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江山】红梅嫂子(散文) ——----南垣村之十一
“咚咚咚,呛呛呛!咚呛咚呛,咚咚呛!”隔壁院里锣鼓喧天,从清早响到中午。大门上贴着大大的“囍”字,窗户上挂着大红花,老队长大伯与大娘进进出出,热情的招呼亲朋入席,眼睛却不时盯着大门看,显得焦躁不安。
我那时上初一,“文革”开始了,回到村里,跟着一群伙伴,在大人堆里串来串去,忽听几个大嫂窃窃私语,“这都大中午了,怎么新郎还没回来,看把老队长急成啥了,多么要面子的人,这下面子落了一地。唉!”
过午,人明显少了,酒席吃完了,院子里一片狼藉。鼓乐队吹吹打打的声音继续着,拿了主人的钱,不管新人露不露面,这鼓乐不敢有半点偷懒。
太阳呈弧形向西下滑,晚霞照在东屋新房的窗户上,用红绸子扎成的大红花愈发鲜艳。
月亮挂上树稍,鼓乐队打起坐场,一男一女唱起眉户剧《小二黑结婚》,我夹在听众中,迷迷瞪瞪的不知唱的什么,迷迷糊糊中看见大伯向大家致歉,人们唏嘘着向大门外散去。闹腾了一天,愣是没看到新郎新娘。
这新嫂子是何等人物?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期盼,整个结婚事件像蒙着一层神秘的薄纱。我们两家只隔半截土墙,平时大娘与我家人墙这边递东西墙那边接,站在半截墙两边聊天。我有事没事站在半截墙边往那边眊,期盼新嫂子出现,可她迟迟不肯露脸。
一天下午,我随着大人们到打麦场边的菜地栽小葱,组长分配与我同畦的那位女青年有些面生,大学生模样,举止文雅,引起我的好奇,她是谁?包队干部?下乡知青?接受再教育的大学生?那会儿常有这些人来队里干活。
她圆圆的脸庞,樱桃小嘴,一双柳叶眉下,黑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像会说话,鼻梁笔挺,像少数民族,齐耳短发衬着秀气的脸,秀外慧中。那高挑的个头,给人沉稳干练的印象。她一直埋头干活,前面有人挑开一条浅浅的沟,她把小葱栽上,用手把土拢在根上,又快又齐,霎时,她身后一行整齐的小葱拉开间距,排好了队(我负责给她递葱苗),组长表扬我们干的好,还让其他组员参观。休息时间,一群一伙的小媳妇儿大姑娘聊天说笑,唧唧喳喳,她一个人坐在地头看书,我凑过去看了一眼:《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本书听我们老师讲过梗概,里面有姐妹俩,姐姐叫金环,妹妹叫银环,我做梦都想看到这本书。今天在田间地头看到了,对面前这位陌生女子肃然起敬,感觉她与那满地的嫂子都不一样。在一个孩子心里,她就是偶像。
从那次栽小葱之后,只要有机会,我就粘着这位偶像。队里记工员姐姐出嫁了,早上一阵钟声过后,人们陆陆续续从各种不同的门出来,在井台边集合,队长照例分配农活,分完活说了一句:“大家先不要急着走,咱队上记工员孙翠翠嫁到外队了,这几天我先记着工分,咱今天选个记工员。”队长话音一落,人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人提名王小虎,有人提名张月爱,有人提孙小梅,提我的也不少。讨论后,队长站在一个台阶上,他背后有块斑驳的黑板,歪歪扭扭的写了:二女儿。人们哄堂大笑。“二女儿”是我的小名,因排行老二。平常叔叔婶子就这么叫惯了,忽然写在全队唯一的黑板上,就觉得滑稽可笑。这么土的名字,连姓不带,登上大雅之堂,真不是那么回事。
“队长,人家二女儿有官名哩”。
“自己上来写吧!”队长有点窘态。他一共识不了一筐字,官名真写不来。
我没勇气上去,一是不好意思,二是黑板那么高,够不上。大家推推让让的,这样会躭误出工。紧急时刻,我那位偶像站了出来,拿了队长手上那半截粉笔,工工整整的写了“张心莲”三个字,字迹娟秀刚劲,人们拍起手来。偶像的形象在我及全队人心目中高大起来。
她是谁?
记工员的任务是在下工前把每个社员今天的干的活儿根据队长评估的质量数量记下工分。到月底总算。这都记完了,还差一个人,我的偶像红着脸过来报名:党红梅,8分。这名字真好!我心里冒出《党的女儿》那部电影,《红梅赞》那首歌。原来这就是隔壁的新嫂子,结婚那天红毯子上新娘这个名字挂了一天,今天终于露脸了。几十年过去了,新郎大哥,新娘嫂子结婚那天为什么没露面,至今还是个谜。
队上男劳力少,女劳力多,跟我一般年龄的有八个,统称我们“小女子”,小女子们不能算全劳力,队长给我们派些平地拍土疙瘩修地脚头,没技术含量的活儿,工分也记的少。
我偏往全劳力行列里挤,往党红梅嫂子身边蹭。嫂子也愿意与我为伴,耧地垅,是技术活儿,一条垅记10分。有的人干了几十年农活,就是不会耧垅。可红梅嫂子会耧垅,她用脚踢踏出一条白线,直直的,她用耙子拢过来土,搭起一边,我笨手笨脚的把另一边拢土完成,红梅嫂子那边已经到地头了,我这半边才到中间一半,累的急出一头汗,嫂子在那头笑着喊:别着急,一回生二回熟嘛。她从那头退着耧,终于与我回合了,一条垅完成了。红梅嫂子不放心,又从头到尾修一遍,才放心,等着队长验收过关,今天上午就可以挣10个工分。
按理说,红梅嫂子可以拿七成,我是徒弟,业务不熟,她干的多,有技术。但记工分时,嫂子执意与我平分,她微笑着说,做人要厚道,半斤八两的,不能斤斤计较。红梅嫂子的话,让在场的人都肃然起敬。
孙家莲莲嫂与张家腊花嫂都低下了头,前天俩人因一个工分吵的赤眼白脸。那个年代,工分就是钱。一个壮小伙一天也就挣10个工分啊!
红梅嫂高中毕业,在队里是文化最高的人,她看过好多书,《青春之歌》《三家巷》《雷雨》《骆驼祥子》《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我每天下了工吃完饭,就到红梅嫂子家去听她讲书里的人与事,向她问好多问题,有时晚上十二点才被半截墙那边的妈叫回去。自从认识了红梅嫂子,我的农村生活变的美好起来,充满阳光,燃起希望。
下雨天是庄稼人的星期天,男的有凑一块打扑克的,有睡懒觉的,有帮家人拧麻绳的,那会儿没人搓麻将赌博的(没钱)。嫂子们有纺线织布的,有做鞋做衣服的,也有趁雨天不出工回娘家看父母的。
红梅嫂一个人在家,大哥在外县上班,具体做什么工作,嫂子从没说过。我又瞒着妈去看书,嫂子手里做着针线活儿,嘴里回答着我的问题。我仿佛回到读书年代,心里高兴满足极了。
忽然,外面有嘈杂声,好像又有人吵架。那会儿吵架的事时有发生,尤其妇女居多。婆媳因一把柴,一瓶油会吵一晌。张家的母鸡跑到李家鸡窝下了几个蛋会吵一中午,王家借了孙家的面,满盆借平盆还的也会吵一顿。高家借了曹家的新锄头还回旧锄头会起纠纷……。这时,手里拿着针线活的嫂子们会跑出来,有的看热闹,有的评头论足,有的仗义执言。吵架的两方各发誓不承认,不分胜负,相互僵持。这时,会有男人们出来,各家男人骂自家的老婆一顿,扭送回家,裁判嫂子们一边说着是非,一边悻悻离去。
唉!都是因为一个”穷”字,这个时候,红梅嫂子会一声长叹!
有一段时间,红梅嫂子不看小说,也不讲故事了,她不知从哪里抱回来一摞关于养殖的书。每天收工回来就看这些书。一天,她从集市上买回一头白色小猪交给婆婆,并给这头小猪制定了喂养方案。婆婆嘟嘟囔囔的说:“我喂了一辈子猪,还没有见过这么看着书喂猪的。”
红梅嫂每天收工回来就看她的小猪,按书上要求调食,定时定量喂食,小猪一天一个样,这小猪不生病,一股劲长膘,六个月出了槽,比别家提前了四个月,卖了个好价钱,婆婆高兴的逢人就夸,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红梅嫂子心里想着,养一头猪不如多养几头,于是她与公公商量:“爸,咱扩建猪圈,多买几头猪崽,不是可以多收入吗?”
公爹低着头只管吸烟,前年因为多卖了几只羊,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没收了卖羊款,还被撤了队长的职务,这养猪与养羊不是一样吗?
“不能干!不能干!万万不能干!”公公头搖的像波浪鼓。
“这一头猪不是资本主义尾巴,怎么养多了就不行?”红梅嫂不解的问道。
“每家规定可养一头猪,要给队里踩粪,每年种麦前一头猪要交一车粪,多了就成资本主义尾巴了!”
真是笑话!红梅嫂子没了主意。
过了一个多月,有一天红梅嫂子跟我说:“二女儿,你说不让社员家里养猪,集体可以养啊,队里收入多了,咱社员生活不就好了吗?”
“是呀,是呀。”我高兴的喊起来。
于是,红梅嫂子叫我陪她去找队长商量,那想队长摇着头说:“不行!不行!我可不趟这浑水。”
养猪的事儿泡汤了,行不通。
那会儿,我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有钱不赚,非要让人受穷呢?
后来才知道,那会是计划经济,让农民种玉米,不敢种大豆,让你种粮食,不敢种经济作物。怎么敢养羊养猪呢?红梅嫂子的致富梦就这样搁浅了。
红卫兵,造反队辩论,开批斗会。老队长,新队长都被揪上批斗会,红梅嫂子的丈夫也被停职,回到家赋闲。人心惶惶,致富梦没人敢做。
后来,复课闹革命,我又去读书了。读完初中读高中,毕业后回到村学校一直当代教,那会没电话,与红梅嫂失去联系,她这几年的情况知道的不多。听妈说过她生了两个男孩,就随丈夫进城享福去了。后来,我父母搬到了镇上,妈也不知道红梅嫂的情况。
学校周一举行升旗仪式,那位升旗手引起我的注意,这孩子大大方方,聪明机灵,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村里的孩子不会说普通话,老师讲课也是方言,他怎么会说普通话呢?奇怪的是,升旗手的那双眼睛,那副鼻梁,好熟悉,好熟悉。
我把升旗手请到办公室,给他拿糖吃,这孩子竟礼貌的拒绝了,农村的孩子绝不是这样。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长叫什么?”我好奇的问道。
“我叫侯卫东,爸爸候国正,妈妈党红梅。”孩子大大方方,朗声回答。
我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你是红梅嫂的儿子?”孩子不知所措,不停的点头。
原来,侯大哥官复原职,红梅嫂跟着进了城,又生了一个女儿。卫东是老大,刚上五年级,两个小的一个上三年级,一个学前班。“你们怎么又回村来了?”
话刚问完,孩子的眼圈红了,“我爸不在了,妈不愿在城里待,就回来了。”
像晴天霹雳击晕了我的头,红梅嫂——我心目中的偶像,党的女儿,厄运怎么会降临在你身上?
我急急忙忙赶到侯家,红梅嫂比原来消瘦多了,两鬓有了白发,但那双眼晴依旧一闪一闪会说话,那鼻梁笔挺,显露出坚强刚毅。
红梅嫂寥寥数语,告诉我候大哥下乡抢洪中为救老乡以身殉职,本来组织安排她在县政府工作,可她考虑到工资低,三个孩子上学开销大,就带着大哥的抚恤金回到老家。她说,现在政策宽松了,农村也包产到户了,我还想圆我的致富梦。说话时的神气,与多年前一模一样,那个上进,聪慧知性的红梅嫂站在我面前,愈来愈大,须仰视可见。
放下了所有的悲伤,担起千斤重担。红梅嫂带着莲莲嫂,腊花嫂,玉珍嫂等十几位嫂子,建了新型猪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她们的举动惊动了女县委书记,她让县畜牧局引进优良猪崽,还派了一名技术员来帮助她们。
红梅嫂大展身手,她执着坚定,勤奋学习,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困难,但都想方设法解决。她的红星养猪场办的风生水起。她们养的瘦肉型猪肉供不应求,由于红梅嫂爱学习,勤思考,学会了电脑,利用互联网把猪肉推广到全国各地,三八妇女节上,女县委书记亲自为红梅嫂戴上红花,为她颁发了“三八红旗手”的证书,并号召全县妇女向红梅嫂学习。
纵然千辛万苦,也要坚持向前,红梅嫂终于圆了她的致富梦,为女人们趟出了一条致富路。
有人编快板赞曰:
县长遗孀党红梅,
不愧党的好女儿,
厄运面前不屈服,
一面旗帜得人心,
不贪荣华与富贵,
回乡致富带头人。
2018年7月1日献给党的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