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看见了自己,才看得清未来(杂文)

编辑推荐 【看点】看见了自己,才看得清未来(杂文)


作者:任宋丹 布衣,49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8发表时间:2018-06-29 13:11:38


   世界总是很神奇,凡事均有两面性。这就好比道家的太极八卦阴阳鱼那样,一阴一阳,其实这就是一种哲学上的辨证思想,当然,这如果对应到每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认清自己就成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从学生时代开始,面对文理科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无不在寻找自己的兴趣和认识自己的路上。如果能率先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事物,那么所谓成功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西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左思,他的老家在山东临淄,祖先曾经是齐国王族的一支。当时的齐国王族分为左、右公子,左思他们家就是左公子的一支,而且他们还左得十分彻底,甚至把姓氏就改成了左。而左思这个名字,他们家起的也算相当有前瞻性了,现在有一种死法叫作死,如果用山东话来念这个名字,估计就是“你就是左思啊?”那可真的不能愉快聊天了。
   从左思的出身而言,祖上基本上都是文化人,世代学习儒家经典。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左思,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莫名的文人骚客气质。左思的父亲左雍,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小职员出身,虽然他父亲很努力地工作,不过最后官也并不大。所以左爸爸便把高官愿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很早就开始了他的精英培训计划。他先为左思挑选了一个简单易学的项目——敲钟,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左爸爸心有乾坤,想着:“学习这种东西就是这样的,要懂得循序渐进。”果不其然,左思学了一段时间敲钟,还真没学会。于是,左爸爸陷入了沉思,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乐器也学不会,看来他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还是教他外语吧,所以左爸爸又开始教他胡书。这书估计就是番邦传过来的语言和文字,但没过多久,又放弃了,左思还是学不好。左爸爸开始焦虑了,又想教他鼓琴,这也是一种乐器,可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他爸爸眼泪都流下来了,心想:“这是习惯性失败吧?怎么一次比一次失败得快呢?这孩子也太笨了,啥也学不会,再教他我就是作死啊。”左思过来了,“爸爸你叫我啊?”“躲开!离我远点!”左雍崩溃了,于是极为不情愿地对朋友说了一句关于左思的评语。这句话被记录在《晋书》当中,“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说的是左思这孩子所知道的事情,还不如他小时候知道的多。
   后来这句话被左思知道了。孩子可能是受到了刺激,便开始发奋读书,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了道家的阴阳之术,左思一下子成了很博学的人。可传说左思这人文章虽然写的很不错,但相貌丑陋,长得不是很好看,而且又比较孤僻,不太喜欢与人来往,只喜欢待在家里,是标准的宅男。这要是在现代,估计也是不太好混的。
   左思宅在家里都干嘛呢?他潜心研究着写赋,这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楚辞演化而来。他在家憋了一年,写出了一篇《齐都赋》。接着,他刚想写《三都赋》的时候,他的妹妹左棻被召进宫中做了妃子,于是他们全家也一起搬到了京城洛阳。能够进京城,那心里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看着大城市的光景,心里十分感慨。不仅听着当时的“普通话”——河南话觉得很新奇,哪怕光看环境就觉得很不一样,到处都有高人和学者。于是,左思就开始了不断拜访高人,向高人请教,想以此增长自己的见闻。而这篇著名的《三都赋》,左思整整构思了十年。据说他的家门口、庭院、厕所都摆着笔和纸,只要想起一句来,左思就会记录下来。写的草稿也不知道有多少,可能连左思本人都忘了那些稿子具体是在哪儿写的,只能通过嗅觉猜出来,这部分应该是在厕所写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左思终于完成了这篇与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齐名的大作《三都赋》。话说当时西晋有名的文学家陆机本来也打算写这个题材,所以当他听说左思要写《三都赋》的时候,十分开心。为此他还特地给自己弟弟陆云写信,说等左思写好了,就拿他的文章来封酒坛子。结果等左思真写好了,陆机拿过来这么一看,恨不得舔纸了,他实在是太喜欢左思的文章了。连大文豪都喜欢成这样,更别说一般人了。要是有人说不喜欢,大概那人并没有上过学。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左思的文采所倾倒。大家纷纷开始传阅抄写,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都供不应求了,导致白纸涨价,这就是传说中洛阳纸贵的典故。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脸红什么?”
   “听节目乐的。”
   “怎么又黄了?”
   “乐过头了。”
   “么哈么哈,楚河唠史谁都夸。”
   “同志,总算找到你了!还有纸吗?”
   “你想上厕所吗?”
   “不是,现在纸都不好买了,我这不是想买点纸抄左思写的《三都赋》嘛。”
   “兄弟啊,你来晚了,别说写字的纸了,连手纸我都卖完了。”
   为了抄左思的《三都赋》,这纸都变得这么抢手、这么金贵。总之,从左思身上就能看出来,当我们做到认识陌生的自己,找到擅长的领域,逆袭真的不是问题。

共 19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开门见山便点出“凡事均有两面性”。接着入笔从西晋时期的左思写起,文中的左思虽然出生于世代文化家庭,本人的资质却并不出众,其父曾经教他学敲鼓、胡书、鼓琴等等,最终总是以失败收场,以至于父亲在朋友面前说出了“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可巧的是,父亲对朋友说的这句话,被左思无意中听到了,于是,由刺激而导致的发愤图强便开始了起步,慢慢的,左思学有所成了,最终,左思完成了与班固等齐名的《三都赋》这样的历史名篇。由左思的典故作者得出结论:“当我们做到认识陌生的自己,找到擅长的领域,逆袭真的不是问题。”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06-29 13:12:44
  感谢赐稿看点。期待精彩不断。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6-29 22:13:45
  以通俗的方式讲古人古事以给人启迪和领悟,别有一番趣味。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2 楼        文友:任宋丹        2018-07-13 14:01:08
  感谢看点平台支持,希望有机会能集结成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