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八一】编外刑警(小说·旗帜)

编辑推荐 【八一】编外刑警(小说·旗帜)


作者:官平 秀才,211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3发表时间:2018-05-20 10:33:08
摘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八一】编外刑警(小说·旗帜)
   从几本发黄的日记本里,随手翻开几页,记载着一段难忘的旧事……
   ——题记
  
   1979年9月1日
   通过警官学校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始实习了,我被分配到家乡县公安局刑警队实习。
   我的指导老师上官牧,也就是刑警队的队长。年龄38岁,看上去有40岁出头,办案时一丝不苟,非常严肃,平日里却风趣幽默,一肚子笑话,是个“笑话蔸子”,哪怕是办案中最苦最累时,他也经常寻大家“穷开心”。但是他在办案时最为严谨细致,每次分析刻画犯罪十分准确。在局里大案要案基本上都由他带领专案组来完成,破奇难案都少不了他。这是一位经验丰富、豁达乐观的刑警,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他也是警校毕业。是刑侦战线的老资格“神探”级的人物,值得我好好学习。我不叫他队长,直接叫他老师,因为我想学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
  
   1979年10月15日
   第一次跟着上官牧老师办案。
   这是卫生学校的一宗离奇案。被称为校花的晓华在学校的文艺晚会演出时,离奇的失踪了。
   事情是这样:
   学校礼堂。文艺晚会正在进行。
   主持人报幕:京剧清唱《只盼着深山出太阳》,由护理班晓华演唱。
   晓华出场,台下一片“哇”声,只看见一头黑色长发随着神圣光环向外微微飘动,在略微挑起的双眉下,有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眸,鼻子修长而挺直,两瓣樱色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身上一袭主人翁常宝的猎户装扮将她美好的身段衬托的更加优雅,而她肩上的猎枪使她绝伦的美丽中,又增添了几分威严。
   她的演唱得到台下连绵不断的掌声。台下又一片“哇”声,灯突然熄灭了。杨子荣扮演者正准备接着唱,只好暂时停住。不到三分钟灯又亮了。“杨子荣”看一看,“常宝”没在台上,台上只有“常猎户”了,“杨子荣”怕砸场就继续演唱下去。直到晚会散场,到寝室熄灯,甚至第二天上课,同学们再也没有看见晓华。班主任老师只好向学校领导反应,学校领导只好报案。
   上官牧老师考问我:“你说说,这个案子从哪里入手?”
   “嗯”,我沉思片刻:“应该从杨子荣、常猎户的扮演者以及与晓华同寝室的人开始调查。”
   上官牧老师对大家说:“嗯,知道运用推理。”
  
   1979年10月16日
   我的调查笔记:
   从杨子荣、常猎户的扮演者嘴里没有问到什么线索。从三位同寝室的女同学嘴里也没有了解到什么线索。黎霞说:晚上睡觉时四人讨论了这间寝室的历史。昨天听“常猎户”说过,原来这房间里面死过人经常闹鬼被封。因今年招收人数多就把这房间重新粉刷后打开了。
   “常猎户”为什么要在昨天说这个话?有没有什么目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又找另外两位同寝室同学询问“常猎户”这几天的行踪。
   黎鸿说:“常猎户”是学外科的,不是我们一个班的,昨天中午,也就是开晚会的那天中午,我看见“常猎户”从停在学校操场的一辆面包车上拿了一个纸盒子,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
   “让那个杨子荣的扮演者去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让黎鸿去问“杨子荣”。黎鸿回来告诉我:“那个常猎户家在农村,家里条件不是怎么好,纸盒子里是从家里带来的洋芋和腊肉,杨子荣还打开看过。”那辆面包车我也调查了,是常猎户家乡的一个跑运输的司机的。单从常猎户和司机分析好像与晓华失踪案没有关系,这是我的想法。
   “那天那辆面包车带过哪些人?”上官牧问。
   “这个正好我调查了,一共四个人,有三个是一个产妇和她的婆妈,还有一个是产妇的妹妹,另外一个是个乡村医生。”我说。
   上官牧老师说:“好,我用侦查手段来调查常猎户,这个人可疑。”
   遗憾,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案,我的实习期已经到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上官牧老师,离开了刑侦大队。
  
   1981年8月16日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年多了。拿着报到通知书,我又来到家乡的县公安局。接待我的是李政委,他在部队当连队指导员时,我们学校到他所在连队参加军训时认识的他,李政委说:“我看过你的档案,你是共产党员,我想让你到政治部工作。”
   我说:“谢谢李政委的信任,但是我学的是刑侦,想去跟着上官牧老师搞刑侦。”
   李政委说:“上官牧已经调动到另外一个市担任公安局局长了。”
   “啊!祝贺他,应该提拔这样优秀的人才挑重担。”我说。我想我还是要去刑侦大队,发挥我所学之长。这时刑警队已经升格为刑侦大队了。
  
   1981年8月26日
   我找刑侦大队同事要到了上官牧老师的电话,拨通了:“喂,上官牧老师吗?我是你的学生。你不是说欢迎我回来,要和我一起破几宗大案吗?你怎么调走了?”
   上官牧老师说:“你回来了好,我说还要和你一起战斗的,你放心,我可能不久就会回到刑侦大队的。”老师安慰我吧,都提拔成局长了,怎么还会回刑侦大队?
  
   1982年8月6日
   刑侦大队工作快一年了。我从同事的嘴里得知,上官老师调动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刑侦大队时已经动用刑侦手段,得知常猎户伙同社会黑势力绑架晓华,上官老师提请局长批准拘留常猎户再突击审查,常猎户的姐夫是地级市人大副主任,上级领导以面包车司机已经翻车摔死,证据不足为由,拘留没有批准执行。当时上官老师已经是副局长兼刑侦大队大队长,他发誓不破此案不穿这一身警服。没过多久,县公安局局长提拔为县人大副主任了,组织考核上官牧老师有望接任局长。可是,没有多久,上官牧老师接到调令,被调到另外一个县级市担任局长。最近,上官牧老师所在市局办理的一宗贪污案牵涉到常猎户的姐夫,就是那个地级市人大的副主任。
  
   1984年12月9日
   我揣摩,上官牧老师说过要回刑侦大队,是不是担心他曾经得罪过上级领导,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复,果然不出上官牧老师所料。机会来了,上官牧老师因下面派出所一名刑警开枪走火,打死犯罪嫌疑人,上官牧老师负领导责任被免去局长。他要求调回原来的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没有得到组织同意,他被调回来到县人大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1985年5月6日
   我来到县人大办公室,上官牧老师正在接电话,他示意我坐。
   接完电话,上官牧老师给我倒了水,他说:“我听李政委说让你去政治部,怎么不去?政治部前途大啊。”
   我说:“我想学有所用,还是去刑侦大队。像老师一样破一些大案要案。”
   上官牧老师说:“现实很复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想办的事往往会遇到阻力。有人会百般干扰让你办不成功。就拿我来说,我的事情你可能知道一些。”
   我点点头说:“知道一些。但是那个晓华离奇失踪案我不了解。”
   “你的意思我明白,想让我告诉你一些真相。”老刑警太敏感了。我俩都笑了。
   从上官牧老师嘴里和同事们断断续续的谈话中,我对那个久别的失踪案,有了一个梗概,我把它当作日记记下来了。
   从面包车司机口中得知,司机是在那天文艺晚会送怀孕产妇四人到了乡卫生院就下车了。接下来他又去接了三个人的到卫校给常猎户送洋芋和腊肉,常猎户通过司机得到三个人的指令,在文艺演出时,当晓华扮演的常宝唱完《只盼着深山出太阳》时,灯突然熄灭,常猎户一把蒙住晓华的嘴,把她拖到台下交给台下的三个人,直接拖到面包车上了。几分钟后,灯亮了,杨子荣看见只剩下常猎户站在旁边,为了不砸场,杨子荣接着唱《血债要用血来偿》,演出结束方才意识到演员晓华失踪了,直到晚上寝室没有人,第二天上课没有人学校才报案。本来司机是通知到城里来录口供的,结果翻车摔死了。这,是不是有些离奇啊?
   这样,只有拘留那个“常猎户”了,结果,上级领导叫局长去谈话,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草率行事,没过多久,再接下来上官牧老师调走……
  
   2002年1月12日
   说上官牧老师料事如神,真的料事如神。我向大队长申请办理那个“失踪案”,可是我真的没想到在那次与上官牧老师谈话不久,县委就决定任命我到一个乡镇担任副书记,五年后调到县政协法制专题委员会任主任。
   手机响了,我看是上官牧老师打来的:“上官老师好!”
   “好久没有联系了,现在在政协工作事情应该不是太忙吧?下班后我请你喝酒,你一定要来哈。”上官牧老师要请我喝酒,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聊一聊,我就答应了:“按时赴约。”
   在一个小饭馆,上官牧老师点了四菜一汤,点了两个小瓶装酒。上官牧老师最注意勤俭节约啦,还是当年那个作风,有时候办案忘记吃饭了,经同志们提醒就说“整!整个工作餐。”四菜一汤必须有花生米油炸枯广椒。我也不跟他客气,你如果说要加菜,他一定要训人。
   “来,学生先敬老师一杯。”我给上官牧老师敬酒了。
   “今天请你喝酒,一是叙叙旧,二是想与你聊一聊当年那个案子,现在要让它真相大白啦。因为那位大主任由于经济问题下课了,再说我外侄儿担任刑侦大队大队长了。我俩与那个常猎户还有那个大主任都没有任何冤仇,那个大主任的儿子就是常猎户勾结的那三个人中间的,是个头,他们都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这些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不铲除怎么成。”上官牧老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虽然我刚刚办理手续退休了,但是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在提醒着我。我们还拿着人民的俸禄,只要我还身体好我就永远不得下课,最起码的标准,我还要做一个编外刑警嘛。”
   “老师说得好!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说。
   “当年的卷宗我们是没有资格看了,但是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我来说你整理,整理好了一份给县公安局和刑侦大队,一份交给市县人大领导。”
   “好!明天是星期六,我俩加班。”我说。
   “就这样敲定。早上上我家里来,我们共同战斗。”上官说。
  
   2002年1月26日
   我和上官牧老师的材料已经得到刑侦大队和公安局的重视,刑侦大队已经开始复查案子。没想到常猎户因为太敏感,他认为再也没有后台保他了就服毒自杀了。
  
   2002年1月17日
   现在是2002年1月17日凌晨两点,一个月来的艰苦侦查,终于有了结果。上官老师的外侄谭大队现在脸上放晴,双目变得炯炯有神。虽然已经是深夜时分,侦查破案工作一旦有了头绪和收获,大家连日来的艰辛疲劳就一扫而光,心情亢奋,这或许已经成了做刑警的自然条件反射。经公安局局长批准,决定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根据隐线提供的线索,现在已经查明他们正在一个林场的深山老林里。
  
   2002年1月18日
   三名犯罪嫌疑人中的老大就是那个人大主任的儿子,因为还有新的犯罪行为也如惊弓之鸟,他分别给那两个兄弟一个叫“黑皮”、一个叫“癞子”的打电话说,要去深山老林找矿,那个叫“黑皮”的说:“你为一个女人,害得我们几个人几十年了还在躲躲藏藏的,何苦啦?自首算啦。”
   叫“癞子”的说:“杀人灭口十多年了,还有害死面包车司机,被警察抓去了一个也别想活命。躲一天活一天。”
   老大的电话又来了:“你知道个屁,有人几十年了还不放过我们,这次抓住了是没有人保了,是要杀头的。开上你的吉普车,不开我的车,我的车目标大,听见没有?”头儿命令。
   三个小时后,他们三个来到深山老林。晚上在一个农户家里吃了晚饭,他们告诉农民说是来找矿的,找到矿了要给农民给高工资,两位老农民夫妇见他们可疑又无法抽身,就让他们三个人在一间房屋去休息,没想到,他们把火盆端进屋里去取暖,还加了很多白碳,第二天早上,老农民叫他们起床,结果撬开门时,发现他们已经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2002年1月28日
   案子已经了结啦。那个大主任因包庇罪被依法逮捕。
   我打电话给上官牧老师:“老师,今天叫上谭大队,我们三人在老地方喝酒,今天我作东。好不好?”
   “要的。今天破例要加两个菜哟。”在电话里听得到上官老师开怀大笑的声音。
  
  
   2018.5.18莱茵书屋
  
  

共 47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虽然我刚刚办理手续退休了,但是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在提醒着我。我们还拿着人民的俸禄,只要我还身体好我就永远不得下课,最起码的标准,我还要做一个编外刑警嘛。”这是一名离开工作岗位的人民警察令人感动的宣言。真的是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放弃责任,坚守着作为人民警察的初心,誓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这就是本篇小说所要宣扬的主旨。一位老刑警和一名新刑警,因为一件离奇的失踪案而紧密地连起在了一起,他们并肩战斗,前前后后二十多年,终于让案件水落石出。两个正面人物的形象塑造弘扬了社会正气,几个反面人物形象则各有特点,按照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地位,各有各的特点,又详有略,有主有次,反映了社会黑恶势力在无时无刻不侵蚀着社会的健康发展的现实。正面人物的锲而不舍,和黑恶势力的惶惶不可终日并最终落得个被万人唾弃的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编外刑警”并不编外,只因为他的心中拥有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献身的崇高志向。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人,由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才是人民群众所期望的。小说用日记的方式把经历二十多年的故事连接在一起,让松散的故事变得结构完整情节紧凑,以时间发展顺序为线索,前后连贯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很吸引人的阅读兴趣。文章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特征,彰显着社会正义的力量,给人正能量,令人赞叹。拜读了,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今生何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5-20 11:11:19
  弘扬正气,彰显正能量,令人赞叹的小说,拜读了,问候老师创作愉快。
今生何求
回复1 楼        文友:官平        2018-05-20 23:03:12
  感谢老师的评论,一篇拙作经老师点评成为值得一读的作品了,老师有神奇的点缀及画龙点睛的功能,谢谢,问候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8-05-20 13:40:00
  感谢作者,有一种亲切感
回复2 楼        文友:官平        2018-05-20 22:58:51
  感谢老师关注,问候老师夏安!
3 楼        文友:梦化蝶        2018-05-21 21:27:42
  太喜欢了。
回复3 楼        文友:官平        2018-05-21 22:42:48
  感谢文友关注,祝福文友创作丰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