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故事】打麦影

编辑推荐 【故事】打麦影


作者:海淼 举人,4083.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29发表时间:2018-08-01 10:47:10

【故事】打麦影 我年轻时最爱去邻居家串门,听邻居大爷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这天是正月十四。我刚进门,就看到桌子前站满了人,邻居大爷给围着他的大人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打麦影的事。
   “人在做,天在看。这话一点也不假,一个家庭是否兴旺,要看平常是否积德行善。舍得力气干活,多做好事,一年的收成就会好,过上好日子;做事斤斤计较,和人打交道鸡蛋里算出横梁来,家里会永远青黄不接,紧紧巴巴;如果欺软怕硬,不敬老不养小,贪图个人享受,有你担惊害怕的时候。平时的为人和一年的收成挂着钩,这些都会在打麦影时预示出来。这事可不是传言,千真万确。有不相信的明天可以亲自去试试,看看你的德行和麦收时的收成有没有关系。”
   “大爷,您讲详细一点,怎么个试法?”我心里充满好奇,缠着大爷刨根问底。
   “正月十五那天夜里十二点后,一个人拿着提灯和簸萁到麦地里——听好了,要一个人,人多了不灵。把提灯放到麦子地里靠地头一步远的地方,然后别回头,拿着簸萁一直往回走,走到二百步的地方站住。将手里的簸萁举起,簸萁的里面朝着提灯的方向,一年的吉凶和收成就会通过提灯照出的影子,在簸萁上显示出来。如果这一年麦子大丰收,簸萁上会出现一个炸开的大麦穗的影子;如果收成欠佳,照出来的影子就会是个小小的麦穗;如果新的一年家境不顺,簸萁上的影子就不是麦穗了,会出现张牙舞爪跳舞的小人。后村的李老头在世时最相信这一套,每年都会去打麦影。他临死的那一年打麦影时,簸萁上的影子就是一个小人在跳舞。他一看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回家后卧床不起,让家人为他准备后事。家里人要给他找大夫拿药,他坚决不肯,说治了病也保不住命,不再花那冤枉钱。结果没出三个月,小命就没了。现在人们胆小起来,怕像李老头一样在簸萁上看到不吉利的东西,打麦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年年都去的,而且年年都灵验。”
   我听得入了神,回答:“今年我也要试试。”
   大爷哈哈大笑:“年轻人,你就别试了,听天由命吧。要是弄出个小人来跳舞,还会成为心病。”
   年轻气盛的我一点也不在乎大爷的恐吓之词,也大笑着说:“人总有一死,能体验一下未卜先知的滋味,值!”
   “你这孩子,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可要事先告诉你,不管看到的结果如何,都不能事先说出去。这叫天机不可泄露,知道不?别小小的年纪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有,时间和地点不能告诉任何人,要自始至终一个人去做。”大爷用眼睛盯着我,郑重其事地交代。
   大爷一本正经的样子还真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敢再用嬉笑的语气说话了。“嗯。大爷,我记下了,一定会按着你的话去做。”
   我自信,虽然我有点年轻气盛,但既不好吃懒做,也没欺压过良善,所以打麦影的结果如何,对我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说做就做。
   第二天夜幕降临后,我就开始心神不定,暗暗为打麦影盘算着。可越盼好像时间过得越慢,坐立不安。我娘好奇地问我:“鬼头鬼脑做什么?有事赶紧说。”
   “没事,就是觉得后院大爷的故事讲得有意思。对了,我再去听听,看看今晚有没有新故事。”我又转到邻居家,大爷的故事换成了新内容,是《王小冰鱼》,说孝顺的王小为了让病重的母亲在冬天吃到鱼,脱了衣服躺在湾里的冰上,等冰块溶化后捉鱼回家给母亲吃。我坐下来和伙伴们一起听,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知道已经到了夜里十二点(那时家里都没有钟表,白天时间可以在大喇叭的广播报时时听到,晚上喇叭停播,具体时间就拿不准了)以后呢?想着想着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弄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今天天气晴朗,月亮已经早早地升起来了,当月亮爬上天空的正南方,不就证明十二点了吗?
   大爷停止了讲故事,好奇地看了我一眼,“你小子不好好听讲,笑什么?”
   “我听着呢。大爷讲得真好,接着讲。”我收起笑容来回答。
   “给你大爷动心眼呢。这故事好笑吗?这故事告诉人们知恩图报,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你人在这里,心里不知道在琢磨什么鬼主意呢。”大爷说完站起来,“今天就到这里了,一会儿我还有正事要做,需要提前准备,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为了在打麦影时不和大爷碰到一起,也为了掌握准确时间,我回家小眯了一会儿后,就在棉袄外又套上一个大棉袄,把早准备好的提灯和簸萁拿到过道里,虚掩着大门,竖着耳朵去听邻居家的动静。想等大爷打麦影回来自己再去。
   但我冻麻了双脚也不见邻居的大门有动静,害怕不小心疏忽错过,我还悄悄走过去推过几次门。门在里面插得紧紧的,显然大爷一直没出来过。后来我到大街上抬头看了看,月亮已经明显地西沉,十二点肯定过了。我下了决心,不再等下去,拿着提灯和簸萁往村南走去。
   走出村口,我停下来用火柴把提灯点上,来到麦子地里,按着大爷的说法把提灯放在麦子地往里一步远的地方,然后拿着簸萁转身往回走。
   “一步、两步、三步……”在心里默数到二百步的时候,我停下来,将手里的簸萁里面向着背后的方向举起,眼睛盯着簸萁紧张地等待着。
   “一秒、两秒、三秒……”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后来又由越来越激动变成越来越平静,因为我等了很长时间,簸萁上什么也没显示。
   “大爷编故事糊弄我们呢。”我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念头。
   我长长地出了口气,将手里举起的簸萁放下来,回身去看麦地里的提灯,因为距离远,提灯里发出来的光线已经很微弱,完全没有往簸萁上投影的功能。我跺了跺冻得生疼的脚,把簸萁往地上一竖靠在腿上,搓了搓几乎要冻僵的双手,然后又拿起簸萁快速走过去,拿了提灯回家睡觉。
   第二天晚上,我吃过饭照样去了邻居大爷家。
   大爷正要开始给人们讲新故事。他看见我笑着摆了摆手,“小子,快坐下。新故事马上要开始了。今天讲故事开始前先做一个说明:本人讲故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夏天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冬天那里暖和那里躲着去,可不要背后说些对我讲的故事和我名声不利的话。好歹我是义务逗大家开心,浪费我的口舌,点我家的灯(点灯:那时家里都点煤油灯照明)熬我家的油,进门就坐我家的板凳。”
   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大爷,快开始吧。您好心好意哄我们开心,谁敢背后说您坏话我们教训他,永远不让他再进这个门听故事。”
   我见大爷拿眼睛瞟我,赶紧附和道:“就是,大爷尽管放心,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听,你为我们创造精神财富,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哪能拿您老人家的好心当做驴肝肺——跟您老人家唱反调呢?再说,您老人家说的绝对是真理,有时不灵验与您的话没有关系,只是实验者心不诚所造成的。”
   大爷点点头,乐呵呵地开始了新的演讲。
   我独自去打麦影的事后来没对别人说过。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慢慢理解了大爷讲故事的含义和心情,他的一些故事除了听别人讲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编出来的,除了那个打麦影有点迷信色彩,其他的都是借讲故事规劝人们弃恶扬善,本分做人。
   要搁到现在,邻居大爷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文采横溢的大作家呢!

共 27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个打麦影的故事很有些意思,不管它是否灵验,却蕴含了一些生活的哲理。麦子的收成与否主要是靠两个方面,一是雨水气温和日照,二是人的田间管理的优劣。靠灯光投影来决定年成好坏,只能算是个迷信的说法而已。咱们可以姑妄听之,姑妄试之,就能够判断出这项民俗活动有几分灵验或可信。故事讲得有底有凿,很有韵味,至少可以相信,讲故事的大爷是一个民间故事家。很有意思的故事,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8-01 11:13:57
  一个很精彩很有意思的故事,欣赏了,问候海淼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海淼        2018-08-01 12:15:08
  谢谢武戈老师费心编辑和精彩按语,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