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暖】铁瓦车(小说)

精品 【柳岸•暖】铁瓦车(小说)


作者:志华 举人,333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6发表时间:2018-06-28 05:23:01
摘要:醉意里,老杜梦想着茅草屋里的收藏品,梦想着隆隆炮火声中的铁瓦车……


   一
   秋天过后,天气渐凉。晚餐的时候,老杜的儿子,就会给老杜烫上一壶牛栏山二锅头。老杜喜欢喝酒,更喜欢看儿子用他那把老旧的铜嗉子筛酒。他笑眯眯地望着铜嗉子,在蓝色的火焰上不停地跳动,心中比喝了壶里的酒还美。老杜爱捣鼓老物件,遇到旧东西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放光,要比平时亮上许多。
   其实,年过八旬的老杜,也算得上是乡间的一个小小收藏家。不过,他所收藏的旧物件,在别人眼里,都是一些过时没用又不值钱的东西。比如,老式古怪的铁锁,捞筲用的须钩,十六两一斤的星标木杆儿称,不怕风吹的汽灯,肩上厚重的褡裢,背上披的蓑衣,洗衣用的春棒石,家里淘汰的泥瓦罐,纺棉线的旧纺车,打铁用的砧子、风箱……
   最让老杜得意的,还是那辆不知何年何月制造的铁瓦大车。老杜喜欢那辆铁瓦车,他一直赶了二十多年。十五岁的那年,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就和爷爷一起,赶着这辆铁瓦毛驴车,冒着枪林弹雨,为解放大军往前线送粮草,拉弹药。解放以后,他又用这辆铁瓦车拉粪土,种庄稼,建设自己的家园。
   流逝的光阴,把他的那些情感,已经悄悄地融进了那驾铁瓦大车里。老杜一想到和铁瓦车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心中总会有些感慨。他满脸的沧桑里,不禁也会露出丝丝的惬意。老杜常常很有成就感地说,“想当年,咱这铁瓦车,也曾穿越过战场上的硝烟,经历过隆隆炮火。你不信?看看这车轮的辐条上,还清晰地留着两个子弹眼儿呢!”说完,他点燃自己的烟锅,慢悠悠地吐着烟圈儿,那烟圈儿里,飘动着他的自豪。
   但历史是无情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量橡胶轮胎的出现,让铁瓦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保管好这辆铁瓦车,老杜费了很大的心思。当年,老杜正年轻,又不怕吃苦。他一个人起早贪晚,用土坯盖起了两间茅草屋,专门用于搁置他的收藏品,和停放铁瓦大车。
   据说,那辆铁瓦大车,是老杜的爷爷早年置办的。这样粗略地推算,也总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或许它真的经历了三个朝代,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杜是细心的人,他怕铁瓦车久置生锈,便用旧棉布沾上一点废机油,把车上的铁瓦、铁键、铆钉、铁圈、铁环,凡是有铁的地方,都认真地擦拭了一遍。他不甘心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铁瓦车,突然就要变成了一堆废铁烂木。一想到铁瓦车将要废掉,老杜打心眼儿里烦。
   时光匆匆,转眼就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老杜年年都要套上他的小毛驴儿,把铁瓦大车拉到街上,让它围着三里五村随意转转。老杜明白,人呆懒,车呆散。那铁瓦车要是多年放在角落里不动,说不定哪天会真的成为一堆废铁朽木。人只有运动,生命才会有活力;车也需要转动,车轮才会灵动。但有人笑话老杜,说他是一根筋,老顽固。老杜不怕别人的口舌,他只怕铁瓦车在自己眼前散架,他把铁瓦车,当成了爷爷留给他的传家宝。
   那些年,老杜只要让小毛驴儿把铁瓦车拉出去,临村的人就会知道是老杜来了。因为他的铁瓦车,走在路上会隆隆作响,象有飞机落地的感觉,甚至会吓得鸡飞狗跳。这时的老杜,会在人多的地方停下来,在众人面前炫耀一下他的铁瓦车。
   一会儿,就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指指点点地议论着,谈笑着那驾铁瓦车,和赶着铁瓦车的那个古怪的小老头儿。
   “铁轮子,还有十八根木头呢!”小孩子好奇地用小手一根一根地摸着数。
   “这车怎么打气呀?”小女孩不解地问。
   “怎么没有排气管子呢?更小的孩子低下头在找。
   老杜也不作答,只管看着孩子,笑眯眯地吸烟,任烟云袅袅升起。
   他喜欢人们围观自己的铁瓦车,不管他们会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老杜每一次把铁瓦车赶到大街上,都会当成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自我安慰。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铁瓦车把人们渐渐地带入了旧时光里。那些美好的和不幸的事,也纷纷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二
   早先,老杜的儿子曾经和老杜商量过,说是想把那些没什么价值的旧物件处理掉。再拆了那两间用于收藏的茅草屋,腾出地儿来,重新盖一座新房准备结婚。老杜一听,就闷闷不乐道:“那些旧物件,件件都是传家宝,怎么说扔就扔了呢?”
   他舍不得那些旧东西。有人说他的思想旧了,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也许这话是真的?但老杜可不这么认为。他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收藏的旧东西,谁知道赶上河东还是河西?老杜梦想着好运气,因为那年的一只泥瓦罐,让老杜有了自己的新发现。
   也是二十多年前,老杜媳妇正在院子里给鸡鸭剁野菜,忽然有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进到院子里问,“你家的那个泥瓦罐卖不卖?”他指着鸭子身边脏兮兮的泥瓦罐。
   老杜媳妇儿心想,不就是一个给鸭子饮水的泥瓦罐吗?卖了也值不了几个钱,况且老杜那坛坛罐罐多得很,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件,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她便随口问道,“你出多少钱?”
   那人盯着泥瓦罐,伸出五个指头,“五百行不?”
   老杜媳妇儿心中一惊,暗想,这一定是个挺值钱的东西。于是一边剁野菜,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不卖,等明天和俺闺女商量商量再说。”
   晚上,老杜媳妇儿把这事和老杜说了一遍,老杜没吱声。
   第二天,老杜下地忙农活儿,老婆去县城闺女家。老婆临走的时候有点不放心,便告诉门口常聊天的老太太们给照看着点儿家门。老杜下地因为忘了带水,中途回家又取了一次水。老杜锁好大门,接着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但他离家不久,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了老杜家门口。车上下来两个年轻小伙儿,和一个五十多岁的时尚女人,称是老杜的亲戚。
   在门口聊天的老太太们,见来了客人,便说男主人下地,女主人出门了。那个穿着打扮时尚的女人说,“我们急着有事,就不等他大姨了。”然后,吩咐两个小伙子,爬墙进入院子,把给大姨卖的水果、点心放进去。很快,三人坐车离去。
   下午,老杜媳妇儿回来的时候,在门口聊天的人告诉她说,上午孩子姨来过,把东西撂在院里就走了。老杜媳妇儿瞪着大眼睛说,“我只有姐儿一个,哪儿有什么孩子姨呀?”当她打开门锁,一下就傻了眼,饮鸭子的水罐不见了。正在她着急的时候,老杜回来了。她一五一十地和老杜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老杜马上报警。老杜不慌不忙地说,“不用了,你走后,我回来取水的时候,就把昨天那个水罐,顺手换了另外一个。
   后来,是在一九九八年,老杜的女儿通过文物专家鉴定,说那只瓦罐,能换回一个百八十平米的楼房。老杜暗暗庆幸,幸亏是自己那天多了一个心眼儿,不然损失可就惨了。那一年,正赶上孙子该上幼儿园的时候,老杜就让儿子用泥瓦罐换来的钱,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让他们全家搬进了县城的楼房里。老杜有些得意洋洋,没事的时候就会想,一个泥瓦罐竟会值那么多钱?他有不少泥瓦罐,越想越是不放心。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我铁瓦车老杜?万一有人惦记上……
   老杜吃不好睡不着,死死地守着他的茅草屋,守着茅草屋里的宝贝。直到后来,老杜也在茅草屋的屋檐下安装了监控,这才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老杜继续他的收藏,收藏的心气也越来越高。自从泥瓦罐的消息传出之后,常有不少的人前来光顾他的茅草屋,看他收藏的那些宝贝。后来,他收藏的消息越传越远,甚至还惊动了影视界的名人。
  
   三
   忽然有一天,老杜的孙子告诉他,说是影视城主管道具的人,想看看他的铁瓦车。老杜一脸疑惑地问孙子,“你怎么会知道?”
   “是我在网上给你联系的,他们是做道具租赁的。”孙子微笑着看了看爷爷。
   “租赁?”老杜望着孙子的大眼睛。
   “按天说,每天一二百不成问题,见面再商量吧。到时候,我替你说话就行了。”孙子知道自己能做得了爷爷的主。
   “好,你去说吧,我已经老了,什么都不懂,全靠你们了。”老杜摇摇头,昏花的眼神里,露出很多无奈。
   第二天,影视城主管道具的来了三个人,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还有一个满脸胡须的外国人。
   老杜和孙子一起,把铁瓦车从茅草屋里小心地拉出来,放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影视城来的三个人,围住铁瓦车,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这辆铁瓦车制作非常精细,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车身、车轮都依然完好。特别是车轮上的十八根辐条,和圆毂上那些关键部件,让人看了就会感觉非常结实、牢固。
   影视城来的三个人,好象忘记了谈租赁铁瓦车子的事,他们各自欣赏着车子的不同部位。他们仿佛不是在看那辆铁瓦车子,他们用手摸着车子的时候,就象小心地翻阅着一部百年的历史教科书。他们在认真地读着它,越读越入神,越读越感兴趣。尤其是那位满脸胡须的外国人,他在不停地摩挲着车轮上的十八根辐条。好象要从那黑里透红的辐条木里寻找什么。
   三个人看了许久的铁瓦车,老杜从他们的目光里象看到了很多肯定和赞许。几十年来,老杜的这辆铁瓦车,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地厚爱。
   租赁的事情很快就达成了协议,租赁的费用定在每天两百元。最后,那个外国人又和老杜的孙子,用英语咿里哇拉地不知道又在说些什么。老杜站在旁边,就象看电影里的一个看不懂的镜头,呆呆地发愣。这时候,老外忽然俯下身子,指了指辐条上的弹孔。老杜终于忍不住了,“那是当年战场上留下的子弹眼儿!”他慷慨激昂地说。
   老杜的孙子笑着又向老外不知说了些什么,老外听了,翘起大拇指,不住地向老杜点头。
   影视城的人离开以后,老杜的孙子告诉他说,那个老外想买他的铁瓦车。老杜听了,把头摇得象拨郎鼓,“不卖!不卖!那是咱的镇宅之宝。”
   “他说可以给你高价,不要卖给别人。我告诉他,以后再说。”孙子不慌不忙地说。
   老杜捋着他的花白胡须问孙子,“那个老外,为什么总是摩挲着车轮上的十八根辐条呢?我有些纳闷儿。”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老杜的孙子说,“这是诗经《伐檀》里的句子,这首诗的劳动场面,就是描写人们砍伐檀木制造车轮的。我想,咱那铁瓦车的十八根辐条,会不会就是檀木的呢?”
   “如果是檀木的,光是木料钱也能值十几万啊!”孙子兴奋地说。
   老杜倒没在意,他的心思也根本没在那些钱上。儿子有自己的公司,收入也相当不错。孙子大学刚刚毕业,在外企也有很好的职位。他知道自己不用为钱发愁,健康和快乐是他最重要的事,他把那辆铁瓦车当成了自己的伙伴儿,当成了晚年独享的乐趣。他想,过几天再往铁瓦车上插几杆彩旗,配上音响,闲暇的时候,让它在乡间的小路上边走边唱。到时候,让孩子们看热闹,让大人们听家乡的小调儿,那该是多美的场景!
   可是好景不长,村子里传来了拆迁的消息。老杜用于收藏的两间茅草屋,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没有茅草屋,也就意味着铁瓦车失去了栖身之地。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北京的一个收藏家,又风风火火地找上门来,说要高价收买他的铁瓦车。
   老杜和他的孙子接待了北京来的人。买车的人出了十二万的高价,可是老杜没有答应。因为老杜早就知道那车轮的辐条木是紫檀的。那车上的紫檀木论斤卖,也会值十多万。老杜的孙子告诉买车的人,说爷爷的卖价是二十万,少了这个数不卖。
   “好!成交。”买车人非常爽快地答应。
   铁瓦车临拉走的时候,老杜倚着它,让孙子为自己照了一张照片。他好象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和爷爷一起支援前线,运粮草送弹药的日子。那是他一生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他仿佛又听到了隆隆的炮火声。
   “二十万,你打算做什么?”孙子问老杜。
   “旅游,出国去看看,好好地享受享受。”老杜还从来没有这么想开过。
   “旅游?”孙子以为听错了。
   “是啊,爷爷干了一辈子,还没坐过一次飞机呢!”老杜感叹道。
   过了些日子,当老杜的孙子向老杜要身份证买机票的时候,老杜却变卦了。
   “旅什么游啊?不过是说说。都八十多的人了,省了一辈子,该省还得省。”他依旧吧嗒吧嗒地吸着烟锅,不紧不慢地说。
   “那你的钱存起来?”孙子问。
   “存什么呀存,给需要的人用,明天你给俺捐了吧。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孙子点点头。
   老杜把铁瓦车卖出的钱捐了之后,有人就在背后议论,说老杜是有钱的人,随便拿出个泥瓦罐就能卖几万。其实,老杜哪有什么钱,他那些坛坛罐罐,不过就是前些年普通百姓人家淘汰的旧东西,真的不值钱。上次卖的泥瓦罐,也不过是一种传说,其实他的女儿只卖了几千块。那是老杜做珠宝生意的女儿孝敬他,故意哄他,让他开心的。他收藏的那些东西里,只有铁瓦车上的檀木是最值钱的物件。
   直到现在,老杜或许依然蒙在鼓里。但他却沉浸在捐献的幸福和快乐中,他把那驾带着战争伤痕的铁瓦车换回的钱,全部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想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和他一起幸福着,快乐着。
   晚餐的时候,儿子依然在用他的那只铜嗉子,在蓝色的火焰上筛酒。他在醉意里,还在梦想着两间茅草屋里的收藏品;还在梦想着当年,隆隆炮火声中的那驾铁瓦车……
  
   —2018.6.26(北京)

共 51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人物袭成英雄,穷老汉转眼成土豪。老杜爱收藏,收藏的都是在别人眼里既过时没用又不值钱的东西,比如,老式古怪的铁锁,捞筲用的须钩,十六两一斤的星标木杆儿称……家里淘汰的泥瓦罐,不知何年何月制造的铁瓦车。为了保管好这些收藏品,他一个人起早贪晚,用土坯盖起了两间茅草屋,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收藏的泥瓦罐在城里换回一个八十平米的楼房,铁瓦车也卖了二十多万,老杜成了众人眼里的有钱人,是土豪。作品中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情感,饱含热情,让人随着古老的铁瓦车、泥瓦罐,回到了尘封也久的历史,回到了枪林弹雨的年代,故事也一波三折,峰回路转,深深吸引着读者。但是,老杜并不古板,并不是钻进钱眼儿里的守财奴,他收藏的是一份情感,一种美好的回忆,当他把卖铁瓦车的钱捐献给贫困山区之后,更是让人感动不已,令人肃然起敬,让老杜顿时变得有血有肉,高大高尚,佳作难得,推荐共赏。【编辑:中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629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中岩        2018-06-28 06:02:43
  问候作者,佳作点缀柳岸,祝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志华        2018-06-28 12:02:25
  问好中岩老师!谢谢辛苦编按!祝编创愉快,生活幸福安康!远握。
2 楼        文友:韦思祎        2018-06-28 14:10:10
  小说朴实无华,但写得非常细腻!为文友点赞!
何止文学专栏作者。
回复2 楼        文友:志华        2018-06-29 15:32:59
  谢谢思祎鼓励!祝编创愉快!夏安。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6-28 22:17:57
  欣赏作者的精彩小说
回复3 楼        文友:志华        2018-06-29 15:31:34
  问好迎冬寒梅老师!谢谢留墨鼓励!祝您文丰笔健,生活幸福!夏安!
4 楼        文友:宁馨        2018-06-30 05:30:03
  人物刻画丰满有血有肉,写一篇故事,也是写一部历史,读志华的文字有一种亲切感,好似能融入其中。一篇美文,不可多得。
只因错赏昔日雪,一夜悲萧到天明
回复4 楼        文友:志华        2018-06-30 12:13:18
  问好宁馨!谢谢宁馨留墨鼓励!祝写作愉快,生活幸福!夏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