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文学是情学(随笔·家园)

精品 【八一】文学是情学(随笔·家园) ——写作拾贝二章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35.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1发表时间:2018-07-31 17:36:58

【八一】文学是情学(随笔·家园)
   写作拾贝(二)
  
   好象是在2000年左右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你就是陈亚珍吧?
   我说是的,请问你哪位?
   她说我找你二年了,往单位打电话人家说你不在,问你家里电话,人家不便告我。今天我硬把你家的电话问出来。
   我说有事吗?
   我想见你,我看过你的书,有一肚子话想说,你家在哪儿?我去你家。
   我只得告诉她,这是个女士。
   客人来家后才得知,她是来自老区的一个小学代教。她在一个朋友家见到一本名为《碎片儿》的小说,一口气读完,还不过瘾,觉得这里面的人物特别有激励她走一条成功的路,语言反复品都有味道。她请求朋友把这本书给了她,朋友不干,她只好买了几盘磁带在录音机里,用自己的普通话录置出来,结果阅读时的语言质感出不来。她万分舍不得这本书,可朋友催要,不还又不对,于是她只好上门找我求一本书。让我惊奇的是,她竟能大段大段地背诵书中的文字。她说看了书中的沈跃,她一定要走出山区,她们那个边城太封闭了,不适宜她发展,她还说她是山西晚报的特邀通讯员,一个月可上十几篇文章。她就是太喜欢我的语言风格,才想索要这本书。让我过意不去的是,这本书确实已经没有了,她说能买到也行啊。我只好给出版社联系帮她邮购了一本。
   聊久了,她说,我未见你之前觉得你很神秘,可是见面了,你亲切得就像邻居家的大姐姐。这位女士叫路丽华,自从那次见面后再无她的消息,等到几年后再见她时,她已成为《晋中晚报》的首席记者,已有许多殊荣,成为我们这个市里实力派“名记”,她有山区人的朴实、坚韧的性格,思维敏捷,知识广博,谈起话来天马行空,对现代文坛颇为了解。她说她走出山区,全仗书里主人公的启示。
   每见到她我总是很感动!我奇怪,《碎片儿》的女主人公,我只不过写了她成长的经历,生命遭遇的疼痛。她是倔犟的,是愤世嫉俗的,自尊而且是不服输的,但我一点没有意思教导谁奋发向上。可她却起到了激励人心的功效。这让我想起路遥的《平凡世界》很多人从中得到激励,就象我曾经被《简爱》的人格激励过:“是的,我不漂亮,但我的人格和你等高……”这句话整整激励了我半生。等级世界对人性的压抑是永恒的,无论怎样呐喊都无济于事。因此,当没有人把自己当人看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拿出足够的信心把自己当人看,当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时候,自己也一定要有足够谦逊把别人当人看。我也曾被《飘》里的主人公斯佳丽的洒脱迷恋过,一旦遇到无法攻克的困难她会转一个弯:“睡一觉,明天再说”;我曾被《珍妮姑娘》的爱情经历激动过,一生没有名份,但她一生都是被爱的女人,比起名份显赫,爱情疲软,我宁肯是珍妮,因为书写了爱情的崇高。我喜欢浩然笔下的高大泉、萧常春,这些人物的人格力量一度让我效仿。学界说这是“高大全、假大空”我不能苟同,我就是吸收着这些人的精神养份成长的,我为浩然鸣不平,那个时代“高大泉”这样的人物是大有人在的,最贴近的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一生的符号就是奉献!所以我信。
   这让我常想:“文以载道”其实就是你的创造,你的思想,你的立场、你的人物任何时候都可以与读者交谈,拥有启示作用,对读者的人生有所感悟,引起共鸣,并且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便是“道”吧?或者是功能吧?如果文学除去娱乐、探奇之外,最时髦的大概就是欲望化描写:权力欲、金钱欲、占有欲、支配欲、暴发欲等等,这些欲望无限渲染,展示得淋漓尽致,常常让人失望甚至绝望。文学因何而伟大,就是因为她充满理想之光,为世人提供精神养分,如何在物质欲望面前保持良知的有效渗透。
   我在看阎真的《沧浪之水》时,阅读欲望非常强,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从理想到现实彻底颠覆的过程,我不敢说这是知识分子的变节,但实质也是放弃精神态度投向生存的物态,在削尖脑袋往上爬的细节是悲哀而可笑的,他爬上去了,以为会有好的领导作风,结果身不由己。这确实是现实。阎真也是持批判态度的。可他给了我彻底的绝望!公务族看了这本书感慨说:原来对爬上的手段还有所蒙胧,这本书算是知道升官之道了。阎真这本书有深刻之处,但也有单薄之处,世上有很多人无法抵御物质的诱惑最终投诚,但还有一部分人,一生都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挣扎,但也有少数人拒绝诱惑,坚持精神的高度。那么这些人就是理想的坐标,就是精神偶像!也许他(她)没有很高的位子、名号,但他们的精神高于这一切。设若各类人等纷呈展现,读者就会各取所需。“要么是整齐划一的扬升,要么是整齐划一的沉陷”(一个青年诗人语)这不是世界的真实。总有一片叶子在树中坚守,直到生命的终结。如果只迎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忽视了极少数的真正的精英,世界将会漆黑一片。
   “文学的根本审美特性是精神性的”。(雷达语)文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自然就会远离读者,人们不再读书是因为书中找不到黄金,吸收不到精神养分,就像锄头没有土地,打造得再精致也没用处啊。《平凡世界》、《简爱》等激励过很多人我以为还是有理想主义的光芒发出的光亮温暖了人心。
   而《碎片儿》不是个成熟的作品,但读者从中抓到自己的一瓜一鳞的滋润,并激发了向上心理,也与理想主义有关。从中我有一点感悟,任何是时候人们都是需要理想光芒的照射,因为它是精神的象征。
  
   写作拾贝(三)
  
   一段时期女友不断向我要书,以为是在为我推销,其实那是我用腰包里活生生的人民币自己购置的,出版社给二十本样书已是大面子了,但也属推销吧,我只得慷慨奉送。。
   有一天结果出来了。说一个外科医生,因看《碎片儿》,回到家中饭也不吃了,两眼哭得肿胀,老婆以为他出了医疗事故。紧张的问说怎么了这是,男子大汉的哭成这样?他顾不上回答老婆的话,只说我不想吃饭,你们先吃,别管我。说完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一气看完为止。然后才告诉老婆,看了一本书,和他小时候一样……
   老婆方才释然。
   他要女友找我全部的作品看。他说他很少看文学类的书,可是看了这部书勾起了他的阅读欲望,因为有一种生命成长的怀念,一种思想感情的释放,一种贴近心灵的亲切……
   女友咯咯地笑着,看你把人家搞成这样。
   类似这样的阅读反馈很多,同事的母亲,看这部书的过程心脏病发作了。说,这么小的孩子受这制,太可怜了,我最不能看孩子心受制……这位母亲因为过分悲痛引起心脏病发作,我以为是激发了母性的悲悯情怀。
   这与生命有关。
   这样的阅读也许比专家们功利性阅读的感觉更准确。它的面世仿佛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基因。坚持书写生命在困境中突围的精神状态。任何一个生命离不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这都是背景,人是最大的符号!人在这里面的活动是重要的,只有人达于灵才能提升阅读品位。
   那时候仅仅是收集到民间的反馈,当如数家珍。此书首次被批评家雷达先生偶然翻看时被看进去了,他说,有些地方他也被感动了。我常看书看得都麻木了,很少有感动,但这本书有些地方让我落泪了,他说这是生命的书写,你把人在世上的苦难写透了,这是生命底部的疼痛,并且书写了民间的高尚……
   这使我更加深信了书写生命在困境中突围的可取性,因为它属于精神激素!
   作家成一说,有时候也想看些书,但很少能像看《碎片儿》这样,能紧紧抓住心弦一气看进去,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也是“文革”时期,但她书写的是人的命运,而非是政治命运,所以它就能深入人心,像《红字》、《简爱》等都是这样,因此就具有传世的品质……(研讨会发言录音)
   初次听到这种评价,对我比较意外,我只是把生命的体验真实再现,何以想过这么多?但这让我坚信:
   “文学是人学”这是个真理,“文学是情学”也是对的!这两种元素写好写足一部作品就有可读性了。如果文学作品不能为读者提供思想感情和精神纬度,那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平庸而苍白的。
  

共 31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样两段文字,我也不禁有想找到《碎片儿》一睹为快的冲动了。的确,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能找到共鸣者了。所谓共鸣,既表现出了志同道合,又表现在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被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感染和激励,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是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高度集中反映,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每一个读者的生活,成为了读者的镜子。这是文学作品的最大功用,正如作者所言:“你的思想,你的立场、你的人物任何时候都可以与读者交谈,拥有启示作用,对读者的人生有所感悟,引起共鸣,并且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便是“道”吧?或者是功能吧?”文学就是情学,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内心感想的,作者不必纠结于作品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作者自我的。但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则一定能够找到共鸣者,因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也是怀着纯洁的情感来阅读的,共鸣,是因为他从作品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知己!文学创作之最高境界,莫不如此吧?感谢陈老师的创作指教,向您学习。祝您在八一文学创作愉快。【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80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7-31 17:59:20
  费尽了力气,写出了一点感受,也不知是不是合适,还望陈老师多多指教。
今生何求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8-07-31 21:17:19
  费心了,编案很精彩!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溶月        2018-08-08 22:28:23
  碎片在文字中表达过往,又在现实中收获感动,可想而知它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怎样的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前段时间有幸编辑了老师的这部作品,只是我没能很好的理解故事中的点点滴滴真是遗憾,有机会一定再拜读老师的佳作。
一支素笔写尽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18-08-19 17:43:51
  断续阅读编辑,不如一口气阅读有感受。没有失系的。
3 楼        文友:郑美红        2019-06-25 03:36:05
  看过文章我有想读《碎片儿》。我想它肯定是能打动人的好作品。现在这本书哪里有买?
4 楼        文友:郑美红        2020-04-12 15:17:36
  现在我是第二次读《碎片儿》,第一次是在手机里读,现在是买一本书继续读。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流泪了,很少有这样感动我让我读了又读的书。谢谢陈老师的巨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