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安于生活就是幸福(散文)

精品 【晓荷.遇见】安于生活就是幸福(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906.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05发表时间:2018-06-19 16:18:11
摘要:也许,安于一种生活的状态,就等于选择一种自我幸福和陶醉的方式。生活快乐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心情和行动人人都有,而且都是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权力。但是,我并没有把这种让人觉得错误或失陷的东西,真正地融入生命与苦难的感受中。也许,这就是我的浅薄的原因。

【晓荷.遇见】安于生活就是幸福(散文)
   父亲和母亲虽然年进八旬,至今仍蹲守在兵团连队那片寂静的土地上,仍以残缺的生命和背微的状态,快乐着他们自己拥有的生活。
   我以城市人的思维方式,我总想把他们彻底拉出那种生活的状态。然而,从根本上讲,是我对生活感受的错觉,又一次把自己带入一个被虚假幸福制造出来的误区。我以为自己的幸福,就是别人的幸福,就像别人把自己的念头强加于我让我不安与痛苦一样,我又一次把自己强加给了他们。每一天,他们带着阳光的温暖走出冰冷的住房时,他们的幸福来源于太阳的给予。而我却在散放着暖气的楼层里,面对着透不过清冽的暖气,并不快乐地活着。
   生活把我们分成一个相隔千里的两极。当他们在为冬天能节省一些煤碳而不至寒冷的时候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生活的最低持守;当他们从土地里救活几棵葵花苗从而增多几份秋天的收成时,我们不理解他们;当他们为增加几十元退休金而充满自豪时,我们不理解他们,更不可能理解他们对城市的认为,城市总是那般冰冷的人际关系。尽管我们是纯正血缘上的父子关系,母女关系或兄弟姐妹关系,尽管我们青少年时代曾经共有过一样的相依为命,并在苦难与饥饿之际苦苦挣扎而泛起着浓烈亲情的血缘感。但毕竟,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像空气地比空气还要透明的东西,把我们之间完整无觉地隔离开来,有一种距悄然地横卧在我与他们之间。
   也许,安于一种生活的状态,就等于选择一种自我幸福和陶醉的方式。生活快乐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心情和行动人人都有,而且都是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权力。但是,我并没有把这种让人觉得错误或失陷的东西,真正地融入生命与苦难的感受中。也许,这就是我的浅薄的原因。
   真正应该把幸福的标准,也划分金子塔的层次那样,一层层从下到上的垒起来,可以更清晰出标示出感受幸福的逐渐过程。中国经济学家曾把快乐的标准分成农村和城市两个标准,其实,这种观点并无错误加以指责,毕竟不同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仍然有着阶层的区别和阶层带来的差别。当时,我还真的认为自己已经受到极大的污蔑或歧视,以为人的幸福都应该是一样,就像在死亡面前的生命都会平等;其实,我真错了。我错在把当代的社会生活,看成一种浪漫主义的诗篇,当成一种马克思所构想的、将来的、人类的、最终的大同社会。任何时候,都需要宗教,哲学与思想与一样,和基督、佛教、伊斯兰教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换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照权力的强烈,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迫地附加于许多与他们并不相同的人身上,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别人观点,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就等同于别人的想法和思想。然后,刻苛地面对着他们的背叛,内心充满着瀑布般的失落。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什么样的命运就是什么样的幸福。安于生活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缘于对命运的认可,缘于对自我的认识,也许,这种观点真得不容置疑。
   回到我自己的生活,当我为父母的栖身住所而四处奔忙地寻找最低价格的楼房时,我才开始理解一座城市对于穷人所能制造出来的最大恐惧;在四处陌生、人情隔离的现实面前,我真正地理解了父母他们离开土地那一天,像丢失了方向和故乡那样无可依赖、惊慌迷乱的心情。
   只有身处于泥土浓郁的腥味深处,面对着一片潮气的饱满和气味的熟悉,才会使一个真实的农民据有一种心情的张扬。只有站立在野草与禾苗之间,听到作物拔节的声响、感到节气吐露而出的温暖,才会使一个农民找到拥有土地的自信与身为主人的平静。
   而我,却毫无一点办法,理解和感受他们心中的月光,理解猪狗平静喘息的均匀中,他们正用共同的生命,沐浴在深深的月光下一身皎洁地安然入眠。
   我天真地把他们的农业生活诗意化了。
   我知道,即使一生都在承受天地一般巨重的苦难,他们仍然拥有着自已的诗意,这不是我给他们制造出来的,而是生命时光、大地天空的功劳。真的,有许多时候像看另一个世界那样地看农村,城里的亲人们总是把乡村当成一种随意想象和裁剪的异类,放着安逸的生活不知享受,放着大片的绿茵不去散步,搁着成串的果实而不加品尝,她们与我的父母之间看似亲人,却总是隔着一层说不清楚的、走不近前始终不变的一段路距。城市的人们安于城市的水泥马路,安于参差不齐的楼群,幸福着商场大厦的购物消费,幸福着酒店甘饴美食的快乐,而我却在农村与城市和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他们中间那一根拉过来、扯过来的一根绳索,我无法搭起一座让他们彼此相互走近的桥梁,即使是一种象征。
   一个人若是有着自己的命运,就注定会有一份随它而来的幸福。
   不知为什么,每当想起父母他们粗糙而干裂的双手,戴着草帽拄着农具站在田里上,回身看到他们目送我渐渐远去的眼神时,不知为什么,内心中总泛动着一种悲哀的、丢掉他们的负罪感。我不是救世济民的大慈大悲,救不了他们的命运,自然也救不了他们对幸福的注定。
   有时,我并不想远离他们、抛下他们、忘记他们,总想挽留住那一片依旧遥远的孩童时代,那是一份最为幸福的时光,柔软温暖而且阳光透明。只是因为文化教育的唆然,因为社会的分工和生活的环境,使我在越想走近他们的路途上,越加被围囿起来,更长距离、更远地离开了他们。
   我的父母们,永远是这片大地上的第一代兵团人,他们依然站在兵团连队的土地上,那是一片并不阳光透明和诗意渐逝的村庄。我知道,自己会远远地绕过他们的生活,过一种自己的幸福。因为,我已经无力去影响到你们,便收敛思绪不想打乱他们守候很久的平静。
   他们身躯的卑微,注定着他们幸福的渺小。
   只想远远地祝福他们:安于你们的生活吧,那种生活肯定有你们的幸福!
  
   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于阿勒泰修改于2018年6月19日于乌鲁木齐
  

共 2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就像文中父母亲熟悉了兵团生活一样,对城市生活感到陌生。虽然自己的子女在城市里,他们仍然喜欢在兵团里过着没有暖气,没有电梯,没有糟杂声音的地方,平静地生活,那就是幸福。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谁轻而易举就能改变的。一些人被指责,让父母亲在农村生活是子女的不孝,可是,千方百计将父母亲接到了城市里以后,没有多久他们仍然喜欢农村的生活习惯而返回去了。作品接地气,客观的诠释了幸福的含义和标准,赞美了父母亲和那些坚守在兵团一线耕耘奉献的人们美好的追求与向往。欣赏,拜读,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2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8-06-19 16:19:52
  老师的作品看似平静却波澜不惊,耐读。欣赏,学习了。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8-06-27 19:12:02
  谢谢你猜老师的评语,伏夏问好!
2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8-06-20 15:43:57
  和老师观点一致,幸福其实很简单。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8-06-27 19:12:29
  找到自己的幸福,就行了。谢谢你的关注和鼓励!
3 楼        文友:态珍        2018-06-20 16:11:20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各有各的幸福,尊重他人的选择,坚守自己的幸福,是一种睿智。欣赏白杨老师佳作,祝安康幸福。
回复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8-06-27 19:13:01
  谢谢态珍老师的鼓励,把自己的幸福找到后,不丢就是幸福!
4 楼        文友:何叶        2018-06-22 10:16:45
  恭喜大路哥精品!大路哥真棒!再接再厉哈!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8-06-27 19:13:36
  谢谢小何社长的鼓励!问好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