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此心安处是吾乡(散文)

精品 【风恋】此心安处是吾乡(散文)


作者:范晓生 举人,445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89发表时间:2018-06-02 21:43:08
摘要:何处是家,哪里又是故乡,全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看。于我们来说,这里是家,而故乡在远方。可于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当他们有朝一日出外谋生,这里就又成了他心中的故乡。这家便成了既是故乡,又是远方。身体所住的地方,能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居所,便是自己的家。家,既吾乡!

【风恋】此心安处是吾乡(散文) 对于故乡,青年时我是极力想要逃离的。随着在外日久,慢慢地我却生出许多对她的怀念来,离之愈久,思之愈切。
   参加了工作,故乡仿佛就开始变得遥不可及,每次想回去,都要计划好久,接下来就是盼望:盼望日子能过得快一些;盼望可以像预期的那样如期归乡;盼望通往家乡的火车能够早点儿提速,盼着可以尽快看到故乡的模样……
   就是在这样的盼望里,我年复一年地计划着,日复一日地期盼着,尔后是回了又来,来了又走,如迁徙的鸟儿。每次归乡,我都会尽力用脚步和眼眸去找寻儿时故乡的模样,每至一处,又想把故乡的模样刻记在脑子里,供我思乡的时候一点一点去忆取。而归乡的时间,总是可以用手指掐算的有限几天,还未及细细品味,便又需收拾行囊踏上回程的路,只留了许多“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的遗憾在心里。
   对于这样的归乡“迁徙”,我乐此不疲,儿子却微词颇多,自小他就是不很情愿回去的,嫌老家的脏乱,嫌那里气候的闷热且蚊虫极多。于他来说,每次回老家都像是在受罪,除去上厕所困难不说,还要被蚊虫咬上一身的疙瘩,自是比不得城里的楼房住得舒坦,难免就生出些抵触情绪来。
   好在老家还饲有鸡鸭鹅猫狗兔,又常能见了马牛羊骡猪驴,于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些只有在书本中以及电视里才出现的东西,真切地置身于它们中间时,少不得要引了他的兴趣,这些也就成了极难得吸引他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的吸引,不管情愿与否,嘴里发些小牢骚后,终是乖乖地随了我们回去,一路辗转颠簸后回到生养我的小镇故里。
   在故乡,儿子因不会说老家方言,操着一口普通话的他,常被乡邻戏称为“小蛮子”。有邻居逗他,问他是哪里人,他总回说自己是银川人。我纠正他说:“你是河南人!”他却理直气壮地回我:“你是河南人,我不是!这儿是爷爷奶奶家,是你的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家在银川!”邻人听了笑着骂他:“你龟孙搁城里住了没几年,可连老家都不认了!”弄得我一脸尴尬。
   回乡的时间有限,扳着指头数着日子过总是极快的,眼看着就到了要回返的时间,离愁别绪少不得要涌上我的心头,难以释怀的便是自己对于生养了我的故乡和亲人的那种依恋。然,儿子却满心欢喜,于他来说,马上就可以脱离小镇,将要回到城市自己的家里,过他喜欢而又舒服的生活了,小镇是我的老家而不是他的,他只当是来乡下度假的,在外玩久了自然就会想回家。
   坐上回程的列车,列车开动的那一刻,我久久地凝望着窗外那倒退着的故乡原风景,心中怅然若失。儿子并不会懂我的这种情感,自顾地玩耍和要着吃喝,脸上透出总算可以回家的兴奋表情。于我来说,这是离开故乡,可对于他,却是回家。他不会懂我离乡时怅然若失的心情,就像我不会懂他为啥不把故乡当成老家。
   火车到了银川站,下车,出站,抬眼所看到的便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那种马上就可以到家的喜悦感,立刻就洋溢在妻和儿子的脸上。若不坐车,哪怕只是步行走上十几分钟,我们也能到家。到了家就可以舒舒服服冲上澡,然后在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上一觉,那种惬意便成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源泉。
   后来,对于儿子不把故乡当老家的问题,我和妻也探讨过。她说:儿子还小,又一直在银川长大,他生下来后所接触的人和物,以及成长的过程都是在这座城市,这里是他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他唯一的家,在孩子的意识里他当然会以这里为家。而小镇只是咱们两个的故乡,咱俩在那里长大,那里有咱们的爹妈,咱俩自然是要把那里当老家的。可现在孩子在城里长大,他的家在这所城市,我们也在这座城市,有爸妈的地方自然就是他心目中永远的家,你又何必非要让他现在去懂你所谓的“老家”呢?你不是也说过,你爷家原本是方山的,是后来才搬到咱镇里住,现在咱老家的那个队里仅有你们一户是外姓,你们家不过在小镇住了几十年光景,你不也一样把小镇当成了老家,又何尝去认真地把方山当过老家?于你来说,爹娘在哪儿,家就在哪儿,那里就是你的老家!按了你的那种想法儿,且不说别的,要往上再追溯十代,若非有传承清晰的族谱记载,谁会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故乡在何处?就拿人们常说的“若问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都以为自己老家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大槐树只不过是他们被遣散前的一个集中地而已。换位思考一下,你让儿子把小镇当老家又有多大意义?他把银川当老家的的想法儿,与你把小镇当老家的想法儿不是一样嘛,你又何必去纠结他不把小镇当老家呢?
   听妻说的话,觉得也不无道理,内心也就释然了许多,便不再常去纠结儿子不把故乡小镇当老家的事情,只是想着待他再长大些,是会明白故乡或是老家的含义,不再习惯性地标榜自己是银川人,以免落了乡邻亲朋说他有忘本的嫌疑。
   前日晚,忽做一梦,梦境的大概是和几位同事携家人一同出游,回来时乘的火车,车在郑州站换乘,换乘后列车在离故乡镇子不远的小站停靠时,我看到原本熟悉的一切,知道是马上到家了,便难掩心中的兴奋。接下来,火车是将要到站的那种缓缓而行,过了小镇的下河,就到了六矿的山近前,然后由原本的顺大刘山东西向行驶,转弯折向南北而行,穿过的却是银川市的长城路,尔后又跨过架在故乡肖河上的桥,过桥时透过车窗我还看到肖河那流淌着泛黑的河水。可过了河,远远大家看见的却是银川国子城小区的高楼。看到国子城小区的楼时,大家脸上都很兴奋,嚷嚷着:总算是到家了,大伙儿赶紧收拾行李,马上就该下车了!
   梦里,妻儿也在为火车马上就要进站可以很快到家而兴奋着,欢快地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而我,却有些不知所措,明明刚才过的是故乡的六矿和肖河桥,却怎的就到了银川的长城路,望见国子城小区的高楼。虽然大家都欢呼着到家了,可这家到底是故乡小镇还是家所在的银川?
   在火车究竟是到的故乡与银川哪个家的困惑里,我醒了。醒来,仍是满脑子的困惑。适听窗外落雨,声声敲窗急,此情此景,倒有些贴合李煜的那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脑中默诵罢了这词,在“梦里不知身是客”的伤感里,心中依旧又生了何处是故乡的感叹。回想起不论是在梦境中还是现实里,妻儿对于火车到站,说马上就要到家时,他们脸上所洋溢着的那种兴奋。看着他们那种要到家了的欢快表情,我便也很自然地觉得:这儿是他们的家,也是我的家,对于归家,我也该是高兴的。
   至于何处是家,哪里又是故乡,全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看。于我们来说,这里是家,而故乡在远方。可于孩子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当他们有朝一日出外谋生,这里就又成了他心中的故乡。这家便成了既是故乡,又是远方。身体所住的地方,能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居所,便是自己的家。家,既吾乡!
   记得微信上有位朋友,网名唤作“叶子”,老家与我一样同为河南许昌。六七岁时,她随父母到了宁夏的石嘴山市石炭井生活,并一直在那里长大,后来嫁人到了银川,现在的年龄该是近四十岁了。她说虽然自己老家是许昌鄢陵,却基本上没怎么回去过,已经没有多大印象了。因父母都在石炭井,她也在那里长大,所以石炭井才是她心中的老家。我也常见她发的朋友圈里,与家有关的,便多是她在石炭井的中学,她在石炭井生活的点滴,以及在石炭井父母家里生活和聚餐的场景。我想,在她心里,石炭井该已经在无形中成了她的故乡。
   大文豪苏轼亦曾作《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云: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思及此,我心释然。
  

共 3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即有父母在的地方。对于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故乡便是思念与牵挂,魂牵梦绕的地方,而它却在远方。作者由于当初参军在宁夏银川,后便扎下根,工作在宁夏,家也安在宁夏。曾经梦寐以求离开家乡,“离家”的愿望实现了,而时间长了,却越发思念起家乡。每每回一次家,都是数着日子的短暂几天,没看够,没吃够,没聊够却又要说返回了,临别的时候,心里那种不舍与眷恋,酸楚与无奈萦绕心怀,而孩子却是相反的兴奋与激动。特别听到儿子说“这儿是你的家乡,不是我的家乡”时,那种失望与怅然纠结于心。妻子一番话的安慰与开悟,家乡只是之于生养的地方,有父母的地方,其它的也就不会认为是“家乡”了。由此推彼,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是同样的思维意识。当孩子长大了,离开了父母,他也只会把他的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叫做“家乡”。对于成年人来说,安身的地方是家,而思念的地方是故乡。人的一生就注定是在家乡和家之间来回游弋奔波,梦萦魂牵,最终的归宿却是身居的家,正如大文学家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文末用苏轼的词作结尾,既增强了文学韵味,又升华了主题。文章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以此推彼,用反衬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思乡情节的浓厚与深切。文章以故乡情节为线索,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富有感染力和共鸣性。佳作拜读,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05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8-06-02 21:44:58
  感谢范晓生老师百忙中创作支持社团!辛苦了!今天写编者按不在状态,理解不透彻,敬请海涵!问好晓生老师夏安文丰,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1 楼        文友:范晓生        2018-06-02 21:54:31
  感谢飘雪社长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辛勤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8-06-02 21:47:18
  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即有父母在的地方。对于成年人来说,安身的地方是家,而思念的地方是故乡。人的一生就注定是在家乡和家之间来回游弋奔波,梦萦魂牵,最终的归宿却是身居的家,正如大文学家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碧潭飘雪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8-06-02 21:49:01
  欢迎继续赐稿风恋碧潭,风恋有你更精彩!今天思维迟钝,编按不尽人意,敬请海涵,改天有状态了,再修改完善。问安夏祺,创作丰硕!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8-06-04 08:21:06
  散文已申报精品
回复4 楼        文友:范晓生        2018-06-05 11:04:30
  谢谢,问好!
5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8-06-05 07:39:41
  故乡与他乡,我们如迁徙的燕子来回穿行。无论我们走多远,故乡都在我们心上,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回复5 楼        文友:范晓生        2018-06-05 11:05:58
  感谢“云朵”百忙中支持点评!
6 楼        文友:思恋        2018-07-28 23:45:28
  好一个“此心安处是吾家”!短短几字,却道尽了千万个离家儿女心中,那方柔软得似乎一触便能泪洒乡愁的午夜梦回!身在他乡、身怀的故乡的酸楚和盼望在两乡之间不停的游走,又怎是言语所能解得,唯有“心安”将“吾乡”思之、释之、慰之!拜读学习,祝福老师创作愉快,精彩继续!
回复6 楼        文友:范晓生        2018-07-29 05:31:09
  谢谢您的阅读和精彩点评。唯有漂泊的人最能懂故乡与他乡,最能懂思乡者内心的那丝柔软,问好祝安!
7 楼        文友:周佳磊        2018-11-23 16:59:06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
把文字当做自己的知音,一生相伴。
回复7 楼        文友:范晓生        2018-11-24 13:49:44
  感谢您百忙中阅读点评!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