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埋单(随笔·家园)
昨晚跟朋友一起吃饭,酒饱饭足之后,朋友冲着服务员潇洒的一挥手大母指和中指一搭“啪”的一声响:“小姐,埋单!”
就这么一句埋单,我就觉得想吐了。
不要说白吃,就是我自己掏腰包,在这种场合我还是很讨厌听埋单这两个字。一来我至今弄不明白埋单是什么意思,二来因为知道时下说埋单还是比较流行的,但我恰恰讨厌流行讨厌赶时髦。像这句“埋单”我听着就浑身不舒服,听着就想呕吐。奇怪的是有不少人喜欢说埋单这两个字,我有一回在网上甚至看到中央一位大官说很多企业自身发展了却污染了环境,结果是政府埋单。连中央这么大的官都会用上这句埋单可想而知是比较流行的词语了。
我很纳闷,为什么要说埋单?买单才对啊!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在饭馆吃过饭后,掏腰包的人会哟喝一身:“老板,算钱!”听,很贴切啊,吃完了饭就得付钱啊,付多少你就得算给我听啊;过了些年又有了些变化了,很多吃过饭掏腰包的人会客气地说:“小姐,结帐!”说这个话和这种腔调显示出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什么?就是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文化素质在随着物资的丰富而提高,“结帐”听,更含蓄更文雅了;再到了后期又有些变化了,常见拉开名牌老板包的人中气十足地朝着小姐喊:“小姐,买单!”又可以看到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报帐的人越来越多了,吃再多也没什么,照付,所以中气十足地喊买单,反正都是花公家的钱,当然得花钱买回帐单去交差。就这个买单我是一听就理解了,本来“买”就是用钱财换取食物和收买笼络人心的意思,对于吃“皇粮”的人叫买单就在也贴切不过了。
但这个“埋单”我弄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按我自己的想法应该是老板先把帐单埋在菜盘里,等把上层的菜吃完了最后夹起的就是一张菜单来才对。但是这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成本会提高,酒店不可能用纸单来埋在菜盘里,纸单不仅是会烂掉而且很有可能顾客会把帐单吞掉,这很麻烦,假如用金属片做帐单这个字又怎么写上去?就得使用高科技了,就算是这边个问题解决了但谁也拿不准顾客会不会添酒加菜了,这就是二。既然做不到这两点又为什么叫埋单?
我因为实在弄不明白就查字典,“埋”两个意思:用土沙等盖住和隐蔽。看完之后我有些开窍了,是不是吃“皇粮”的人先称“埋单”?而且只有吃“皇粮”的人说来最合适了。因为“埋”有这个隐蔽的意思,可能吃“皇粮”的人吃的太多了,怕影响不好就隐蔽起来吃,就像现在、在一些郊外的饭庄常常能看见吃“皇粮”的车。这样一想起初还觉得有些意思了,但仔细一想还是觉得太牵强了,就算是不牵强,可像我这个朋友即不是吃“皇粮”的又不需要回家找夫人报帐却也道“埋单!”就叫我深为不解了,想来想去,还是因为流行吧。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经常听得到的一个词语――茄子。对于茄子很多人都知道是蔬菜,属于草本植物,紫色有光泽,多为球形或长圆形。我因为常在本市的一个旅游点当然就会看到很多人照相,常常见照相的人喊“一,二,三。”被照的人就手指呈OK状举起,当听到三时也呼应“茄子!”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叫茄子的人男男女女大大小小都有,有本地的有外地的,而外地的人又偏多。我就纳闷为什么要呼“茄子”,还呼的这么开心?记得在部队的时候,我的一位战友与人争论到最后的时候常常是两眼往上一翻,不屑一顾地说:“你知道个茄子!”有时发怒也是两眼圆睁大吼一声:“你他妈的茄子!”我就奇怪茄子也惹到了人?于是就请教这位战友,战友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了起来说茄子是他家乡的骂人脏话,不是很生气的时候是不会随便骂“茄子”的。因为时间长了到现在就记不清这位战友是哪里人了。
有次来了一群男男女女的小青年,请我帮他们照相,当我喊“一,二,三”的时候,他们的手指也是呈OK状,一听到我报三就高高兴兴地齐声唤:“茄子!”借此机会我就请问唤茄子是什么意思?小青年们哈哈地说不知道,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叫。哈,只不过是流行管它什么意思。
去年,网上聊天的就有不少人把“偶”当成“我”来用,这个“偶”不就是双的意思嘛?为什么能和“我”划上等号?就是查祖宗十八代也查不出有血缘关系啊!但就是有不少人喜欢“偶”啊“偶”的自称,对于这些“偶”啊“偶”的话,我听着也是“呕”啊“呕”的。
说到流行,我就在想,彩云再绚丽也经不起风一吹,肥皂泡再绚丽也不过是几秒钟的事,彩云的绚丽,肥皂泡的绚丽,大家还是能看到的,但这个“埋单”这个“茄子”这个“偶”一个是词很难达意,一个是人云亦云,一个是牛马不相干,却也能流行地叫起来,着实叫我越发糊涂。
本来好好的一顿饭,我也吃得很舒畅,但就这么一句“埋单!”我就大倒胃口了,看来我也是蛮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