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借钱(散文)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朱儿说到借钱的事,我想起了生活中曾经与借钱有关的事情。
大学之前我没有跟人借过钱,即使日子过得艰难,借钱也是母亲的事,有三次却记得非常清楚。
那年我与妹一起上了委培的大学,一人一期的学费是五千,我们两人就得一万,那些年真的是个大数目,而那时候父亲已经负债累累很久不回家,没有办法给我们学费。母亲虽然东拼西凑卖粮卖东卖西,依然没有办法凑够那么多钱,于是母亲只好去成都找曾经与父亲一起做过生意的表叔借钱。因为生意的事,父亲与表叔之间有矛盾,表叔说如果看父亲的面子他是不会借钱的,但看母亲的面子上他借了钱,当然也免不了把父亲数落一番,母亲陪着笑脸千恩万谢。
有一次母亲为了我去借钱让我刻骨铭心。1996年7月我们毕业了,母亲松了口气,她再也不用去借钱了。那年8月下旬,我要去新的工作地方报到了,母亲说家里没有钱,没有给我准备路费,让我等会儿,她出去借钱。我们兄妹三个在家做饭等母亲回家,吃了午饭母亲还没有回家。当我们走到公路上的时候,看到瘦小的母亲远远地边喊边跑来,满脸是汗。她说跑遍了整个村,可别人都不愿意借,她又去山那边那村找人借,都说没钱。母亲把身上仅有的二十多元给我,很是愧疚地说:“对不起了孩子,让你受苦了,去你姐姐那里,让姐姐给你准备点钱。”接过钱后车就开走了,我看到母亲在烈日下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很是难过。
母亲第三次借钱是为了给父亲还债。那是2009年5月的一个下午,父亲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债主带着儿子开着车找上门去叫父亲还钱,母亲光着脚从地里跑回家,给别人陪礼陪笑说好话,母亲把卖粮食、小菜的所有的零钱凑起来,又找邻居借了一千才凑了三千元还了父亲许多年前借下的债的一部分,债主说十月得把剩下的钱还清。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事的,我很是心疼,我说寄钱回去,可母亲说不要寄了,也不要告诉姐姐和五妹,她自己能对付过去。
我第一次借钱是在大二的时候,那时候每月的生活费都是眼巴巴地等着姐姐发工资寄过来。有一次妹写信说没有钱,当时我也没有多少钱,于是想到了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姑嬢,她是有单位的人应该有钱的,我发了一份电报过去要借三百元钱,没几天钱就寄过来了,我寄了一百五十元给五妹,后来姐姐把钱寄过来,我才给大姑嬢寄了回去。
工作后也曾向外人借过三次钱。记得那年第一次来这个陌生的小城,报到后自己住了近半月的招待所学校才开学,而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每天只能出去吃点面条或者冰糊之类的,当时在这个城市真的找不到可以借钱的人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教育局的招办的老师借钱,其实我只是报到的时候跟他们见了一面,说了情况后,他们借了钱给我,走出他们办公室的时候我长嘘了口气。
好不容易等到开学了,记得幺祖祖说等发工资的的时候得补我7、8月的工资,于是我高兴地等着,可是等到应该发工资的时候我却没有发工资,听人说那时候常常两三个月发一次工资。我一下傻眼了,跟招办老师借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每天煮面条吃也过不下去,只好硬着头皮去学校的办公室说借钱的事,办公室的陈主任二话没说就借了钱给我。后来终于发了工资,两个月半的,我赶紧把钱拿去还给了招办的老师和陈主任。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对他说过感谢的话,却一直记得他借钱给我的事,一直记得他的笑容。
当然我也借过钱给别人。刚到这个城市住招待所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在这里做生意的女人,我叫她姐。当时她一家在林业招待所长期住着,因为当时在这里没有亲人,我便把她当亲人一样,课下的时候经常去招待所找她说说话。有一天下课后她来学校找我,说要向我借钱,她说要借一百元,我脑袋就大了,但又不好拒绝,只借给了她五十,她说等两天就还我,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当然也没有好意思去招待所找她。
记得前几年同事告诉我,如果单位那个门卫找你借钱千万不要借给他,她说那人曾经找她借过两次钱,每次借得也不多,但从没有还过,看到也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我便祈祷他千万不要找我借钱,每次看到他总是远远地躲开,但还是躲不过,有一天他迎面走过来,叫住我说想找我借点钱,想起同事提醒的话,我便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没有带钱,他说没事的,然后我做贼般地跑掉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开口借钱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生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如果亲戚朋友急需钱做正事的时候,在我能力范围以内是会借的。
好文字拜读学习了!远握,夏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