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欧阳教授偶遇记(小说)
过去的一年,对于欧阳老师来说,是幸运的一年,这年的冬天,他的正教授问题解决了。主编的教材出版了,不仅有稿费收入,还得到学校的奖励。但是这一些都不算什么,最令他难忘的是,寒冷的冬天里,偶遇了一些让他心里温暖的事情。这两件事情都和贫困群体有关系,却是他教学生涯中罕见的事情……
一、意外的汇款
春夏之交的一天,欧阳教授在家休息,忽然接到传达室王大爷打来的电话,说是有欧阳教授的汇款单。欧阳教授感觉很奇怪,昨天中国统计出版社刚刚从银行把一笔稿费打到他的账户上,怎么会有邮局的汇款呢?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有哪一个出版社用这种古老的方法呢?
下午三点多,他去学校上课,顺便来到收发室,看见汇款单只有六百元,他更惊奇了,这是谁给寄来六百元呢?王大爷说:“你看看附言吧。”欧阳教授看见附言上写着说:“我们到家了,归还您的六百元,表示感谢。”汇款地址是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布和牧场,汇款人是格桑花。是这些内蒙古的特有词汇,使得欧阳教授猛然想起来了,是那个带着孩子找丈夫的蒙古族妇女……
那是半年前的一个早晨,欧阳教授要到杭州去开学术会议,上午九点四十的飞机。他从小区门口出来,急匆匆地拦下一辆出租车。突然一个穿着蒙古袍子的中年妇女拦住欧阳教授,她手里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子,身边跟着一个五岁多的女孩子。孩子们也都是蒙古儿童的打扮。欧阳教授还没反应过来,那个穿蒙古袍子妇女就给他跪下了,说:“阿哥,阿哥,求求你,借給我六百元钱吧,我带着孩子来找他们的阿爸,没找到。回家钱也不够了,就算是我借你的钱,你把地址给我,我一定会还给您的。”
欧阳看看他们的打扮,非但不是本地人,而且不是汉族人,听说话的口音就知道,他们是蒙古族的兄弟。欧阳教授早年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当过兵,他就是从那里的边防部队考上大学的。在部队的时候他们经常帮助当地的蒙古老乡,蒙古族兄弟也经常帮助子弟兵,一次执行任务时,当地的蒙古族老阿妈还救过欧阳的命,因此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欧阳教授对蒙古妇女仍然有着感激之情。
欧阳看看表已经九点十分了,他很着急。急急忙忙从衣袋里掏了六百元钱给了那个妇女。妇女说:“谢谢恩人!给我个地址吧,我会寄回来的。”欧阳说:“不用还。你赶紧走吧,我还急着赶飞机呢。”妇女就不让他走,拽着他的衣角不放开。为了摆脱窘境,欧阳教授把自己名片递给了那个妇女。说实在的,他并没有指望她还钱。
上车后,司机说:“现在这种骗术都不新鲜了,你怎么还相信这一套呀!”欧阳说:“听她说话是内蒙古的口音,在年轻时代我去过那里服兵役,那里民风淳朴,他们不会骗人的。再说我急着赶车,行程是大事,六百元钱是小事。”司机看看欧阳教授说:“大哥是做生意的吧,看样子很有钱嘛。”欧阳教授说:“教书匠而已”。司机调侃地说:“也只有你这样的书呆子才相信她们的鬼话。”欧阳教授反驳他说:“我一看就知道,这个妇女的生活境况比我差,就算救济她们妇女儿童几个钱我也是愿意的。”司机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欧阳教师着急出差,急急忙忙走了,回来就把这事忘记了,没想到……
欧阳教授不禁赞叹道:“蒙古民族姐妹真守信用啊!就好像格桑花一样朴实无华、忠诚可靠。”
二、贫困生的心事
在学校工作了十几年,班主任也干了许多届。一般来说,贫困生暑假都不回家,利用假期打工赚钱。而寒假无论如何也要回家的,因为寒假期间有春节,春节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是大节日,家长无论如何都筹钱叫学生回家过春节的。可是欧阳老师班上的贫困生李玉玺说什么也要请求老师在寒假期间允许他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他说寒假不回家了,要在三站市场当促销员。可是学校已经三令五申不允许学生留校,寒假期间所有办公室、教室、宿舍都锁门。这一下,欧阳老师可犯难啦!
李玉玺是贫困生,据了解他的父母都没有文化,父亲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是城市清洁工;母亲没有工作,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靠捡破烂为生。李玉玺学习很好,三个学期连续都是一等奖学金。他父母也按时汇款给他,他并不欠学校的学费。但是,为什么寒假不回家呢?难道有什么困难?没有钱买车票?欧阳老师想,应该找他谈谈。
放假的前一个周四,欧阳老师找到了李玉玺。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李玉玺,你是不是没有钱买车票了?我们可以从班费里给你买张回家的票。”
“欧阳老师,不是车票的问题。”
“李玉玺,那是什么问题?你是否可以对老师说说,也许,我可以帮助你解决。”
“欧阳老师,你不用操心了,学校不能住,我可以租房子。我已经打算和人合租一套房子了。”(看来真不是钱的问题,他有钱租房子,应该可以买得起车票了。)
“李玉玺,那怎么行,你不回家,父母会担心的。在外面租房子,打工,我也不放心呀,万一你……”
“欧阳老师,你不用说了,我不是喜欢走极端的人,出不了什么事情。我选择不回家,自然有我的原因。不过,我不能对别人说明原因而已。”
谈话陷入了僵局,欧阳只好同意李玉玺租房子,以及在三站打工的决定。李玉玺同学保证:不做傻事,遇到问题找欧阳老师解决。随时和老师联系,欧阳老师说:“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开机。”
腊月三十的早上,欧阳老师还没有起床,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一男一女两个穿橘黄色衣服的人,欧阳老师很纳闷,问:“你们是谁啊?找我有什么事情?”
“我们是李玉玺的父母,我们是城市清洁工。我们来找李玉玺的。”来人说。
欧阳一听说是李玉玺的父母,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又倒了开水给他们喝。随口问道:“吃饭了吗?”
“吃了。给你添麻烦了。你还没有吃饭吧?”李玉玺的父母说。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话,这让欧阳老师感觉很别扭。
“你们放心,昨天我还去出租屋看过李玉玺,他很好,没有什么事情。他在给一个卖服装的老板打工,说好了,一天200元工钱,干得好还有奖金。现在服装很好卖。”欧阳老师赶紧介绍了所知道的李玉玺的近况。
“那就好。那就好。”他们还是一起说话。
“玉玺爸妈,我知道你们肯定很想念玉玺,你们家里也能够买得起车票。可是李玉玺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过年呢?我一直不明白。你们能告诉我吗?”欧阳老师说了自己的疑惑,他是为了争取主动。
……
李玉玺的父母都不说话了。欧阳老师用眼睛盯着他母亲的眼睛,等她作出解释。欧阳老师年轻时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做老师多年,其眼力是很独特的,一般人叫他盯上一分钟,就撑不住了。他盯着李玉玺的母亲足有两分钟的时间,李玉玺母亲终于撑不住了,说:“老师,我说了,你可不要批评我们玉玺。我们玉玺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欧阳老师答应了他们。
原来,李玉玺第一次寒假是回家过的,三十晚上,鞭炮齐鸣,满地都是炮仗皮,初一早上,妈妈爸爸起来个大早,去扫那些鞭炮皮,李玉玺在家呆不住了,初一的饺子也没有顾上吃,就出来帮助妈妈爸爸打扫满大街的炮仗皮。邻居皮龙龙看见了,对李玉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有扫大街的父母,儿子就是上了大学,也离不开扫大街的命运。”从那以后,李玉玺就跟爸爸妈妈说:“如果不能改变妈妈爸爸扫大街的命运,我绝不回来见父母。我一定要挣很多钱,让爸爸妈妈可以安心养老。”
听完李玉玺父母的一番话,欧阳老师心中十分感动,为自己有这么有志气的学生而感到欣慰。同时,也同情和理解李玉玺父母千里迢迢看望儿子的一片苦心。他说:“那你们既然来了,就去看看李玉玺吧,我可以为你们带路。”
“不不,不去了,那样孩子会生气的,我们只要知道他还挺好的,就够了,我们明晚回去。千万别告诉他。”听了这些话,欧阳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难以表达这一对父母的苦衷。欧阳老师以前总以为自己了解学生,可是他没想到第一次被贫困学生的奋斗精神所感动了。这个孩子一定有出息,一定可以改变他们家庭贫困的命运。
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欧阳教授准备创立一个基金会,专门救助贫困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决心为那些心地善良且自强不息的贫困人口做点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