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千古江山楼外楼(散文)

编辑推荐 【西窗】千古江山楼外楼(散文)


作者:风月草 布衣,11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7发表时间:2018-06-14 14:19:12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发出千古的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而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谁的梦。”
   这两幅画面各有千秋。一幅是独上高楼,思悠悠,念悠悠,发志士穷达之悲。另一幅像是用目光串成的时光长线,不经意的一瞥,便可跨越万水千山。
   某种意义上,这暗含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时间两种不同的观念。
   明月流风,天涯荒草,前人之道难以追攀,后人之路无迹可寻,感世伤人于是成了必然。翻阅古籍,也可阅出一二。前有《诗经》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后有赤壁绝唱“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种悲生观自古有之。它的大前提是将人这一渺小的存在抛掷于宇宙、历史的大存在当中,就像一滴水汇入海洋,于是当事人觉察到了人生虚无缥缈,毫无意义。
   相较而言,《断章》对于时间的态度显得超脱多了。
   你在楼上看风景,看的是水光接天,江阔云低;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看的是数点清风,一只人影。由此,我们可将其推衍到我们的人生。少年就如同桥上看风景的人,“不知愁滋味”,即便“爱上层楼”,但毕竟囿于眼界,只见风流之韵。 随着年龄的增长,遇的人多了,见的事杂了,人就会逐层登上“人生之楼”,饱览当下之快意。而此时看到的,如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是少年时的自己,是昔日之景。
   一个人的成长史如此,读书史亦是如此。清代文学家涨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诚哉斯言。于细碎的时光中,我们对万事万物的神态融为我们的血肉,我们的血肉又与作者的心灵和飞扬的文字契合,于是便读出了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于无声中听出有声,于有声中听出惊雷。这就像张爱玲之于《红楼梦》,毕淑敏之于《海的女儿》,随着“楼”的上升而见非同的书之山水。
   同样的,人类的整个历史也是如此。杜牧用《阿房宫赋》痛斥秦之骄奢以诫当世,苏洵借六国破亡之故事以醒当时,皆懂得以史观之,古为今用也。古为楼,今为桥,以古观今,方能以高屋建瓴之势体悟天下之兴衰;今为楼,古为桥,以今观古,方能以清醒之笔书写盛世之篇章。曾巩说:“史者,所以明夫天下之道也。”便是这个道理。
   陈子昂登幽州台,其蕴含的旷世悲思引发千年来的豪杰共鸣。但毕竟大了时间,小了胸襟。而卞之琳《断章》中不断的“看”,不仅是外面的风景,我想,更多的是内心的景深,国家的气象。一个人惟有“看见”,方能直面历史,品鉴人生。
   从另一个角度看,前者注重生命的结果,后者注重过程。三维与四维的比较,四维显然更具优势。
   余秋雨先生说:“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走向新的废墟。”千古江山,风云不定,从这一层楼走向上一层楼,方能在旧的废墟中落地生根,开出别致的未来。

共 12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思辨论文,思想深邃,思辨多维,说古论今,纵横捭阖,虽然文字不多,却不失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语言简练,视角独到,风格洒脱,倾情推荐。【责任编辑:庐陵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庐陵竹        2018-06-14 14:21:33
  很久没有做编辑了,生疏了,评按欠全面,见凉!
未曾出土先有节,待到凌云也虚心!
回复1 楼        文友:风月草        2018-06-15 12:22:14
  庐陵兄过谦,是鄙人无才使庐陵兄如此生疏。问好!
2 楼        文友:清茶醉人        2018-06-15 09:20:18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就象登高远眺的经历,给了他高瞻远瞩的目光。
   名楼与名人相映成趣,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是一个宏大的人文场景。
   岁月流逝如一江春水,青山无言古楼无言。
   就在这无言中,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感,默默长留在天地间,人心间。
   问候风月草,感谢驻足西窗。欣赏学习,并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风月草        2018-06-15 12:23:20
  感谢清茶的精彩解读。夏安!
3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8-06-16 11:36:13
  这篇作品,前后读了三次,作者饱读诗书,可喜可贺。作品有可圈可点之处,期待更多佳作。欢迎你驻足剪烛西窗,顺祝端午安康!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3 楼        文友:风月草        2018-06-16 13:44:45
  哈,社长先生真是抬举我了。笔者充其量叫做“薄积薄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