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遇见】原谅别人的小过错(散文三章)
一、原谅别人的小过错
那天中午下班,我们赶着一件紧急的工作都没有离开,同事福叫了外卖。外卖哥送来时却比约定的时间迟了五分钟,面条坨在了一起。
福大吼道:“退回去吧,没法吃,不守诚信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要投诉。”外卖哥连忙致歉说:“实在对不起,下班高峰,路上堵车,外卖你可以退,这钱我出了,请你千万别投诉,如果是我们送得不及时,是要被罚款的,我这个月就白干了。”
看到外卖哥委屈告饶,我对福说:“面条坨了有黏性,我最喜欢吃放坨的面条,正好就不出去下馆子了,给我吧,钱算我的。”
看到我接过面条吃了起来,外卖哥感激地说:“老哥,好人呀!感谢您。”外卖哥走后,福问:“你今天怎么变绅士了?”于是,我给福讲了我的一个经历。
那是三年前,单位对面新开张了一家拉面馆,开张前三天半价优惠,同事们都去尝新鲜,回来后说味道着实不错。
第二天,我也去尝尝鲜。拉面分毛细、二细、宽条等,我要了一碗二细付了钱坐在桌前等待。很快,年轻的女服务员端来一碗拉面放在我桌前。我正在思考别的事走了神,接过拉面就吃了一口,这才感觉不对。“这哪里是二细,分明是毛细。”于是连声喊道:“服务员,过来,我要的是二细,你上错了。”
服务员笑着跑过来说:“先生,实在对不起,是我端错了,这碗毛细是对面桌上那位先生的,可是你已经吃了一口,没法换了。”
服务员说这话时,对面桌上的那位男士听到后冲着服务员笑了笑说:“没关系啦,上错就上错了,等二细出来给我,都是一个味,价钱也一样,不碍事的。”
我却不依不饶地说:“我吃不惯毛细,这碗毛细是你端错的,与我无关,你还是给我换一碗二细。”
我的声音特别大,此话一出,引来了店主,店主连忙向我致歉说:“先生,对不起,我们是新开张的店,服务员也是刚刚招聘来的,服务不周,请多多谅解,我马上给你换成二细。”说完,店主吩咐服务员将那碗毛细倒掉重新换一碗二细上来。
下午下班,我去火车站接朋友,看到那名服务员瘦小的身躯背着学生的铺盖下了公交车。我们离得很近,服务员看到了我,顿时眼眶溢出泪花。
我问:“这是要去哪里呀?”
服务员委屈地说:“店主说我给客人上错了面,引得客人不满,刚刚开张的新店,就在服务上出了问题,影响了店里的声誉,店主说要杀一儆百,就辞退了我,只好回农村的家了。”
那碗打半价的拉面仅三元钱,我却害得一个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女孩丢了工作。看着她沉重的脚步和那瘦小远去的背影,我无比自责,内心无数次的谴责自己为什么不能绅士一点。
有时,我们需要绅士一下,能够原谅别人的小过错。不要为了自己丝毫的利益,却让对方付出成倍的代价。
二、受委屈
儿子上幼儿园,每天早送晚接,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在接孩子时问长问短,如:“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吗?今天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吗?”甚至还有人问,“今天老师对你好吗?”
一天下午,我照常去接儿子,看到一个老奶奶在问孙子:“强强,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孙子当下被问得哭了起来说:“奶奶,元吉抢我玩具,还动手打我。”听到孙子被打,奶奶阴沉着脸问:“元吉是哪个?奶奶找他家长说理去。”
孙子顺手指了一下说:“他就是元吉。”我顺着强强手指的方面望去,看到一个老大爷正领着一个小男孩出幼儿园的大门。
这位老奶奶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问小男孩:“你就是元吉?”小朋友疑惑地看了老奶奶一眼说:“我是元吉。”老奶奶说:“你为什么抢强强的玩具还打他?”元吉说:“我没有抢他的玩具,我要和他换玩具,他不换,还把我的玩具丢在地上,还推了我一把,是他先动手的。”
尽管元吉说得理直气壮,但老奶奶还是不依不饶,又说:“你和强强打架,以后还是离他远点。”说完又对元吉的爷爷说:“作为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动手打人……”老奶奶的话还没说完,元吉的爷爷听不下去了,说:“孩子在一起玩,哪有不发生矛盾的,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于是,两个老人竟然吵了起来,所幸被其他家长拉开。
第二天下午放学,我又去接儿子,看到强强和元吉手挽手有说有笑地走出幼儿园大门。奶奶一把拉住强强问:“你咋还和元吉在一起呀,要离他远点。”强强说:“奶奶,老师说,小朋友在一起,玩笑打闹少不了,不要计较别人,要搞好团结。”
现实中,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关爱超过了一切,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处处怕孩子吃亏。其实,孩子正在成长阶段,受点委屈吃点亏又能怎样?孩子都不计较,当家长的又何必计较呢?
三、老来夫妻换性格
一辈子和老伴王大伯恩爱和睦的田大妈,退休后的生活却引起了王大伯的极大不满,两人开始有了争吵。
原来田大妈退休后爱上了旅游。起初,王大伯觉得她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出去旅游散散心倒也无妨。没承想,田大妈在天南海北的旅游中结识了一帮朋友,现在的田大妈不只是迷恋旅游,还和结识的朋友组成了一个骑行团,大家相约着骑行旅游。
这可激怒了王大伯,他对田大妈说,你旅游转转也该收心了,现在又搞什么骑行,这一大把年纪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摔一下或撞在哪里伤着了可怎么办。
田大妈说,你年轻工作时经常出差,可以说走遍了全国各地,我一个人守着家照看孩子操持家务,现在孩子工作了,我也退休了,没有了任何负担,我也该洒洒脱脱地做点我喜欢做的事了。
王大伯还是无法认同老伴的观点,他觉得自己年轻时工作忙,又经常出差在外,照顾家庭少,如今退休了,哪里也不想再去了,应该好好呆在家里多陪陪老伴,弥补弥补对家人的亏欠,谁知老伴不但不买账还嫌他不支持她。
王大伯能够感觉到老伴的性格明显变了,变得不再像退休前那样事事都依靠他,事事都求他做主,事事都和他商量。如今的田大妈,变得独立自主,喜欢外出、喜欢广交朋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操持家务和照料子女上。
说实话,退休后的田大妈也开始讨厌王大伯,觉得他变得优柔寡断,遇到大小事务都会对她说,并依赖她。人还不算老,整日守在家中絮絮叨叨,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生怕磕着碰着,好像人是泥捏的一样脆弱,就只能整日呆在家里。她多么希望王大伯能够陪着她一起旅游,一起骑行,支持她的户外生活,不要整日守在家中。
由于双方性格的变化,让田大妈和王大伯这对恩爱了大半辈子的夫妻却在退休后变得争吵不休。
邻居老杨做了一辈子心理医生,如今退休在家。老杨看到田大妈和王大伯经常争吵后,劝他们说,女人把大半生的时间都给了家庭和子女,再加上工作忙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退休后女人没了负担,于是会变得独立而自信,并开始喜欢外面的世界,重拾年轻时的梦想。而男人们大部分时间扑在事业上,对家庭以及妻儿照顾很少,退休后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倍感凄凉,于是变得患得患失,开始对家人亏欠的部分进行弥补,并讨厌了外面的世界而喜欢呆在家里。这样,夫妻之间的性格就成了互换,于是变得谁也不能适应对方。
老杨还说,退休后,夫妻间要相互理解,遇事多商定,尽量去满足对方的需求,遇有不同意见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人老了,需要相互陪伴,只有亲人的陪伴,才能减少老人抑郁和消极的情绪。
经过老杨的劝说,田大妈和王大伯都反思了自己,两人都认同老杨的观点,并相互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于是,王大伯计划着陪田大妈出去旅行。而田大妈也不再那么自主了,不论想做什么都和王大伯协商,并征得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