高老头家的事儿我去处理,你们先去做别的拆迁户工作,一旦需要你们配合,我通知你们回来。”
潭头镇古称潭州,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南北两道川的东北部,西邻栾川县秋扒乡,南连栾川县合峪、庙子、赤土店三镇,东依嵩县,北毗洛宁县,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辖26个行政村266个自然村,3·2万口人。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曾经在此建校五年之久,有“豫西文化摇篮”之说,土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居全县首位,有“栾川粮仓”之称。还有,这里地广人多事情复杂,是栾川县有名的各类矛盾聚焦地。
尚伟1959年6月出生在潭头镇东山村,1979年高中毕业后在东山村联中中学当了5年语文教师,1984年任东山村村委主任、村支书等,又是5年后,他被调到潭头镇政府工作,当上了潭头国土资源所所长。
尚伟的父亲名叫尚来斌,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一直在潭头镇从事教育工作。尚来斌任潭头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处主任、校长,几十年的爱岗敬业,他的佳话在潭头镇群众中广为流传。
尚伟任国土资源所长后,尚来斌为了激励儿子堂堂正正做人,给他写了一幅字,画了一幅画,条幅写的是“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画是高风亮节的竹子,画上赋诗一首:“坚如磐石志如铁,我志千秋信高洁。莫道浮云一时暗,心中朗月照茎节。”
父辈的经历,父辈的教诲,培养了尚伟朴素的工作信条:用权想着民,说话情系民,做事利为民。
现在这位“心中朗月照茎节”的国土所长正迈着坚定的步子朝“钉子户”高老头家走。高老头的情况,尚伟太清楚了。他一边走着一边思忖着,深深地抽了一口香烟,紫色的烟雾从他头上缭绕升起。
高老头名字叫高峰,他家在潭头街老乡政府院墙外东边有一堵墙,严重影响到了潭头街的城镇建设,政府派出几批人前去做工作希望尽快拆除,都被他回绝了。工作队来拆墙,他就趴在墙上说:“你们拆吧,把我拍死了,墙也就倒了。”有12家拆迁户都因他家的这堵墙而观望着,迟迟不肯搬迁。
“他家一堵墙,政府都没门儿,还要拆俺们的房子,别想!”
“政府也是软捏怯硬,看俺们好说话咋哩?”
“要是这样,咱们就坚持到底不拆迁!”
“……”
那堵墙是高峰家年久失修的西院墙,他家的院墙已经有上百年历史。随着岁月的风雨不断冲蚀,四周的院墙逐渐变成了残桓断壁。剩余的墙头上长满了旺旺狗之类的绿草儿,墙体也是脱皮掉碴破旧的不成样子。
高峰家这堵墙的事儿,其实尚伟早就注意到了,这些天他一直在做他们家人的工作。
当尚伟来到那堵墙附近时,看见穿黑上衣的白发老头高峰正蹲在墙体里边与自己十八九岁的儿子又说又笑着。
他把半截烟头掐灭,装进白上衣口袋里,一声不响地悄悄溜到了那堵墙体外边。他蹲在墙根,听了一阵高峰与他儿子的对话,想了想,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就悄悄地走开了。
尚伟回到镇政府,立即找到镇党委书记黄秀科的办公室,正好镇长吴卓文也在那里。
黄书记问道:“老尚,听说高峰顽固得很,你把告示揭了,你打算咋办?”
尚伟嘿嘿笑了两声,说:“我正找你汇报这事儿。”于是,他把他的一个大胆的工作计划向书记镇长做了详细汇报。
吴镇长担忧地问:“这样儿中吗?”
他拍拍胸脯说:“在来镇里上班之前我干了五年村教师,又干了五年村主任、村支书,这样儿的群众心里装得那点小九九,我清楚得很,保证不出啥乱子!”
吴镇长问道:“拆房协议签了?”
“签了。”
“补偿金给了?”
“给了。”
黄书记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了一下桌子说道:“好,就照你的意思办,出了问题,我担着!”
而后他们两人又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下行动方案。
上午10点多钟,在火热的骄阳下,尚伟带着镇政府八九名年轻力壮的工作队员,由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配合来到了那堵墙边,由派出所、司法所干警十余人把住各个路口,又在现场设置了警戒线,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观察着周围情况的变化,严防不明真相的群众进入干扰工作。
许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街坊邻居都站在警戒线外围观着议论着。
高峰急冲冲跑到墙边,大声喊道:“你们要干啥?你们要干啥?”
尚伟二话没说,先是看了一眼站在高峰身边的高峰的儿子,见他点了点头,然后给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第一个冲到墙边,工作队员也跟着来到墙边。
他们双手扶着墙壁,前腿弓,后腿蹬,做出用力的姿势。
尚伟大声地发出:“一、二——”
工作队员大声地应和道:“嘿——”
高峰的儿子连忙拉住他的父亲大声道:“爹,这回是真的,快跑啊!”
高峰听见他们这次是真的要拆墙,吓得在儿子的搀扶下赶快跑离了墙根。
说时迟那时快,尚伟再次大声发出号令:“一、二、三!”
工作队员再次大声地应和:“嘿——”
墙体轰然倒塌,随着气浪和尘土的涌起,围观的群众叫好声响成一片。
二
在潭头镇全力实施小城镇建设和金城大道扩宽工程时,尚伟家的上房也正在紧张建设中。
与尚伟同龄的潭头镇信访办主任胡士豪说:“我与尚伟几乎同时间进镇政府,尚伟在镇政府是出了名的。不管是份内的事,还是份外的事,别人拿不下来、怕得罪人、不敢向前冲的,他都不怕,他看上去是个粗粗鲁鲁的人,实际上心挺细的,他总能千方百计拿下来。”
尚伟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有两大项工作,一是耕地保护,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减少有提升,是我们国土人神圣的职责;二是保障经济建设发展用地,也是我们国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把国土资源所的工作分为份内、份外两种,这种说法不对,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工作没有内外之分,只有轻重缓急之分,党和政府信任我,交给我,就是我的责任,我就得带着所里的工作人员义无反顾地去完成!”
潭头镇党委政府任命尚伟为潭头镇小城镇建设和金城大道扩宽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在潭头镇党委政府的任命下来后,镇党委书记黄秀科将他叫到办公室谈话:“老尚,我也听说你家正在建房,孩子又小,嫂子一个人在家难以顶当那么大的事儿,可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这一角色,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你看这……要不,我再换换人?”
尚伟嘿嘿一笑,说道:“既然镇党委政府已经定了,就是信任我。家里那点事儿,哪能与镇里这么大的工作相比较。点了我的将,我干就是!”
黄书记笑着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哈哈,老子就知道,点了你的将,你就不会蹆套。家里建房有啥困难尽管给我说,我一定想办法解决!”
尚伟嘿嘿又一笑,说:“我家那点事儿你就别操心了。”
下午,尚伟在街面上买了些菜早早赶回家中,先是把院里院外摆放的建房子用的砖瓦木料等摆放整齐,接着把屋里院里打扫了个干净,然后一头钻进灶房,扎紧围巾,套上手袖,拿起菜刀,拾掇起饭菜来。
瘦弱的妻子周香兰到厨房给他帮忙,“你做的饭菜能吃吗?还是我来吧。”
他用胳膊推搡着妻子道:“去去去,到院子里坐着去,今天你什么活儿也不许干!”
周香兰知道,尚伟一定是在镇里又有什么大事情要办。
现在家里正在忙着盖房子,孩子又小,这么大的事情,她既得照看孩子又得忙着建房,她一个女人家能撑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