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聆听“算黄算割”的叫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聆听“算黄算割”的叫声(散文)


作者:白鹿放歌 布衣,3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51发表时间:2018-05-18 07:35:06
摘要:如今,没有了“三夏大忙,龙口夺食”的麦黄时节,正值就要高考的日子,我聆听着算黄算割的叫声,就有着特别的感受。心想,算黄算割会不会对现代的收割麦子场景感到疑惑呢?它会不会再催人收割麦子了呢?不管咋说,我还是特别想聆听那“算黄算割”的叫声,因为它代表着农人们夏天收获的希望。

五月下旬,离学生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住在长安少陵塬下的长安一中南边的村子。
   一天清晨,耳边飘来“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的鸟叫声,聆听着这熟悉的鸟叫声,我甚感惊喜,在都市里可是极难听到这种鸟的叫声的。这叫声代表着关中道的麦子开始从东往西黄了,是该准备收割麦子的时候了。
   此时我不由地想起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的古诗来,“田园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每到麦黄的时节,“算黄算割”的叫声是少不了的。
   “算黄算割”的叫声,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陕西秦岭的山沟里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黄老汉。他靠种地过日子,一年到头披星星戴月亮,比太阳起得早,比嫦娥睡得迟。不过,麦子种的不少收的不多。为什么呢?不是他人不勤快,也不是土地贫瘠不长,更不是老天不作美。那到底是因为啥?只因为他不知麦子在成熟季节里的准确收割日子,所以他年年种麦年年歉收。
   可黄老汉是个有心人,他开始细心琢磨收割的准确日子。经他细心观察,终于摸出了道道来。一夜南风起,麦子便黄了,那块地里先黄了他就先开镰割。
   老汉站在阳坡的高处,望着别人家地里那一片片黄灿灿的麦浪,耳听着迎着风的麦粒儿沙沙地往下直落,好不心焦。他急红了眼睛,忍不住大喊起来:“乡亲们那,大伙儿听我说啊,麦子熟了,要算黄算割啊!算黄算割啊!”人们听了只是摇头笑笑说:“着什么急?要等阳坡的麦子黄一大半才能收割呢,这可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规矩啊!”
   他后来嗓子喊哑了,眼睛急出了血,真恨不得自己生出两只翅膀来,飞遍川原山岭,叫遍千家万户,让人们不要耽误农时,赶快算黄算割。还是没有人听他的话,终于黄老汉累死在山坡上了。
   黄老汉死后其心不死,吸大地之精气,承上苍之雨露,一股灵气儿出窍,刹那间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飞翔在高空,它仍然是喋喋不休地叫喊不绝:“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终于被这鸟儿感动了,每年到了麦收季节,只要这鸟儿一叫,便开镰收割了。这鸟儿也特准时,每到麦收季节就展翅高飞叫得特欢,不停地叫着:“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儿时在麦黄的时候常常听到“算黄算割”的叫声,知道是割麦的时候了,我们小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收割完的麦地里拾麦穗,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参加劳动。
   “算黄算割,拌汤刮锅”这是家乡人的口头禅。那年月在“算黄算割”鸟叫以前,家里早就没麦子了,母亲就到邻居家里借点麦子度过艰难的麦黄时节。一家大小翘首盼望着尽早开镰割麦,能饱饱地吃上一顿馍和燃面。
   随着“算黄算割”催叫声,麦子不几天就金黄一片了,终于可以收割了。“三夏大忙,龙口夺食”,全家大小齐上阵,割回来的麦子要经过碾场、扬场等环节,然后把新麦粒晾晒干。晒干后父母总是迫不及待地磨点新麦,回家后母亲忙不停地做面食,白白的油塔馍,长长的燃面,这是我记忆中吃得最美味的食物了。
   上了中学的我,在麦黄时节也常常听到“算黄算割”叫声。那时候我的感受已比儿时深刻了许多,受过穷挨过饿,自然会倍加珍惜粮食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千古诗句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
   那时候会看到过成群结队的从外地来的麦客。就在前几天,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还给我讲起了麦客的故事,他说麦客一般都带有一个布袋子,是用来装馍的,说麦客在主人家吃饭的时候,总是偷着往布袋子多装几个馍,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麦客很是可怜,遇到下雨天那就更可怜了,没啥吃的,就只得靠这些偷装来的馍充饥了。“算黄算割”鸟叫的时候,也是麦客从几百里坐火车赶来关中道割麦的时候,我那时候已不再参加夏收了,我常常看到拿着镰刀、穿着黑棉褂褂的麦客。现在,麦客已经不再有了,如今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麦客早已不复存在了,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传统的农业变了样。昔日半月多的夏收,在三两天间就能结束,三夏大忙的景象已看不到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已经多年没参加过家乡的麦收了,现在想起小时候的情景来,仿佛如在昨天,清晰可见。
   如今,没有了“三夏大忙,龙口夺食”的麦黄时节,聆听着“算黄算割”的叫声,就有着特别的感受。心想,鸟儿会不会对现代的收割麦子场景感到疑惑呢?它会不会再催人收割麦子呢?不管咋说,我还是特别想聆听那“算黄算割”的叫声,因为它代表着农人们夏天收获的希望。

共 17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展示家乡风土人情的文章。作者闲时站在乡下楼房顶上遥望四方,听着鸟儿“算黄算割”的叫声,感叹于家乡风景的壮丽,追溯家乡的悠久文化根源,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算黄算割”的声音伴随着收割的喜悦,引起了我的耕作记忆,小时候忙着割麦,却依旧忍饥挨饿,只有这时候能够吃饱。又想起过去的麦客的故事,感叹时代变迁,现在传统农业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只有这算黄算割的叫声陪我缅怀过去。文章夹叙夹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饱含深情,歌颂土地,歌颂劳动者,推荐阅读!【编辑:童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霓        2018-05-18 07:39:27
  文章详细地展示一幅生产风俗画,介绍当地耕种方式,我不太了解这些,编按尽了力也说不清楚,只能泛泛而谈,作者多多包涵吖。
Take my breath away.
2 楼        文友:童霓        2018-05-18 07:50:39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再现从前那些难忘的生产时光,表现农民的不容易,粮食的珍贵,令人深思。
Take my breath away.
3 楼        文友:童霓        2018-05-18 07:50:58
  感谢赐稿荷塘,祝作者在荷塘创作愉快!
Take my breath away.
4 楼        文友:白鹿放歌        2018-05-18 11:48:15
  过去关中道农田一般都种小麦,随着城镇化、拆迁的进行,种小麦的农民已越来越少了。再说了,如今的夏收,收割机开进麦田,那才叫快,已基本看不到用镰刀割麦的景象了。留下的只有回忆,幸好还能听到算黄算割的叫声,自然就很特别了。
自由撰稿人,报刊,杂志时有作品发表。
5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8-05-18 13:15:58
  又见刘老师佳作,欣赏。拜读。祝佳作频频!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6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5-18 16:36:47
  站在楼顶读古人丰收的诗情画意,遥望远处的麦田,想着自己童年远去的故事,留下的只有“算黄,算割”的鸟叫声,和自己一起回忆往昔!
7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8-05-18 22:25:03
  田园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幅麦黄收拾图景。在我的家乡,五月间麦浪翻滚,农家人最为繁忙的季节到来。收麦是最为辛苦的事,农家人会在这时吃上些好的饭菜,一是丰收在望,二是补充体力。少年时随父亲去地里割麦子,天微亮即到地里。午饭母亲送到地里,作为奖励我能吃到一个咸鸡蛋。父亲却是要割完一陇麦才会直起腰,拾起麦穗,搓出麦粒放进嘴里来判定麦子是否成熟。这些情景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成了一种回忆。麦子的收割机械化,农家人不再受辛苦。而村里不断的建厂,占用耕地,麦田在减少。很是怀念那些年麦收时的情景,辛苦却有着丰收的喜悦。
8 楼        文友:天龙        2018-06-06 04:13:26
  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哦!!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