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大路朝天(小说)

精品 【流年】大路朝天(小说)


作者:姚鄂梅 举人,3119.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08发表时间:2018-06-14 20:52:47

【流年】大路朝天(小说)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卡夫卡
  
   吴树
   那一年,我和小妹成了邻居。
   这是一栋前面带走廊的筒子楼,专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居住。她的丈夫是这家银行的经济民警,我的丈夫是这家银行的营销职员。我们生活在一扇薄墙的两边,呈严格的对称状态。两家的大床都摆在朝北的房间,两家的衣柜靠墙而立,秘密呼应。晚餐时分,我家的番茄酱和她家的酱萝卜条总是耳鬓厮磨,纠缠不休。若同时如厕,我这边抽水,她那边的水箱就会有呜呜的空响。
   我喜欢在晚饭后来到走廊里,扶着栏杆吹吹夜风。背后突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响声,一回头,发现小妹正趴在缝纫机上。
   因为工作的原因,小妹总有许多零碎的布头,她喜欢拿这些布头拼成各种东西,桌布,床罩,枕套,甚至家常的衣服。我对任何一种女红都有兴趣,比如绣花,比如织毛衣,比如描眉画眼。当我看到小妹娴熟的手法时,马上想到自己的衣柜。我想,我的无所事事的傍晚也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打发了。
   我们从此沉溺于变废为宝的乐趣。比如把淘汰下来的窗帘改成裙子,我穿横条的,她穿直条的。比如把裙子改成无袖上衣,把两条裤子拼成大色块的裙子,甚至把小丝巾改成别致的内裤。许多个凉风习习的傍晚,我们坐在一堆堆旧衣服当中,比比划划,抓耳挠腮,时而叽叽哝哝,时而哈哈大笑。没过多久,我们的衣柜里变得十分整齐,原来那些揉成一团就要扔掉的旧衣物,现在都变成了可心的东西,像新衣服一样平平展展挂了起来。而我们的衣服也开始混杂起来,我的某件旧衣服恰如其分地穿在她身上,她那土得掉渣的被面,却变成了我身上时髦而又怪异的裤子。
   因为这些傍晚,我们的内心也有渐渐走到一起的趋势,尽管我一直认为,我们显然是两个有差异的人。我上过大学,是报社记者,而小妹,高中都没读完,只是服装厂一名普通车工。我很看重这个差异,这几乎是我一度的奋斗目标,是我的全部尊严,甚至是我活着的意义。
   我想,要是没有缝纫这条渠道,我和小妹之间可能跟那些邻居一样,不过是见了面点个头而已。我不是一个亲切的人,像所有长相过于平凡的女人一样,我总是相信,平静的面容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随时绽放的笑容只属于美女,像小妹这种看上去无可挑剔的美女。可惜她不能认识自己的美,她很随便地穿着平庸的衣服,梳着平庸的发辫,走起路来踢踢趿趿,无精打采,爬楼的时候,快意地张开嘴,撑着膝头大口喘气——我们住在六楼。看着小妹一点一点浪费着自己的美丽,我想,上天是多么公平!像我,虽然我没有美丽的容颜,但我知道用刘海儿去掩饰过长的脸,用宽松的衣服让骨瘦如柴的身体显出一点飘逸与雍容,用高跟鞋去帮助无力的小腿和臀部。我还知道无论多累,都不能乱了步伐,不能塌了腰肢,宁肯中途歇息一会儿,也不能张大嘴呼哧呼哧喘气。我相信,这也是我和她的差异之一。
   当然,我们的差异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注定是两种生活的代表,只不过因为各自丈夫的原因,偶尔住到了一起。但这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我肯定会搬离这里,去住标准的大套间,这是毋庸置疑的。小妹就不一定了。
   小妹似乎意识到了这点。她说吴树,要是能永远跟你做邻居就好了,我以前竟不知道,碎布头也这么好玩,旧衣服还可以变成新衣服。小妹真心惋惜的表情打动了我,我当即承诺,不管搬到哪里,我都要来找她,因为我们是两个配合默契的搭档。
   的确,在那些傍晚,我们一个设计,一个制作,很少出现废品。我忍不住夸她:你真聪明,我以前把这些东西拿到街上的裁缝铺,一遍一遍地讲,甚至给他画出图形,结果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叫人哭笑不得,你不一样,我一说你就懂了,做出来的正是我想要的。
   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女人吧,有时,你说的东西正好是我也幻想过的。
   那不一定,我也找过女裁缝,她们一样不能满足我的要求。
   小妹就冲我笑。她一直如此。当她不能回答我的问题,也不能帮我出点子的时候,就憨憨地冲我一笑,说我不知道,你看着办吧。每当这时,我的脑子就更加起劲地开动起来,新鲜的点子层出不穷。小妹说,你真聪明,难怪你能当记者,我却只能在服装厂做临时工。
   我故意说,记者又怎么样,还不是跟你住一样的房子,吃一样的饭菜,连我们的爱好都一样,甚至我们嫁的丈夫都在一个单位。
   我真的生出一些感慨来。我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我也出生在农村,想当年,我是多么勤奋,多么投入,最终凭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大学,还赢得了一个同样勤奋的男人。小妹呢,她连高中都没读完。现在的情形却是,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分别!我还意识到,如果我是小妹,我是嫁不到童飞这种人的,虽然我并不认为童飞有多么可爱,我知道我的容貌不足以诱惑一个城里的男人。这正是我和小妹之间不平等的地方,我必须拼尽全力,而小妹,却可以毫不费力,坐享其成。
   小妹说,你真的这么想吗?我知道你是在安慰我。你看到的只是暂时,我们怎么会是一样的呢?你丈夫会升职,你马上会搬到大房子里去,我家童飞一辈子都别想。你是记者,你会越老越有资格,我呢,一个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岗。
   我很高兴她终于认识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异,但我还是装出忧心忡忡的样子说,世事无定,前面的事怎么料得到呢?说不定哪天童飞就出人头地了,也说不定哪天我就下岗了。
   小妹不相信。她低下头去,缝纫机嗒嗒嗒地响起来。我从上方看小妹微低的脸,她有饱满圆润的额头,凝脂与葱秆混合的鼻梁,我突然有种感觉,像小妹这种人,也许注定会有奇峰突起的命运。她嫁给童飞就是一个例证。我不会有,我的每一步都没有超出自己的预期,我想考大学,差点熬掉了小命。我想嫁一个可靠的男人,只得忍痛放弃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我算看清了,我永远都是先付款后消费,我休想得到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忍不住说,小妹,像你这样的人,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命运。
   小妹猛地抬起头,我看见了一张完美而又茫然的脸。
  
   小妹
   那天,我们正在裁剪一件旧衣服,吴树突然说,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你的丈夫呢?从来没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望着她,无言以对。
   这话如果没有特殊的语境,听起来也稀松平常,但那时我嫁给童飞还不到半年。在我的家乡,我是最幸运的新娘。我的家乡在邓村,那里除了土豆苞谷和茶叶,什么也不长,呆在这样的地方,吃着这样的粮食,时间一长,不仅牙会变黄,人也会变傻的。如果不想变成一个满口黄牙的傻瓜,就只有拼着命往外走,所有的人都在拼着命地往外走。我爹背着自酿的苞谷酒,求了好多人,终于在县城服装厂给我找了份工作。
   很奇怪,对于吴树的直言,我一点都不生气。相反,我心里莫名地升起一股亲近感,甚至还有一点点说不清楚的兴奋。一个服装厂的临时工,嫁给了银行的正式职员,所有人都在为我的婚姻欢呼,吴树是第一个对我的婚姻发出不同声音的人。当然,还有我自己。
   我从小就是个不会自己拿主意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做决定便闹出了笑话。五岁那年,一个过路的人问我:小姑娘,你姓什么?我告诉人家:我姓李小妹。人家一笑,又问我是谁家的姑娘?我说我是李旺哥的姑娘。这段对话至今被传为笑谈。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姓李的太多了,就算我告诉他我姓李,他还是不知道我是谁呀。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怎么能直呼我爸爸的名字呢?我看那个人跟我爸爸年纪差不多,所以我就替他喊了李旺哥。
   我的婚姻同样不是我自己拿的主意。
   我妈总说,运气到,纸变钱。那年果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和一个城里人结婚了。直到结婚前一天,我还有点昏头昏脑的,全家人都喜笑颜开,我却望着那些大红被面说不出话来。在这之前,我没有谈过恋爱,甚至连梦想中的男朋友都没有过。我和童飞是在亲戚家的婚礼上认识的,他是新娘那边的亲戚,我是新郎这边的亲戚,他后来告诉我,他走在送亲的队伍中,还没进大门,一眼就在端茶递水的人群中看见了我。
   这不奇怪,我自己也知道,我不但个子高得抢眼,长得也不赖,我经常听见有人在我背后嘀咕:山中出凤凰。
   认识两个多月后,童飞就提出了结婚。他说,否则就要错过这次分房子的机会。
   我一下子成了邓村人眼中最有福气的姑娘,他们认为,一个农村姑娘嫁进城里,这就是福气。以前,邓村也不是没有过嫁到城里去的姑娘,但他们认为,那些城里的女婿都不如童飞,不是在街边摆摊,就是今天这里明天那里,没个稳定的工作。童飞不一样,他在银行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还在那个二十四小时有人守卫的院子里拥有一套房子。
   我却有一丝难言的遗憾,童飞不够高,也不够英俊,和他站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似乎比他还要高一点。但我的嫂子们却说,你太不知足了,你为什么不说自己太高了呢?在她们眼中,我的身高不是优点,反而是一个令人烦恼的小缺点。至于长相,嫂子们说,你是比他好看,但他条件比你好呀,这不就扯平了吗?你也不站在人家那边想想,说不定人家还嫌你没有正式工作呢。
   老实说,童飞的确有他吸引我的地方。那天,在亲戚家,他对我说,我认识服装厂的某某。他轻描淡写说出的那个人,正是我们厂的副厂长。我马上想到了我那个转为合同工的理想——每个临时工都有这样的理想,关于身高和长相方面的遗憾顿时显得不值一提。我承认我的想法太功利了,但人们不是总在这样说吗?为了理想,要不顾一切。何况,我总是要嫁人的,就算童飞不认识那个副厂长,他仍然是我们家公认的好女婿。
   结婚前一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了一个叫喜子的男孩,他赤脚站在我面前,呸呸地吐着绿色的泡沫,说好苦,艾蒿苦死了,比猪胆还要苦。梦醒后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喜子早就死了,他是掉在河里淹死的。我梦见的那一幕,其实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六岁那年,我们一群小孩子来到小河边,翻开石头捉螃蟹。我忘了是谁搬起的一块石头,眼睁睁地砸在我的脚上,顿时鲜血长流。我哭了起来,孩子们全都呆呆地站着,包括我的哥哥在内,他们似乎对血充满畏惧。这时,喜子走上前来,说我知道,艾蒿可以止血。他跑到田坎边扯起一把艾蒿,放进嘴里大嚼起来,绿色的汁液顺着嘴角直往下流。嚼了一阵,他吐出已成糊状的艾蒿,敷在我的脚背上,疼痛果然减轻了不少,我不再哭了。到了晚上,我洗好脚准备睡觉时,才发现我的伤根本不在脚背上,而在指肚下面,靠近脚掌的地方,一道很深的口子。哥哥在一旁大笑起来:喜子真傻,那么苦的艾蒿他也敢放进嘴里,结果又敷错了地方,真是白苦了一场。就从那时起,我不再喜欢这个哥哥。
   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在结婚前夜想起喜子。
   婚后我才发现,事情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个样子。童飞说他认识那个副厂长,真的只是认识而已,因为副厂长经常跑银行,所以他记住了他的名字和面孔,也就是说,他认识副厂长,但副厂长并不认识他。还有,他在银行工作,但他是经济民警,成天站在营业大厅,穿一身装腔作势的制服,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尽管工资并不算少,房子也不算小,但我总觉得他跟真正的银行职员隔着一层。再有,他并不像他当初所讲的,不在乎我是临时工,不在乎我是否下岗,他总是这样说,这个就别买了,那个也别买了,等哪天你下岗了,突然紧缩开支会不习惯的。其实那时我还没有下岗的威胁,但他似乎是个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当然,发现这些的时候,已经晚了,几乎是在结婚当天,我就怀了孕。
   又到了傍晚,我现在盼望着傍晚的来临。跟吴树在一起,一样是缝纫活,却比白天上班有趣多了。我们做出的衣服稀奇古怪,但并不难看。我不知道吴树是如何想出那些点子的,她的想法似乎无穷无尽。
   我开始呕吐。吴树说,完了,完了,你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
   我羡慕地看着她,她至今没有孩子。她说,结婚不一定非要生孩子,想生孩子也不一定非要结婚,并不是所有的爱情之树都必须结出一个孩子的果实,没有爱情一样可以生孩子。
   我被她的绕口令吓呆了。可当我把她的话默念一遍之后,顿时有种犯了错误的感觉。我突然对她结婚三年仍然小腹平平的生活羡慕不已。但已经晚了,我又捂着嘴冲进了卫生间。
   我只能这样宽慰自己,我跟她的生活理当有所区别,我怎么能像她那样生活呢?如果我和她过着一样的日子,她岂不是白读了一个大学?
   我在吴树那里看到一本关于姓名测算的书,觉得好玩,就想算算自己的名字。她说李小妹这个名字好,很好记,又很响亮。我说好什么好,光我们村里就有三个叫小妹的,你的名字才好呢,一听就是城里有文化的父母起的。她说你错了,我也来自农村,我原来叫吴素梅,上大学后,自己改名叫吴树了。我有点不相信,我一直认为她出生在城市。她拿出她的影集给我看,我看到了她的小学,中学,她的整个丑小鸭时期,她是在大学里突然变成白天鹅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开始浮想联翩,是什么东西让她突然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呢?是吴树这个名字,还是她的大学?

共 44573 字 9 页 首页1234...9
转到
【编者按】中篇小说以一对女性吴树和小妹为主线,以两个女人的各自内心视角为叙述方式,采用两个人物之间透视对比的关系展开情节,不断变换叙述主体“我”,给读者缓缓道来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而又独特的故事,刻画了两个女人不同的身份和文化层次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路在何方?前路如何走?尽管各自的生存境遇不同,尤其是李小妹的人生充满了险恶,她能走出去吗?值得读者深思。故事有趣,精致:两位女主人公,同住在银行家属筒子楼,是邻居,有共用的走廊,所以常见面。先出场的吴树长得稍差,工作是记者,丈夫是银行营销职员。李小妹长得漂亮,是服装厂临时工,丈夫是同一家银行的经济民警。两人有着明显差异,两家的生活也大为不同,然而两个女人因一起用碎布料缝制衣物,成了配合默契的搭档,继而成了好朋友。李小妹向吴树完全敞开自己的生活,认为吴树是大学生,是记者,不时地向吴树讨教各种主意以及生活经验。后来,小妹迫于穷困下岗,在吴树的支持下,不得不离家弃子到南方打工。李小妹在打工中过得艰难,然而她丈夫却沉湎赌博被抓,两人终于分手。后来,李小妹在打工中遇到了中意的男人并同居,可是却被这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甩给了他的一个客户,让李小妹感到羞辱,从而对他大失所望。吴树劝李小妹干脆和那客户好,一是对李小妹有好处,二是可以报复那个男人。后来,李小妹与那个客户好了,还答应代孕,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另一方面,在劝慰和指点李小妹如何生活的同时,吴树反观自己的人生,感到五味杂陈。吴树觉着自己没有小妹漂亮,但吴树觉着自己有主意。当吴树发现李小妹漂亮得不像一个打工女,而就像一个都市女郎时,她感到十分惊恐,不由感叹起命运真能捉弄人,她也不懂了,李小妹的未来如何,让人都猜不透。作品精巧地通过两个女主人公如此有意思的生活对比和人生透视构成了有意味的不同层次的女性典型形象,很有代表性。有着白领式头脑的吴树和有底层式标签的李小妹,在外人看来有了高贵低贱之分,但有着各自的生存能力,有着各自的生活之路,正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篇中篇小说取名《大路朝天》耐人寻味,自有读者思考、品鉴。细节盈沛,人物丰满,语言凝练,叙事精致,写法新颖,颇为引人阅读。一篇佳作,编者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16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6-14 21:00:44
  作者善于讲、叙,故事强,善于挖掘人性,善于描写苦难,却又不失悲悯的情怀。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6-14 21:02:04
  小说首先就要有一个好故事,读了作者的作品,充分表达了这一理念。
3 楼        文友:童霓        2018-06-16 22:49:55
  感觉像在看婆婆妈妈的大陆剧,女主角的人生曲折是挺曲折,然而终究是离不开男人,要不断周旋在各种男人身边,甚至通过委身于人来换外表的光鲜,那我就不觉得她的人生有可品味之处。女人的价值根本不在于长得漂亮,不在于和男人的关系如何,她们和男人一样要真正接受现实的考验。作为普通读者,最想看到的是一个女人作为独立的人去奋斗而不是两性中的附属品。
Take my breath away.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