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湖(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湖(散文)


作者:陶浪 布衣,18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67发表时间:2018-06-30 09:03:52
摘要:对家乡鄱阳湖热爱和担忧!2016-11-19 个人日志。

【冰心】湖(散文) 碧波浓绿迎翠鸟,苍穹白浪闻狗叫。
   鸡鸣桑梓人安乐,鄱阳湖上一钓叟!
   我的这首歪诗曾是我描绘家乡引起为傲、言之为荣、思之入梦的鄱阳湖边上许许多多渔家村落的一隅。
   从古至今,描湖绘水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但是描绘湖水沃美和灵性的词句莫过于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可谓写尽了洞庭湖大气磅礴的蓄水气势;“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又道出了所有湖泊的明眸善睐。大自然的魅力超乎想象,天地造物就是如此的神奇。无独有偶,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妙语,不偏不倚仿佛一对孪生姊妹穿衣服似的恰恰也适合鄱阳湖!并且在中国确实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如此对号的“尺寸”和“身段”。
   鄱阳湖,号称“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闻名遐迩,誉满寰中。她汇五水于一湖,囊四城而育八方;丰水期,烟波浩淼,长天一色,航拍鸟瞰,如诗如画,美丽壮观,不过在我看来,其享誉盛名尤其在:纳匡庐而邀日月,揽长江而济天下!故而赢得不少文人墨客每每驻足、流连忘返,有甚者付诸于笔墨,见之各色媒体、报端。
   世易时移,乡关何处?如今的鄱阳湖,春季雨水土裂渗,夏季洪水也难存!秋季淡水变草原,冬季湖水何处寻?“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主席的诗词真的伟大得有些可怕!三峡大坝,犹如大禹治水,“当惊世界殊”就不言而喻了,至于“神女应无恙?”到底会怎么“恙”?我们的科学家们貌似还不够了解“红太阳”的威力,抑或“照四方”的阴影面积过大哦!
   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每年都有报道“提前干涸”的重磅新闻满灌于耳。长江截流,南水北调,我看就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我们信服的水利专家们一直持否定意见。但是谁能还我们鄱阳湖于原貌呢?从前信仰的“鄱阳湖上水飘飘,好夫好妻命里招”,而今“飘飘”都不见了,“好夫好妻”怕是不能够哦。
   最近几年长江水倒灌现象好像是得到了控制,可是内涝特别是“城市内涝”照样无法收拾!敢问那些不会搬砖的“砖家们”和只知搓麻将的政府“官僚们”这又作何解呢?想当年,“九五洪水”泛滥成灾!没等我们赣北子弟缓过神来,接踵而至的“九八洪水”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就连我们“九江长江大堤”都决口了!弄得全区五天之内都快成泱泱泽国。不独可怜被淹、送命、受困的群众,更多亏了中央军委及时指派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战士!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督检,朱总理那几声怒喝:“人命关天”、“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何等程度?”其举止、表情和神态历历在目永远镌刻在我们九江人心中。魏巍若还年轻的话,保不准有“谁是最可爱的人2”问世!不错,《为了谁》就是这么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地传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温度,感动中国“军民中央情系深”的力度,震撼世界灾民求生不灭“生命成可贵”的高度。
   或许就是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促使了中央决策者果断地对长江进行了第三次截流。
   洪水,是堵住了。可是几百万江西灾民的“洪灾”并没有因此过去;疫情消毒、安顿灾民、移民搬迁、重建家园……一个比一个任务艰巨。偷盗抢掠,趁火打劫,不用说了。最具有挑战性的独具特色的鄱阳湖“移民搬迁”,旷古绝今,好不“壮观”!其衍生出来的诸多问题丝毫不亚于那次特大的洪涝灾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民伤财的,最可怜的,还是那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祖先开辟,千百年来,数十代人长期在此渔耕劳作,休养生息,无依无靠的唯独自己钟爱的这片赖以生存的鄱阳湖。歌曲《咱老百姓》唱得再好,当“占地沦陷”之时,也挡不住灾后的“蝴蝶效应”。
   “靠水水流,靠山山倒。”老百姓真实的写照。经过那两次刻骨铭心的大涝之后,居住在湖边的人再也不想被淹得大门半截、水盖屋顶了!都巴不得把自己的房屋背到庐山上,住到含鄱峰最高处。眼见“水漫金山”如此频繁,于是大伙都主动担起了“住建部”的角色,几乎一致同意挑选自己村庄集体所有地最高处作为“移民搬迁”的最佳位置。我老家现在的房子就是这么敲定的。
   声势浩大的鄱阳湖片区,大面积地移民搬迁,刨垦土地,而且还砍伐掉不少的既有山林。生态破坏,暂且不表。但你会发现,原来面积很小的村落突然一下子大起来了。同区域受灾的民众同病相怜,都自发的抱团取暖,因此由于周边的一些受灾的异姓村民不断地加入,使得原来零星散居的村落变成了“大杂烩”。我们现在的“新镇”就是这么建起来的。被洪水猝不及防的重拳一击,县政府、镇政府、乡政府、村委会,等不到商量良策,都像《鬼子来了》一样,赶鸭子上架,仓促承办。后来发现错误的寻址、不合理的规划,导致了一系列的纠纷,甚至还人为地阻碍了救助资金顺利下放。
   至今记得当时的“移民搬迁政策”非常诡异。有搬迁资格的老百姓(注意并不是一定要受灾,地方官员有很多种手段可以“狸猫换太子”),必须先垫付筹建款,等房子地基落实,并且至少有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毛坯房(样子跟抗美援朝时筑的碉堡差不多)呈现,才有“国家搬迁救助经费”给予补贴。什么逻辑?受害者得先自己捞钱自救!好比一个众目昭彰断了脚无法行走的人,你得自己先想办法爬到医院,医生看见了,才可能施救!那么“没看见”或中途“死了”!就可以不救吗?太荒唐了!那还要“国家救助”做什么?“名义上”的,还是“象征性”的呢……?所以政策的制定、可操作性、误读、地方落实不到位,足见“天助自助者”对老百姓而言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王朝盛世,尚且如此,大灾面前,更是不堪:
   旧房一片废墟,新屋半截堡垒。灾难救济已到位,只怜百姓好欺。
   绯袍象简老虎,胥吏隶役狐狸。天朝资助做游戏,当地官商窃取。
   这就是我记忆最深的“洪灾烙印”。所以不言而喻,那些高楼大厦,当时做得最漂亮的房子,多是官商的住宅,哪怕是做得鸡毛狗爪、芝麻大点的官,照样分红可观。做生意,搞投资,借救灾为名,监守自盗。这里要说“洪水泛滥”,着实还挺有“深意”!“洪水”都泛得某些官商们啤酒肚沉甸甸的,腰包鼓鼓的,衣着光鲜华丽了!庭院楼阁不算什么,轿车都很有讲究了。当然这都是后来才晓得的,当时灾难当前,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都为我们九江子弟捏着一把汗呢!我们居无定所的,连命都不保的,谁还有心思去忖度做官的能掏多少钱?都只要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便足矣。不过老实说,我们的中纪委,要是能深入到腐败的骨髓里!只怕在我们江西至今仍能揪出“克扣救灾巨资”冻结在既得利益类银行的腐败官员。
   絮叨这么多,无非就是说“洪水猛兽”非常可怕!而且不单是“洪水”可怕,“猛兽”更可怕!所以必须从速执行“大禹治水”防范于未然。正因为如此,恰恰证明我们大家都深爱着鄱阳湖这片辽阔、富饶而又神秘的土地。
   但是,截流!截流!再截流!就是最佳的“大禹治水”方略吗?老话说的好:“天晴钎好沟,落雨好下水!”想必就是未雨绸缪这个成语的来历。可是,“沟”准备好了,却迟迟不见“水”来?未免“绸缪”得有些不正常。
   毋庸置疑,要大家做个选择的话,肯定还是选择川流不息的鄱阳湖。毕竟大自然规律不可打破。如今一个无水干涸的鄱阳湖,难道不是跟大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吗?“鱼和熊掌”到底哪个更重要?古代人在思考,今人也在思考!未来的人还要再思考!这个二者兼顾的“神秘方案”仿佛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的“魔鬼三角”着实叫人神妙莫测!
   目前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来证明鄱阳湖生态正遭受到破坏。但是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鄱阳湖边上一排排搁浅的渔船、大货船和挖的像枯竭的老井仍不断地捞取的采砂船,由不得我不若有所思!看着每年报道鄱阳湖枯水期一年早比一年,冬季还没来临,原本淹没湖底的“明代古石桥”又提前露出了真容!以及不时的块片死鱼和濒危的“长江江豚”尸体现身湖滩!还有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鄱阳湖“大草原”和“花海”!或许这就是打破大自然规律使得生态逐渐显现的结果。当然,除了“千眼桥”上几百年后竟然有人来人往不停地走动拍照留影之外,除了“草原”和“花海”壮美艳丽的容颜被游客弄得垃圾遍地到处被车轮滚压的一片狼藉之外,除了被丢弃在湖边数不清的估计是推不动、拿不走、也不想修好致使风吹雨打被三氧化二铁爬满的打渔船、货船、剥船、趸船之外……我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好的结果。
   那种没日没夜地挖沙,捞螺蛳,大卡车整吨整吨位地掠取!奇怪的是不畏风雨不怕日晒悠闲得活像几百头老水牛在烂泥塘里洗澡的挖沙工和连蚂蝗都可以嚼碎的食客们居然没有人染上血吸虫病!看来人类已经进化得“百毒不侵”了!
   鄱阳湖边上的黑心厂家,监管部门不作为,导致排污肆无忌惮。本不丰腴的水域,污染的沟壑、河流宛如一条条匍匐游动的毒蛇,在日夜不停地侵蚀着鄱阳湖。湖边恐怖的垃圾,堆积如山,恶臭刺鼻,不独鄱阳湖水源,怕是空气、地下水也难保!那些污染大户、奸企、刁民即使促进了当地GDP上升又有何益?将来子孙后代对这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不耻行为又会作怎样的感想呢?
   面对前方冲锋陷阵仍不免落得占地沦陷的窘境,及其后方毫无防备原本以为可以作为安享晚年的一方乐土不期却惨遭侵蚀,作为外出打工者的一分子,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捍卫正义和良知。那种预期茫然“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是不是该有另一番感慨呢?甚至更惨烈、不见血不罢休的呐喊呢?

共 38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鄱阳湖,号称“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闻名遐迩,誉满寰中。作者从赞美鄱阳湖的美起笔,所见色彩缤纷,所触呼之欲出,所感热烈活泼。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墨。然后写湖泊需要管理,长江截流,南水北调。控制长江水倒灌现象,可是“城市内涝”却无法控制,那些“豆腐渣工程”使洪水“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就连“九江长江大堤”都决堤了,好在政府部门及时救险,唱出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温度,感动中国的军民,解决了百姓之苦。如今洪水被控制,而湖边恐怖的垃圾却堆积如山,影响了湖水资源,呼吁全社会关注。文章情感真挚,笔法灵动,语言简朴,文笔流畅。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编辑:黄金珊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8-06-30 09:05:32
  美丽的家园需要大家的关爱,鄱阳湖的美,不仅仅在水,更需要周边环境的保护,关爱社会,关爱地球。好作品,欣赏学习了。感谢老师赐稿冰心社团,期待更多佳作。问候老师早上好,爱护夏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 楼        文友:陶浪        2018-06-30 11:09:44
  谢谢“冰心”收录!谢谢编辑的精彩点评!家乡的鄱阳湖,是我们鄱阳湖人的最爱,也是鄱阳湖人的最痛!鄱阳湖是美好的,但我呼吁的却是“最痛”。因爱生忧,我爱鄱阳湖,所以我不但要写爱,更要重要的要写忧,写出忧的具体所在!现在家乡当地环保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了,环境治理,污水处理都有了,能感觉到湖水、沟壑、河边的垃圾都有好的改观,这是政府部门的关怀,和家乡父老共同努力的结果啊!值得点赞哦!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8-06-30 09:05:54
  问候老师早上好,遥祝夏祺。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2 楼        文友:陶浪        2018-06-30 11:11:41
  编辑客气了!编辑辛苦了!再次感谢编辑,共祝夏安!
3 楼        文友:孙鹤        2018-06-30 15:12:13
  好一句“洪水无情人有情”,只有军民一心,上下一气,才能还鄱阳湖一个原始的美!至于之前的种种,权当效法吧。问好,遥祝。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回复3 楼        文友:陶浪        2018-07-02 09:41:00
  谢谢文友老师点评!家乡,是我们的根,家乡是我们最后一方乐土。我们在外务工子弟,对家乡的一举一动就跟触电似的,很敏感哦!再次谢谢老师观摩小作,夏季炎热,顿感清凉!祝夏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