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其实味道是一种感情(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其实味道是一种感情(散文)


作者:金叶曼舞 童生,54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45发表时间:2018-08-19 14:37:02

人总是执着于记忆中的美味。我喜欢老家的五香兔肉,已经三十多年了,只要一想起来,舌尖就会分泌酸液。
   小时候在老家傍晚的街头溜达,从卖兔肉的小推车上,会向我袭来由嗅觉到视觉那种立体式的美味诱惑。每每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零钱,换成解馋的体验。花两角钱,买块儿与自己的小巴掌一般大的五香兔肉,小口小口地咀嚼,那种难以表述的奇香,从齿间直透心田。
   如今,只要回一趟老家,我叔婶就一定会为我准备一整只五香兔肉。因为这个味道,别处从无相似的替代!现在虽说还是迷恋那个味道,可每当我把兔肉带回来介绍给别人的时候,得到的却都是毁誉参半的评价。
   我奇怪于如此的美味,何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妻说:“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口味。”
   想想似乎有道理。妻是南方人,她也有自己的美味迷恋。那就是她们那地方特有的一种肉元宵。我初次品尝的时候,近乎难以下咽——元宵不都应该是甜的吗?这种咸味儿,口何以堪?但它却是妻的最爱。
   她常念叨,小时候爷爷总爱亲手为她做肉元宵。特别是每次在他俩拌嘴之后,爷爷总会让着她似的为她做好吃的肉元宵哄她。而今爷爷不在了,这种美味也就成了她终生难忘的记忆。
   是呀,我对老家兔肉的迷恋,不也含带着对儿时玩伴天真快乐的回忆和对亲人那种无微不至关怀的深深眷恋吗?
   现在女儿也常说爱吃我蒸的肉卷,感觉特别香;在外地上大学的外甥女,更是多次提出想吃舅妈做的饸饹面。对食物已经非常挑剔的这些新一代,难道觉得家常饭超越了外面饭店里的美食?显然不是!许多人无论在外品尝过何种美食,都依然舍不下父母做菜的味道。
   我喜欢河南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叫《香香美食》。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他们介绍的美味,而是主持人香香有一次动情的美食体验。
   那次她介绍的也只是小饭馆的普通面食“西红柿鸡蛋手擀面”。她说这也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妈妈做的手工面。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端上来,她品尝一口,刚惊叹出“真是小时候的味道”时,原本满脸灿烂笑容的她,双眼竟情不自禁地淌下大滴的泪珠!她还想说“和我妈妈做的一样”,但声音却哽咽了,随即,断了线的泪珠溢满她动情的脸庞……
   那一刻不但感动了她,也深深感染了我!我知道她那一刻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原来品尝味道,也是在品尝一段亲情。
   常说做菜的人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而品菜的人正是品到了这份真情呀!美味之中,何尝不是包裹着人们对某位亲人的思念?由此想开去,一个民族独特的美食传承,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传统的传承?
   当你同记忆深处的美味久别重逢,会从心底涌出动情的泪水吗?

共 10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散文,用叙事、说理两种笔法,道出了游子对亲人的怀念。这种怀念的载体,就是铭心刻骨的美食。说它铭心刻骨,是因为它是故乡的小吃,是爷爷或亲人亲手所做。所以,怀念美食就是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作者爱吃“五香兔肉”,妻子爱吃“肉元宵”,“皆因许多人无论在外品尝过何种美食,都依然舍不下父母做菜的味道。”细细想来,每个人都有这种“眷恋”。作者叙述的主持人香香品尝手擀面的情状,连我这个间接的“观众”也被感动了。“当你同记忆深处的美味久别重逢,会从心底涌出动情的泪水吗?”我想,会的。这也是很多游子专门寻找与故乡、与亲人相关的小吃和美食的真正原因所在。小散文清新灵动,语言简洁,夹叙夹议,叙事清晰,议论有据,值得品读,推荐共赏!【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8-19 17:18:51
  金叶的小散文千字文可以投向报纸副刊或晚报。很不错的。
寻找姚黄
回复1 楼        文友:金叶曼舞        2018-08-20 10:37:17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您的肯定让我十分欣喜!感觉文章有知音,心里就满足!很久以前偶尔在媒体上发表过豆腐块。近些年也不断给媒体投过稿,基本都石沉大海了。哎,也没了信心。谢谢老师!以后随缘而做吧。问好!
2 楼        文友:派河一枝草        2018-08-19 20:36:50
  通过家乡美食,说出了异乡游子的共同心声。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金叶曼舞        2018-08-20 10:37:45
  感谢文友欣赏!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