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点击率(随笔.家园)
最近自己上网了,看了几篇文章后,便觉得兴趣索然,倒不是说自己的眼界高,更不敢说看过的文章水平低,我只是弄不明白,很多作者是有水平的,但却把精力都花在了写色情一类,连题目都要刻意沾上情爱的字。我以前看到很多杂志里面的内容都是写色情,写的仔细写的细腻,连步骤是怎样、技巧该怎样、招试有几样,都讲的清清楚楚。而且,连感觉都写出来了,从最初最轻的感觉,到最高的感觉,好象快乐的不得了,好象比神仙都快乐,写的清清楚楚写的明明白白。这样看多了我便对书刊杂志不感兴趣了,几年来几乎没看过书。
其实人之有欲是正常的,没有七情六欲的人,倒不是正常的人了。问题是这种事,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但有些作者却好象是深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要打开门来要到大厅广众之下,要到最多人最繁华地带似的,要让知道的人看到的人越多越好。怎么不是呢?你看看这些作者写的多细致啊,一招一试、每一种感觉哪怕是被蚂蚁咬了般轻轻的感觉都会告诉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层次分明、作者就是怕你看不懂听不明白,用心良苦啊!我猜想作者恨不得在写做那个的人在做那个时恨不得牵着你的手压着你的头就在旁边看,怕你资智愚钝啊!作者就是要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才能不辜负了作者的妙笔生花啊!
我想写这些文章的作者可能是想为大家做做贡献吧?想当当这方面的教授,要不然怎么连这种事都要拿出来,倒低是想象呢还是心得体会也不得而知,但确实写的很……,咳,还真不好怎么来说。一般的人是羞于出口的,但这些作者可不是这样,他想要告诉大家什么呢?实在是看不懂。平常跟人在一起聊天是很难听到说这些事的,反而是在杂志上在网上在文学的殿堂里常常看到,心里的感觉也是不知怎么来形容。
写的实在是太引人了,看了得人是不可能没有异动的心跳,我这样说可能作者是很欣慰的,作者是不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但是成年人还好、毕竟是见多识广,但少男少女看到后会如何?这个也不好妄下结论,我想写的这么好这么舒畅比神仙还神仙,也总会有少男少女想试试做神仙的味道。就不知这些作者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少男少女影响的问题。不知道这些作者有没有孩子,有没有到少男少女的年纪,假使到了这个年纪而又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亲写的这些精彩的片断,又为了不辜负作者或是父母的期望而以身试神仙的味道,不知这种结果以后这些作者该做何想。嘿,没这么巧吧?
我还记得发哥主演的一部港片有这么一句话,“发哥”在洗手间碰见一对男女在做那个,发哥当时就怒斥道:“做‘这个’是神圣的!”是啊,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这点时人类便和动物区分开来。
中华民族伟大的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不仅是为中华民族也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伟人的伟大贡献中就有教导人类取兽皮而遮其体——知廉耻,定嫁娶而避乱伦——知其父,搭木棚遮风挡雨——组建家庭,正是有了这些举措才使人类从愚蒙进入文明社会有了质的飞跃,正是有了这些举措才使人和动物的繁衍生息区分开来。
人类远古的祖先就知礼仪廉耻,不知道怎么到了自称是现代人的现代人身上礼仪廉耻却看得更淡了,而且令人费解的却是有些文化人看得更开。怎么不是呢?“保险箱”里的事都拿出来展览,确实比平常人更具有胆识更具有厚度——脸皮的厚度。成名有这么重要吗?我想这种成名也只是一时的而非一世的。
我想不仅仅是一些作者,应该包括所有的传媒所要表达的,应该是鞭恶扬善、广扶正义,而不是为了出名为了暴富,而不折手段而脱衣脱裤,在文章里我们看得太多了,在影视里我们被迫看得太多了,这样贬低自己这样恰恰表明自己肚子里没货了,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而竟拿出“保险箱”里原本不应该见人的事来见人,真是个悲哀。
祖国的唐诗宋词是靠描写色情千古流传的吗?四大名著是靠脱这个脱那个成名的吗?其实人类史不就是文化史吗?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不就是靠文化来熏陶来潜移默化吗?如果文学作品和影视传媒都是走这样一条路,来图发展图生存,那么长此以往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对国民的素质有什么影响,这就很难说了。并不是我危言耸听,我很多年来不愿看书,就是这个原因,没想到上网看看、看到的还不少是讲这些事情,不尽让我感到厌倦感到担忧,所以我就呐喊几句。
我真希望文学作者、特别是网络文学作者——现在上网的人很多,传播得又快,所有的传媒都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不要想到的是点击率、收视率,大多数人还是能够辨别真善美,为真善美而感动,而真善美的故事,不是流传了百年千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吗?
我自己总认为文学的殿堂,宁愿清冷也不要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