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菏·遇见】随意就好(随笔·外二则)

编辑推荐 【晓菏·遇见】随意就好(随笔·外二则)


作者:了缘无尘 秀才,2111.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8发表时间:2018-06-16 18:20:53


   ◎随意就好
  
   我在城里工作20余年了,一天,农村老家的发小进城找我,我连忙带他去自助火锅店吃火锅。
   看看发小锅里涮的竟然全是粉条、面筋、豆腐、豆腐皮之类的菜,我说,吃自助火锅,应该多吃海鲜类食品,菜架上有大对虾、螃蟹、海贝、鳝鱼之类的,你涮点海鲜吃呀。发小说,他不喜欢吃这些东西,有腥味。我觉得花那么多钱,如果不吃点海鲜那真是吃大亏了,于是就亲自给他端来了不少海鲜。
   然而,不管我如何劝说,发小却一筷子海鲜也没有下到火锅中,最后我只好将这些海鲜全部下到我的火锅里。
   吃过这次自助火锅后,发小在城里的几天再没找过我,我打他电话他也不接。等过段时间我回到老家,问他为啥不辞而别,发小说,我人变了,感觉和我在一起吃个饭都不能随心所欲,有点不自在的感觉,所以不想再打扰我了。
   我这才意识到,人的喜好不同,我限制他吃这不吃那,肯定伤着他的自尊了。
   再看看同事、朋友间的宴请,席间大家往往要相互敬酒。有的人不胜酒力,但总有人劝喝,甚至有人还会盯着对方的杯子“检查”……这样的饭局,怎么能令人惬意?其实,宴席间端起酒杯,大家最愿意听到的还是那句:“你请随意。”
   休闲散步,没有目标,没有时间限制,随意走走,此时才能领略四处的景色,原来如此之美,鸟鸣也是如此动听悦耳。
   璐是名校毕业生,工作也干得井井有条,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眼见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一个个升了职,璐却不以为然。他说,人活着,要一切随缘,能被提拔重用固然很好,但得不到重用,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是一种幸福,一切随意就好。璐虽没得到升职,但在工作中却获得过三项专利,一样受人敬佩。
   随意是人生的智慧。不苛求自己,不为难别人。春来了赏花,冬来了扫雪,一切顺其自然,坦然面对一切,随意就好。
  
   ◎别人的眼光
  
   一日无事坐在电脑前加入了一个QQ群,进去一看,此群原来是一家报纸的副刊作者群。群成员大都在谈论和文学有关的话题。我读的书虽然不少,但却从未写过文学稿,也更没有向报纸副刊投过稿,正想退出,突然看到有人在说这期副刊的征文题材是“遇见书”。我一时来了兴趣,觉得自己对这个话题感悟颇深,于是就连忙动笔写了一篇。
   看到不时有人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群里晒,并请求大家提出修改意见。群里不但没有人指出文章的不妥,反而异口同声一片赞美。我连忙将自己写好的征文也贴在了群中,并请求大家提出修改意见。见我是陌生面孔,有人问我的笔名,我说没有笔名,是第一次写作。于是,群里七嘴八舌的说上了,并将我的文章说得一无四处。最后有人干脆说,这样的文章如果投稿,只能增加编辑负担,编辑很辛苦,还是饶了编辑吧。
   看到众人如此点评我的文章,我羞得无地自容,正想着退出这群将文章作废,突然有人小窗对我说:“朋友,相信自己,我刚加群时别人也是这样说我文章的,我觉得你写的征文好着啦,投稿吧。”看到有人如此对我说,我一下子来了勇气,于是又将那篇征文投进了编辑的电子邮箱。
   两天后,我写的那篇征文竟然被刊在了报纸副刊上。两个月后,我的那篇征文还被评委审评后获得了二等奖。从此,我走向了写作之路。如今,我就是感觉自己写得非常失败的稿子,贴在群中让群友们提建议时,都会得到群友们的一片赞美。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悟颇深。我父亲曾用过的一个眼镜盒,已破旧得不成样子,也就在家里的杂物里随意的丢着,几次清理垃圾没有仍掉是觉得还是个物料,又占地不大,就留着。一次一喜爱收藏古董的朋友来家,看到那眼镜盒大加赞赏,说那眼镜盒能卖不少钱。
   其实我心里明白,那眼镜盒是我小时候父母在街头一地摊上买眼镜给配搭的,并没有任何奇特之处。经朋友的夸赞,最后连我都有点动心,想把这只眼镜盒收藏起来。听我想收藏,朋友微微一笑又对我说,这只眼镜盒其实没有收藏价值,因为它太普通了。但它能卖钱是因为它破旧不堪,所以能卖钱。我听后更不解了,此时妻子撇撇嘴对朋友说,那你就拿市场上卖了去。果然,朋友在古玩市场上,把那破旧的眼镜盒说得天花乱坠,并说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工艺,最后竟然以两千元的价钱买给了一个青年。
   人有时总不相信自己,却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常常从别人的肯定或赞美中来寻找自身的价值,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生活中,还是让我们多一点自信,相信自己,就像农民种麦子一样,种子撒在地里用土盖住,虽然看不见,但农民相信他们付出了,来年肯定会有收获。
  
   刺猬的距离
  
   我上夜班,每晚凌晨两点左右下班。往日下班都有单位的班车送着大家回家,这天夜里下班,单位车却出了毛病,司机怎么也打不着火。
   其实单位大部分人都开私家上下班,坐车的也只是个别人。此时,被称为单位一枝花的沫女士开着私家车准备出发,宁连忙从单位车上跑下来拦住沫说,单位车出毛病了,搭你方便车,说完就要拉沫的车门。沫却不冷不热地说:“宁,你还是坐别人的车吧,我不回家,去我妈家。”宁只好悻悻地离开后到单位门口挡了辆出租车回家。
   见宁乘出租车已走,沫从车窗探出头对我说,进峰,过来坐我车。我和沫还有宁,都居住在同一小区。沫分明对宁说自己回妈家,那就和我也不同路,怎么会专车送我?我不解,但还是上了沫的车。
   作为男人,宁平日里对沫非常关心,每天上班来早了,总会先擦沫办公桌上的灰尘然后才擦自己桌上的灰尘。每次上班时给自己杯中倒水时,总不忘先走到沫桌前,给沫续上一杯,凡事能帮到沫的,宁总会殷勤地关照着。可是,宁乘沫的顺路车沫为什么要借故支走宁?
   路上,我随口问沫,宁平日对你不错,你为什么不顺路也拉着宁呀。沫说:“宁给我造成的伤害还不大吗?让别人私下里说闲话,我不需要他这样太过亲密的关怀,他的关怀只能给我造成尴尬和难堪。”
   单位的璐和伟的家住楼上楼下,两人关系原本非常要好,璐每次出差回来总不忘带着当地的土特产送到伟的家里,伟回趟老家也不忘把家乡的特产带给璐。然而,近来两人却见面不说话,璐还向领导反映要调到其他部门,目的是不愿和伟在同一办公室。
   原来,一天夜里璐请朋友在家喝酒,伟正好下楼办事听到璐家里有猜拳声,于是伟觉得璐请朋友喝酒怎么不叫自己。于是,第二天伟也请了一帮朋友到家里吃饭,却没有叫璐,在喝过酒送朋友走时,伟还专门站到璐家门口大声和朋友道别,目的就是让璐听到。
   于是两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背地里两人一个说一个无情无意,都说对方曾经沾了自己不少便宜。究竟谁沾了谁的便宜,外人当然无法分清。
   这让我想到了刺猬。寒冬,森林里的刺猬冻得瑟瑟发抖,平日疏远的刺猬此时却不得不紧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然而,依偎在一起时,它们身上担负保卫重任的长刺却刺痛了对方,于是,他们不得不分开。但分开后,严寒又让他们无法忍受。就这样分了聚,聚了分,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一个诀窍,那就是保持适中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会刺伤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有时也像刺猬一样,走得过近,会造成爱的伤害,然而走得过远,却会感觉到冷漠无情。这就需要我们与人相处时不但要把握好分寸,更要有包容精神,能够包容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共 28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篇随笔,灵动的思绪,从身边事引出深刻的思考,有着深刻的感悟。《随意就好》,开篇叙述请发小吃火锅,别人不愿意吃海鲜,自己却给他端来了不少海鲜,引起不愉快。又叙述了璐是的经历,一直得不到重用和升职,璐却不以为然,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工作中却获得过三项专利,一样受人敬佩。作者感悟,随意是人生的智慧。不苛求自己,不为难别人,一切顺其自然,坦然面对一切,随意就好。《别人的眼光》,从自己第一次投稿的经历和家中一个旧眼镜盒的估价,作者感悟人有时总不相信自己,却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常常从别人的肯定或赞美中来寻找自身的价值,这其实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生活中,还是让我们多一点自信,相信自己。《刺猬的距离》,从身边两对朋友间的关系,从亲密无间到互相猜疑而起隔阂,作者感悟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有时也像刺猬一样,走得过近,会造成爱的伤害,然而走得过远,却会感觉到冷漠无情。这就需要我们与人相处时不但要把握好分寸,更要有包容精神,能够包容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三篇随笔,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6-16 18:25:24
  三篇随笔,从身边人际交往的真实事例,生出许多感悟,关于人与人如何相处有着深刻的思考。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