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结局(小说)
一
“明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在阶梯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希望各位教师准时参加,如不参加会议,请假者按事假处理,扣发当日绩效工资,不请假者按旷工处理,扣双倍绩效工资 。”学校放暑假十几天后的下午,老师们从手机上收到了校训通上发出的通知。接到通知的老师们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也是敢怒不敢言,已经了习惯了校长的做法。本来应该安排在放假时召开的会议,却偏偏安排在放假十几天后召开。让家住城里的老师非常无奈,尤其是个别老师家早已经迁居省城,一个人住校上班,放假后学校食堂关闭,吃饭都成了问题,家不在学校所在地居住的老师们都渴望会议早点召开。就是家住本地的老师们也盼望会议早日召开,好安排暑期生活。
七月十六日上午,会议准时召开了,刚刚离开学校十几天的老师们重新聚集在阶梯教室里。脸上的表情都像遭了霜的茄子似的,焉巴的没有一点生气,眼睛里都写满迷茫,不知道校长把会议安排到今天的目的,心里都在猜测着校长的葫芦里究竟装的啥药。会议在沉闷的氛围里开始。还是女副校长吴篪主持会议,吴篪不惑有几的年龄,以工代教的身份,分工主管教学工作,是斯木子校长的红人,她在斯校长眼里的地位远远超过其他四位副校长。原因都在老师们心里,校长也是工人身份,在公办学校教师不是国家干部身份,也就意味着不能完全算正式教师,虽然体制改革后享受着干部待遇,但是到了退休时,退休证上是不给面子的,身份一栏依旧会清晰地注明“工人”字样。虚荣心会受到严重冲击。这也许是时代造就的产物,这种现象在企业办学单位早已司空见惯。就是这样身份的人演绎出企业学校管理方面的许多“动人 ”故事。
二
吴篪副校循规蹈矩地点名签到。不同的是这次会议打破了学校十几年的常规,会议没有像以往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吴副校长说,今天的会议一个半小时,由校长一个人讲话。
校长正正话筒,干咳几声,没笑装笑地挤出几声老师们听厌了的虚伪笑声。在没有掌声的尴尬下开始他的讲话。
斯校长是混血儿,人高马大,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充满做作的笑声,他的笑声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也无法归类。他的笑声也是老师们非常憎恨和恐怖的声音。他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教育,对业务是地道的门外汉,但玩政治却是一个不可低估的高手,玩弄权术绝对要比正直的人高出一筹。企业学校归地方政府管理之前,人事权利都在企业领导手中。企业学校的校长就像走马灯似的更换,企业腐败,卖官鬻爵。金钱是万能。钱权交易。斯校长就是这种体制下诞生的产物。企业学校归了地方之后,官场上精明的斯校长更是懂得上级领导的口味。尽管是一个教育上的门外汉,还是稳坐了校长的这把交椅。最能体现他政治手腕的是在学校校长换届的民主选举中,他得的票数不足二十票,一位年轻的竞争者虽然得到一百多人的选票,结果还是被老谋深算的斯校长拿下了。两个人因为心照不宣的口角发生了动武,那位名叫孟宇飞的年轻人给了斯校长一个通天炮。第二天有人问斯校长的眼睛咋青黑色,斯校长“嘿嘿”一笑 轻描淡写地说是不小心碰的。当斯校长的眼神与孟宇飞老婆的眼神相撞的那一刻,两个人的眼里闪着不同的光。斯校长的脸上红霞弥漫。
自从孟宇飞与斯校长有了交手之后,小孟的教务工作就变得松松散散,事隔不久,孟宇飞就调离了这所工作了十五年的学校,到祥云镇中心小学工作。
三
斯校长的讲话共有三点内容。首先对没有参加本次会议的老师表示非常不满,说不参加会议的老师都是素质不高的人,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人,校长越说越气愤,对没参加会议者大肆诽谤了足有二十分钟,然后强调指出,年底加倍扣发这些人的奖励性部分绩效工资。会场鸦雀无声,只有鄙夷的目光在死一般寂静的会议室里穿越。
斯校长拧开水杯的盖子,轻轻地呷了一口水,接着讲第二个问题。校长的声音有些激动,强调指出,各班主任假期里不许把学生的桌椅擅自外借,如有发现严惩不贷。其实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校长又在演戏。校长说道了爱护公物的话题时,指桑骂槐的说,个别老师非常自私,竟然把学校的一把铁锨拿回家了,多么自私自利,这是一个人民教师干的事吗?连三岁小孩子都不如,还为人师表呢,师德跑哪去了?人群里有人实在憋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绝大多数老师的脸上也同时出现了一丝笑容。校园里丢了一把烂铁锨头子的事,斯校长已经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多次了。其实大多数老师都知道这次丢铁锨严重事故的结果。铁锨实在是不能使用了,不知道被哪个老师扔到填埋食堂剩饭剩菜的垃圾坑里了,唯独爱护公物的校长不知道铁锨的去处,才导致警钟常鸣。老师们对校长每次开会就像泼妇骂大街的风格早已习惯了,这是斯校长的一贯作风,喜欢自己编造点故事,强加于人,然后借题发挥。斯校长的习惯导致短短三年时间里三十多名教师,四处托人找关系调离了这所学校。
斯校长看看了手表,接下来讲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这次会议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斯校长诡秘地向人群里扫瞄了一下,当他的目光与台下一位老师目光对峙的那一刻,他的脸色陡然暗淡下来,这一刻斯校长的心理变化只有他们两个人知晓。
斯校长说,上次义务劳动中百分之九十五的老师是这份的,他竖起了右手的大拇指,并大加赞扬。百分之五的老师表现不咋样,是这份的,他竖起了小拇指,乜斜地往人群里胆怯地遛了一眼。接着说道,个别人是非常不咋地的,不但不劳动,还到局里告我。在这个学校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斯校长接着叫板似地说,世界上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多了,你管的过来吗?有病也得干,干不了活还是上次会议的决定,每天罚款一百五十元,不交现金,年终扣奖励性绩效工资,按五分钱利息计算。钱分给干活的老师,散会后,把钱交到后勤主任那。斯校长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家都把目光转移到了坐在后排靠近门口的杨老师身上。会场上这位老教师几乎是站着开会,因为他还不能久坐,他刚刚连续做完两次腰椎手术,在京城某大医院做了腰椎置换,腰里过多的异物终生不能取出来,从此再也不能弯腰。走路都是艰难的,开会的那一刻还戴着钢板护腰。斯校长宣布散会的时候,会议刚好开了一个小时。
杨老师举手请示校长,要向大家说明一下情况,斯校长态度生硬,蛮横地说,有事到校长办公室单独谈,大手一挥,宣布散会。杨老师气愤地把会议室的门一关,背靠着门,态度坚定地说,我就要在这里说。
四
杨老师是这所学校的资深教师。多年的 初中语文教师,杨老师的水平是人所共知的,两次大手术半年没上班也是人人皆知的。斯校长与杨老师之间因为工作产生矛盾,斯校长多年耿耿于怀,总是找杨老师小鞋,杨老师考虑到快要退休了,一忍再忍的情况大家也心知肚明。这一次杨老师倔强的性格火山一样喷发了。杨老师与斯校长吵了起来,一百多人的会场上没有一个人出来解围,开会时坐在斯校长身边的人也屏息静听,老师们解恨的眼神成了杨老师的坚强后盾。两个人的争吵过程中,斯校长明知自己无理,却野蛮地恐吓杨老师。还无中生有地说杨老师骂他了,忍无可忍的杨老师面对斯校长的诡计,真的开口骂人了。斯校长每叫板一句,杨老师就骂他一句。杨老师也不知道具体骂了他多少句”给你脸,你不要个脸”。
一个女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对杨老师说,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吗?这是法制社会。杨老师领会了同事的意思,背着装着药品的单肩包离开了会场,乘公交车回到了城里。
五
斯校长马上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命令手下人写通报杨老师的材料,告诉现金出纳员年底扣发杨老师绩效工资。七天劳动, 每天按一百五十元加倍计算。命令手下人举手表决,当大家犹豫时,斯校长说全票通过。
杨老师跟斯校长之间长达二十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坐在公交车上的杨老师觉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多年的压抑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杨老师回忆起二十年前的一幕,杨老师是这所中学的文科科长,新上任的斯校长对业务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在制定文理科奖惩分数线的标准上两个人的意见不统一,结果是杨老师的意见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之规定,斯校长不得不采纳。杨老师的据理力争保护了几十名文科教师的利益,却让斯校长失去了自尊。心胸狭窄的斯校长原本与杨老师私交很好,这回彻底闹僵了。杨老师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以为工作上的分歧是正常的,事情发生后他还在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天上午突然接到校长的通知,场党委下令了,杨老师调离了中学。随后去了一所学校任校长。接到调令的那一刻杨老师什么都明白了。
六
山不转水转,十几年后,教育资源整合,杨老师与斯校长再次走到一起。杨老师被分配在学校后勤工作,每天干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与斯校长表面上非常平静,但暗地里,斯校长在变着法的找杨老师的小鞋。有的老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杨老师说,为啥让他欺负成这样,怕他啥?杨老师每次听到同事们说这样的话,都是淡淡一笑了之。杨老师事事谨慎小心,斯校长还是旧仇不忘,经常在一些小事上给杨老师戴个眼罩,以示自己的权威。杨老师考虑到退休在即,忍一忍就会海阔天高。斯校长却把杨老师的忍让看成了骨子里的懦弱。越发变本加厉地进行打击报复。杨老师的日子就这样每天在郁闷中痛苦地行走着……
杨老师的回忆还没有结束,公交车到了县城的北郊公园。 杨老师走下公交车的时候,已经中午十二点了。同事的电话不断打过来,同事们温暖的话语令杨老师非常感动,提醒杨老师做好思想准备的电话占了主流。几个班子成员的电话”杨大哥不好意思了,原谅啊,没办法”。一下子让杨老师猜到了学校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杨老师回到家中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喝了个酩酊大醉。
第二天,杨老师找到了纪检委,递交了书面材料。杨老师在材料的结尾处写道”如果我反映的情况有一条不属实,我以辞职做代价。如果纪检委调查情况属实,不给我一个明确结论我将逐级上访,直到水落石出”。
一周后,杨老师接到纪检委书记电话。杨老师所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斯校长全部承认,组织上给了斯校长党内”诫勉谈话”处分。责令斯校长不得扣发杨老师绩效工资,更不能让杨老师交现金。
七
新学期开始了,杨老师调到了一所校长口碑非常好,环境优雅的学校工作了。
年末杨老师原学校年终公布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名单和数额的时候,老师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杨老师的名字后面。斯校长的谎话到此被揭穿,老师们方才明白邪恶在正义面前如同螳臂挡车,野蛮管理下的学校必然导致人才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