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小说的厚度 ——谈崔永照小小说及其他
崔永照的小小说,是栾川县作家协会会员中我最敬服的小小说。
崔永照,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洛阳市小小说学会理事,栾川县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他出生在河南省栾川县叫河镇偏远的小山村——黎明村。那里的溪水清澈地注入华夏第一大文化水系——长江。正是这条博大的文化水系,滋养了他的身体,滋养了他的灵魂,滋养了他的机敏、智睿和勤奋,也滋养了他的人品、文品和作品。从2005年开始,他先后在《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安徽文学》《金山》等国内重量级报刊发表了几十篇小小说。他创作的小小说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小说的厚度。
一、小小说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征
崔永照创作出来的小小说,看是平淡如家乡的水,认真嚼来,仔细品来,成分多类,营养丰富,越读越有看头,越嚼越有品味。犹如他家乡娘娘河的水清澈、甘洌、淳厚、绵润,滋养人的眼睛,滋养人的肺腑,滋养人的灵魂。读这样的小小说,是人间真爱对每个社会人文明道德底线的一次冲击,是文明教义对当今浮躁心灵的洗礼和熏染。有了这样一种风格特征,是崔永照小小说创作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标志,是一个偏僻大山中了不起的创举和里程碑。这为他小小说厚度的积淀创造了可能。
《颤抖的手》,写的是一位老税务所长到儿子李智经理的公司收税的事。因为儿子的公司“这个月收入比往常好,”他要增收“比上月多缴三万的税”。又因李智的公司是刚起步,“家里这旧房,在邻居们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中,如鸡立鹤群般显得孤立而寒碜。”李智想“少缴点税,就能多攒点钱,早点把这旧房扒了盖新房。”儿子请父亲喝“茅台”,父亲表示“税照样得收”。但看到儿子在“北风呼啸,还飘起了雪花”的厂里创业,又于心不忍。当儿子半开玩笑推延缴税期限时,他“一巴掌搧在儿子脸上”,“右手还在举着,微微有些颤抖。”
看是平淡的叙述、再普通不过的故事,却因那双颤抖的手和其背后的真实生活生存环境,折射出了老所长既爱岗敬业、维护国家税收政策,又心疼儿子的创业艰难、自己家庭生活维艰的无奈心理。一篇人性光辉的小小说因此跃然读者面前,老所长与儿子之间微妙的人间真情关系和人物形象因此跃然读者眼前。仔细品来,非常鲜活、优美、真实、丰满。
二、个性化语言、细节、人物的锻造手法,成就了一篇篇独特艺术美的小小说
从崔永照的小小说中,任意掂来一篇阅读,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细节、个性化人物特征都非常突出。这是他在掌握小小说文体的艺术规律上,能在字数限定、结构特征和审美态势上的整体把握到位;也是他在创作上的有意思考,即在选择题材、塑造人物和表现形式上,积极彰显出个性化的自觉追求。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追求,是他成功的个性化小小说成就了小小说的厚度。
《手机响起来》,“父亲是踩着金黄的落叶到县城来找我的。扶住秋风中的父亲,我感觉宛如扶住了一棵濒临倒下的老树。”语言的奇特,细节的独到,人物特征的个性矗立,仅在短短的数十字中凝练的恰到好处,隐喻出一个满脸皱纹,满头华发,鞠髅着背的农村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在落叶凋零的县城。
小小说受字数的限制,要求作者,在小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需要运用适可而止的“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再创造思维余地,在篇章谋局中,要求语言的运用、细节的选择、人物特征的设定,必须精益求精,严禁有华而不实的语言、细节、人物出现。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没有驾驭小小说创作的真实文化功底,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品文品作品观念,是创作不出优秀的小小说的。崔永照基本做到了,因此这种个性化的语言、细节、人物使用手法,把社会最底层普普通通的大写的人,彰显的淋漓尽致,使小小说在读者阅读中回味间意蕴深刻、层层叠叠。
三、以选材独特多样、手法灵活有趣、创作追寻新时尚,使小小说读起来新奇猎心
崔永照的小小说,在创作上遵循小小说文体规范的同时,能与时俱进,准确把握阅读新时尚,创作过程中每一篇都是一个新起点,每一篇都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那是真正的创新创作,不给人留下“嚼过的馍无味”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既继承传统,又不墨守成规的创新创作,使他的小小说厚度更加深厚。
《伤离别》和《二友图》,同样是采取拟人手法来创作,一个是以峰巅苍天古树的叙说,反映人们一味地追求发财致富,使山区生态环境遭遇破坏殃及苍生的情景的;一个是以“千年沉睡千年孤独”二友图奇石的叙说,揭露当今社会官商勾结贪污腐败问题的。手法风趣幽默,用语独辟蹊径,意蕴猎心醒人。
《狗撵兔》《梦中人》《热土》,同样是反映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生存状态的,但取材不一样表现手法也不一样。《狗撵兔》说的是农村贫困家庭中孩子“我”和“哥哥”的上学问题和自行的解决方法,以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狗撵兔,隐喻出人生的大哲理“上学也和狗撵兔一样,平时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梦中人》说的是一名下岗工人周明,利用自己的特长办饭店,手艺不高又不思进取,扶贫帮带他的县纪委副书记江强一再提醒他“到城里正规烹饪学校学成技术再开饭店,周明总以种种理由搪塞过去”。后来,江强以激将法刺激他才去城里学了真本事,生意火了,家庭富了,仍然迁怒于江强,老支书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热土》说的是多少代人生活生存都是依靠土地的农民,受我国经济大潮的驱动,舍弃土地外出打工,老农老根叔放弃儿子给他创造的城市幸福生活,以十分简单的条件“你家没人手,地俺种,村里上缴的粮食俺缴,所有花费俺担,你啥心甭操,等有了人手,地仍归你。”老根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土地更具有它的时代价值。这三篇小小说,虽然取材的是最普通的人的最普通的事儿,但别样的取材和表现手法使每篇小小说都处处彰显出人性美的光辉和时代的显著特征。
《手机响起来》《最浪漫的事》,同样写的是千年不变的爱情故事,一个取材爱心自愿者协会会员“我”,义务为弱势群体办好事,险些错过了自己选择女朋友的最佳时期,好心有好报,心仪女郎不期而至,手机响起来,爱情来了;一个是取材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敬慕,共同冲破世俗的羁绊,赢得爱情的甜蜜。爱情故事,多少朝多少代多少人在写,取材不新鲜,角度不新颖,用语不独到,是很难震撼读者的心灵的。崔永照成功了!用新潮词语、技法、独一无二的切入角度,赢得了编辑,赢得了读者。
一个真正热爱小说创作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从时代的普普通通的人物和事件中找到并抓住,最能代表时代的人物特征和事件特征的东西,以他们(它们)最强烈的音符,以自己独具慧眼的语言、细节和情节震撼读者的心灵,让时代的影子通过自己的小说,把人物特征和事件特征及其深邃的思想深刻地烙印在读者心上。在当今我国文化大发展,创作小小说的人比读小小说的人还要多的这个时代里,如何使自己的小小说能够准确涉猎读者的眼睛、揪住读者的心灵、震撼读者的思想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出光彩夺目的艺术光华和思想光华,小小说的厚度起着决定性的不二法门的作用。
崔永照基本做到了,他开创了伏牛山腹地栾川县小小说创作的先河:小小说分别在《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上发表是栾川第一人;应邀参加中国郑州•第三届金麻雀小小说节是栾川第一人;小小说《最浪漫的事》入选由杨晓敏、郭昕、寇云峰主编,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10中国年度小小说》是栾川第一人;小小说《我的哥们是县长》入选由中国小说学会主编、卢翎编选,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12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是栾川第一人……他把栾川的小小说创作引向了一个风景秀丽的璀璨耀眼的巅峰。
中国小小说创作旗舰领航人、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曾高度评价崔永照等人的小小说创作是洛阳地区“近几年来涌现出的极为活跃的新生代创作力量”;“当代洛阳刘建超、丁丽、崔永照等从事小小说写作,形成了一支令人注目的生力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日获悉,崔永照一直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个大喜讯。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短篇小说,都和小小说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厚度。相信以崔永照的人品文品作品,今后定能创作出更具小说厚度的力作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