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桃源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桃源】第五次赴约太白山(散文)

精品 【桃源】第五次赴约太白山(散文)


作者:云朵儿GAO 秀才,215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3发表时间:2018-07-24 22:50:16
摘要:一:太白山我来了。二:花海太白山。三:夜宿大爷海。四:如梦如幻拔仙台。五:壮丽的日出 六:再见太白山

【桃源】第五次赴约太白山(散文)
   一
   在此之前,我已连续四年去太白山穿越,四次都是同一线路的北南穿越,即从宝鸡眉县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山,两天后穿越至周至县的铁甲树森林公园下山。两头是景区,中间无人区,这样的线路我很喜欢。
   前四次中,三次都是在端午假期去的。这个时间太白山上的杜鹃花开了。随着端午阳历的不同,看到的杜鹃花也不同。在白色、桃红和紫色三种杜鹃花中,我最喜欢开得最晚的紫杜鹃花。
   今年在端午的前一周,我向太白山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打听山上情况,他说:“今年天气忽冷忽热,山上的白杜鹃和桃红杜鹃,都比往年提前半月开过了。小文公庙之前的紫色杜鹃花也提前开了。不过,开得很不好,好多花都冻坏了。你要抓紧来,否则大爷海这边的杜鹃花也保不准会冻坏的。”
   我听了后便决定端午一定去赴约。
   然而,端午期间有了比爬山更重要的事。决定推迟到下周六去太白山。心想错过了今年端午看花的最佳时间,一周之后去抓个“尾巴”,应该也是相对不错的,总比不去强。
   6月23日早晨六点半,一大车人在省体集合出发前往太白山。一路畅通,两小时后抵达太白山游客中心。我的第五次太白山行开始了。
   进大厅后,看到的游客多得前所未有。购票柜台前,无数条长长的队伍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空气都是热的,人人面色通红,满头大汗。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位排队人手里都攥着厚厚的年票卡,帮很多人买票。这也是景区要求的,尽可能分流人到大厅外等候。
   这是我第五次来,却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本想着六月下旬了,年票人都来过了吧。真是没有料到是这般阵势,人也太多了。多得第二天返回时,途中听说当天下午就停止卖票了。
   这般阵仗在排队去坐景区摆渡车时又让我开了眼,大家如在“迷晕阵”般的曲折通道上,快速迂回了几十次后,总算走到车前。这时候回头看到的人流蛇形飞奔,场面颇为壮观。
   庆幸的是景区安排还算合理到位,游客很快就上车直奔山中。到了名为“天下第一索道”,遇到了令人不安却又无奈的局面,那就是强制一箱八人,也就是缆车的最大额定。过去来四个人坐里面都是很少见的。
   哎,真是火热的太白山游啊。
   “天下第一索道”质量名不虚传,快速平稳地把我们送到了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山顶。走出包箱,看到山顶广场和步行廊桥上到处是喜悦的面孔,都是比我们早到的。
   今天是晴天。因前几天一直下雨,使得山间水汽很重,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了漂亮的蓝天白云。可是云层下方能见度很好,大白山的巍峨俊秀尽收眼底。广场上的围栏边挤满了俯看太白山大美风光的男女老少,脸上的表情都是欢喜中洋溢着意气风发。时有听到:快看,太白山太美啦!
   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游客大多是第一次来。直达山顶的“天下第一索道”两年前才有。大家才有机会轻松地到达天圆地方。不过,太白山上如此轰轰烈烈的场面,到此就是高潮。有十分之九的人,就此回返。
   我们是要到十公里外更高的拔仙台去,天黑前必须赶到,这里不能多逗留了。
   天圆地方的标致点是一定要去,还要与之合影。我把这称为到此来过的证明。
   “天圆地方”四个鲜红大字的石碑前游人就更多了,山顶乱石中到处是人,都是等着拍照的。往往是一个人上去,几十双眼睛用目光催着。场面看上去很滑稽,每位爬上去的表情,看上去都是匆忙的心神不定,笑得像表演。
   我在一旁看得笑了起来。因为在这里根本无法可以拍到一个人与“天圆地方”的合照。往往是画面中有很多人,摆好姿势向着不同方向看的笑脸。
   我们拍照后就快步前进了。
  
   二
   走在通向小公文庙去的木阶长廊上,看到的就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色了。前面在天圆地方是居高临下,看到太白山的沟壑万千与群峰叠嶂,还有山间雾气弥漫。
   在木栈道的廊桥上向小文公庙望去,看到的是一条山脊上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白雾似海涌过山脊,再飞速向前追逐,飘过之处只见云雾不见山。就这样,云雾在山上快速地时退时进,前面的山与成群结队的人,就时有时无,梦幻一般。
   离开小文公庙,进入保护区,站在半山腰间被称“石海”的这一头,远眺彼岸,云雾前端的这座石海却是清晰的,那条像是挂在山坡上的小路,如同草原上细细的河流一样明亮,石海多长,小路有多长。而这条石海中的小路,当你站在拔仙台上俯看远望时,又像是系在山脉间的一条长长飘动的白丝带一样,美到震撼。
   今天的石海与前四次来又不同了,是鲜花盛开的花海,漂亮得出乎意料。
   本来在小文公庙前,从天圆地方山顶下来时,看到满山的紫杜鹃花谢了。零零星星的有几朵,在大面积干枯的花瓣中也显得无精打采。这是我预料之中的。我比正常花期晚来了两周,能看到几棵花开正艳的紫杜鹃也是幸运的了,觉得紫杜花是在等着我一样。
   然而,让我惊喜的是从小文公庙开始,竟然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紫杜鹃花。花儿从小路下方的山谷,一路开满山坡又跃上山顶。着实把太白山完美地披上了鲜艳的紫纱,漂亮极了。更让我没有想的是随着海拔升高,紫杜鹃花竟然一路开到了大爷海,还又不歇气地开到了拔仙台,太白山开成了花山,成了一座大花园。
   置身花海,真是让我欢喜得要雀跃了。这真是阴差阳错,竟然赶上了太白山最美的紫杜鹃花季。
   前四次来,第一次是五月底。看到了一色的白杜鹃花,那是高大的杜鹃树,花儿大而洁白,把太白山开成了雪山一样,让我觉得太白山名字的由来,可能与之成千上万亩的白杜鹃花有关,开成了“太白山”,也是“太白山”名字的由来。而从上板寺到玉皇池上面的那个大草甸上,看到到处都是高不过半米,叶子呈脱水状的小叶杜鹃丛,顶着豆大的花苞,根本想象不到他们会不会开放和开的是什么颜色的花儿。
   第二和第三次都是六月中旬来,从天圆地方的山坡上开始,到海拔3500米的大文公庙前,一路开满紫杜鹃花。然后是相同海拔玉皇池上面的草甸上,花儿美得令天南地北来重装爬山的人们,相遇时第一句话是:快走,前面开满了紫花,漂亮的很呀!
   也是因为前三次来,我总结出了经验。原来太白山上有三类颜色的杜鹃花。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海拔,花期也是不同的。三者相差大约半月。最早是白色,半月后是贴地而生的藤条壮桃红色杜鹃花。最晚开的是太白山上最多的矮枝小叶紫杜鹃花。
   去年我们踩着点来,我们在大文公庙附近的山坡上,就看到了盛开的桃红大叶杜鹃花海,花儿鲜艳无比,美得让人误当成桃花,却比桃花更艳丽。
   今年来,没有看到一朵桃红杜鹃花,仿佛大公文庙的山顶上,从来没有开过一地艳丽的桃红花儿一样,取而代之的是满坡怒放的紫杜鹃花丛。紫色的花儿开得热热闹闹,在薄雾中更加鲜艳夺目。喜得我们停下脚步,坐在花丛中拍照不停,欢喜存念。当然,我也四年没有在太白山看到开的更早的白杜鹃花了。
   今年的这个时候竟然是紫杜鹃花的盛花期。只见花儿不遗余力的开了个够,把去大爷海的山坡上,崖畔边,石缝间,目及所至,漫山都是,花团簇拥。把大爷海周围也开遍了,更把拔仙台大梁开成了花梁。
   如是不是今年晚来了半个月,之前我一直认为此地海拔太高,寒冷风大,是不会开花的。否则,为什么前四次来时大文公庙前一路花开,大爷海和拔仙台上却都是绿叶满枝,花苞不见。
   就此,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至此,我看到了太白山上所有位置盛开的杜鹃花!
  
   三
   一路徜徉花海,欢快地走到位于海拔3590米的大爷海时已是傍晚快六点了。远远地看见太白山天池大爷海的一面湖水清澈如镜,明光闪亮。只是今天是阴天,走近了没能看到一池蓝天白云的花湖。不过,这也让我很满足。曾在第二次来时雾太浓,走到湖边才看到大爷海静候我来。这也许就是大爷海的特点:无浪,无声,安静,大气,圣洁。让跋涉而来的人望见,心里就安静了下来。
   我静静地站在洁净的湖水边,看着水中的自己,走过一年,是否还是素心清莲。也让大爷海看看我,与前次来有无不同。至于大爷海看到我怎么想,我不全知道,但我猜它一定会说:来了就好。
   而水中她冲着我直笑。可是笑着笑着,我就想哭了。湖中她的脸色也不好看了,于是,我就又笑了。刚才心酸是想到了一句歌词“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上的一滴眼泪”。可我看到的大爷海不应是泪水,而是一池圣水,是一面照得着灵魂的镜子。让我们在此弹冠理容,看看自己真实的模样,是否初心依然。
   这时飞来三只“净水童子”白顶溪鸲小鸟,站在池边石头上看着我,欢快地啾啾唱着。嘿,净水童子应是在说:“快说,湖水干净么?”我双手举起大拇指说:“太干净了,无寸草点尘。谢谢净水童子们,为日夜守护在池水的你们点赞啦。”
   忽然间大爷海的“神帐子”升起来了,湖面雾霭弥漫。这是大爷海在提醒我快快去安置今晚的住处了。
   这次的住宿条件很好,住的是五张床睡七人的通铺。不是两床睡五人的架子床了。与之前的一间铁皮大房中近百人比,这真是如大爷海驿站的接待员小白讲的:“这是驿站中最好的海景房。”可不是么,坐在床铺上拉开窗帘看到的就是大爷海。
   这一晚,我们睡的太好了,晚上八点就睡着了。
   这真是要感谢大爷海驿站的程老板了。特别是在我因住宿条件太差,之前每次都是睡着睡着就高反,使我对以后再来产生疑虑的时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凌晨四点,我被外面看日出的人们吵醒了。
   我想起昨夜睡前同伴向阳说他要看日出。当时,他的朋友因高反说去不去不重要。我根本不打算去。一来,昨天是阴天。今天预报还有雨。跑上去看不到多失望。二来,我上次与新疆的小伙伴一起看到了壮丽的日出。最重要的是我实在不喜欢早起。
   于是,我叫醒向阳,问他还看不看日出。他说“看。”向阳回答的语气很坚定,可就是不起床。
   我则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可见昨晚睡的有多好。门外全是急促有力的脚步声,让睡在床上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决定到外面看一下。看到漆黑的夜空中,东方有一小片已微露白光,觉得能看到日出。便回房间叫向阳快起床。同时决定,我也去拔仙台上迎接日出。
  
   四
   我们可能是最晚出发的,已经四点五十分了。我脸都没洗,快速向拔仙台奔去。
   拔仙绝顶又名拔仙台,海拔3771.2米,独自雄居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顶峰上是宽阔平坦的大梁,面积有8.4公顷,东窄西宽,呈长条状。
   在下面看是一条笔直的长方体,独矗在大爷海旁。其实山顶梁上是东边最高,向西略微倾斜。上拔仙台没有路,全部是在陡峭的石堆(石海)中爬上181米上的山顶。我们选择的是从相对最好上去西坡冲顶。
   拐向大爷海西面的垭口不远,我们就追上了大部队。因为天黑,看不清石海中的路,大家都是跟着走。我来过四次也搞不清楚正确的“路”是在石海的什么地方。但是,我知道今天又与上一次看日出一样,是估摸方向,偏离正确的“路”从石海中摸索上去的。因为太陡,手脚并用的上爬也是最安全的。这些位置,白天在大爷海看都是近乎垂直,现是天黑看不到下方,反而不知道怕了。
   大家跟着前面的带头大哥,在乱石中手脚并用的上爬。又都是戴着头灯和打着手电,向前后望去,夜色中一条长长的队伍,点点亮光中人影晃动,在石海中低头摸索向前向上,活脱搜救队一样。
   大约半小时后,等我们爬出石海,来到拔仙台大梁上时,天已麻黑微亮,却是一片灰黑色的朦胧。寂静空旷的山顶大梁上到处散落着人,身影绰绰,东张西望地向前快速奔走。还不时有从靠近大爷海方向坡边摸上来的人,他们一露头,就迅速散落在大梁上,加入朝向东方的人群中。大家都是急匆匆的,一时间大梁上呈现的是,黎明前形色匆匆的赶路人,穿行在大梁上唯一高个的主人玛尼堆间。
   梁上的玛尼堆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高。山顶上到处都是玛尼堆。由于拔仙台在千古传说中,说是姜子牙在此封神点仙的地方。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拔仙台上的玛尼堆,是在此夜宿的神仙们。因此,这也是我多次来拔仙台上,却从未堆一座玛尼堆的原因。担心住在我堆的那个,不被封神成仙。
   现在太早了,神仙们可能还没有睡醒。当无数人从无数座玛尼堆间移动前行时,这一动一静,画面就神秘了。仿佛人是从玛马堆中飘出的,去东边朝圣一样。
   这时候已看到浓灰色的天空中,唯有东方一团淡黄色微弱的明亮。这团光亮是指路明灯,大家关了手电,向着亮光直行。我也不能在思绪神游了,喘着粗气加快了脚步。
   继续向前,那团淡黄色亮光强了一些,前方走近光明的行人像剪影一样立体起来。而我的周围还是天未亮时的混顿一片。前方的明亮吸引的大家勇往直前。这时候,山顶大梁上不再是先前的“救援队”了,而是争先恐后的走向那明亮的地方,像是要参加什么集会一样,空旷的大梁上充满了神秘的氛围。

共 888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分成六个部分,各个部分的着重点不同,却构成了一个整体,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太白山的美丽、神秘。第一部分,以多次游览太白山侧面突出太白山非常吸引作者,也给此次游览进行铺垫。从太白山游客的热闹可见太白山的美声名在外,非常诱人,也真实的反映出景区人满为患的社会现象。第二部分通过对比五次攀登太白山不同位置不同时节的杜鹃花,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太白山所有位置的花海盛放图,仿佛五个美景的镜头拼接在一起,令人沉醉。第三部分作者欣赏大爷海的美丽的同时,也洞见大爷海那圣洁安静的灵魂,令人洗涤心灵。而大爷海的海景房也令作者满意,并赐予她一个充足的睡眠,作者由外向内地探索大自然,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第四部分主要突出梦幻两字,从攀爬险峻的拔仙台到登上拔仙台后的描写中仿佛有一股神秘奇特的气息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千古传说、日出前的壮观景色、紫气东来,融人文历史与大自然于一体。第五部分如同令人身临其境地欣赏一场日出云海的景象,动静结合,融入电影和画画的多样手法,以及游客的评价,带给读者一种难以形容的震撼的美丽!第六部分作者在返回时以更广阔的眼界把云海、湖水、杜鹃、蓝天放在一起欣赏和照相,发自内心地赞美太白山,并帮助学生们,使作者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也使作品的内涵更深刻。结尾中作者笑对圣池告别,但离去的只是肉体,作者的内心仿佛与大自然那圣洁的灵魂融为一体,使天人合一成为作品的内核,太白山的美景只是外在!全文语言简洁有力,构思自然,既表达对太白山的热爱与赞美,又刻画出作者的精神世界,极富意境,条理清晰,难得的佳作,特此推荐共赏![编辑:茉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茉露        2018-07-24 22:53:12
  敬茶问好云朵,好美的景色,又感受到云朵那纯净的心灵,学习欣赏了!同时感谢您的来稿,桃源期待您更多的精彩!
90后南方人,只写我心。
2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7-25 09:20:16
  感谢茉露编辑的敬业精神,案语精彩精准。为你的敬业精神点赞。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赐情缘》《我的天空我的云》的作者
3 楼        文友:残雪吟香        2018-07-25 11:16:31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表现在雄伟壮阔上,还有清丽秀气,景随情移,步步生情,试问有谁在这绝美的景色前能抑制住赞叹之意?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回复3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7-25 16:34:08
  感谢你的评论。祝福你。
4 楼        文友:蓝羽凝        2018-07-25 11:27:46
  的确是很优美的一篇游记散文,洋洋洒洒向读者们描述自己所见之景,所感之悟,莫名地吸引着读者不由自主往下读,细微之处可见真情……拜读佳作,欣赏学习,问好云朵,遥祝创作顺利!
笔落生出的文字,如同夜空里的烟火,明灭散落于天涯。若能以文字结缘,承蒙赏识!
回复4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7-25 16:33:21
  谢谢你的留言。祝福你。
5 楼        文友:火焰孔雀        2018-07-25 18:18:46
  很喜欢朵儿老师的游记!让宅家的人也心驰神往奇妙的景致,给桃源增添魅力。文络有秩,在介绍景区的同时,总是不忘记出行人流的介绍以及所感所悟,让人身临其境!感念每次出行,给大家带来心灵绘制精美的画面。注意安全出行,夏日吉康!也再次领略茉露老师完美的演绎,使作品画龙点睛!祝福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7-27 09:16:44
  谢谢你了。我也很喜欢你的文字,朴实中有担当。推测我俩可能职业相同。期待假期你也能走出去,或许我们会在途中不期而遇。祝福你。
6 楼        文友:茉露        2018-07-27 07:36:45
  祝贺云朵摘精,路上平安!
90后南方人,只写我心。
回复6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7-27 09:13:23
  有你的功劳,谢谢了。桃源会因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的努力而更好。
7 楼        文友:陈戈        2018-08-19 18:37:2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兴致,好习惯,为云朵儿点赞了!
回复7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8-19 23:53:21
  秦岭离西安不远,爬山条件得天独厚。我也没有其它爱好,因此特别喜欢爬山和旅游。这个暑假我还去了色达和稻城亚丁。
8 楼        文友:芷兰        2018-08-21 15:45:53
  恭喜文友写文频频获精!向您学习!拜读!
热爱生活、热爱所有美好的事物
回复8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18-08-27 11:26:05
  你写的很好,相信自己写的是最好的就可以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