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坡谷里的巨龙(散文·家园)

精品 【八一】坡谷里的巨龙(散文·家园)


作者:傅四根 布衣,27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6发表时间:2018-07-26 16:32:02
摘要: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一座高高的马头墙,一扇雕花的窗棂…… 仿佛这就是想象中古村落的样子,安静悠然,透着一些对岁月逝去的远古怀念,静静守望着古朴的村落。

【八一】坡谷里的巨龙(散文·家园)
   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一座高高的马头墙,一扇雕花的窗棂……
   仿佛这就是想象中古村落的样子,安静悠然,透着一些对岁月逝去的远古怀念,静静守望着古朴的村落。
   那天,傍晚时分,与外籍在新余工作的老战友一块闲聊时,他多次提到他的老家是一个千年古村落,人多、土地多,早期学者文人多、官宦多,解放后还出过一名开国将军。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西省第一大村落,同时又是全国科举文化第一村。
   出于好奇,初夏时节,我跟随老战友踏上了探古访幽的路途。从新余出发,一行几人驾车沿着宽阔的吉新公路,在通往战友家乡的丘陵乡道缓缓穿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了江西省吉水县城西北方向三十公里一个缓坡处,还没来得及欣赏乡间中的田园风光,呼吸高氧离子的空气,顿时眼睛放亮:一个千门万户、瓦盖连绵的古村落竟是这样平卧在坡谷中,好似一条熟睡的安详的巨龙,时刻在祈福着古村代代子嗣。
   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寻访的具有传奇色彩,并充满蕴藏的古老而又庞大的全省第一大村落?
   下车后,老战友的亲友知道我们的来意,喜笑颜开地详细地介绍起千年古村的基本概况。
   谷村,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城西北方向罗霄山脉武功山绵延百里万华山余脉,是吉水县盘谷镇最古老的村落,也是全省笫一大村落。余脉山陵的峡谷中流出两条潺潺溪水,左右盘绕,逶迤数十里,与不远处的桐江会合东去;村前,一马平川,稻田飘香,绵延十余里。谷村与附近的枫江镇、阜田镇毗邻,吉新公路贯穿全村,通过吉新公路与峡江、新余和吉安形成紧密连接。目前,全村共有3000多户,1.5万余人,人均土地面积1.8亩。更奇特的是,当地的盘谷镇人民政府,镇卫生院、中心小学、中学和农村信用社等"七站八所"都位于该村,属于全国少见的"一镇一村",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条件,为盘谷的崛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村落庞大,纵深长,为了方便管理,谷村将其分为上街和下街两节,每节中又分为各房各支聚居,段段相连,中无间断。全村有老屋、太元、小祠下等村委和池东、池南、老屋、下老屋、街上、太元、汉阳等二十几个自然村。这里自然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林业水利资源丰富,全村有水库5座,茶场数处,森林覆盖率达53.6%,生产的茶叶远近闻名,香飘万家。
   谷村村民全为李姓,是江西省李姓最大的一个聚居地。据李氏族谱记载,其一世祖为西平郡王——李晟。李晟是唐朝有名的宰相,下传五世至李遵,徙居吉水高村(今吉水县阜田乡高村),之孙李唐为谷村始迁祖。新址选定后,李唐携家人于乾贞元年三月择吉日自高村迁至谷村,至今已有1081年。李唐共生三子,第三子留居谷村旧宅延续至今,分3派16房,因人丁迅速发展,逐成当地望族,从而构成了庞大的谷村李氏宗族的基本架构。但自宋朝至清朝数百年中,因种种原因,不断有人外迁。据记载,分徙到省内外的谷村子孙陆续形成了一百多个村子,其中省内13个县79个村,江苏、湖南、湖北、陕西、山西、贵州和广东外省等地20多个,经过数百年繁衍,有些也成为当地的大村庄。
   在寻访中,发觉谷村与其他村落确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家族管理是一大亮点。谷村家族管理规范,聚族治家严谨。自开基以来,十分注重族规的建立和完善,其冬春祭礼、庆丧之礼和口角争端之礼以及义仓捐赠、钱粮管理和店肆经营等条规制定的非常细密清晰。在《家规》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家约》,要求所有族人遵循礼教,违者罚,重者送官稽查。另外,谷村的家族经济管理也非常规范严密。由于支派纷繁,公产层次也多,族总祠有祠公产,各派祖祠有派祠公产,各房祖祠又有房祠公产,逐层管理,层次分明。同时,谷村还重视族谱和文献修篡。始修于宋庆历三年(1043年),先后15次重修,平均每54年重修一次,最后一次重修在2000年。除族谱外,从元天历元年(1328年)开始编篡《李氏文献纪略》,曾更名为《谷村记》、《仰承集》,最后重编定名为《谷村仰承集》流传至今,共十二卷,数十万字,体例完备,记载周详。
   谷村另一大亮点则是重视和强调书院教育及子孙教育。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富贵温柔之乡,风流繁华之地。从始祖李唐开始创设了湛源书院,于嘉熙年间又创建了桂林书院,此后在元、明、清三代又先后建起了文蔚书院、树人书院、三益书院等共计12所书院。当年的文化氛围浓厚,乡间的戏剧非常繁荣,至今还保存两座古戏台,是古代政治、文化人才的摇篮。读书蔚然成风,科举连连报捷。据统计,从宋元丰五年至清末,共诞生了68名进士,115名举人,9名武举人。谷村的进士多,在朝廷任职的也就多,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谷村人,尚书以上高官8人,县令以上有100多人。而最有名的是宋朝天才神童李献可,1583年进士,历任户科和礼科都给事中;明朝兵、工部尚书李帮华、李曰华以及清朝历任工、刑、户、礼四部尚书的李振裕等出自这里。开国将军李景瑞也出生于谷村太元自然村,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通信科长、处长、副局长、副主任兼训练部长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科举贡荐者和入仕者之多,必然文风浓厚,学者文人也多。据记载,谷村自宋至清末有著述者71人,著述150余部,藏于国家图书馆及省市图书馆有38部。其经学著作《仪礼集释》、《仪礼释宫》两部收入《四库全书》。
   谷村早期历史是灿烂辉煌的,现如今谷村的子孙依然秉承了祖先的优良传统,勤奋好学,辛勤耕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后生,在外经商和从政者比比皆是。
   “吉安之族惟吉水为盛,吉水之族惟谷村为盛”。谷村充满蕴藏和传奇色彩,村周围的水色山光,村中纵横交错的巷街,完备的族谱文献,闪烁文化灵光的众多古迹……令人神往。置身于其中,常常使人分不清方向,也摸不透其中的奥秘,只感觉有股股浓烈的古韵气息随风扑面而来。
   谷村不仅历史悠长且大而惊人,是有生以来见到的第一个大村落。虽然村中一些古迹已经断壁残垣,失去了过去的风采,但先人的精神财富仍存于后辈的脑海里、村落的族谱中和谷村人的基因里。
   《谷村仰承集》明人朱廷基《宿谷村》诗曰"谷村文物地,此夕得淹留",表达了这种进了谷村而一时难以离舍心情。夕阳西下,离开谷村时,站在村前的古树下,望着己经升起袅袅炊烟的千年古村落,着实令人走三步回头再想看一下。
  
  

共 25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一座高高的马头墙,一扇雕花的窗棂……仿佛这就是想象中古村落的样子,安静悠然,透着一些对岁月逝去的远古怀念,静静守望着古朴的村落。”开篇充满古朴、神秘和厚重的历史感的语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阅读兴趣提了起来,跟随着作者的视角转换,我们渐渐探寻了一个具有浓重的历史传奇色彩的古村落,了解了它古往今来,自然与行政,了解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李姓人家的辉煌历史,他们治家严谨,重视教育,注重家族承续,优秀人物今夕辈出。这在当今社会变迁迅速,文化思想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尤显得难能可贵,这是一份活生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缩影,虽居深山,却真正是一条潜龙,承载了民族精神的巨龙。好文共赏,拜读了。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2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傅四根        2018-07-26 16:59:11
  感谢今生何求编辑的辛苦劳动!盘谷谷村这条潜在坡谷里的巨龙,是中华大地上少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色彩传奇、古朴神秘、底蕴厚重,如不展现媒体,有负谷村祖先。
耕是生存之源,读是立身之本。
2 楼        文友:溪沙斋        2018-07-31 18:06:54
  写的我们吉水盘谷谷村李家,赞一个,只是村子现已风光不再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