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阳春曲】四首 ——《翠柳 》《夏荷》《秋桂》《寒梅》
摘要:精选春夏秋冬四个代表性意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寄意,生动而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志。
【阳春曲】四首
1.翠柳
春风扬柳生机盎。
翠叶柔枝抹淡妆,
娜婀美态聚鸳鸯。
远眺望,
葱郁蕴诗章。
2.夏荷
夏风沐萏荷池艳。
俏影波光误是仙,
诱来众客喜流连。
花似焰,
裙叶捧娇妍。
3.秋桂
金风送爽迎秋桂。
其貌非扬众采归,
花儿内秀醉馨挥。
心若蕙,
怎忘漾芳菲?
4.寒梅
一梅独自凌寒绽。
萧索时光靓色添,
不凡气韵亮花纤。
真妙幻,
可爱蓄娴恬。
【编者按】精选了春夏秋冬的四种物象:春柳、夏荷、秋桂、冬梅,每一种都集中描写了其特色,用作者自己的话,是通过这些“代表性意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寄意,生动而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志。”但说实话,有些词还该仔细推敲,像“花纤”我真的搞不清楚是什么东东。问候作者。【风之丐】
1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19 19:51:55
关于“花纤”一词:梅花,其状貌小花纤(细小)蕊,不是很起眼,故曰“花纤”。 又见宋代王之道词作,《江城子•寒光凌乱六花纤》“寒光凌乱六花纤。巧穿帘。不鸣檐。十里黄垆,遥望辨青帘。玉树参差何处觅,吟雪曲,捻霜髯。 坐来令我看无厌。拟名盐。试尝甜。飞入深潭,应照老蛟潜。三白频占来岁稔,良可喜,更何嫌。”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07-19 20:39:27
夏风沐萏荷池艳。中间的萏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名词。菡萏是一个连绵词,在一起指荷花,即花苞。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2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3:23:22
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宋·刘攽 寄老庵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回复3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3:18:30
六花纤,即六个花瓣瘦小纤细;亮花纤,即纤细的花瓣亮眼。诗歌语言的悟解,必须根据语境推敲,难道不是吗?
又如,玉指纤纤,难道不可以理解为纤纤玉指吗?同理,花纤,难道不可以理解为纤花吗?
文字理解交流,切勿介意。
又如,玉指纤纤,难道不可以理解为纤纤玉指吗?同理,花纤,难道不可以理解为纤花吗?
文字理解交流,切勿介意。
4 楼 文友:风之丐 2018-07-20 08:15:30
原来如此,以前真没注意过宋朝居然有这么一个词人,哈哈,算是孤陋寡闻吧。不过“六花纤”,是说梅花六朵,但都“纤”;“亮花纤”,由于前面是“亮”字,让我感觉后面该是一个名词,所以产生了误解。
回复4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4:07:48
各人了解的点面有所不同,一经讨论,就明朗了。
5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3:09:55
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宋·刘攽 寄老庵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回复5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3:11:04
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宋·刘攽 寄老庵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萏”,单独使用,古已有之。
十一希莲萏,寻常类马肝。明·徐渭 芭蕉花
翻碧萏
凉薰翻碧萏,初露转霜蘋(31)。明·郭之奇
“萏”,单独使用,古已有之。
6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4:09:25
康熙字典中《徐曰》:菡,猶含也,未吐之意。菡萏,未吐蕊的芙蓉。照此理解,菡萏,非连绵词。
回复6 楼 文友:一松柏 2018-07-20 18:03:07
又如,今人也单用“萏”字:“魅力莲花山征文”陆承:《萏香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