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小品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小品文(随笔)


作者:柴湿燃 秀才,1800.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14发表时间:2018-07-23 09:05:19


   “小品”这个概念,与鸠摩罗什译出的《小品般若经》有关,此经译出后传播极快,所以《世说新语》就提到:“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欲与支道林辨之。”《佛学大辞典》根据刘孝标的解释说:“释氏辩空经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
   以后文人们把短小的随笔、杂文也称作小品。小品文盛行于明清,其名始见于明万历年间王纳谏所编《苏长公小品》,把文章与佛教的理念,进行了糅合。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说:“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如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袁中道干脆在《答蔡观察之履》中说:“今东坡可爱者,多在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他们都从苏东坡的活泼短文中收到了启示。之后,如朱国桢的《涌幢小品》,陈继儒也有《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其他如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六朝虽无小品文之名,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无疑都是六朝非常出色的小品文。与“大品”相比,小品文的不拘形式,小中寓大,轻便灵活,更适宜于明快地表达思想。
   唐末罗隐的《谗书》也无疑是小品文中的佼佼者。所以一面世,就受到了关注,齐己立即写了《寄钱塘罗给事》说是:“愤愤呕《谗书》,无人诵子虚。”;元人黄贞甫说:《谗书》“气节凛然,烨烨方册间,每以未睹全书为恨。”“读者当知公之气节尽在书,而不可以徒以文辞视例之。”鲁迅也评价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激愤之谈。”每篇只有二三百字的《谗书》,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共 7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品文》:考据小品二字的出处和来历,以及逐步的演变,历代小品文的代表及其代表作品,小品文相对于大品文的优势。此文是小品文说小品文,娓娓道来,行云流水,从头到尾,干净利落,读之欣然有得。推荐欣赏。【编辑:古不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7-23 14:46:55
  于文字中,聆听花开的声音,写意描画着风起的节奏;且行且感,且唱且吟,我们用激情抚摸,沉淀弥久的执着情怀;再以感悟临摹,丰润笔下之文心所愿;饱满真实梦中之所幻,以写者的名义,开拓出一片智睿、灵性的如诗如画的人生篇章!
   诚谢赐稿丹枫诗雨,祝福创作愉悦,期待更多精彩!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神青赶        2018-07-25 15:43:38
  再读柴湿燃老师佳作!
麦浪汹涌,我持锹远望,风如野马,高天似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