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借钱(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借钱(散文)


作者:冰雪莲子 布衣,28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8发表时间:2018-05-27 17:52:17
摘要: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朱儿说到借钱的事,我想起了生活中曾经与借钱有关的事情。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朱儿说到借钱的事,我想起了生活中曾经与借钱有关的事情。
   大学之前我没有跟人借过钱,即使日子过得艰难,借钱也是母亲的事,有三次却记得非常清楚。
   那年我与妹一起上了委培的大学,一人一期的学费是五千,我们两人就得一万,那些年真的是个大数目,而那时候父亲已经负债累累很久不回家,没有办法给我们学费。母亲虽然东拼西凑卖粮卖东卖西,依然没有办法凑够那么多钱,于是母亲只好去成都找曾经与父亲一起做过生意的表叔借钱。因为生意的事,父亲与表叔之间有矛盾,表叔说如果看父亲的面子他是不会借钱的,但看母亲的面子上他借了钱,当然也免不了把父亲数落一番,母亲陪着笑脸千恩万谢。
   有一次母亲为了我去借钱让我刻骨铭心。1996年7月我们毕业了,母亲松了口气,她再也不用去借钱了。那年8月下旬,我要去新的工作地方报到了,母亲说家里没有钱,没有给我准备路费,让我等会儿,她出去借钱。我们兄妹三个在家做饭等母亲回家,吃了午饭母亲还没有回家。当我们走到公路上的时候,看到瘦小的母亲远远地边喊边跑来,满脸是汗。她说跑遍了整个村,可别人都不愿意借,她又去山那边那村找人借,都说没钱。母亲把身上仅有的二十多元给我,很是愧疚地说:“对不起了孩子,让你受苦了,去你姐姐那里,让姐姐给你准备点钱。”接过钱后车就开走了,我看到母亲在烈日下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很是难过。
   母亲第三次借钱是为了给父亲还债。那是2009年5月的一个下午,父亲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债主带着儿子开着车找上门去叫父亲还钱,母亲光着脚从地里跑回家,给别人陪礼陪笑说好话,母亲把卖粮食、小菜的所有的零钱凑起来,又找邻居借了一千才凑了三千元还了父亲许多年前借下的债的一部分,债主说十月得把剩下的钱还清。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事的,我很是心疼,我说寄钱回去,可母亲说不要寄了,也不要告诉姐姐和五妹,她自己能对付过去。
   我第一次借钱是在大二的时候,那时候每月的生活费都是眼巴巴地等着姐姐发工资寄过来。有一次妹写信说没有钱,当时我也没有多少钱,于是想到了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姑嬢,她是有单位的人应该有钱的,我发了一份电报过去要借三百元钱,没几天钱就寄过来了,我寄了一百五十元给五妹,后来姐姐把钱寄过来,我才给大姑嬢寄了回去。
   工作后也曾向外人借过三次钱。记得那年第一次来这个陌生的小城,报到后自己住了近半月的招待所学校才开学,而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每天只能出去吃点面条或者冰糊之类的,当时在这个城市真的找不到可以借钱的人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教育局的招办的老师借钱,其实我只是报到的时候跟他们见了一面,说了情况后,他们借了钱给我,走出他们办公室的时候我长嘘了口气。
   好不容易等到开学了,记得幺祖祖说等发工资的的时候得补我7、8月的工资,于是我高兴地等着,可是等到应该发工资的时候我却没有发工资,听人说那时候常常两三个月发一次工资。我一下傻眼了,跟招办老师借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每天煮面条吃也过不下去,只好硬着头皮去学校的办公室说借钱的事,办公室的陈主任二话没说就借了钱给我。后来终于发了工资,两个月半的,我赶紧把钱拿去还给了招办的老师和陈主任。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对他说过感谢的话,却一直记得他借钱给我的事,一直记得他的笑容。
   当然我也借过钱给别人。刚到这个城市住招待所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在这里做生意的女人,我叫她姐。当时她一家在林业招待所长期住着,因为当时在这里没有亲人,我便把她当亲人一样,课下的时候经常去招待所找她说说话。有一天下课后她来学校找我,说要向我借钱,她说要借一百元,我脑袋就大了,但又不好拒绝,只借给了她五十,她说等两天就还我,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当然也没有好意思去招待所找她。
   记得前几年同事告诉我,如果单位那个门卫找你借钱千万不要借给他,她说那人曾经找她借过两次钱,每次借得也不多,但从没有还过,看到也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我便祈祷他千万不要找我借钱,每次看到他总是远远地躲开,但还是躲不过,有一天他迎面走过来,叫住我说想找我借点钱,想起同事提醒的话,我便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没有带钱,他说没事的,然后我做贼般地跑掉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开口借钱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生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如果亲戚朋友急需钱做正事的时候,在我能力范围以内是会借的。

共 17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一种情令人心酸。作者因为在朋友圈看到朱儿说到借钱的事,回忆起生活中曾经与借钱有关的事情。深情地讲述了母亲和自己在不同的情形下借钱的经过。母亲顶着烈日借遍了全村也没有借到钱,把身上仅有的二十元钱给了作者,太令人感动了!那份母爱,使人潸然泪下。母亲和作者言而有信,借了钱及时归还,令人敬佩。作者轻描淡写了自己曾借钱给别人,可借钱的人并没有归还。作者通过对比,说明了诚信是多么的可贵。文章取材现实生活,情感真挚,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生动,过渡自然,现实与回忆巧妙结合,夹叙夹议,令人回味。力荐赏读!【编辑:牙牙吉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27 17:58:08
  老师好!感谢老师把真情散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使人们不忘生活中曾经有过的苦难,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2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27 17:59:26
  祝福老师生活幸福美好,在荷塘PK大奖赛中取佳绩!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3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5-27 18:06:07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为人之德”的核心。愿我们每个人都做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人。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3 楼        文友:冰雪莲子        2018-05-31 15:32:30
  谢谢牙牙老师的编辑和评论。祝夏安。
4 楼        文友:寒霜傲菊        2018-05-27 20:42:26
  说起借钱,我想起老辈子传下来的一句话:开口容易闭嘴难。也就是说找人借钱,人穷的时候别找人借钱,张开口了,人家不借不好意思,借吧,人家口袋里也没有,很让人为难。可去借钱的人心里不明白,总觉得是人家怕你还不起。从小在穷人家长大的我,因为穷而辍学……深深的理解作者母亲的那种无奈和愧疚。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农村妇女,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把孩子们的学业供成,为丈夫还债,用文弱的脊梁为家人扛起一片天空,可敬可佩!作者继承了母亲的优点,以行动诠释着做人的尊严……感动!问好老师,祝夏安!
回复4 楼        文友:冰雪莲子        2018-05-31 15:34:24
  是的,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日子过得再艰难都没有想过让我们退学。能够不向外人借钱自然尽量不要借,借了一定要按时还。
5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5-27 22:25:49
  淡淡的讲述,又包含了多少心酸的往事!弱小的母亲又有着何等强大的母爱!看在眼里的痛,“学会”了借钱,又怀着感恩的心,有钱马上归还!诚信做人的同时也在戒备着什么……
6 楼        文友:言农        2018-05-28 21:32:37
  借钱,是人最难以开口的事,作者一生中,母亲借钱的事,自然在心中是刻骨铭心了,作者一家生活的窘迫,实在是让人同情,这样的日子,在我同样有过,同样让我刻骨铭心,那个时代的艰辛和艰困,恐怕只有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吧,与当下在好日子下借钱办事业绝对不是一回事。读完作者的借钱文章,除了酸外以外,感觉思维有些零乱。说最突出的是三次,但读不来有了很多次,每次借钱的困境与酸楚就给人记忆不深了。
回复6 楼        文友:冰雪莲子        2018-05-31 15:35:54
  谢谢言农老师的仔细。我说三次是指母亲借钱的三次,不包括我去借钱哈。
7 楼        文友:菊韵        2018-05-28 22:02:40
  作者的文笔朴实无华,叙事条理清晰分明。通过个人经历的辛酸揭示一个道理,借钱难,难于开口,难于对方不信任而遭到拒绝。假若人人都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和大度,多一分感恩之心,讲究诚信,世上还会有冷漠,自私和彼此设防,不信任吗?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大力发扬。习主席说的好,中国目前缺失的是信仰和道德。人人都会遇到意外的困境,人人都会需要他人的帮助,重建道德与信仰是我们当务之急的大事。
8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5-29 16:36:40
  借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有的人想起会感动莫名,有些人想起却是悔不当初。钱是身外物,却是检验人心的利器,遇到像本文作者一样既懂通财之义又诚实守信的人,无疑是遇到了贵人。文中的几则借钱事例,读来,有感动也有感悟。借钱一题,值得一议。
   好文字拜读学习了!远握,夏祺~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8 楼        文友:冰雪莲子        2018-05-31 15:44:46
  呵呵,抬举了。只是觉得借了别人的钱必须按时,自然不是什么贵人了。谢谢您的评价。祝夏安。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5-31 09:19:22
  借钱,不只是存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社会生活中有贫困这两个字,就会有借钱的现象。有一种怪相是,有钱的人借钱容易,越没钱越借钱难。虽然我没有借钱的经历,但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与心酸,不到迫不得已,谁都不愿开口借钱。欣赏学习感人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冰雪莲子        2018-05-31 15:46:33
  现在人们在借钱给别人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别人的为人和偿还能力,所以常常很矛盾。谢谢红叶老师阅读。
10 楼        文友:梨园枝        2018-05-31 16:01:10
  “开口借钱确需要慕大的勇气”,。本人近期买房就遇到了向朋友借钱的大事,真的难以开口啊!
往事如烟随风飘远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