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我的十姐妹(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我的十姐妹(散文)


作者:清风淡云 白丁,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99发表时间:2018-05-15 07:58:02
摘要:美丽的故乡,自古以来,有这么一个传统习俗:村屯里同龄或年纪相仿的女孩要组织成一个小团体——十姐妹。十姐妹之间,平时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冰心】我的十姐妹(散文) 我的故乡坐落在广西蜿蜒的武鸣江畔,沿岸长着密密层层的芦苇。此外,还长着许多树木,有参天笔直的木棉树、盘虬卧龙的龙眼树、高大挺拔的楠木、泛着油光翠绿的樟树、旁逸斜出的苦楝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木,但没有竹林。
   美丽的故乡,自古以来,有这么一个传统习俗:村屯里同龄或年纪相仿的女孩要组织成一个小团体——十姐妹。十姐妹之间,平时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一旦有人出嫁时,姐妹之间要互送礼物,在一起吃姐妹礼饭,做伴娘,如果谁先结婚,生了小孩,可以免做伴娘,但必须找自家的一个小妹妹来代替。新婚的姐妹第二天回娘时,十姐妹也要聚在一起吃个“翻面饭”(也称姑娘回报父母的礼饭)。
   说起十姐妹的组合,不一定要有十个人才能做,少则可以七八个,多的则可以十来个,甚至二十个。不过,这种情形不多。于我故乡而言,村屯里的同龄或相仿的女孩一般不会超过十个人。比如我的十姐妹,满打满算刚好凑齐十个人。按年龄的大到小,她们的依次排列是:耀姐、兰姐、春姐、玲姐、秋姐、洁姐、蓉姐、桂姐、梅姐,最后是我——晨曦。
  
   一、大姐大——耀姐
   在我的十姐妹当中,年龄最大的是耀姐,最小的是我,我们之间的年龄差三岁多。
   在十姐妹当中,我最佩服的人是耀姐,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姐大,是个领军人物。她人读书既聪明,又懂事,是个好班长,深受老师们、同学们的喜爱。耀姐高中毕业不久,到某校当了五六年的长期代课老师,后来转正无望她便嫁到邕宁,当年隶属南宁市郊,现直属南宁市邕宁区,当了社区的妇女主任。
   婚后耀姐生了一男一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得的是夫婿对耀姐百依百顺,夫妻关系融洽,十分恩爱。两个孩子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二、二姐——兰姐
   在我的十姐妹当中,二姐——兰姐,她是我最要好的伙伴。她胆子最大,精灵古怪,善于游泳,爬树本领高强。
   孩提时代,每当夏季来临,兰姐就叫我们去河边游泳。如果是汛期,河水浑浊的话,兰姐就带我们到靠近河边的一个大水塘(土名叫兆刚塘)游泳。当时,生产队每天都抽水灌溉农田,那条弯弯曲曲的水利恰好沿着兆刚水塘的四周缓缓流过,水经常渗透到水塘里。一年到头,水塘里的水都是满满的,最神奇的还是那里的水夏天冰凉,冬天温暖,没有蚂蝗(水蛭)。因此,这个水塘成了我们村屯里女孩游泳的乐园。男孩是不会到兆刚水塘去游泳的。那时,男孩和女孩之间界限很分明,比美国在南朝鲜划分的三八线还要分明。没有男孩在的地方,我们女孩可以穿一条短裤、短袖衣服下水游泳。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一切都是很保守的。不要想象有如现代的游泳衣、游泳裤之类的东西。没有男孩在,我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如果河水清澈见底,我们一大帮女孩更喜欢到河边去游泳。我们村屯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年轻的媳妇不准到河边去游泳,年老的妇女和女孩可以放心的去游泳。而且要女性优先,在上游游泳,那里是沙滩,河水较浅,地势平坦。男孩(男人)一般在下游游泳,那里水深,水流湍急,正是男儿冲浪的理想天堂。所谓的上下游,彼此之间相距不过是100米。可以说,男孩和女孩的玩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各自玩自己的拿手好戏。
   傍晚,兰姐常常带领我们十姐妹玩打水仗、狗刨刨、卖剃刀等游戏,要不然就玩“火烧赤壁”。通常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各自从家里拿小竹筏到河边去玩耍。我们玩腻了,玩累了就换洗衣服,回家吃宵夜。
   夏季游泳虽然是我们女孩的最爱,但是擅自去游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儿。因而,父母们总是在出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我们:“不准到河边或水塘里去游泳!不然打断你们的腿!然后再养你们!”对于父母亲的嘱咐,我们答应得比谁都快。可是每当父母亲一出工干活时,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我们早就知道,父母亲和生产队里的社员们一起去干活,一去就是一整天,他们经常带粥去,不到天黑都不能收工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家里的孩子们,这样我们可以大把地野,大把地疯,大把地狂。
   天有不测之风云。小时候,我们的玩耍不是每天都充满愉快的。当父母亲干完生产队的活,提前收工回来,进家门不见孩子时,他们肯定会往河边或水塘边寻找我们的踪迹,发现我们背着他们去游泳,便对我们做出惩罚。这种惩罚是最严厉的,也是最尴尬的事情。他们一旦发现我们游泳,立即把我们放在岸边的衣服、裤子拿走。当然,他们对孩子们的惩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孩。至于别人的孩子,他们是不管的。兰姐的父母亲就是这样。有一天,兰姐的母亲来到河边,二话不说,便拿走了兰姐的衣服、裤子。当时,我们还在水里玩,哪里会想到提防?兰姐首先发现母亲来,赶紧上岸去抢衣服、裤子,站在岸上的母亲动作比兰姐更快,她飞快地抓起衣服、裤子就往回走。我们见大事不妙,立即游上岸,穿好衣服、裤子,不然迟早也会像兰姐那样,遭到自己父母亲的责罚。
   兰姐紧紧地跟在她的母亲后面,几次想争夺母亲手上拿着的衣服、裤子。兰姐的妈妈人高马大,力气十足,矮小的兰姐哪里是母亲的对手,她只能干着急。只是兰姐的母亲干活回来累了,也不想跟女儿争执太久,见女儿不服气,她便用力一甩把裤子甩到了龙眼树上,没想到兰姐“蹬”的一声,一个箭步飞到了树上,那动作简直比猴子还快,把裤子弄到手,迅速地穿好窜到高处去了。在树下正想把衣服也再甩到树上去的兰姐的母亲,立即停住了手,大声地喊起来:“妹砍头(壮话,意思是砍头妹,下同)!妹砍头!喂——喂——大家快来看展览啊,妹兰(壮话,意思是兰妹,下同)不知丑!光着身子爬在树上!大家快来看展览啊,妹兰不知丑!大家快来看看她的奶子!她的奶子!”随着兰姐母亲的呼喊,村里的大人和孩子都来看热闹。兰姐在树上一不做,二不休,在树上也喊起来:“看看什么看!没见过奶头?我的还小得很哩!像个金娘果!有啥好看头?”树下的大人和小孩个个都笑得前俯后仰,笑破了肚皮,只有我们十姐妹笑不出来,也不敢笑。趁人们不注意的当儿,我们十姐妹赶紧把头发弄干、梳理好,免得被自己的父母亲发现而受责罚。
   “当,当当!”“当,当当!”生产队长在敲大钟命令社员们出工了,兰姐的母亲拿着兰姐的衣服回家放好,拿起劳动工具上工去了。临走时,她还到那棵龙眼树下,对着还躲在树上不敢下来的兰姐说:“你可以继续呆在上面不用下来。今晚我收工回来再收拾你!妹砍头!妹砍头!妹短命!妹短命!”兰姐的母亲一边大大咧咧地骂着,一边扛着锄头上工去了。大人们上工去了,村子里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只听见鸡啼犬吠的声音。上学的时间也到了,我们十姐妹一起上学去了。当晚,兰姐被她的母亲狠狠地揍了一大顿,打得皮开肉绽。第二天一早,她来叫我一起去上学时,她掀翻衣服让我看,只见她身上到处是伤痕,青一块,紫一块的。我悄悄地问她:“疼吗?”她回答说:“很疼。”我妈看见了也直皱眉头,连声哀叹,轻轻地说:“唉,下手也太狠了,你以后要听话。”兰姐使劲地点点头,挽起我的胳膊一起上学去了。
   童年时代,生产队里有很多的龙眼树,这些树木绝大多数都是祖辈留下的。生产队里的果,不论是谁都不许偷,否则要扣除偷者家里劳动力的工分。当时每日工分值是1.00元,算是比较高的工分值了。全镇最高的工分值是另外一个村屯,他们每天的工分值是1元2角,排在全县第一名。那时,生产队长规定:每家每户每三个人口可以分得到一棵龙眼树。当时每个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那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家庭有十多个孩子,这情况比较少。因此,每家每户都有两三棵自留果。由于生产队管理很严。不论是哪个小孩,都不敢打生产队果树的坏主意。这样农家的自留果自然就成了孩子们进攻的目标。放了暑假的孩子们,整天没事干,闷得发慌,加上物质很贫乏,每个孩子都是小馋猫。于是,到处东游西荡,尝遍百家果,谁家的哪棵果树果好吃,他们都心中有数。兰姐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一天,她带我们十姐妹去偷一个五保户家的果。说是实话,这不能叫偷。因为那个五保户实际上是兰姐的堂太祖堂太母。兰姐说:“甘华太祖的那棵龙眼得吃了,那果大,肉肥厚、很脆,特别的甜,等下我们几个一起去偷吃如何?”
   孩提的我们听说有好东西吃,个个都蠢蠢欲动。只有我连大气都不敢出,也不敢答应,我时时刻刻都牢记母亲的教导:“千万不能去偷别人的东西”。但是最后,我经不起伙伴们的怂恿,怯生生地跟着兰姐去了。于是兰姐一溜烟,就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我个子小,身体不但瘦弱多病,而且还有恐高症,每次爬树,还没有爬上树,两腿直发抖,两眼冒金星,汗流浃背,只好作罢。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伙伴们爬上树,自己一个人在树下眼巴巴地向树上张望,等待小伙伴们的恩赐。她们在树上专挑最好的来吃,吃饱喝足了才折几串果扔下来给我这个胆小鬼。作为行窃者当然不敢开诚布公地偷,自然也不敢胆大妄为,就算兰姐胆子再大,她也不敢太过于放肆,毕竟偷的是自己堂太祖的龙眼。她把自己的衣服、裤子的袋子装满果以后,又折了几大串,便从树上蹿了下来,那动作跟猴子似的灵巧,常常让我钦佩不已。兰姐从果树上下来,带领我们十姐妹到生产队弃旧的仓库后面吃龙眼。当然,这种事是不可能经常有的。因此,无人知晓我们小时候的很多秘密。
   兰姐向来胆子大,她可以趁着父母亲外出干活挣工分的空当,拿自家的玉米、黄豆之类去别人家炒。在她自己家里炒是不可以的,因为,铁锅被玉米、黄豆炒过之后,特别的明显,锈迹斑斑,那是因为没有食用油放的缘故。所以,兰姐只能拿到别人家去炒,目的是不让父母亲知道。小时候,我的家被兰姐看上了。我爸长年在外面工作,是个赤脚医生,经常挨家挨户地去给病人打针。母亲很善良,脾气特好,不惹是生非,从不打骂别人,哪怕是小孩,母亲都很少责骂孩子。聪明的兰姐把从家来偷来的玉米、黄豆拿到我家里来炒。母亲就此也批评过兰姐几回,说不该偷东西来炒,说来也怪,兰姐后来再也没有来我家炒玉米或黄豆了。
   兰姐还有一大手艺,会自己蒸米粉。每当暑假来临的时候,正是生产队抢收稻谷,抢种秧苗的农忙季节。我们小孩子在家做家务:喂猪、喂鸡、喂鸭,到野外找野菜切好等着第二天一大早父母亲煮好拿来喂猪以后,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当我们玩腻了,兰姐又生一计,带领我们十姐妹到生产队收割过的稻田拾稻穗,把稻穗脱粒晒干以后,我们用石臼来舂稻谷,脱去米糠。当时还没有碾米机,我们只能沿用古老的办法,把米舂好。经过几钟头的努力奋战,白花花的米出现了,我们惊喜万分。接下来,兰姐把大米浸泡到热水里,用石磨来磨成米浆,自己开始蒸米粉吃了。那是饥饿的年代,吃麻麻香,菜里没有几滴油。吃得多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专利,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四月份,人们通常是向生产队或比较富有的农户借粮食来度日的。我妈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家里一般都有余粮,吃也吃不完。因此,邻里乡亲都来跟我爸妈借粮食,我爸妈每求必应,又不喜欢张扬。可以说兰姐一家每年都来我家借二三百斤的稻谷才能度过一年。这样,兰姐在教我们蒸米粉的时候,经常搭一些粗粮做米粉。有时搭配旱藕粉,有时搭配木薯粉,有时甚至用龙眼核来搭配。也许你没听说过,龙眼核也可以拿来做米粉。说实在的,要不是我当年亲自实践过,现在说出来,压根底儿就没有人相信。但事实总是事实。它们的制作方法其实十分简单:把人们吃了龙眼果扔得遍地都是的龙眼核捡起来,拿到河里冲洗干净,晾干,把黑色的硬皮去掉,剩下浅黄色的龙眼果仁,用热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捞起和事先准备好的大米一起磨(龙眼核不能放太多,不然会又苦又涩的),这样蒸出来的米粉味道奇香,有一股龙眼果儿的清香,还伴有大米的芳香。当时,我们十姐妹,每人可以吃得五六条卷筒粉还不觉得饱。
   总之,兰姐是我最好的伙伴。她也是家里的老大,在她的后面还有九个弟妹。兰姐只读到小学毕业,因家里穷再也不能读书,整天跟着她的父母亲下地劳动了。我则继续读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兰姐在我刚读高一的时候出嫁了。她出嫁时,还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她出嫁的那天,我还在某省城读高中,不能回来参加兰姐的婚礼,我妈代我封了红包,买了礼物送给她。婚后十多年,兰姐生下了三个儿子。不久,她的丈夫被雷劈死了。后来,兰姐又改嫁了,远走他乡,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得到她的确切消息。
  
   三、三姐——春姐
   至于三姐——春姐,人长得漂亮,丹凤眼,蛮腰细腿,眼睛特别的明亮。三姐经常能在半路上捡到钱。我们十姐妹当中就数她眼睛最尖锐。她爸是做小学老师的,是个公办教师。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孩,有两个大姐、五个大哥。全村就是她家里的劳动力最多,每年都能分得很多的工资,家庭生活很富裕。村里劳动力少的家庭,一般都超支,那样的话,要把自家养的猪上交给国家公购(即国家向农户购买猪,任务每户每年一头猪,补给农民一定的钱)后,才能自己杀猪去卖,卖得的钱必须交给生产队抵消超支的那部分,剩下的钱才能自己使用,但绝大多数家庭一般都不够扣除超支的。春姐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吃穿不用愁。她常常拿些好吃的东西给我们,也常常带我们几个十姐妹到生产队的榨油坊去捡碎花生米,还有那些不饱满的花生包被手摇风箱吹出外面来,我们几个小孩就捡这些来吃,吃得津津有味。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我们现在吃的那些花生哪里比得上我们当年的好吃?

共 78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生动朴质的语言,饱含真情地回忆了童年伙伴十姊妹的故事,尤其是胆子最大,精灵古怪,善于游泳,爬树本领高强的兰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昔日的十姐妹,在同甘苦共患难中结下了真挚情谊。如今虽天各一方,很少见面,但童年的往事常常浮现在作者眼前,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难以忘怀。逝去的青春,虽不再重现。但作者没有虚度青春年华,没有把青春典当给成熟,没有让自己深陷凡尘世俗,依然还能保持一颗纯真善良而又年轻的心,乐观面对人生,真是可喜可贺!一篇感人肺腑的深情文字,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5-15 08:04:40
  生活不只是因为富足而美好,贫穷的年代里,真挚的姐妹情也依旧给人温暖,并难以忘怀。感谢精彩创作,遥祝安好!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淡云        2018-05-15 08:26:26
  十分感谢心灵飞鸿老师在百忙中能精心编辑我的文稿并采用。遥祝编安创作双丰收!
2 楼        文友:孙鹤        2018-05-15 20:58:12
  美好的记忆值得弥留,十姐妹多年的感情,不曾渐退,相亲相爱,虽然天各一方,但情深永远!向十姐妹问好,点赞,美貌依旧,生活幸福!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回复2 楼        文友:清风淡云        2018-05-16 12:52:43
  谢谢孙老师的中肯点评。遥祝安康、创作丰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