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这一趟就不该来(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这一趟就不该来(小说)


作者:李永庆 布衣,4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8发表时间:2018-07-26 15:58:30


   当朱老五站在温莎城堡的圆塔上的时候,天上的太阳像刚加了煤的锅炉,红彤彤的,烤得人浑身发烫,脸上脖子上的汗直往下淌。
   也怪,这英国的太阳也烤人。
   出来这才多长时间,朱老五后悔了,西装领带,脚下踩一双厚重的皮鞋,在拥挤得像一锅稀饭的人堆里怎么看都不协调。周遭的外国人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什么西装革履,什么脖子上系条领带。对了,为了系好这该死的领带,自己整整学了两天。一开始,领带在自己的手里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横也系不好,竖也系不好。现在,领带倒是系得像样子,但这东西勒在脖子上,简直就是不想让人出气,难受死了。
   朱老五一边扯着领带,一边环顾着周遭。这些外国人短袖,短裤,脚上套个洞洞眼眼的鞋子的人多得是,穿着很随意。单从穿着上,根本看不出谁是富人,谁是穷人。
   还在想着穷人富人的事,朱老五身上的汗又淌了下一股来。热得受不了,朱老五索性脱下了西装,扯下了领带,把裤脚高高挽起来——这下凉快多了。
   心情好了,朱老五的思绪跟上了导游的介绍。
   站在塔顶,温莎镇全景一览无遗,东北两面环绕着霍姆公园,南面是温莎大公园,里面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导游说,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邀请来到古堡,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一名剧。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讲什么的?朱老五又跟不上不上导游的介绍了,就像自己当学生时一样,听不懂老师讲课,思想便七岔八岔地开了小差。
  
   二
   一段时间,媳妇像拼了命似的,非要到外国旅游。而且左一趟又一趟的。媳妇这一趟一趟的来来去去,把朱老五的心撩拨得痒痒的。
   媳妇出国是跟同村的几个姐妹相约去的。她们听不懂外国话,也不敢自己去溜达,所以就报了旅行团。旅行团好啊,服务周到,只要把钱一交,它会给你安排妥妥当当。
   媳妇外国旅游又回来,朱老五憋不住,问,这外国咋样?
   媳妇说,不咋样。
   不咋样是什么意思?媳妇的回答让朱老五不得要领。
   人家讲话咱听不懂,在外国,咱就是个会说话的哑巴。媳妇解释道。
   人家写的是洋码子,说的是洋文,听不懂是当然的。媳妇号称初中毕业,其实也就小学文化,甭说那些洋码子,就是26个汉语拼音字母都没有弄懂。
   还有呢?朱老五追问。
   吃不好,住不好。看朱老五一脸的疑惑,媳妇说,你要是不信,自己去看!
   媳妇说的有点不耐烦了,她约了人要练瑜伽,讲完就要走人。
   那你还要一趟一趟地往外国跑?朱老五很纳闷。
   媳妇正色道,咱闲的也是闲的,出去遛遛,看看外国人长什么样子,怎么生活,增加点见识,省的跟人吹起来,咱像个憨包。
   增加点见识,这点朱老五认同,不过,到底会增加多少见识,对这个,朱老五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那次,朱老五问媳妇,巴黎那个埃菲尔铁塔是咋回事?媳妇说,不咋样,不就是个岔开腿站在哪里大铁塔吗?难看死了。朱老五问,这塔是哪年建的?为什么要建?媳妇听了一脸地疑惑,说,我问我这些干什么?我就是转转看看,哪要打听那么详细?再说,你问的这些也没有人跟我讲过,我怎么知道?你想了解,你自己去看!
   早有人在说朱老五,媳妇姑娘出国都多少趟了,你也不去看看,你是舍不得金子,还是舍不得银子?
   朱老五不是不想出国,出国一直是他的梦想。现在有条件了,只是事情缠身,没法脱身。
   朱老五的朋友办个工厂,资金周转有点问题。朋友给朱老五说,想借点钱应应急。朱老五早知道借钱还钱的苦处,不同意。朋友开始软磨硬泡,答应给朱老五高过银行好多点的利息,朱老五还是没有答应。朋友说,我的厂子离你家不远,开车去,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我以产品质押,你看怎样?你老朱随时可以来看看,要是质押品出问题,我立马把你的钱全额退还,怎么样?
   朱老五动心了,他想,既然有货压在那里,还会出什么问题吗?朱老五犹豫再三后同意了。
   朋友言而有信,旧货走了新货补上,反正朱老五每次去看,他的质押品始终都在,朋友还定期支付利息,信守合约。
   这下朱老五放心了,朱老五索性把利息也作为借款借给了朋友,后来还主动追加了借款。朱老五盘算着,自家祖坟冒青烟,让自己有了第一桶金,要是现在这件事继续下去,自己就很快会有第二桶金……
   只是说,要自己要好好看着质押品,不敢走远。
  
   三
   这次出国,朱老五是赌了气,什么叫舍不得金子,舍不得银子?这点小钱自己花得起!朱老五想好了,旅游结束,赶紧回家。
   昨晚,不知是在异国他乡兴奋了,还是远离祖国想家了,还是这外国的席梦思床睡不习惯,反正朱老五翻秋打滚地始终睡不着。推门出去,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朱老五一时恍惚,还以为是家乡的月亮。等回过神来,发现这是在外国,再仔细一看,这外国的月亮不见得比中国的月亮圆。
   有一段时间,不知是受了什么人的蛊惑,朱老五媳妇一叨叨要移民。朱老五说,移民要出一大笔钱。媳妇听了,一脸的鄙视,不就几百万吗?咱又不是没有!
   自从有了钱,媳妇喜欢打麻将,乐此不疲,输赢不管,牌瘾还不小。朱老五说,人家打麻将是有输有赢,你倒好,拿出去多少就输多少。媳妇反感朱老五这么说,说,不就输点钱吗?依咱家现在的情况,够输几十年!你想想,你我还能享受生活多少年?还不趁现在手脚能动弹,该吃吃点,该玩玩点?
   老刘知道犟不过媳妇,说,好好好,你总是有理,我说不过你,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媳妇也喜欢了买东西,也像城里人一样,开通了支付宝,轻轻一点东西就来;媳妇还热衷于美容打扮,顺滑的小辫变成了爆炸头,扫帚眉变成丹凤眉,厚嘴唇也开刀拉成了薄嘴唇。有人说,老朱你这是经常换媳妇,艳福不浅呐!朱老五说,是,是艳福不浅,你不知道这婆娘头发变了,脸面变了了,个头可没变,粗腰也没变。后来,媳妇听说练瑜伽可以把粗腰变细,就参加了瑜伽塑型班。半年后,媳妇说,感觉腰细了不少。结果一称,还重了几斤。
   自从家里有了钱,朱紫怡也喜欢上了出国旅游,同学们说,朱紫怡出国就像散步似的,朱紫怡是朱老五的姑娘。
   朱紫怡又出国回来了,朱老五问,这外国咋样?
   不咋样!朱紫怡的回答也像她妈妈一样。再问,朱紫怡就没有了下文。朱老五不死心,毕竟花了那么多钱就落了这么一句话,朱老五不甘心。朱老五追问,究竟咋样?朱紫怡说,你别问了,究竟咋样,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你这不是欺负我没有出过国不是?朱老五很有点愤愤不平,他赌上气了,就是天王老子,天下刀子也不管了,非要出趟国不可!
   四
   朱老五人还在外国时,接到一个电话。第六感觉告诉他,情况有点不妙,他的那些质押品是别人的,朋友来了个狸猫换太子,朱老五还一直蒙在鼓里。更老火的是他的那个朋友现在跑路了,全世界的人都找不到他,朱老五急了。
   朱老五原本就是个农民,后来娶了小芳,小芳家做豆腐,于是就把豆腐手艺带到了老朱家,老朱家也开始做豆腐。
   “咕噜噜,咕噜噜,快快磨豆做豆腐。”这做豆腐其实是个磨人的活计,一盘豆腐磨,一个大锅灶,一辆架子车,要磨,要点,要买,一样都不轻省。
   朱老五人瓷实,豆腐也瓷实,切下的豆腐可以用秤钩勾着称,人皆称奇。但朱老五知道,代价就是一斤黄豆,只能做一斤四两豆腐,做豆腐只是赚点豆渣,喂喂猪,在豆腐上无有什么赚头。
   要想富,就当拆迁户。事情的变化发生在城市建设上,朱老五的住房加上豆腐大棚一下补助了上千万。
   有了钱,却没有了豆腐坊。朱老五一时还不大适应。早上生物钟一到点,朱老五醒了,赶紧穿衣下床,却发现不知道该去干什么。傻傻地坐上一阵,笑上一阵,只好脱去衣服继续睡觉。这时候,天还黑沉沉地,离天亮至少还有一个时辰。
   朱老五还想开豆腐坊,小芳却不同意,他说,咱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了,也该像城里人一样过过了,还建什么豆腐坊,做什么豆腐?
   朱老五无奈,既然如此,建豆腐坊的事就摆了下来。
   现在,那盘红色的豆腐磨,还静静地躺在家里,磨是桃花石的,质地坚硬经久耐用,看外观,已有些年头了。
   朋友跑了,这下遭了,莫非生活要回到从前?这一趟就不该来,朱老五后悔不叠。对于突然来的变故,朱老五还不知道该对媳妇和朱紫怡怎么讲。
  

共 3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朱老五,媳妇姑娘出国好多少趟了,他也想出去看看,看看外国人长什么样子,怎么生活,增加点见识。朱老五不是不想出国,出国一直是他的梦想。现在有条件了,只是事情缠身,没法脱身。自从有了钱,媳妇喜欢打麻将,乐此不疲,输赢不管,牌瘾还不小。自从家里有了钱,朱紫怡也喜欢上了出国旅游,同学们说,朱紫怡出国就像散步似的,朱紫怡是朱老五的姑娘。在国外,朱老五感觉他借给朋友的钱出问题了,结果,的确,他的那个朋友现在跑路了,全世界的人都找不到他了。朋友跑了,生活将要回到从前,朱老五后悔不叠。对于突然来的变故,朱老五还不知道该对已经花习惯钱了的媳妇和朱紫怡怎么讲。生活就是如此,不小心,真是一夜回到了原点。佳作!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编辑:妖怪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妖怪山        2018-07-26 15:59:46
  欢迎作者继续赐稿流年,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李永庆        2018-07-26 21:08:47
  谢谢老师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