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舌尖上的美味——手擀包面 (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舌尖上的美味——手擀包面 (散文)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3发表时间:2018-07-10 16:46:34

【晓荷.遇见】舌尖上的美味——手擀包面 (散文)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即使是同一种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这其中,我最喜欢我们家乡平常人家的手擀水饺。
   这种水饺,从外面看上去,好像一个白白胖胖的手工艺品,它的肚子鼓鼓的,肚子上还有一条花边,那花边像是裙子被折了又折,可好看了。它是用面皮儿和馅儿两部分组成,你要是想吃什么馅儿的都行,都是这面皮儿是一定得有的。包饺子可是一件麻烦事:准备材料、剁馅儿、调馅儿、调味,还要和面、擀皮儿、包馅儿,包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把饺子下锅了,等它们熟了,就可以品尝它的美味了。
   以前农户人家,在大集体计划经济时期,即使家里再穷,一到春节过年的前两天,家家户户都要着手准备好手擀面皮,包好水饺(我们这里也叫“包面”),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我们这里有吃水饺的风俗习惯。
   你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新年的第一天。
   初一的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就喊“起床喽,饺子下锅喽”。听到喊声,我们一家子一下子就从被窝钻出来了。奇怪,今天我们似乎都没有平常那样那么依恋被窝。但是起床以后才发现上当,饺子并没有下锅。原来是妈妈怕我们起不来故意早点喊我们的,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大年初一要早点起来揣元宝。
   但我们也不闲着,都愿意为这顿饺子做点什么。我负责帮爸爸打下手,妈妈负责烧火,火烧得旺旺的,妈妈嘴里还一个劲的念着:“一年旺到头,年年旺。”
   我们听了都“咯咯”笑,妈妈又说:“咯咯笑,咯咯笑,来年全家运气好!”
   “哈哈哈哈哈……”我们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笑声穿过大门,早就飞出了大门外。
   水烧开了,饺子该下锅了!我们在一旁看着,妈妈把一个个饺子丢进锅里,听着“扑通,扑通”声,我想起儿时说的顺口溜:“一个鸭子两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个鸭子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妈妈盖上锅盖。大约四分钟后,妈妈揭开锅盖,我惊奇的发现,原本沉在水底的“鸭子”现在全都浮上来了,在水中伴着“咕嘟咕嘟”的冒水声跳起舞来。我看着发了呆,妈妈说:“好啦,可以开饭喽!”我们急忙拿来碗筷,妈妈把每个碗里都装得满满的,我们来到饭桌前,爸爸叫道:“哇!好香啊!开饭!”爸爸一声“令”下,我们便都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都想吃到饺子中包的元宝(硬币),大家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就是我儿时,大年初一吃的爸爸、妈妈亲手做的手擀水饺,几十年都过去了,至今还回味无穷,很有一番滋味。
   过年的感觉真好!吃饺子可以吃出一家人的和乐融融,寄予着来年的美好期望
   在我们鄂西山区的长阳土家人都喜欢吃“包面”,很多人叫它饺子,长阳老乡们口中的包面,绝不是您所熟知意义上的饺子,大家经常会做的那种饺子造型,在我们这里被称为“扁食”,包面,是专指这种被我们称为猪耳朵形状的饺子的。
   擀包面,在土家地区是家庭主人(包括女人在内)必须学会的手艺。过去,新媳妇进门第二天早上婆婆就会拿出几斤面粉放在桌上对新媳妇说:“今天我们几人要吃中饭”。然后全家都下地干活去了,新媳妇要用桌上的灰面手工擀出一桌美味的“包面”,这媳妇才会得到婆家人的认可和称赞,否则,在今后一段时间,都会被“穿小鞋”,大家都会为难你,以后亲家见面,娘家也跟着没有面子。
   你看,这土家手擀包面就非同一般意义上的水饺,它做工考究、精雕细刻,要不然我们这里人们为什么把包好的“包面”成为是“艺术品”的原因。
   手擀包面,吃起来味道浓郁幽香、回味缠绵,但制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总而言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手擀饺子的做法,一起来领略长阳土家人吃包面的学问吧!
   其为“猪耳朵”韭菜鲜肉包面的材料:面粉200克鲜肉馅300克韭菜200克食盐适量酱油适量蚝油适量芝麻油适量十三香适量花椒粉适量。
   其制作步骤和方法:先将面粉放在盆中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饧起来备用,还要准备一份鲜肉馅,将韭菜去老叶洗净备用;再将韭菜放在案板上切碎,将韭菜放入鲜肉馅中,加入食盐、蚝油、芝麻油、酱油、少许老抽、十三香、花椒粉、胡椒粉、鸡精和味精一起,调拌均匀;并将饧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擀成大面皮,将擀好的面片折叠起来,还要将面皮切成大小均等的段,然后伸开来码在一起;把码好切成正方形片备用,取一张皮在手中,在小的一端抹上馅,从顶端慢慢往下卷,将两端的两个角用力捏紧避免煮的时候开裂露馅。即制作完成一个耳朵包面;将全部包面包好备用;锅内加入清水煮开,下入包面,煮熟装碗即可食用。
   煮好后的包面,皮薄馅儿多,一口下去,满口都是鲜味,看我们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笑得合不拢嘴,真的是很美味啊!

共 18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叙述了手擀包面包饺子,煮饺子,然后吃饺子的全过程。作者开篇伊始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去阐述家乡平常人家的手擀水饺。作者在叙述时,阐述了他小时候过新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做饺子时,准备材料、剁馅儿、调馅儿、调味,还有和面、擀皮儿、包馅儿,饺子下锅,煮熟,出锅后品尝等等美味都有声有色地展开在文字中,让我们知道,虽然几十年都过去了,儿时,爸妈做的手擀水饺至今还是回味无穷,很有一番滋味。然后,作者详细地回味了一下手擀饺子的做法,领略了长阳土家人吃包面的学问。这样的美味,或许在我们读着文字的时候,口里的滋味都有了这样的鲜香。文章平铺直叙,采用了回忆的手法进行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喜人的场面呈现在面前。文笔老道,娓娓道来,真实而丰满!欣赏推荐美文!【编辑:伊伊秋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8-07-10 16:53:30
  一篇包饺子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地方,不同风味饺子包法。作者对儿时包饺子记忆忧新,在对儿时新年的详细叙述过程中,整个过程洋溢着欢乐的局面。欣赏美文!欢迎老师继续赐稿!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2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8-07-13 19:13:17
  问好伊伊秋水老师!谢谢老师编文!敬茶!
3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8-07-13 19:14:15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
4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8-07-13 19:15:25
  谢谢伊伊秋水老师的精心细致的编文!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
5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8-07-13 19:17:01
  一篇长阳土家的手擀包面文章,从中可以领略到土家饮食文化。
6 楼        文友:丹水元平        2018-07-13 19:17:53
  谢谢伊伊秋水老师留评及支持!远方丹水问好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