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朋友这回事(随笔)
儿时的我性格极为内向,总喜欢闷在家里,不大愿意出去和别人玩耍,满足于一个人天地的安稳,很乏到外面去见大千世界的欲望。如今一把年纪性子也没有根本的改变,也曾羡慕过别人可以酒池肉林,呼朋引伴,可着实是学不来,后来就索性达观,任其发展。直至如今,甘愿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宅男。妻子因着我的“宅”,常说我扔炸弹都炸不死。我也无可辩驳。
基于我的性格,我的朋友极少,但都被我所珍视,物以稀为贵呀。
对于朋友,我是有一些看法的。
俗话说,业有五行八作,人分三六九等。有些人交友的功利心很强,他们也直言不讳,说交友就是为了利用。这些人四处钻营,为了交友而交友,乐此不疲,我就想说,至于吗?累不累?
无疑他们是把朋友当成了棋子来看待的,他们的眼里闪着贼光,时刻准备着从别人的身上索取,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友能被这样别有用心的人收入囊中,我觉得真是可悲。可以肯定的是,有朝一日,一旦这种人发现朋友的身上不再有利用价值了,那他们一定会弃之如草芥敝履,毫不容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志趣相投的一些人,有共同语言,能够互相包容与理解,顺境时彼此鼓励慰藉,坎坷处可以为对方雪中送碳,赴汤蹈火,不作壁上观。朋友应该是温暖的代名词。
我崇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式的友情,也喜欢能有二三好友偶尔相聚小酌,觉得是人生之美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间的交往应该是像水一样平平淡淡,不施脂粉的,彼此留有空间。不一定非得要勾肩搭背,把酒多言,那样会让人感到窒息和逼仄,那样是没有日子好的节奏。我对朋友无功利心,在我的世界里,他们来去由之。看我好,他们就来;看我不顺眼了,他们便走。
最完满的朋友我觉得应该是发小,打穿开裆裤便在一起,一同成长,一同见证彼此,老不分离。最遗憾的友谊应该算是相见恨晚吧,两个人经过了漫长峥嵘的岁月,穿过了熙熙嚷嚷的人海,才最终相遇,发现彼此是对方最心有灵犀的那一个人,从此相依相伴,共度残生。只是可惜了白白蹉跎的几十年岁月,尽跟着陌生人擦肩。
世事不遂人愿。有的人相遇不是可惜,而是误会,是相见不如怀念,见了后悔半年。与某某某或听传闻,或慕声势,彼此欣赏有加,可及至见面,却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哦,其人或刚愎,或凌厉,或声浪压人,或虚以委蛇,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人,不禁大失所望。至此只怪自己当初眼拙耳钝,只能慨叹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对方藏得太深,悔不当初了。
而有些人呢则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走着走着就散。这样的人往往第一印象蛮好,大家也能够相安无事地处上那么一段让人回味的美好日子,可是终敌不过时间的打磨,裂隙、疤痕会在彼此的交往中不断显现,让人心焦气躁,不得安生,渐渐消磨掉了对于彼此的吸引力与耐心。接下来呢,便是冷战,双方的话语越来越少,最后甚至连一句话一个字都懒得跟对方说了,总觉得多余。朋友做到这个份上,还等什么呢?那就散吧,不散还能怎么样呢?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倾听者就那么难?还真是不容易,否则王志文早就结婚了。
我大概应该是属于书斋的,因为我很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反之,一到了人多的场合我就会变得很木讷,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浑身不自在,自己独处时的那种洒脱和适意顷刻全失。
我大概有很深的社交恐惧症,总怕与别人相处不好,曾一度忧心。后来想开了些,想,处不好就不处嘛,来个鱼死网破,大不了一拍两散,大家谁都不为难。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容易,自己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呢?勉强都不要,得不偿失。活的就是一个简单。
有一年,我在外地,问过一个中年男人一句话,你有朋友吗?他的回答大出我的所料。他说,我不需要朋友,有很多人都是被朋友给坑的。朋友坑朋友,也算得屡见不鲜,总有一些势利小人紧着最亲近和信任自己的人下黑手,因为容易着道。表面上看这种人占了便宜,殊不知他是吃了大亏了。因为他亲手葬送了亲友与自己来之不易的情分,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朋友若是达到了坑害朋友的地步,那他们还是朋友吗?
我没有像那个中年男人一样的决绝,我不排斥朋友,同时也不苛求,我不会为了交友而去交友,没那时间,也了无兴趣。我喜欢一切随缘。我的做法是,我栽下树守株,种好花等蝶。我敞开胸怀,等你来,送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