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PK大奖赛”】心如莲(散文)
1
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方荷塘,每到入夏六七月份,一阵微风拂过,新荷就探出了嫩绿的尖尖角。
有的带着初露的羞涩紧贴着水面,有的伸长了细小针刺的茎迎风飘舞着。几只蜻蜓在荷边转着圈飞旋着,倦了便轻轻地落在叶角上歇息。
初时不懂小池风物,后来读了唐诗才知如诗如画的意境,难怪早在宋朝时期就被诗人杨万里写进了《小池》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几番晴雨天过后,夏入深了,荷叶生长成倒立的伞状,荷花也进入了盛放的时间。一片片碧绿的叶托起一簇簇或粉或红或白的花朵,在碧波清水之中摇曳着。满池的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蓬蓬勃勃,正是应了诗中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池荷香,一片绿凉,我总爱站在岸边观赏,有时会忍不住想伸手摘下一支来,却又怕种荷人呵斥,于是就那么痴痴地望着早已没过头顶的荷花愣神……
时移物换,终有一天家搬离,小池也不在了。但是,荷亦然成了我对夏的渴望,一年年周而复始从未间断。
2
日光倾城,蛙鸣蝉唱,又是荷花纵情地怒放的季节,隔着城市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我仿佛看到了那满目怡人的荷花在向我频频招手,我似乎嗅到了荷的淡雅清香,一股股地向我涌来……
终究还是逃不过荷的诱惑,阳光温暖的闲暇,去赏一池盛夏的荷,看那水连着叶、叶拥着花的景象。风吹荷动,层层叠叠青翠欲滴的荷叶间,一朵朵的荷花或含苞欲放或尽情舒展,萦绕了视线,注入了心间……
湖塘岸边微风涟漪、万碧连天、荷蕊摇曳,欣赏着荷的神韵,不由地令我遐思悠远。想到了白居易《采莲曲》里“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采莲姑娘荷花深处遇见意中人,那羞羞一低眉玉簪掉落水中的娇羞模样……
人之美,美在情有独钟;荷花之美,美在清新脱俗。自古文人墨客多爱荷,爱它与生俱来的圣洁风骨,所以千百年来歌颂荷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宋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莲花有述:“莲,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相比世间花卉自是多了一份隐秘与静谧,能被崇为君子,当不足为奇!
3
荷淡淡而来,或一身素衣或一袭红装,于寂静中独自芬芳着,从不炫耀,也无取宠之心,任流水光阴,只在四季兜转的轮回里花开又花落。
看去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或许是荷带有静心的禅意,又或许是我太偏执于安静,站在湖边伴着淡淡清香,心也跟着静下来。世事的纷扰,城市的喧嚣,生活的琐碎,突然间都变得虚无,唯有一朵朵如禅的莲花开着……
白的淡雅,红的不俗,粉的不媚,在清澈的池水中,与采莲的小船、岸上的稻田,还有远处古朴的农舍交相辉映着,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置身其中仿若进入了云水禅心的美妙境地……
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莲花的清香随风远溢。突然,我想起了席慕蓉的诗《我愿为莲》:
我愿为莲,在暮风中轻轻摇曳,
尘世的喧嚣对我而言,只是过眼烟云,
我愿立于半亩方塘之中,
淹没于婷婷莲藕之间,心如明镜。
我愿用一生的时间守着一池清水,
风也罢,雨也罢,
只求无尘无埃,无愧无怨,平静,明澈。
4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有了佛性。“莲亦是佛,佛亦是莲”,因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所以佛家才赋予了莲花神圣的意义。
许是年岁渐长的缘故,越来越喜欢带着佛性的莲花,不慕繁华也无权利的魅惑,任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只在世事的烟火里静守流年、独自淸欢……
而今站在这圣洁的莲花旁,好像一切都干净剔透不惹尘埃,所谓“心若莲花万般禅”,大概就是如此吧?
红尘喧嚣,于光阴里内心生长着一朵莲。无论是坐看云起时,还是行至水穷处,都能如莲般宁静。
荷,清澈透骨,香远宜人,纤尘不染。我心如莲,无尘无埃,质朴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