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我的唠叨——送给孙子的升学礼物(随笔) ——写在孙子进入大学校园前的话
孙子,你即将步入大学校园,估计以后会很忙,当然,现在你也是忙忙碌碌,但是毕竟你现在的忙,大部分不是非忙不可,而是没有压力的,忙并且轻松愉快着(比如参加各种同学聚会和宴请),所以,我决定利用这一段时间和你好好的聊一聊。
不知道外国人怎么样,反正咱们身边的中国人,大多数都有这个习惯,在晚辈走进大学校园之前,送上自己的一份关爱,这份关爱的大多数表现形式就是钱。爷爷奶奶是俗人,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我们的关爱,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还有一份礼物送给你,那就是——唠叨。
唠叨应该算贬义词吧,因为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并且称之为“墨迹”!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又改不了,特别是对自己时刻牵挂的晚辈,那真是,爱之愈深,唠叨越甚!除非缺乏真爱!唠叨是出于难以抑制的关心,是事无巨细的千叮咛万嘱咐,我也只能够尽量让它简短一些。简短归纳如下:
一.带着爱心走天下,才能够充满阳光。
爱父母,爱亲人,善待身边所有人,应该是做人的最起码底线,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懂得爱生活,爱社会,爱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虽然还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她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起来的,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有责任靠自己的能力去改善她,而不应该吹毛求疵地讽刺挖苦她,把所有的丑陋现象都称之为“中国式的……”,不能够拿着放大镜去放大和寻找国家领导人,甚至开国元勋的缺点,离开时代背景的去做“事后诸葛亮”,好像我们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就像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改善母亲的形象和魅力,却不能够求全责备的,苛求自己的母亲完美无缺一样。
感悟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感谢现有的一切,让我们现在可以深造,将来可以施展才华,只是责任,也是幸福.带着爱心走天下,我们才能充满阳光和正能量,才能够即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二.把握机会,时不我待。
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个机遇,你们赢得了一个深造的机会和氛围.有人说,进入大学,就是闯过了焦头烂额的紧张学习阶段,这是事实,因为相对来说,以前的大学是严进宽出,只要进入大学,有几个是毕不了业的?但是,毕竟有毕不了业的,还有挂科以后需要多花钱“买”毕业证的,而且,即使同为毕业生,也有”合格品”和优质品的区别客观存在,含金量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拿到毕业证不是目的,而是最低标准!所以,咱们能不能够在没有人严格监督的状态下,凭自己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超常发挥地成为人见人爱,社会需要的优秀毕业生,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大学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简短的,但是,对我们提升自身品位,创造社会价值,造福伴侣、亲人、孩子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影响一生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战胜自我,勤奋耕读,才能够不浪费校园的大好资源,不虚度自己的大好时光.
三.洁身自好,优化自己的朋友圈。
古代的孟母择邻而居,告诉我们两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不能够否认,交友很重要!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摸爬滚打,不仅孟母,所有睿智的家长是不会忽视的.远离父母羽翼的大学生,离开了家长的鉴别,就要靠自己去优化自己的朋友圈,对那些把大学校园当成父母鞭长莫及的避风港,吃喝攀比,不学无术,用长辈的钱给自己装阔的人,我们即使不能够远离,也要心中有数,“敬而远之”,不能够让他们的斑斑劣迹,潜移默化地腐蚀我们。
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身边少一些这样的人?首先就是我们自己不做那样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你是鲜花,即使不够芬芳,也会引来蜜蜂与你创造甜蜜,你是垃圾,即使不甘寂寞,腐臭的气息也只能够吸引臭味相投的苍蝇!实践证明,同样的人品,相似的追求,有困难更体贴,有误会不翻脸,不强人所难,不唯我独尊,能够求大同存小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可以不离不弃的朋友!才是你陷入困境,难以自拔时,能够真心实意拉你一把的朋友!一只蜜蜂受到攻击,其他蜜蜂会拔”刺”相助,一只苍蝇受到攻击,其它苍蝇只会各自逃命!
朋友有男有女,也许有人成为我们的终身伴侣,靠吃吃喝喝的慷慨大方,靠不求上进的潇洒热情,靠装富摆阔显示的条件优越,很容易让拜金女黏黏糊糊,“体贴入微”,这样的人,当浪漫褪去,生活进入锅碗瓢盆的日常琐碎之后,你还指望她能够和你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吗?记住,你在低调,简朴,甚至遭遇困难时交的朋友,远比你在春风得意时,在慷慨大方时交的朋友更靠谱!
四.保持联系的畅通,尽量不让牵挂你的人担忧。
这是一个代差反应明显的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在父母和子女以及隔辈人之间!因为“外人”的牵挂,很多是出于关爱性的表示,或者礼节性的问候,她们会投其所好,让你高兴,所以很少有“不合时宜”,甚至有可能引起反感的絮絮叨叨。而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絮叨,是出于内心无法控制的情感,往往因为感性大于理性,而不注意对方的是不是乐于接受.这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礼节性的关爱,掩盖不了的区别之一!
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往往以”忙”为借口,而忘记沟通,相对于老年人的时间充裕来说,年轻人的确有更多的事情要忙,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忙到无暇顾及长辈人的情感吗?有的中年人,自己抑制不住情感的牵挂,经常“唠叨”自己的孩子,却不喜欢自己被老人“唠叨”。在通讯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发一个“安民告示”,或者发一个实时的动态,不是举手之劳吗?不需要占用工作和学习时间,不需要挤占处理家务琐事的时间,甚至,不希望打扰年轻人和伴侣之间的缠绵.我们在玩网络游戏之前,在和“好友”、“朋友”聊天之中,抽出几分钟顾及一下牵挂你的人,困难吗?哪怕是“群发”一些信息呢!
所以,可以说,长时间的“无声无息”,让牵挂自己的长辈,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用忙来解释,是无力的借口,“忘记”了牵挂你的人,才是本质!你小学四年级转学远离我们之后的第一次见面,你是在远处高喊着爷爷奶奶,像一只归巢的雏燕,急匆匆,迫不及待地向我们飞奔跑而来那一个画面,一直清晰的印在我们老两口的脑海里。以后你的每一次主动问候,每一次相聚时,哪怕几分钟离开网络游戏,认真和我们沟通,我们都念念不忘.经常听到人家议论:现在的孩子们,书读的越多,和家里的联系越少,甚至有的人,只有缺少生活费了,才想起和家里联系.希望你成为大学生以后,更加懂事,我们会尽量减少打扰你的学习,却希望经常看到你在不太忙的时候,主动发的信息!
五.有钱不乱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理财也需要学习。
按理说,既然我们把钱给了你,就不应该限制你,但是,我们还是免不了要唠叨几句,说一说我们的建议。俗语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们知道省吃俭用,懂得把钱用在刀刃上。而手头宽裕的孩子,就容易大手大脚,甚至铺张浪费。爷爷奶奶比较放心的是,你早在并不需要为钱斤斤计较的童年,即使面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也懂得钱要花的物有所值,甚至,能够抵御美味食品的诱惑,主动拒绝购买,让小商小贩都哭笑不得.这是很多孩子缺乏的,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希望你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多了以后,也能够保持本色,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是新的考验!
我们不是很了解大学生的花费需求,所以,对与什么地方该花,主要靠你的判断能力,但是,对什么地方不应该花,却有不少建议,比如,急功近利的放贷,幻想快速致富的传销,害人害己绝不可为!另外炒股不仅不靠谱,而且会养成不健康的投资理念,还有炫富式的比吃比喝,比生日宴请,看似好友成群,但是这些酒肉朋友,不仅不靠谱,远会影响自己素质的成长,近可以立竿见影的败坏自己的形象!这方面“抠”一点,等于给自己的朋友圈加了一道屏蔽假好友的“过滤网”。炫富有害无利!
听说,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也是可以研究和开发课外课题的,甚至有人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创业,如果需要“额外”投入,你是可以经过慎重考虑后使用的,哪怕是多交了一些“学费”,我们取得了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的。在没有合适的使用方向的时候,建议你早一些,把钱变成可以部分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因为他的受益是大大高于活期的。我们敢于把省吃俭用的积累让你学习理财,也是基于对你过去的肯定,对你未来的信任,没有这两点,即使社会的风气怎么样,我们也许不为所动,不随风逐流。因为你的爸爸妈妈,不仅有供你成长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早就有你读大学的预算和能力,用不着我们雪中送炭。
好了,明知道絮絮叨叨不好,还是板不住,因为老年人对隔辈人的爱是不亚于父母的,所不同的就是,更爱唠叨罢了。其实,我明知故犯,也是出于对你的信任,自认为你不会当成“耳旁风”,不奢望你全部采纳,去粗存精,采纳你认为正确的就好。
我会把这些唠叨,储存在你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的空间里,方便你以后有时间来看看,我相信你会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有不同的感悟,也许到了你成为爷爷的那一天,我们的大部分观点,就不谋而合了!
说得太多了,下定决心,就此打住!
你经常杞人忧天,又爱唠叨的奶奶
你偶尔板不住,喜欢把唠叨变成文字的爷爷
2018年7月30日
我是一个只读过九年书的“半文盲”,所写也只是真情实感的抒发而已。你的认真点评,让我深受鼓舞,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