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PK大奖赛”】端午节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PK大奖赛”】端午节的记忆(散文)


作者:瞄准基线 布衣,21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2发表时间:2018-06-16 23:06:24
摘要:祛邪祈福,永远是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这是我小时候的以对甘肃甘南临夏端午节的记忆。

春天的风越过甘肃甘南,吹绿了临夏黄河两岸,燕来了,柳绿了,艾草也窜出一米多高。站在高处,已经是满眼绿色、青翠欲滴了。不知放羊的小伙伴们,谁喊了一声:“端午节快到啦!”
   端午节的前几天,阿奶和妈妈们都相约到集市上购买端午节所需要的祈福用品,上小学的二姐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购置了五彩线,今年她要自己动手缝制荷包。
   荷包叫香包,也叫香囊,临夏人称呼为“绌绌”或“耍货”。荷包的样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叫“绌绌”把布和绸子剪成尕方块,上下缝上两块不同颜色的三角绸子,由里到外翻过来,绣上各种图案,填充上包有松香、白芷、雄黄、艾叶、熏草等香料的棉花,然后把两面的角绌起来,两面用针缝上丝线穗子,用一根线穿在顶上,这样一个既简单又好看的荷包就作成了。细看荷包有迷人的造型,细闻有淡淡的清香。
   还有手巧的阿奶和妈妈们,用布和绸子采用传统的方法绌出尕猫、尕兔、尕猪头等。端午的当天挂在尕娃衣服前襟的钮扣上,各种小动物造型的荷包随着孩子们的跳动,成了乡村一条移动的动物园。不时有阿奶和妈妈们抓住玩耍的尕娃,相互攀比各家婆姨的手艺,评说今年谁家的婆姨做的荷包好看。
   更有手巧的阿奶和妈妈们,用布和绸子绌出两个尕老虎,缝在尕娃衣服肩膀的两侧,孩子们顺着街道到外乱跑,仿佛自己就是尕老虎,到处炫耀。
   还有更讲究的阿奶和妈妈们先绌一个大虎头,再绌出三瓣的胡椒、两瓣的鸡心、桃子、萝卜、葫芦等,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用一根线穿起来,分成三绺缝在大虎头的下面,这就是西北特有的背负型荷包。大虎头荷包在尕娃们后领子下面一绺一串的像风铃一样吊着,随风飘舞,虽然没有悦耳的铃声,但能闻到那扑鼻的芳香。
   放学后的二姐拿出事先购制的五彩线,她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制作自己的荷包了。二姐制作的是最简单的棕子荷包,她先找一块质底稍硬一点的纸条,把它折叠成尕三角后展开,在里面放上装有松香的棉花后折叠成棕子状,然后在上面绕上各种颜色的彩线。二姐做针线活的手艺当时不是很灵巧,常常顾此失彼,一会线松了,一会绕错线了,还分不清黄、白两种颜色的线。我就帮她挑出黄线和白线,一缕一缕地递给她。二组终于做成了大小不一的荷包。她把荷包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串起来,下面再吊上一绺长穗子,在荷包穗子中间穿有两粒明亮尕珠子,一个晶莹易透的荷包就做成了,真是漂亮极了。
   出于好奇,我也跟着二姐用彩线学着绕棕子荷包。刚开始绕出来的不是稠密不均就是稀疏不严,绕了两个后就慢慢就变好了,我也挂上了自己亲手做的荷包。
   端午节到了,大人们早早把杨柳枝插在自家大门上,还在杨柳枝上用绳子吊一颗红蒜。说到吊红蒜,自然有它的来历。
   传说,古时西北地区兵荒马乱,在逃难的人群中,只见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一些的尕娃,手里却牵着一个尕尕娃在大路上奔跑。将军觉得很奇怪,就命人把妇人抓来盘问,原来妇女背上的尕娃是她丈夫的前妻所生,现在孩子的亲娘已经去世,牵在手里的尕娃是她亲生的。妇人的丈夫出门在外,两个尕娃由她抚养。
   妇人说:“我的尕娃万一死了还能生养,要是我后背上的娃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能对得起我的丈夫,又怎能让他的亲娘在九泉之下瞑目呢?”
   将军听了妇人的这一番话很受感动,他想在这个世道上哪还有把继子背在自己身上,却把亲生的孩子牵在手里的后娘呢?
   将军详细地询问了妇人所居住的村落后,就让她放心地带着两个尕娃回家去,并告诉她:“明日一早,在你家大门门栓上插上一枝杨柳,再系上一颗红蒜,官兵一见到,就不会进你家了。”并告诫她别把这事泄露给别人,并传令三军,凡看见门栓上插着杨柳枝并系着红蒜的人家,一律不得入内,谁违反禁令,一律按军法处置!
   心地善良的妇人回到庄上,把将军叮嘱她的话忘掉了,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乡亲,一传十,十传百,每家每户都在自家的大门上插上了杨柳枝,并系上了红蒜。
   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官兵们一进庄子,就看到各家大门上都插着挂有红蒜的杨柳枝,就悄悄地撤走了。
   正是这位不知名的妇人用她善良无私的爱感动了将军,才使得将军对她有了恻隐之心,她又用大爱无疆的善良救了全庄和邻村的乡亲们。
   为了纪念这位普通农家妇女,从此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每家每户的大门顶都要插上杨柳枝系上红蒜,祖祖辈辈相传至今。这不仅是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善良的传承。
   中午时分,孩子们会戴上大人们事先准备好的荷包,并在手腕上系一圈用各色丝线搓成的花线,还在耳朵门里抹上桔红色的雄黄。母亲会告诉孩子,不点雄黄虫子会跑到鼻子和耳朵里去的,不缠五彩花线,蛇会缠住手脚的。
   端午节,这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虽然过法各有不同,但是企盼平安、幸福、健康的愿望是一样的。祛邪祈福,永远是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用荷包祈福未来,借助尕猫、尕兔、尕猪头,表示生生不息;借助老虎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借助鱼儿钻莲,寓意男女爱情;借助葫芦石榴,期盼多子多福;借助大枣、桂圆、莲子之名,谐音早生贵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回忆起老家的端午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一个个快乐的场景又浮现在了眼前……

共 2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妙趣横生的回忆性叙事抒情散文。作者以孩子的视角,描写了儿时过端午缝荷包,挂荷包的乐趣。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开始着手准备到集市上购买端午节所需要的祈福用品。上小学的二姐也像大人一般,自己动手缝制起香包来。虽然手艺不是很好,但用心制作出来的荷包一样美美的。那些手巧的阿奶和妈妈们,则用五彩线做成各种不同图案的香包来。有的用布和绸子采用传统的方法绌出尕猫、尕兔、尕猪头等,样式多,做工精细,孩子们带上香包四处炫耀,感觉特别美。而端午节在门上插柳枝,吊红蒜更是具有传奇色彩。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善良的农家妇女。正如作者所言,祛邪祈福,永远是临夏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文章语言风趣,选材独具匠心,融知识性、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彩美文,值得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6-16 23:11:21
  描写端午节的文章很多,作者视角独到,另辟蹊径,做香包,挂红蒜,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文章阐释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6-16 23:20:03
  作者描写了家乡甘南临夏过端午的习俗。文风朴实,语言妙趣,思路清晰,做香包,祛邪祈福,寄托着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6-16 23:20:42
  问候老师!提前祝您及家人端午节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8-06-16 23:21:04
  美好的柳枝红蒜传说,美丽的荷包,袪邪的美好寓意,条理清晰,传达了作者对端午传统节日的崇敬之意。作品具有知识传导意义,拜读学习了!问好作者,时近端午,祝您安康如意!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6-19 07:36:54
  文章以欢快的笔触描写儿时过端午节的乐趣,农家人用最朴素的方式表现出对节日的敬畏,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快乐,而对大人来说却是美好愿望的寄托!节日的风俗都有它美好的传说,风俗一代代延续也是美好品质的代代传承。欣赏学习充满地域特色的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