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怪象(小说)
一
在西南山区有一个村庄叫“食府村”。
这个村庄共有三十多户人家,有三姓家族长居于此。一个是范姓家族,一个是蔡姓家族,还有一个就是汤姓家族。
三姓家族都与食品有关,故得名——食府村。
传说“五男二女”之家,必多子多孙,富足幸福。
也有传言:“五男二女”累死你。
在食府村,也有三户“五男二女”之家,恰巧范姓、蔡姓、汤姓各一户。
二
话说范姓家族,其家长是原国民党官员,一身的官僚习气,军阀作风,脾气暴躁,嗜酒成命。
自从得了“五男二女”后,其感到心满意足,内心的喜悦自不必言说。然而,在孩子的管教上,将自己在军队中对待士兵的那套看家本领,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也就成为父亲的“士兵”。
对孩子管教严格,稍不听话,非打即骂。弄得孩子们见了父亲,都是忐忑不安,诚惶诚恐。为了不招惹更大的麻烦,也只能言听即从。在他们看来,没有丝毫的父子之情,只有军官与士兵、上级与下级的惟命是从。
这天,刚刚10岁出头的儿子——范家老四放学回家,还未等将书包放下,便接到父亲的任务,命令他去河边放羊。
范家老四哪敢怠慢,只得赶着五只羊,朝着村北头的河边走去。来到河边,把羊赶到一片青草处,自己便在河边玩耍。
这时,一只小羊也来凑热闹,跑到了河里,眼见小羊向河中游去,老四不由分说,赶忙去拽小羊。小羊一个不服气,便将老四拽进河里。哪知河水不浅,老四又不会游泳。天气将晚,也没人路过此地。
天气已被黑色笼罩,不见老四和五羊回来。家人便纷纷寻找,在河边见到了五羊,在河面上见到了漂浮的老四。
家人急忙打捞,但早已没了气息。
在料理老四后事的同时,全家人化悲痛为力量,一起将愤怒、怨恨的目光都投向了父亲。无不认为,要不是父亲逼着老四去放羊,也不会有现在的恶果。
然而,作为父亲的老范,又何曾想到会有此结果?
他也只能将丧子之痛埋在心底,却依然在家人面前耀武扬威,说一不二。
时隔多年,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而老范却双目失明。这一突发的变故,使习惯于横行霸道的老范无法适从。
一天清晨,人们发现老范上吊自尽……
三
再说蔡姓家族,其父作为一村之长,为人厚道,多为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在村内颇得民心。
看着“五男二女”逐渐长大,自己也已年过花甲,便将村长之职,让位于年轻人。
好在,孩子们均已长大成人,除了老五还在上学,其他兄弟姐妹均已成家立业,且有了合适的工作。
蔡家老四,由于是高中毕业,被招到一家工厂上班,更是引来邻里乡亲的羡慕嫉妒恨。
刚刚20出头的老四,凭借高中学到的知识,还有父亲就任村长时的熏陶,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作为车间主任的后被人选加以培养。
一天下班后,蔡家老四按照师傅的要求,将机器里的杂物清理干净,继续留在操作间忙碌着。
这时,不知哪个讨嫌的,以为车间里没人了,没事将电闸开启。本来机器是停止的,老四正将手臂伸进机器中清理杂物,机器的突然转动,将右臂卷入其中。一声惨叫之后,发现车间里有人,那人便又急忙拉闸断电,但为时已晚,老四的右臂变得血肉模糊。赶紧叫人将老四的右臂从机器里抽出来,送往医院。后因抢救及时,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再后来,厂里又安排老四到上海一家著名医院手术,安装了一条假臂。从此,蔡家老四落得个终生残疾。
本来很有可能晋升车间主任的他,只能成为厂里的闲人,连对象都没有的他,又能怎么样呢?谁又愿意跟一个残疾人组建家庭呢?!
后来,在师傅的撮合下,与一位能说会道、身材苗条的农村女子结婚,开始了忍气吞声、言听计从的婚后生活。
如今,老四已经退休,儿女均已成家,并有了各自的孩子,他——也算是功德圆满,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可言,但尽享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也算是对蔡家老四最大的恩惠。
四
后说汤姓家族。其家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家人老实巴交,与邻居和睦相处。
作为“五男二女”之家,可不像范家、蔡家那么高兴一时。因为,汤家老四自从降生就是一个残疾——天生的腿瘸。
随着汤老四的一天天长大,父母发现,在兄弟五人中,老四相貌堂堂,四方大脸,浓眉大眼,能说会道,其身上始终透着一股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头。
记得上中学那会儿,一向不甘寂寞的汤老四,自作主张将自己的学名——“汤来全”,改为“汤胜”。言外之意,就是要胜人一筹。可能平时被其他同学嘲笑、欺辱的结果,那种一争高下的心理愈发强烈。
初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不佳,并未考取高中。村里考虑到他身有残疾,便让他担任村里的出纳,这样,可以避免体力劳动。
但有人提出:出纳他可干不了。出纳需要经常往乡里跑,去趟乡里骑车也得一个来小时,而他腿脚不好,又不会骑车,恐怕去一趟还不得半天、一天的呀!经过商议,还是同意给汤胜一次机会。
得知此情况,汤胜的脾气上来了,非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给村部看。不就是骑车嘛!对于刚刚初中毕业、个头不高的他,还真有些难度。何况他还腿脚不好,真是难为了他。看到他一次次骑上去,又一次次连人带车的摔倒,大家都上去劝道:不行就别练了。可他不听,他知道这是自己从事出纳业务必备的技能。
就这样,不知摔了多少跤?身上有多少伤痕?终于他成功了,能够象正常人一样骑车去乡里了。与此同时,他积极主动向村里的老出纳学习,不懂就问,很快就能胜任了出纳工作。
经过几年的锻炼,他已转为村部会计。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号召大家先富起来。老四便对“汤胜”的名字不再满意,又改名为“汤富”。不言而愈,就是要成为一个富有、富足的人。
村里要增加收入,开展副业,带领全村致富,决定利用村里现有的煤矿资源,建个煤厂,需要找个牵头的厂长。
已是村部会计、30出头的汤富,不再甘于会计的工作。由于具有在村部工作的经历,经过村委会研究,同意汤富的自荐申请,他摇身一变成为煤厂厂长。
还真别说,汤富还真有一套生意经,很快将煤厂建起来,并拉来了投资,顺利的运转起来。很快又还清了贷款,进入了盈利阶段。
八十年代,物质贫乏,还不象现在全民经商。可以说,只要经商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汤富经营的是稀有资源——煤炭生意。
生意越做越大,为村里摆脱贫困,发家致富,汤富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这一年,村里要将煤厂承包给个人。需要签订合同,上交数目不小的注册资金。当时,尽管村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但要拿出大笔投资成本,还是非常困难的。何况,别人对煤厂情况也不太了解。
经过一番酝酿,没有比汤富更合适的人选了。于是,汤富又是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第一个私人老板——煤厂厂长。
他大刀阔斧,从银行贷了款,与客户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兄弟姐妹一家人都安排在关键岗位。
看来这个名字改得好呀!不下几年,汤富便还清了贷款,煤厂生意红红火火,他,也没有辱没“汤富”的名字,成了村里的首富。
于是,年近40的汤富,花了7000元从河北买了个媳妇,算是完成了终生大事,后又生有2个孩子。尽管政策不允许,但是汤富有钱,交了罚款也就不了了之。
有钱之后,汤富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又在城镇买了商品住房,后还添购了汽车,将孩子安排在城镇上学,可以说,老天对汤老四不薄,也算是对他前半生的一种补偿吧!
也许是操劳过度,也许是乐极生悲,也许是无福消受。
经医院检查,汤富身患癌症,以至晚期。
早早地安排后世,已过不惑之年的汤富,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父母妻儿,可谓是死不瞑目。
时隔两年,汤富妻子带着房车,带着孩子,与一位离异的乡镇干部重新组建了家庭……
五
食府村怎么了?
不是传说“五男二女”之家,多子多孙,富足幸福嘛?!
不是传说“五男二女”累死你嘛?!
食府村“五男二女”之家的老四,怎么都是这个结果?
好在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别说“五男二女”了,就是两男两女,也已成为了一种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