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家庭教育与人生际遇(杂文)

编辑推荐 【丹枫】家庭教育与人生际遇(杂文)


作者:杨文兴 布衣,24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16发表时间:2018-08-11 16:18:51

学界通常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现代教育家王金战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为人,从父母的身上可与预知孩子的未来。因此一个人当步入为人父母的行列中时,自己原本有的某些任性的个性就应当有所改变。否则就会把孩子带入负面成长进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公子稷和公子荡的成长历程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父母的人生对孩子的影响。公子汤是秦惠文王与王后芈姝的孩子,是秦惠文王的嫡子。公子稷是秦惠文王与小妾芈月的孩子,芈月在后宫排名第八,因而又叫“八子”。公子荡和公子稷就是同父异母的关系,由于母亲的差异,两人以后的人生际遇也大相径庭。芈姝和芈月本是同姓姐妹,但因为同事一夫,而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芈姝的阴险和芈月的睿智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冲突何以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呢?我们要看清这一点,就必须从芈月和芈姝的地位来分析,芈姝身为王后,在后宫中自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身边的佣人也都愿意投其所好,芈姝后宫的地位可以说是唯我独尊,因此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一切都可以任性而为,芈姝只需要对一个人低头,那就是秦王,而秦王又因为芈姝为他生育了嫡子,所以就更加对芈姝宠爱有加,所有这些,都成为了芈姝为所欲为的根据。折射到孩子身上,孩子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可以畏惧的东西了,又加上芈姝溺爱孩子,所以即使孩子有错,也都放纵其行为,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公子荡和公子稷在后宫花园玩耍,公子稷和另一个小孩在玩一条小狗,这时公子荡发现了,就要强占为己有,公子稷不给,公子荡当场就打死了小狗,并打伤了公子稷和他的玩伴,事后芈月将此事告知芈姝,可芈姝不但不以为然,反而为公子荡开脱责任,再加之,芈姝周围的侍女们也都为公子荡找理由,虽然芈月明确的告诉芈姝作为未来君王的条件是:仁、义、智、信,但是芈姝确认为是芈月在教训她本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芈月的意见,就这样长期放任公子荡,一直把公子荡的暴力行为看成是包打天下的勇敢。公子荡因为这件事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以至于后来再次发生争夺小鸟,打伤兄弟的事。芈月建议无果,只好教育自己的儿子公子稷避让公子荡。
   为了确立公子荡在秦王心中的地位,芈姝故意安排了意外,让公子荡的排兵布阵,获得秦王的好感,但是事态并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还没有正式开始,用以发令的小球就滚进了一个比较深的地洞中,公子荡命令侍从们拿出小球,但是地洞太深,无法拿出,公子荡气急败坏,暴打侍从。秦王很不高兴,得出结论是公子荡戾气太重。公子稷在这时用水浮起小球,让秦王大为欢喜。从此就爱上了公子稷。在秦王考察公子荡和公子稷对伐韩还是伐蜀问题上,芈姝要公子荡从众,看那边人多就站在那边,芈月要公子稷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两种教育方式完全不同,最终秦王站在了公子稷的一边,公子稷再次胜出公子荡。
   家长的暴力倾向必然影响到孩子,芈姝在芈月被宠幸的日子里,千方百计的陷害芈月,当公子稷赢得秦王好感后,又多次想陷害公子稷,这种暴力的阴险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子荡,致使公子荡变得如此暴力。而且还产生了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这种思想最终把公子荡送进了可怕的深渊。芈月教育下的公子稷,性格平和,不与人争强斗勇,智慧的去处理身边的事,和兄弟家人关系融洽,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公子稷发展成为了后来的一代明君。
   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早教顾名思义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人认为孩子的教育要从母亲受孕开始,这个有无依据我不多说,但我认为,早期教育应该定位在孩子四岁至十二岁期间比较合理,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来看,这个阶段是孩子接受事物事理启蒙和成熟的阶段,使孩子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开启,因此早期教育意义非凡。
   1、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世界的能力,培养孩子探究世界奥秘的兴趣。孩子在四岁后,对周围环境有极大的兴致,他们在此阶段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愿意接受,这时从教者往往是父母和幼教老师。父母要多陪同孩子,认知事物,耐心解答孩子的是什么、为什么,并鼓励孩子思考为什么,说出为什么,父母帮助纠正孩子说出为什么的错误。分析认知为什么中出现的思维错误。培养孩子细致入微的观察事物,看清事物的外在特点,思考特点的功用,比如让孩子观察树叶,多片树叶有无差异,提问孩子,树叶为什么是绿色,或其他颜色,思考颜色对树的作用。树叶像什么,引发怎样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孩子多角度联想、想象,启迪孩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2、早期教育要特别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常常是缺乏规范性。常常表达错误,为人师长,要鼓励孩子表达,在观察的时候,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尽量启发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观察时尽量培养描述性语言,师长帮助其描述得更生动形象,突显事物特征,启发孩子思考,重点培养孩子说明的准确性,使语言更加精确表现事物特点。
   3、早期教育是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时期,一个人有无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强弱,是与其早期教育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某个人不可能完成现今社会的所有工作,即使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也常需要人们间的互相协作,个人是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互相帮助,思想的互相补充,是团员意识的重要构件,只有个人在团队各自发挥其作用,又互相补台,这个团队才有活力,才有创造力。早期教育的合作意识培养主要体现在事物的分享,玩具的分享,玩具使用过程中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培养孩子要懂得谦让,体谅对方小伙伴,对小朋友的错误行为要善意的劝诫和宽容,杜绝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本位主义思想意识。
   4、早期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和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规范意识在后期对孩子的发展及成人成器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言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实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有规则约束的,不讲规则随性而为,必然行之不达。孩子的规则意识的形成大都在4岁至7岁。在这一阶段中,衣、食、住、行、玩游皆有规则,作为师长必须谨言慎行善教,比如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些基本常识都要在这个时期内形成,师长应当把这些规则编成儿歌,让孩子好记乐记,并督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敬畏之心,可以拆解为敬重,畏惧之心。由于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一个孩子常常是一个家庭的宝贝。在这个家族中,爷奶辈什么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结果养成了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的什么人事物景全然不顾,这样,时间一长,完全没有了敬畏之心。
   敬畏范畴是很广泛的,人物我们要敬畏,尤其是自己的尊长,师长,挚友。大自然我们也要敬畏,比如雷电,我们鼓励孩子要勇敢地面对自然,但我认为鼓励孩子一点都不怕雷电,则是十分错误的,吓怕之心,是后天做人做事,谨慎小心的必要条件,一个孩子如果养成什么都不怕了,那么这个孩子将一事无成。我们敬畏崇高的人,敬畏其形象高大非同一般。孩子对非同一般的英雄人物,传世名流不欣赏,不赞美,不敬畏,主要原因是早期教育失败所形成的。
   5、早教还应特别重视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只有有感恩意识的人才会对感恩对象有责任意识,才会形成回报自然,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孩子早教中师长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谢谢”二字,而应该主动引导孩子身体力行,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恩人。
   6、儿童早期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孩子审美意识,当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美的认识是朦胧的,是需要家长做正确的引导,比如一片明净的玻璃比一块残破的玻璃哪个更美。如果我们引导之为‘残破’更有型、更漂亮,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去把一块完整明亮的玻璃砸碎,这种引导完全错误了,花是美丽的,颜色,花型都很漂亮,但如果任由孩子摘掉,拿回家则是完全不符合审美意识的培养的。草地很美,但小草也有生命,不容踩踏,这种意识也需要及时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还要体现在对社会现象中的美丑行为的认识,孩子是没有这种辨识力的,需要师长细致而耐心的做正确引导。
   7、志向教育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未来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与这个人的志向关系密切,志向也就是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有理想的人,常常是做事理性,临事冷静,谨言慎行。孩子在四至七岁之间,常常有很多崇拜的对象,崇尚英雄,崇尚警察,崇尚医生,崇尚老师,崇尚父母,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初步认识到这种人群的价值,认为这种人了不起,能为人解释疑惑,敢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能帮助他人解除痛苦等。在这种时候,为人父母要特别注重加以引导,鼓励孩子去践行自己的理想,并鼓励孩子去注重知识能力的积淀,为实现理想去做必要的准备。在此时期,做父母的决不能说惩罚性的职业来警戒孩子。曾经有人教育孩子时说,你小子要不好好学习,你等着,长大了,你就当官去吧,好像当官的小时候都不需要好好学习一样,好像当官的就是没本事的代名词一样。其实不然,公务员这个职业也是崇高的,我们应该看到公务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少提公务员腐败堕落之行。如果我们对孩子教育失当,在孩子心目中就会误认为,当官就是当坏人,当农民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就失误太远了。
   《芈月传》中的公子稷和公子荡的人生轨迹还有很多可思考之处,大家可多方探索。

共 38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看了电视剧《芈月传》,对公子稷和公子荡的成长深受其母亲教育的影响,得出孩子四岁至十二岁期间对其开展早期教育比较合理,早期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世界的能力,培养孩子探究世界奥秘的兴趣。早期教育要特别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常常是缺乏规范性。早期教育是培养合作意识的重要时期,一个人有无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强弱,是与其早期教育密不可分。早期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和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等等。全篇文字精炼,富有思想内涵,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不容忽视!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8-11 16:20:08
  全篇文字精炼,富有思想内涵,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8-08-11 21:03:07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话没错!但“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不是前面一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实在偏颇啊!还有早期教育,在下也不认同!我主张学前儿童就是尽兴地玩耍,聪明的父母就是尽量抽出时间陪着孩子疯玩!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回复2 楼        文友:杨文兴        2018-08-11 23:58:22
  感谢点评,本文是影评 ,对学术研究做得不很到位,观后感,仅仅是自己的看法而已,我认为你的看法是所有家长的期望,至于家长们是不是敢于按自己的期望去做,那就值得考虑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