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遇见】父亲与鹰(散文)
山谷中除了风声,就静得连自己喘息的呼吸声都像雷声。巴根跟在父亲乌力吉的身后,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向山谷中走去。山路一直很陡峭,每走一步都感觉很吃力。他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干什么,就这样骑马走了两天,又徒步走了一天,才走进这条天山深处的山谷。父亲自从带他出了家门就没说过一句话,父亲在前他在后,他始终跟在父亲的身后。
走进山谷一阵子时间,父亲才回过头来说:这条山谷是这段天山最险峻的山谷,这里是鹰的家,鹰把自己的家永远都安在最险峻的山崖上,也是鹰培育后代的地方,我带你来就是让你看看,鹰是怎么抚育自己儿女的。到了这时,巴根还是不知道父亲究竟到这里干什么。父亲乌力吉一直觉得他的胆子太小了,十二三岁了,还不敢骑在马背上急驰狂奔,这哪还像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更不像他乌力吉的儿子。
提起父亲乌力吉,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人物,方圆几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乌力吉是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巴特(英雄)。不管搏克竞技场上还是赛马场上,父亲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特别在草原牧人的心里,父亲更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马养的无人能比,每年父亲都会喂养出巴音布鲁克草原最好的马匹,也是最能卖好价钱的;父亲的羊群也是巴音布鲁克草原最大的,这些年不是给他治病寻医问药,父亲早就买小汽车了,有了小汽车专场搬家那有多方便。
巴根在巴音布鲁克小镇上学时,同学一听说他是乌力吉的儿子,就羡慕得不得了不得了,听别人讲起父亲乌力吉的故事,就像如数家珍一般,比自己还了解父亲,他感觉脸又热又烫,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想因为自己损害父亲的名声。他对父亲越了解愧疚就越大,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敢面对父亲。可是他一想到自己是一个胆小鬼,真是太给父亲丢脸。他不敢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胆小的毛病,不敢说自己不敢骑在马背上急驰狂奔,更别说上搏克竞技场了,这不是一个草原人个性。他也想像父亲那样成为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巴特,可是这个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渺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什么,还能不能算作一个草原人。
巴根小时候体弱多病,能活下来也多亏了母亲细心照料和寻医访药,不然他早就一命呜呼了。他也不知为什么,一起到马背上就有一种非常恐惧的心理,感觉天和地都是旋转的,自己骑在马背上也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母亲心疼他,就不让他干这些危险的事情。可是父亲看到他,却老是唉声叹气的,有时有意无意地说:这个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呢!他知道自己让父亲很失望。巴根对此也很懊恼,父亲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这么的弱小,几乎是弱不禁风的样子,有时,他感觉一阵大风来了都能把他吹走了。
父亲不想他永远都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总想把他锻炼成一个勇敢坚强的草原人,可是就见不得他受苦,就对父亲说:孩子身体不好,就别折腾他了,草原人不一定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这是他的命,也许他就不是吃草原饭的人。父亲又不想看到母亲担心的样子,更不想听母亲喋喋不休的唠叨,暑假的时候,父亲对母亲说:我要带着巴根出趟远门,多则十天八天,少则三五天吧。
母亲很不放心地望着父亲说:你带巴根要到哪里去?
我想带他出去走走。父亲不漏声色地说:巴根不小了,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母亲犹豫了一会儿也没说什么,第二天巴根就跟着父亲出发了。母亲原本想父亲是要把他带到城里看看,他也是这么想的,可没想到父亲把他带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天山山谷里来了。他想,父亲让他感受天山山脉的壮观和雄伟,却不知父亲带着他往山谷深处攀登而上,他不知道到这里来究竟想干什么。父亲的话他也没听明白,老鹰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巴根没有吭声,继续跟在父亲的身后,向山谷中艰难走着。也许是父亲走累了停下来说:歇一会儿吧,喝口水我们再走。巴根抬起头望了一眼两边高耸陡峭的山崖,心里无比的震撼。父亲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从腰间拽出羊皮水袋,咕咚咕咚灌了两口,又递给他说:喝几口吧,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呢。喝完水,父亲问巴根:累吗?
他摇了摇头。
父亲说:不累是假话,这么陡峭的山,连鹰都会选择在这里安家,这就说明这里是很多动物不敢来的地方,所以鹰认为这里是安全的,也是抚育儿女的好地方。
巴根望着父亲说:鹰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陡峭的地方安家抚育儿女?
因为没有天敌,它们的儿女就安全了。父亲仰起头望着远方说:鹰这种动物很聪明,知道怎么爱护自己的儿女,也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女,它们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女因为胆怯懦弱,而赖在窝里不肯翱翔蓝天,它们会把自己的儿女一脚踹出窝,翱翔在属于鹰的蓝天里。
十年后,巴根以很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巴音布鲁克草原第一个大学生时。巴根说:很感谢父亲和鹰,是他们让我生长出一双翱翔蓝天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