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嫣然奇幻等待
考古队员们在远东、俄罗斯、西伯利亚寻找消失的匈奴。在中西伯利亚高原,雅库特自治区,他们被引领到一座墓穴。在勒拿河畔的白匈村落,许多人都记得那次发掘匈奴左贤王的过程。
“他五十余岁,木制的棺椁被皮条紧紧包裹着,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令人称奇的保存完好,下葬仪式是在匈奴繁盛年代举行的。棺椁的周边装饰有四朵花瓣,其中的一个角,有一块用来包裹整个棺木的绿色丝绸的残片。放置于棺木内的木制小盒子里面,雕刻有不同动物、金属马勒、马匹等丰富图案的铜制小罐子。墓地中有五匹马的骨架是朝北边方向的,其中一匹的马头朝向棺木。数字5为匈奴人所钟爱,因为他们喜好射手星座。那匹朝向棺木的马,大概是匈奴阏氏所喜欢的。一件石制的并饰有绘画图案的墨水盒,向世人展示了一件非常有意味的事:匈奴人可能有自己的书法文字。60多款不同风格的图案,再一次证实了匈奴人拥有自己书法文字的可能性。”这里的发现,只余残迹,无文物可寻了。从考古分析结果看,这位匈奴单于具有很明显的北亚血统,其西伯利亚成分大致介于现代内蒙古蒙古族和蒙古国人群之间,更接近后者,但是,其西欧亚成分却比现代的蒙古人群还要偏低一些,根据我们的匹配,最近的却是新疆的锡伯族。根据日本人泽田动《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记载,李陵的女儿小嫣然成为左贤王的夫人半年后,突然患上了莫可名状的病症。这病让她的医生完全不知如何应对。经历很多折磨后,她死了,或者说人们认为她死了。的确,没有一个人怀疑,或者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怀疑她实际上不是真的死了。
她和几个侍女被存放进呼衍氏家族的墓窖,此后三年,墓窖没有再次开启。三年后,左贤王过世,他死于那场围歼李广利的战争。
那天是个吉利的日子,因为月亮是圆的,而这将提供洪荒之力。左贤王的儿子日逐王打开了家族墓窖,要让父亲入葬。可是天哪,当儿子突然亲自把墓门打开时,墓门旋转着朝外敞开,一个白花花的物件“喀嚓”响着倒进他的怀抱,从里面飞出了一群鲜艳的蝴蝶,冲天而去。
一盏无意间留在墓穴中的灯,本来满满的灯油已经干涸。在墙壁上,刻着汉文,那是用一件玉镯刻出的,因为裂成两半的玉镯,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辨认原文如下:
“人生的尽头,便是死的故乡。衰草斜阳。离开繁华,私奔王城,永恒之爱一样是烟消云散,昙花一现,残泪不息。不能把记忆毁灭,把埋我心墟上的残骸抛却,灵魂不会永久徘徊在这垒垒荒冢之间,为了祭献我先祖的花环,怀想往日轻盈,深夜长空孤雁绕梁,我们将在重见圆月之日重生。”
以上,促使我们更深地理解匈奴,考古队相信,小嫣然的珍贵文字,将引导我们破解匈奴消失之谜,以及李陵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