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大枣恩情不能忘(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大枣恩情不能忘(散文) ——大枣红遍故乡之二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26.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9发表时间:2018-07-02 14:40:36
摘要:1962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少先队员听了父亲讲的故事……

【看点】大枣恩情不能忘(散文)
   1962年我上一年级,六一儿童节,我加入了少先队。少先队辅导员听说我的故乡是老革命根据地,非要请我父亲讲根据地的红色故事。于是,那天过队日我们中队38个人听了我父亲讲的《大枣的恩情不能忘》,下面就是我保存的父亲的讲演稿子。
  
   一
   在我讲故事之前,先要费点笔墨说说我的故乡——河北省阜平县苍山村。说起阜平县,那可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自古以来阜平就有穷山恶水的名声,所谓“阜平不富”就是说阜平的穷是名声在外的。
   阜平县建置于1193年,即金朝明昌四年,距今已经八百余年了。历史上阜平就是一个穷县。清朝统治年间县令劳辅芝修编的县志做过这样的描述:“阜邑环境数百里,山得六七,水二之,民之可庐而居,耕而食之十分之一二而已。其山无竹箭之饶,其水鲜鱼虾之利,可耕之土又沙砾半之,故岁收常欠于他邑,而民苦贫。”阜平为什么穷?就穷在这山上没有树木、能耕种的地少、平日干旱无水,雨天恶水横冲直撞,就是人们常说的穷山恶水。本来最初的阜平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不思考怎样建设这一方土地,而是不断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和胡乱开垦土地,结果才造成了阜平的穷山恶水。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多说了,以后找专门的机会再说吧。
   单说我的故乡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它是阜平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叫做阜平苍山村。我的父亲就出生在阜平苍山村的小南院里,我也出生在这个院子里,那是1929年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家还是富裕的农户。爷爷在阜平县城的西街上开着一家染布作坊。染坊经营好的年份,我们家的生活是富裕的,不愁吃穿的。爷爷曾经对家人吹牛说:“你们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在阜平县有几家能够一年四季小米饭管够的?老子就能保证这一点,让你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小米饭,你们还不满足吗?”
   说实在的,我的童年时代是在爷爷和其他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度过的。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为了哄我到私塾读书,还给我炒口条吃呢。可见那时候我们家的生活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我家富裕的日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而结束了……
  
   二
   一九三七年秋天,平型关战役以后,根据中央的决定,晋察冀军区宣告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接着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元帅、肖克将军率领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从山西五台山进入阜平县城,驻扎在县城文娴街。驻扎当天立即展开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阜平的乡亲们都不会忘记:在一一五师政治部达到阜平县城当天,他们立即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到处刷写标语,散发抗日传单,热烈进行街头宣传,顿时“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狗强盗滚出中国去!国家危亡,匹夫有责!鬼子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等等标语口号铺天盖地布满了全城,立刻出现了一片热气腾腾的抗日景象。
   那时候日本鬼子已经侵入保定,经常派飞机轰炸我抗日根据地的阜平县城,爷爷心中很是担忧。那天半夜,爷爷被一个噩梦惊醒了,他梦到我家县城的染布作坊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了,满仓库的布匹冒着黑黑的浓烟,车间里的两个大染缸被炸碎了,蓝汤和黑汤撒了一地,顺着排水道流淌着。飞机的阴影像巨大的怪兽一样压在人们的头顶上……
   第二天,1938年3月7日,日寇骑兵六千余人侵入我县境内,企图摧垮刚刚建立起来的边区人民政权。敌人动用了数十架飞机对我县城进行疯狂的轰炸。军民数十人被炸死,部分房屋被炸坏,这其中就包括边区领导机关和军区政治部住的文娴街那个院子。当然我家的染布作坊也不能幸免,几乎被炸成了一片灰烬。边区领导机关转移到了山西的五台山。我家的染布作坊被摧毁,一时间无法就地恢复生产。
   说起我家的染布作坊,在当时阜平县也是小有名气的。那是一个典型的前店后场布局,前店是门面,主要功能是承接生意;后面则是晒场和加工车间。晒场是个宽大的院落,院子两边有两口三人合抱那么粗的大缸,缸体深埋在地下,缸口略高于地面,里面分别是“蓝汤”和“黑汤”。院子中间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晾晒架,最高的约20米,用于晾晒百米之内的布料。其余的架子由高及矮一字排开,最矮的约3米,主要用来晾晒染好的衣服、被面、炕单子之类的小物件。每到晾晒的时候,满院子布匹如浪翻卷,蓝锭飘香,蔚为壮观。我小时候就喜欢在那些晾晒的布匹之间穿梭嬉戏,感觉那里很有趣儿。
   加工车间里盘一口大锅,锅的直径2米,高3米。按照物件的不同工作车间分为两个,一个是是染青和蓝的,一个是染杂色的。本来是井井有条的生产场所,经过如本鬼子的轰炸成了一团糟,无法正常的组织生产了。怎么办呢?爷爷和父亲都陷入了思索……
   这个关键的时刻,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的姑姑回来了。她对爷爷说:“爹爹,共产党是要消灭私有制的,染布作坊在我们手里,它就是私有制,是个人的财产,以后要进行清算的;我们应该把它交给边区政府,让它成为公家的财产。我们可以作为政府聘请的掌柜的,为政府办事,挣银子养活家。苏联就是这么搞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姑姑那个时候已经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她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
   当时我爷爷想,要想重建染布作坊,把张家的染布技艺传承下去,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找个靠山,而边区政府就是最好的靠山。于是,我爷爷带着父亲找到了边区政府,把他们的想法跟政府的领导说了,政府很支持这个想法。我们家的染布作坊就变成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被服厂。我父亲就成了政府聘用的二掌柜。他的责任就是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营好被服厂。我和爷爷则开始经营家里的两亩地和一群羊一头驴,我开始辍学在家随着爷爷一起种庄稼,成了一名真正的农民。
   1939年阜平县发大水,1941年阜平县遭遇了日本鬼子的疯狂扫荡。当地有句谚语说:“不怕灾年,就怕连年。”干旱、涝灾、瘟疫、小鬼子是当时阜平的四大祸害。灾害年粮食不能生产,边区政府根据阜平的自然环境,号召全体百姓植树,种枣树以抗旱。
   那一年枣树上的虫子特别多,边区政府就领导百姓根治虫子,向虫子宣战,有个姓陈的老师还给大家编了个顺口溜:“治虫先治蛹,惊蛰要挖空,丢掉一个蛹,花期难保证。”大家不仅仅在枣树地里扑蛾子,挖蛹,还在家里交流经验,进行防病虫害的研究。涌现出大批防治虫子的模范。陈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清明节这一天上午第三节课,陈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研究病虫害的防治,陈老师的母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学校说:“清河子,快去看看吧,步蛐出峨啦!”原来是陈老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成功了,师生们一起去看陈老师的病虫实验。当晚,区公所召开了由农会、青年抗联、妇救会等领导参加的会议,陈老师讲了如何根治枣虫的专题报告。他讲了红枣生虫的原理、根治的方法、步骤、途径。第二天就展开了春季挖蛹工作,全体党员,干部、村民都动员起来挖蛹。那一年,虽然灾害严重,但因为治理合理,取得了一个红枣的大丰收。抗日的队伍一把红枣一口山泉水,硬是坚持了下去,赶走了日本鬼子。于是人们将大红枣叫做“救命枣。”
   乡亲们都说,这一年我们反扫荡,打日本鬼子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是第一个原因是红枣大丰收。首先应该感恩红枣,是它救了我们全县的军民。因此“大枣恩情不能忘”就成了全县军民的一致呼声……
  
   三
   父亲的故事讲完了,他给每一个少先队员发了两个红枣,那是老家的红枣,它又红又大,枣核很小,枣肉细腻甜美,给少先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至今我每年都要邮购10斤阜平大枣。一是为了解嘴馋;二是为了思念故乡;三是为了支援贫困山区的经济建设……
   说句实在话,河北阜平的大枣是内地最好的红枣,就是阜平人太老实,没有经营理念,所以卖不出去。阜平要脱贫致富首先要改变观念。这是我想对故乡父老说的话。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师的这篇散文大部分移植了其父《大枣的恩情不能忘》的手稿。从其父亲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那个久远年代里,那个河北省阜平县苍山村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艰难困顿的,而作为村里开染布作坊的父亲家,一开始的条件尚且可以,起码能够一年四季都吃上小米饭。之后的1939年,家乡发大水,接着的1941年,又遭遇了日本鬼子的疯狂扫荡,我”家也跟家乡广大的老百姓一样被这连年的干旱、涝灾、瘟疫、小鬼子的入侵所祸害。正当老百姓走投无路之际,多亏了边区政府号召植树以抗旱,之后又科学治理枣树的虫子最后才依靠一口枣子一口泉水度过灾年并赶走了日本鬼子。由此可见,这《大枣的恩情不能忘》。【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07-02 14:44:41
  此文语句和缓,叙事清晰,字里行间充蕴着一种朴实的情感。期待老师给看点带来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02 15:18:36
  兰花老师您好,这篇文章中父亲的文字原稿很短小,我写作是给了扩充和改变,为了保持文章的真实感,所以仍然以父亲的口吻讲述的。你知道父亲是一个识字不多的老工人,他的原稿原稿条理性比较欠缺一点儿。我的《大枣红遍故乡》系列第三正在修改中。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02 15:53:19
   我的故乡是河北省阜平县苍山村,是晋察冀边去的政府所在地,是红色的革命老区,也是目前的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我的故事是父亲讲述的革命历史故事,是非虚构的。原生态的故事。如果有什么地方缺乏文学修饰,希望读者谅解。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7-02 16:23:05
  平淡质朴中显现厚重,特殊年代大枣恩情不能忘。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02 16:54:28
  阜平是贫困山区,大枣是很有名的美食
4 楼        文友:夏菡        2018-07-03 09:31:15
  张老师用朴实的文字和新颖的形式讲叙了家乡红枣救命的故事。在连年自然灾害以及日寇侵略的艰苦岁月,家乡人种植了红枣,依靠丰收的红枣,全县军民度过难关,赶走了日本鬼子。大枣的恩情的确值得铭记。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03 09:42:53
  妹妹你好,感谢你评论我的文章,这是我的一个心愿,用自己的文字回忆父亲讲的故事。
5 楼        文友:夏菡        2018-07-03 10:13:01
  姐姐好!您父亲的故事讲得好,您又用生花妙笔把这些故事写下来,这是很值得记录的宝贵记忆。
6 楼        文友:夏菡        2018-07-03 10:14:50
  姐姐不客气,很高兴阅读学习您的作品。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