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雨夜,散游山径(散文)

精品 【冰心】雨夜,散游山径(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1发表时间:2018-07-20 08:21:10
摘要:雨夜独游,虽然视野迷蒙,但深怀过往、思念古人,也有充实感与生动感。

【冰心】雨夜,散游山径(散文) 京西阳台山一带,在他记忆中长久超拔。因为,那里不仅景色美,还有不寻常人物的历史印记……
   临近伏天、闷热不退。黄昏进山,顿觉爽然。他渴望一见阳台山最高峰一弯明月,企盼午夜的山风,抚触一袭飘逸的清梦。
   幸好,进山不远处有一座凸显古风的客栈。他与文友相视一笑。
   世间最有百般诱惑。然而,对于忽略繁锦、坚守散逸的他,颇感兴趣的是人约黄昏后,与一二知己坦诚相对。一酒握在手、多味绕舌尖,沐窗外徐徐山风、听远方舒缓泉韵,观夜空星月争辉、嗅周边多类草香。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状态的畅谈中,欢度良宵……
   然而,盛筵必散。当几位知己酒酣耳热、各回各房之后,他兴味不减,难以入睡。但见一阵风雨,把客栈再度刷新。
   夜半,他走出木栏小院,走进阳台山中。偶尔传来的鸟啼,时断时续的蛙鸣,让雨山前的夜色,更显幽静。
   夜风,自1278米的阳台山主峰轻柔落下,从妙峰山古香道的花丛穿过,沁人心脾。这条名满京华的古香道,曾密集过往朝拜的香客。有些信众,虽年老体弱,依然全力攀援。为实现一句承诺,为印证一种信仰,自然可以无视山的险峻、路的崎岖。
   他在古香道伫立,眺望阳台山那座始建于辽金时期的禅院——大觉寺。尽管夜色茫茫,古刹在夜幕中如虚如幻,虽然古寺享有盛誉的古玉兰已随春华远去,但他坚信余芳永在、余味悠长。
   夜雨没有完全停歇。阳台山主峰不远处的鹫峰,在夜雨余沥、一片迷蒙中模糊不清。他撑伞走近山体,以往日阅览的史料作依托,让旧日情景重现眼前……
   鹫峰曾为宋辽鏖战地,营寨绵延、鼓角声声。让史学家感到欣幸的是,血雨腥风,总不会长久。因为,花好月圆才是人们的企望。战火平息后,阳台山脉的金山寺、大觉寺,以慈爱梵音、汩汩名泉,涤荡了多年集聚的戾气,辉映着充满爱心的名人。上世纪20年代,鹫峰之下,走来两位有爱国之心的饱学之士——林行规和李善邦。前者留学归来,辞去大理院推事之职,修建鹫峰山景,为社会文教事业及公益活动奔走;后者在鹫峰创建了中国首家地震台,日夜观测、潜心研究多年,首次记录了华夏大地的地震灾情。
   他凝视夜色中的鹫峰,感到缕缕爱意在峰峦间萦绕、闪烁……
   大写的爱字,其实在阳台山随处可见。想到这里,他见到一座园门、一座石构建的碉楼。他知晓,那是“法国白求恩”曾居住的贝家花园。此时,花园刚刚入梦,夜空中的星月,在时有时无的轻风细雨中隐去。莫非星月也去追寻数十年前的往事?上世纪30年代末期,阳台山贝家花园的灯光,应是彻夜通明。为当地村民免费医治病患、为抗战前线无偿运送物质的贝熙业医生,即便在深夜,也没有停止救助抗战志士。这位有良知的法国人,用善行,精准诠释了博爱的主题。
   夜深、风凉、雨丝再度密集。他在沉沉夜色中独行,忽然生发几分孤寂感。想起“孤寂”二字,联想到在“七八个星点外、两三点雨山前”,以孤寂之态夜游的辛稼轩;在“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中,以孤寂之态漫步的岳鹏举;在“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之时,倚竹杖,以孤寂之态临江听潮的苏东坡……孤寂,其实大可作为享用的代称。孤寂催生的花叶,往往能结出别有滋味的果实……他撑伞行走阳台山蜿蜒游道时,作如此想。
   夏夜的气象往往瞬息万变。不知何时,雨滴渐渐稠密,东南风夹杂着暖湿气流穿山越城而来。雷声隐隐、林木簌簌,忽然飘落一阵急风急雨,撑伞已不足遮挡。由此,他赶到鹫峰半山的木亭中小避。
   借助手机的照明,他看到“沐容亭”三字。记得山亭附近的道观,是笔名为“圣琼·佩斯”的法国诗人创作地。近百年之前,这位跨洋过海的外交官,在此创作了向往世界和平、企盼爱心普及的长诗《阿纳巴斯》(译“远征”),产生巨大影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海内外很多人知道了北京的西山,知道了古香道旁那山亭、客栈、奇峰、道观……
   不难想象。当时,沐容亭附近那座道观,灯火通宵达旦。在雨打檐顶、风吹林木之时,值得怀念的那位“孤独爷”,畅饮葡萄酒之后,眉峰紧锁、伏案挥笔,把融融爱意,凝聚在笔端……
   不知何时,雨停歇、风远去、星月重现。他沿着山路返回客栈。当时,手机时间显示为凌晨3时。他微笑,知道好梦在等候……
   天色大亮,他果然在梦中笑醒。因为,梦中的行文已顺畅完稿。那篇散文的题目,就叫《雨夜散行》。
  
  

共 17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京西阳台山一带的优美景色与不寻常历史印记在作者记忆中长久超拔。散逸的他,近伏入山,与知己握酒在手、多味绕舌,沐山风、听泉韵,观星月、嗅草香,爽然欢度良宵。夜半友散他独步山中,鸟啼、蛙鸣更显雨山前夜色幽静。夜风穿过名满京华的妙峰山古香道花丛轻柔落下沁人心脾。虔诚信众为实现一句承诺,印证一种信仰,无视山路崎岖险峻。伫立眺望始建于辽金的大觉寺,如梦似幻。主峰不远处的鹫峰,在夜雨中模糊不清。撑伞走近山体,旧日情景重现。鹫峰曾为宋辽鏖战地,战火平息后,以慈爱梵音、汩汩名泉,涤荡戾气,辉映名人爱心。上世纪20年代,山下走来林行规和李善邦这两位饱学的爱国之士。前者修山景,为文教公益奔走;后者创建中国首家地震台,观测研究多年,首次记录了华夏大地的地震灾情,缕缕爱意在峰峦间萦绕、闪烁。大写的爱字,随处可见。上世纪30年代末期,居住在贝家花园的“法国白求恩”贝熙业医生通宵达旦为村民免费医治病患、为抗战前线无偿运送物质,用善行良知,诠释博爱主题。夜雨独行,忽生孤寂感,联想到曾有同样心态夜游的辛稼轩、岳鹏举、苏东坡,孤寂催生花叶,结出别有滋味的果实。雨骤小避“沐容亭”,附近的道观是法国诗人“圣琼·佩斯”的创作地。这位跨洋外交官,在此创作了向往世界和平、企盼爱心普及的长诗《阿纳巴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北京西山扬名海内外。那位“孤独爷”,眉峰紧锁、伏案挥笔,把融融爱意,凝聚笔端。雨停歇、风远去、星月重现。作者凌晨3时才沿山路返回客栈梦中完稿。雨夜,散游妙峰山古香道山径,作者移步换景妙将眼前美景和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与作者内心感悟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为读者栩栩如生地展开了一幅幅以爱为主旋律的富有立体感的古今融合画卷,古今中外,为爱而生的仁人志士也与山川共长存!感谢精彩创作。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7-20 08:24:33
  文短意丰,内涵厚重,一线串珠,妙趣横生!感谢辛勤创作!奉茶!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7-20 10:04:52
  谢飞鸿冒酷暑为散人精编小文!来日若有缘,愿陪冰心文友登临阳台山。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3 楼        文友:孙鹤        2018-07-20 19:26:24
  老师的文章,每到精微之处,必有大哲,令我钦服。敬茶,夏安。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4 楼        文友:劳英        2018-07-22 03:03:16
  读着此文,看见一幅景色美丽的游览圣地——京西地带。这里不但景色迷人,而且又曾是名人曾经的游览之地。顺着作者夜雨之情,来到金山寺庙等名胜古迹,又看到古代那些名人在做了公益好。读者虽然未曾到过,却跟随作者的散行,游览了那片美景。心旷神怡。作者对京西地带的描写,极其精美细腻,特别令人向往。精彩的文笔,令人佩服。拜读了。谢谢作者!
相信自己的努力
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8-07-30 08:31:08
  很佩服那些将历史人文与自然风景揉合在一起,呈现精彩美文的作家。老师是珊瑚喜爱的作家之一,文如其人,老师的生活也一定很精彩吧。恭喜老师佳作获精,期待精彩不断,问好老师。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