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计算机状态下的语言学问题 ——读《传神的汉字》
传神的汉字——中国对世界最杰出的第五大发明。
修改为:
1、传神的汉字——中国对世界杰出的第五大发明。
评注:逻辑错误:“第五大发明”是惟一的——难道同时存在“最杰出”“次杰出”的第五大发明——如果“中国对世界最杰出的第五大发明”为真,那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发明,当属什么杰出?
作者的原意:传神的汉字——中国对世界最杰出的发明:第五大发明。
2、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作为国际语言,必须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因为语言千差万别,而超越语言障碍的表意符号、表意文字将容易为全人类所接受,因此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汉字,因为汉字是全球唯一存在的符号文字。
评注:正确而规范的说法是: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以文字——包括发音——为载体、媒介的语言(体现)着不同(发展水平)民族的思维与交流方式及其水平。
作者在文字与语言,意符与表意,音符与发音面前转昏了头;也不知道该是推荐汉字还是汉语,作为国际文字,还是国际语言。
人类开始的标志,是语言——一些简单口语的经常出现和使用——意味着思维与交流;文明开始的标志,是一些文字的经常出现和使用——意味着思维与交流的进步、劳动进步与财富的增加——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
一切民族,在它的幼年阶段——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期,毫无例外,均是简单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经过法国人的诠释,才辩认出这种文字。
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他山之石——文字•语言•作品
将莫言获奖,定义为“方块字写作的胜利”,就像将西门庆淫乱,定义为“黄种人性功能出众”一样——况且,“方块字”仅是“汉字”的形态——汉语的书写形态;“表意”,才是汉字的“本质特征”!
因此,语言学界将英文——注意,不是英语,即英语的书写形式,定义为拼音文字——注意,不是“拼音语言”;将汉字等,定义为“表意文字”——注意,不是“表意语言”!
从本质上说,莫言的作品,是“汉语”,而不是“汉字”。
上面是我对自己作品的一则涉及“方块字”的文学评论。
由于对美文,对情感,对生活的敬畏,总是把自己的习作,定格为“文字”。
但是作为规范的文学评论,有权威把莫言的作品获奖,定义为“方块字”的胜利,而不是定义为“表意文字”即汉语(写作形态)的成功,说明了所谓大师的“文化功底”。
简单地说,莫言的作品,是语言,而不是文字——无论是写作、评论或欣赏。
一般而言,无论是分析什么,都要抓住它的最高层次或本质。莫言的作品,是语言的作品,而不是文字的作品!
莫言因《红高粱》得奖,《红高粱》因张艺谋得奖。
世界语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L•L•Zamenhof)1888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后人根据柴门霍夫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所用笔名“Doktoro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称这种语言为“Esperanto”。
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死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后来,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世界语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规则只有十六条,因此比较容易掌握。世界语从1905年起开始传入我国。
石器的打制、使用,火,因而肉食、熟食,一些简单呼唤、交流、交代——口语语言的不时说出,意味着人类的出现。不是工具的使用,而是工具的制造,有实质性的、决定性的意义——猴开摩的、狗玩电脑,都算不上人。
有一个实验——笼子里有一根长棍,一根短棍,一条绳子。扔一根香蕉在笼外不远,用短棍捞过来吃;再扔远一点,用长棍;再扔远一点,就是没想到用绳子——至始至终没动绳子。
劳动创造说: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①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一定的水平。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②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③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
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
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
再次重申:人类开始的文化标志,是语言——一些简单口语的经常出现和使用——意味着思维与交流;文明开始的标志,是一些文字的经常出现和使用——意味着思维与交流的进步、劳动进步与财富的增加——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
由于作者不是太懂汉语以至汉字的结构、特征、功用,不是太清楚汉语以至汉字的发生、发展,甚至必定消亡的过程及条件,不是太了解汉语以至汉字的自然科学的结构、特征、功用,对计算机及其多媒体(包括软件)的结构、特征、功用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独到的、开创性的科学见解浑浑噩噩,对“辛亥革命”“五•四”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到89年,从古汉字、古汉语到现代汉字、现代汉语——已开始涉及计算机汉字、计算机汉语,多媒体输入——的新陈代谢、伟大进步,充耳不闻,以为汉字就是“意符”,而不包括声音——在任何实际生活和交流中,我们都是在通过汉字而使用汉语;误以为“表意”就是“象形”。
前面已经说过,1、任何语言的童年,它的文字,都是象形的;2、文字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从属关系,分别具有从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和形态;3、新生的世界语,既是一种文字——源于并高于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更是一种语言——源于并高于印欧语系的语法、词根。
作者说:……人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全球通用的文字。作为国际语言,必须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
作者由于混淆了文字与语言,割裂了意符与音符,异想天开地幻想将汉字从其母体汉语中剥离,将表意文字都退为象形文字,去充当什么“国际语言”,实属奇谈怪论、伪命题!
作者将荒诞变为现实,必须实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战略崩溃,一个战略幻想:1、将独树一帜的表意文字大扫荡,把“人”字削为“猴”字。2、假想全世界的人都先学会汉字——不然则,地球人会疯的——实际上,中国人,包括作者,在纯粹“象形”的世界,过不了多久,都会疯!
汉字种类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还有转注字和假借字)——下面以最具象形性的甲骨文为例: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说,愈是象形,愈难辨认!
作者说: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智能化倾向和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将表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说:1、a.任何语言的童年,它的文字,都是象形的;b.愈是象形,愈是原始、简陋;c.愈是象形,愈难辨认。2、汉字因为是“方块”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还有转注字和假借字)——确实具有“智能化倾向”。但是,由于汉字是需要淘汰的文字,所以它的“智能化倾向”,此时,就是多余的了——实际上,我们更需要语法结构的智能化倾向”。3、所谓“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其实是“语音识别的优越性”,由于作者不是太懂语言文字、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所以作者没有展开谈。
下面朝花夕拾,谈谈我在80年代开始对这些方面的学习与思考——汉字与诗歌、自然科学、计算机。字•语言•文学•科学•革命——
我所喜欢的,也是仅记得的二首外国诗歌,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生命诚可贵》。我想,这二首诗可以翻译得这么好,大概是因为匈牙利语比其它拼音文字,更接近汉语如:1、很少辅音连读现象(辅音发达);2、元音和谐,重音都在第一音节;3、构词比较简洁规范(语调错落有致)。
匈牙利人的祖先,有的就是被汉武帝打过去的东突厥人;另外,在近代,与汉语有或多或少联系的土耳其人,曾统治过匈牙利。
由于拼音文字先天不足或其特点,造成:1、无法构造类似于汉语诗歌那样的典型的几何美;2、由于许多拼音文字的不少单词,具有a.有的辅音在后;b.辅音连读的特点,使得2、无法构造类似于汉语诗歌那样的典型的音韵美;由于英语、意大利语等,都是文艺复兴、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生产物,在当时,词汇贫乏,构词无方,使得3、无法构造类似于汉语诗歌那样的典型的意境美、修饰美,如回环、双关、借对等……
拼音文字语法,重在词法,又不是相对固定的单音节、双音节,多有长短不一的后缀,或者干脆,另造长短不一的字母组合;汉语语法,重在句法,语意的变动,几乎与词汇无关——精心装修,房型不变。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是什么?
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的标志。外语的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标志,两个元音就是两个音节。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2、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没有复辅音。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3、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4、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上、去三个声调中。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
汉语虽有多音节词,却只有单音节字,且一字一音节;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属乐音,杂音少,音界分明,便于计算机语音识别和输入。现代汉语,已成功实施了语音输入——对于标准普通话,正确率达到90%。
现代汉语计算机输入的一个麻烦,是1、同音字多;2、四声区分——综合使用“词”输入法,对于标准普通话,正确率达到95%。
表音文字属于杂音,至今没有成熟的计算机输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困难。
引用:汉字还有个最大的功劳,就是维持多民族的认同问题……
改错:汉(语)还有个(很)大的功劳,就是维持多民族的(思维与交流)认同问题……
引用:中华帝国五千年不分裂的问题……
改错: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分裂的问题……
斯大林说,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并且“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现在的这个翻译,无论是语法上,逻辑上,都是不妥的。
我的记忆或理解是: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表现在共同精神文化认知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后面的,也是文“哥”中的翻译,是经典的,也是准确的:1、不是一般的“共同经济生活”——因为任何发展时期的国家居民,都不可避免地,实际生活在一起——首先是经济生活——而且是具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是近代资本主义才产生的经济条件——历史事实。2、“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次生的、从属的条件——历史唯物主义:(由此而产生的)表现在共同精神文化认知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再次引用与质疑:
引用:汉字还有个最大的功劳,就是维持多民族的认同问题……
疑问:汉(语)还有个(很)大的功劳,就是(促进和)维持多民族的认同、(融和与统一的)问题……
引用:中华帝国五千年不分裂的问题……
疑问: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分裂的问题……哪个的中华帝国?大元还是大清帝国?在作者的民族沙文主义唯心史观的词典里,恐怕还是大汉族的皇权帝国吧?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融合,又纷争不断的血泪史、幸福史——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民族融合或国家分裂的血腥状态!
注意,“民族融合”和“国家分裂”——很多时候,国家分裂,民族并没有分裂,如三国,南北朝。
国家,产生于一切原始社会的末期,是私有制的产物;民族,一般地来说,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国比较特殊:中国有着比较发达的古代农业、手工业,城镇和集市,有着比较发达的古代文化,秦汉以来,大力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因此,很多时候,国家是分裂的,而民族并没有分裂。
国家的分裂,更多的,表现在国家机器的分裂,统治阶级的分裂;而经济生活、人民交往,还在不停地进行——民族更稳定些。
一切文字,包括表意文字——象形,只是它的草创;和拼音文字——象形,也是它的草创——都是生活、思想、交流的工具,都是民族融合的工具。
我,还有年轻的树,来江山不久,呆的时间很短,发文也比较少--感谢武戈老师,还有江山编辑部的一些知名老师的鼓励。
下面是江山赵董在江山十年华诞征文公告开诚布公的留言,读来让人唏嘘不已--武戈老师上面编发的我的习作,三年了(其实,从网络论战发贴开始,好像是五年过去了),今天,才有一个安身的地方:
2018-03-02 20:41:56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这么快就过去了。创建江山之初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江山能有今天的辉煌。那时候我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爱好文学的人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交流,给自己的文字找一个存放之处。非常感激大家认可江山,也为有如此众多坚守江山的人感到欣慰。有你们同在,江山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谢谢武戈老师,云水之间老师,欣语文萃老师,琴声悠扬老师,对我赏析类作品的关心;谢谢春雨阳光老师对我散文类作品的关心。
谢谢江山的老师们!
知遇江山,感恩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