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佛系老太(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佛系老太(小说)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26.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2发表时间:2018-06-21 10:48:51
摘要:从老人家走出来,我看见满天的夕阳红。朱秀英老人是幸福的,健康的,她心中有佛,是一个经典的佛系老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我问一同来采访的搭档说:“她虽然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因为心中有佛,看淡一切,所以会长寿,会健康。你说对吗?”

【看点】佛系老太(小说) 我的故乡有个沙河小镇,镇上有个工人新村,村里住着个百岁老太,如今虽然已经101岁高龄,仍然可以给儿孙们包饺子吃。她没有任何长寿秘诀,吃穿用上都不讲究,血压、血脂都不高,尿酸和血糖也不高。我怀着好奇的心对这个老太太进行了采访,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佛系老太”。
   虽然“佛系”这个词时兴起来不过几年,可是老太却用她一生的百年岁月实践了“佛系”这两个字。她的名字叫朱秀英,下面是我根据对老太太的老年生活进行了采访,整理出的小故事……
  
   一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朱秀英才满60岁,有一天她一个人在自家小院子里做针线活儿,突然从外面走进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自己扛着行李,对朱秀英说:“妈,我是你的儿媳妇张强妮,我从乡下回来了,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您这里吧。”朱秀英着实被吓着了,这是什么年代哩,怎么时兴大姑娘主动上门住进家里来啊?儿子还未婚,怎么突然间住进一个自称是儿媳妇的人?这是什么风俗啊?
   朱秀英赶紧对小儿子欧阳秀说:“快,去车间叫你哥哥回来,就说他的未婚妻来了,要住在咱家里。”
   结果小儿子叫回来的是老伴儿和大儿子两个人,他们都在镇上工厂的卡盘车间上班,听说家里来了送上门的儿媳妇,都很惊奇,赶紧回家来看看。
   一进门,大儿子欧阳德说:“张强妮,你怎么来了?”
   张强妮很兴奋地说:“我从乡下回来了,工作单位也定下来了,在汽车配件厂,咱们两个恋爱了三年了,该结婚了,我这回也被抽回来了,咱们结婚吧。”
   朱秀英和丈夫欧阳山娃都愣住了。结婚?家里穷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拿什么给儿子办婚礼啊?
   大儿子欧阳德说:“张强妮,你走吧,我不能跟你结婚,我还没有准备好呢。”
   张强妮笑呵呵地说:“准备啥呀?我什么彩礼都不要,只要你这个人,结婚的钱也不用你操心,我爸爸给了500元钱,足够咱们结婚用了,另外我爸爸还陪送我一台缝纫机和一辆飞鸽牌自行车……”
   欧阳山娃和朱秀英一听,这不是来了财神娘娘吗?不要彩礼,还带来自行车、缝纫机和500元钱,自己上门来的儿媳妇,上哪里去找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欧阳山娃笑了,说:“那好那好,你爸爸是做啥的啊?怎么会这么通情达理啊?”
   “我爸爸是咱们省里商业厅的厅长,他说移风易俗,你们家生活困难,不要你们家的彩礼钱。还说,让我主动和工人家庭的公公婆婆搞好关系呢。我从小没有母亲,只有父亲,父亲再婚了。他对我照顾很少,这次结婚,父亲会补偿我的,只要我愿意,他们就陪嫁我自行车和缝纫机。不要你们买了。”我爸爸说,我不愿意回省城,就嫁给你家欧阳德,在小镇上过日子就行了。
   这时候,欧阳德说:“你一个女孩家,怎么不懂得矜持一点儿,就这样风风火火地住进我们家,算什么事儿,再急也得办理酒席再住进我家吧。”
   张强妮说:“这有什么啊?酒席不办了,只去补办一个结婚证就行了,现在时兴新事新办,我这就算嫁进来了。咱们两个高中三年,恋爱三年,互相知根知底,我早就喜欢你了。”
   欧阳德还要推辞,可是欧阳山娃赶紧说:“好的,好的,我们欢迎你,明天就去领结婚证吧。”
   欧阳德看父亲这样高兴,妈妈也没有反对,他就不再说什么啦。其实他心里很矛盾,他同时和两个女孩谈恋爱,另外一个是工人家庭的李秀宁,李秀宁性格安静,人品好,就是家里比较穷,她爹提出要280元彩礼,而他们家穷的拿不出280元钱的彩礼。只好顺水推舟要了这个送上门的强势女友吧。有苦难言啊,如今人家已经送上门来,哪有就拒绝之理啊?
   就这样,欧阳德“被结婚”了。他心里对李秀宁的爱只好慢慢熄灭了,重新燃起对张强妮的爱,两个人领了结婚证,同床而眠了,家里没有请客,更没有办酒席。一觉醒来,欧阳德才发现,主动送上门的人,不是一个处女。可是他有苦难言,在那个时代,这种事情被人知道了,只有自己丢人,他忍下来了。
  
   结婚后,小两口和公公婆婆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只是他们住南面的小房子,婆婆公公和小弟欧阳秀住在北屋里,分开做饭吃,经济收入是分开的。
   那天婆婆朱秀英做了一盘红烧带鱼,给媳妇张强妮端进去了。张强妮说:“妈,我看带鱼不新鲜了,没有买,你怎么买了?”朱秀英说:“我去的早,带鱼新鲜着呢,你尝尝吧。我们还有一盘呢。”说完,放下盘子走了。
   那时候,张强妮和欧阳德正在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就将婆婆送来的红烧带鱼当菜吃了。刚吃一半,就听见小弟欧阳秀在门口说:“妈,以后你不要给哥哥嫂子送红烧鱼了,他们要吃的话,自己买就是了。咱们家钱少,他们有钱,不能总吃咱们的东西,太爱占小便宜了。”朱秀英说:“欧阳秀,你小声点,别叫嫂子听见。”
   这时候张强妮忍不住了,将半盘鱼摔在院子里,破口大骂:“他妈的,谁稀罕你们的臭鱼,我看这鱼不新鲜,根本不稀罕买,你们买了当好东西送给我吃,我不吭气就算了,怎么还说我占小便宜!你们太欺负人啦?结婚的时候,都是我出钱买的家具,你们家穷得什么也没有……”
   小弟欧阳秀也骂起来:“他妈的,你骂谁?”张强妮接过来说:“他妈的,我操你妈,你有啥了不起的?你他妈的是畜生养的,不讲理的家伙!”
   两个人越骂越起劲儿。欧阳山娃看不下去了,他举手打了自己的小儿子,这场家庭战争才算结束。欧阳山娃身体不好,经不起家里总是这么起战火,不久因病住院再也没有回来。
   大儿子欧阳德对朱秀英说:“老妈,我们一起吃饭吧,我们工作忙,没有时间做饭,你们也只有两个人了,我们一共才四个人,不值得两处开伙,不如一起做饭吃,一家人,一起过日子就好了。”
   朱秀英答应了,主动担起了做饭的任务,张强妮从此只需要吃饭就行了。不久她生了孩子,是个男孩子,取名字欧阳强强。这一下子她更是有功之臣了,全家人都不敢说她一个“不”字。朱秀英更是拿她当领导一样尊敬着。
   事后,有人问朱秀英:“儿媳妇当面骂你‘他妈的和操你妈’这多么难听啊,难道你不生气?”朱秀英说:“她还年轻,不懂事理,我理解。她不是骂我呢,就是顺口骂人而已,我为啥非要往自己身上揽呢?”
   邻居们都说朱秀英是个“好婆婆”,朱秀英说“是我摊上了好儿媳妇,人家结婚不要彩礼,还陪送那么多嫁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啊?发点脾气也是应该的。”
   只有欧阳德知道,自己是“被绑架”了,这婚姻是“被绑架的婚姻”,都因为自己穷,没有彩礼娶最喜欢的女孩子,只能求其次娶了自己不太喜欢的送上门的媳妇,其中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二
   随着生活的深入,张强妮的强势进攻更加明显起来,她居然成了家里最有权利说话的人。婆婆、丈夫欧阳德、小叔子欧阳秀都在她张强妮的管辖之下。他们都需要看她的脸色行事。
   不久,小叔子弟弟欧阳秀要结婚了,弟媳妇家提出来要500元彩礼。朱秀英将自己多年的积蓄500元钱给了小儿子,并悄悄地说:“小心点,别让你大嫂知道了,不然她会不高兴的,人家结婚可是倒赔的啊!”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叫张强妮知道了,她说“婆婆你办事情要公平合理,你给弟媳妇500元彩礼,就应该给我一样的,不能这样一碗水端不平。”
   婆婆朱秀英没话说,只好也给了张强妮500元钱,当然这钱是借来的。大儿子知道了,就与张强妮争吵起来。张强妮拿起火钩子要打欧阳德,朱秀英去拉架,结果张强妮打了婆婆朱秀英一火钩子。这场战争才算结束。
   事后小儿媳说:“妈妈,对不起,以后我每月给你100元钱,权当是给你赔罪。我不想要彩礼钱,是爸爸非要彩礼钱的。”
   朱秀英说:“谢天谢地,我的儿媳妇这样懂事。我吃点亏,没啥事的。”从此小儿媳妇每月给婆婆100元钱,婆婆都存起来了,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再给他们买点喜欢的东西。这件事情张强妮知道了,她说:“妈,你那些钱放在家里是浪费,不如我给你买个理财产品,这样利息多些。”朱秀英只好说“行吧”。后来张强妮告诉婆婆那个理财产品赔了。朱秀英就没有再问这件事了,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小儿媳叫张芸,张芸经常和婆婆聊天,经常给婆婆买好吃的东西。每月给婆婆100元钱,她有时候会问:“婆婆,嫂子打了你一火钩子,给你道歉了吗?”朱秀英说:“不用道歉,她不是故意的,他是想打欧阳德,误打了我。我理解她。”
   当然小儿媳妇不会知道,嫂子给婆婆买理财产品的事情。这件事情,朱秀英用“难得糊涂”的方法化解了。
  
   三
   那一天小儿媳给婆婆朱秀英买了香蕉,朱秀英吃了两根,孙子吃了三根,剩下来都叫小儿子吃了。孙子欧阳强强对妈妈说:“小婶子买的香蕉,我没有吃够,都叫叔叔吃了。”
   张强妮听了很生气,给儿子买了5斤香蕉,说“强强,使劲儿吃,妈妈管你饱。”
   结果欧阳强强吃得太多了,肚子痛,只好去医院看医生。从此以后,欧阳强强再也不吃香蕉了。强强吃伤了胃,闻到香蕉的味道就想吐。
   这时候,当小儿媳再买水果的时候,朱秀英说:“张芸,你以后别买香蕉了,我不喜欢吃香蕉,我喜欢吃橘子。”于是张芸就开始给婆婆买橘子了。
   一段时间以后,强强不吃橘子了,朱秀英对张芸说:“橘子我吃伤了,你还是买菠萝给我吃吧。”
   张芸后来明白了,婆婆喜欢吃什么,只要问一问强强就知道了。强强喜欢吃什么,就给婆婆买什么,这样做婆婆就高兴了。其实婆婆吃什么都无所谓,她不愿意看见强强不喜欢吃的水果。
   是朱秀英心里总感觉亏欠张强妮的,千方百计弥补张强妮的损失。她不知道的是,张强妮在农村插队期间已经流产了三个孩子,而那些孩子一个也不是欧阳德的,欧阳德是因为贫穷没有彩礼钱,娶不起黄花大闺女,才接收了这么一个“烂摊子”,有苦难言啊!
   欧阳德总是对张强妮喜欢不起来,朱秀英则总是在经济上,语言上哄着张强妮高兴,家和万事兴呀,朱秀英深知这个道理的重要性。
   就这样婆婆朱秀英给大儿媳妇做了大半辈子饭,时光荏苒,欧阳强强上高中了,张强妮感觉婆婆成了多余的人,她对朱秀英说:“妈,你向老爸单位申请一个房子吧,强强就要谈朋友啦,家里不方便,太小了,人多,地方小,你看……”
  
   四
   朱秀英去老公生前所在的工厂里,申请了一套60平方的福利房。旧房子——平房——有个小院子,住着很舒服。不久大儿媳住的老房子进行了房改,他们以便宜的价格买了那套原本是一家人住的房子。朱秀英很幸运的是她也有权利买下这60平米的平房。还有院子,将来也会拆迁改造,房改的……
   这时候,张强妮将家里淘汰的旧冰箱给朱秀送过来,说:“妈,这个冰箱给你用吧,制冷效果好着呢。我买了大号的冰箱,这个你用吧。”
   朱秀英接受了。第二天,张强妮说:“妈,你得给我1000元钱,这个冰箱是1000元买的,如今你用了,给我钱吧。”
   当时大儿子欧阳德听了,立刻暴躁起来:“旧冰箱已经用了十年了,哪里还值得1000元,你这不是敲诈我妈吗?”
   张强妮说:“你这傻逼,懂什么?你妈愿意,就行了。妈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将来还不是给小弟和咱们平分,现在咱们多算计一点有什么不好?”
   欧阳德大骂道:“你这个贪财的婆娘,我妈手里才有几个钱,你就这样斤斤计较?”
   “欧阳德,我告诉你,你别假装傻逼,老娘嫁给你,亏大啦,当年我一分钱彩礼也不要,还……”
   欧阳德顿时哑巴了,只好硬着头破对母亲说:“妈,对不起……”
   朱秀英说:“好儿子,别生气,妈愿意用1000元买你家的旧冰箱,用着方便,挺好的。”
   夜里欧阳德哭了,他感觉自己没本事,管不住自己的媳妇,自己挣钱少,满足不了婆媳双方的物质要求。只好自己闷在心里。就这样他已经苦闷了二十年了。后悔当初图便宜要了这个送上门的媳妇,原来是个别人挑剩下的货色。凭着她爹是高级干部,凭着她家有点钱,绑架了我这个无知又贫穷的小子,唉!后悔药没有地方买啊!
   朱秀英不生气,她想:和自己的儿子媳妇相处,有什么吃亏占便宜的,都是一家人,不用算计得那么清楚。“难得糊涂”算了吧!
   在争吵和郁闷中生活了25年之后,欧阳德郁闷而死了。他在一次和张强妮吵架以后,猝死在上班的路上,那时候他刚刚50多岁,突然间猝死,没有任何征兆,朱秀英伤心透了,但是她没有时间疗伤,儿媳妇张强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妈,你去小儿子家居住吧,你这套房子给欧阳强强结婚使用,否则孩子没法结婚啊,我们没钱买房子。”
   朱秀英又一次退让了,她搬出自己的家,给大孙子结婚用,自己去小儿子家住了。还好,小儿媳不在乎房子的事情,欢迎婆婆来家里住。
  
   五
   不久,朱秀英的房子要拆迁了,要求原住户以便宜的价格买下来。张强妮自作主张买了那个房子。将房子的产权落实到欧阳强强的头上,没有婆婆什么事情了。
   欧阳秀不干了,提出要把产权归还给母亲。朱秀英说:“难道你很在乎那套房子吗?就算我没有那房子,你就不给我养老送终吗?”
   张芸说:“婆婆也是妈,你住在我家,不用担心,就放心住下去吧,妈,你心里一定要坦然,不要感觉欠我们什么,您儿子欧阳秀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您把自己身上的肉给了我,我会珍惜他,也会感激你一辈子。”朱秀英说:“张芸,我是信仰佛教的人,我佛慈悲,让我们看淡一切物质和金钱,这辈子我谁的情也不欠,就感觉欠你的,这多年了,你每月孝顺我100元,如今已经成了每月300元,给我买衣服,给我买吃的东西,来世我要和你做母女,好好疼你。”
   张芸很感动,她说:“婆婆也是母亲,儿媳妇和女儿是一样的,你老经历了人生的这么多苦难,人生的三大不幸您都经历了,少年丧父母。中年丧老伴儿,老年又失去了最依赖的长子,您仍然都能挺得住。自己的两套住房,都被不讲理的长媳长孙拿去了,您都看淡了财产和金钱,什么样的委屈您都不觉得是委屈,而是将其当做一种修行。这就是你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朱秀英说:“谢谢你,张芸,难得你这样理解我。不嫌弃我偏心眼儿,我的财产和金钱都到了别人手里,而你只要我这把老骨头。不嫌弃我。”
   不久,张芸生下一个女儿,朱秀英说,就叫她“欧阳芸芸吧。”婆媳两个都很高兴。这时候张强妮那里也传来了惊人的消息:张强妮得了肝癌晚期,最多可活五个月了。朱秀英和张芸一起去看望张强妮,给她留下5000元钱。如今收入多了,5000元不是什么大数字,只是一点心意而已。让人不理解的是任性要强的张强妮,怎么就肝癌了?
   医生说的好:“人太要强了,什么事情都要拔尖,活得太累!”
   ……
   从老人家走出来,我看见满天的夕阳红。朱秀英老人是幸福的,健康的,她心中有佛,是一个经典的佛系老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我问一同来采访的搭档说:“她虽然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因为心中有佛,看淡一切,所以会长寿,会健康。你说对吗?”
  

共 59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语句平淡、感人至深、盛满人生哲理的情感小说。小故事蕴含了生活的沧桑,读罢此篇小说,让我们明了了“佛性”在于宽容,在于忍耐。忍耐和宽容凝结成了一种豁达,所以朱秀英老人才能够长命百岁。作者从主人公朱秀英的大儿子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从天而降的婚配开始入笔,感慨了朱秀英老人忍耐的品质。大儿子从天而降的老婆张强妮,却是一个泼妇般的儿媳妇。家长里短,欺负婆婆成了家常便饭。婆婆朱秀英处处忍耐,对自己的孙子更是疼爱有加。也是老天有眼,朱秀英老人的二儿媳妇非常孝顺,似乎是弥补了从大儿媳妇那里带来的遗憾。“佛性”在这个家庭里,体现在朱秀英老人身上的不仅是忍耐,还有为了家庭而背负欺辱时的乐观。从大儿媳妇肝癌晚期,婆婆朱秀英去看望,并留下5000元,又体现了朱秀英老人的豁达。文章的最后,点明了小说主旨,“她虽然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因为心中有佛,看淡一切,所以会长寿,会健康。”人的一生,难免坎坷不平,只要豁达开朗,看淡一切,才是最健康的心态。小说线索明晰,直线型的故事结构,把一个“佛性”老太太朱秀英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语言朴实无华,如淡淡流水,滋润心田。佳作共赏,推荐阅读。【编辑:小民西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民西安        2018-06-21 10:49:54
  问好作者,欣赏佳作,欢迎继续赐稿看点。
小民西安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6-21 11:46:25
  感谢老师的美按,感谢老师的编辑与评论,我会听从你的建议,看看张爱玲的《小团圆》《金锁记》。谢谢你的建议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6-21 11:40:20
  谢谢老师的评论和鼓励,很喜欢你写得美按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6-21 15:57:17
  看了几次也没看完,原因是孙子不让戴眼镜。文中的故事俺们经历过。发现了一个错字,怀着好奇的心对这个来太太进行了采访。来太太疑为老太太。
寻找姚黄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6-21 16:56:20
  感谢张老师关注并留言
4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6-22 18:18:51
  错字已修改,文章中老人的形象很感人,婆婆难当啊,如何平衡各种关系需要智慧和忍耐。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6-27 17:27:50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