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暖】往事不老(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暖】往事不老(散文)


作者:红灯花 童生,78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02发表时间:2018-08-27 20:10:35


   从前的日子已远去,留下印记,温暖我们。             ——题记
     
   一、屋顶之花
   儿时的家是不高的瓦屋,三面用青石块围成了一个院子。
   妈妈爱种花,但家里养着鸡鸭,花种在院子里自然会被它们遭塌掉。所以妈妈就将花栽到了屋顶上。
   锈蚀的铁盆,有裂缝的塑胶桶,缺口的瓷碗等,都成了花盆。山上的野菊、太阳花;邻居家墙角和菜园子里的凤仙花、牵牛花;小学校花坛里的月季、玫瑰,妈妈都会想法讨弄来,我家的屋顶花园就这么形成了。
   爸爸对于屋顶上的一盆盆鲜花,既爱又恨。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朵开放;恨的是屋上的瓦片经常被压坏,下雨便漏水,隔段时间就要维修更换一次。
   那时候,一放学到家就搬来梯子,上爬下跳,给这些宝贝花儿浇水、除草、施肥。爷爷在院子里抽着烟,不停地叮嘱“小心点,别摔着了,花重要还是人重要啊?”
   这些花中,牵牛花生长最快,不到半年,就把半面墙和正个屋顶给侵占了。清晨,一个个小喇叭在墙面上迎风飘摇。爷爷看着高兴,说这花真喜庆,粉粉红红的,像小姑娘的脸蛋。爸爸担心茂盛的枝叶会招引来蛇纳凉息窝,要把它们铲除。妈妈知道拦不住爸爸,所以板着脸默不作声。不敢和爸爸争辩的我,哭着找爷爷求救。在爷爷的阻拦下,爸爸只好作罢。我心爱的花总算逃过一劫。
   太阳花的花藤,很像农田里的某种杂草,我从地里拔来带回家的时候,奶奶笑言:“怎么连草都种上了?田里大把大把有的是。”等到花开的时候,奶奶开心地说:“没想到它们这么好看呢,一开就是一个夏天,还长得那么快。”那盆红艳艳的太阳花,成了奶奶的最爱。每次浇水时,她都提醒:“别忘了那盆太阳花。”
   爸爸的生日,每一年宾客上门祝贺时,除了吃饭喝酒,另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就是坐在院子里赏花。奶奶逢人便说:“看太阳花开得真旺!像我儿一样强壮体面!这是我儿媳妇侍弄的。”此时,爸爸笑着看了下妈妈,妈妈红了脸。
   玫瑰和月季极为相似,许多人都分不清。这对表姐妹,它们总是同时盛开,同时凋零。仙人掌常年青翠,无花无果,难得有花朵盛开的时候。它那淡黄色的花,美得惊艳,大家都表示真不晓得它也会开花!并担心奇花异草的出现,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的确有事突发了,不过是好事。屋顶上那盆仙人掌花开得正欢的时候,大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爸爸高兴得在院子里摆宴席,广请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为大哥庆祝。
   爷爷提议,让妈妈把整个院子都栽上花,妈妈当然没有同意。农家的院子用处大,除了养鸡放鸭,搁放农具杂物,晾晒五谷杂粮时,少不了院子里的一块空旷场地。不能因为生活中的偏好,而误了过日子的正经事。
   一晃数年,遗传了妈妈的爱好,我至今仍然爱花,也喜欢种花。不过,如今的住房有了阳台,不用再上屋顶侍弄花了。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爷爷奶奶都已仙逝,妈妈也老得栽不了花了。花还是那些花,只是栽花人和赏花人都不同了……
           
    二、芭蕉扇
   “有风不动,无风动;动则有风,不动无风。”儿时有关扇子的口头禅,一直记忆犹新。
   入了夏,天气渐热,电扇、空调这些现代生活用品粉墨登场。而儿时熟悉的芭蕉扇,却消声匿迹,再也难得见到。这伴随着我们驱炎夏、怯秋老虎一年又一年的纳凉之具,是漫长的农耕时代里,须臾不可离手的消夏工具之一。
   所谓的芭蕉扇,是由一种天然植物芭蕉叶稍微加工而成,也叫蒲扇。其形状大多为椭圆形,叶根部有个长柄。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为了凉爽宜人,就手握扇柄摇来摇去,自然就会带来清凉的微风,手摇的频率和力度越猛,风力就越大,也就越凉快。些乃“吃力不讨好”的有力否定举措。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季节性很强的生活用品。从古至今,家家户户必备。古诗《悯农》里云:“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古代,即使是王孙贵族,在炎夏季节里,手摇芭蕉扇,或者是鹅毛扇,乃是消暑方法之选。当然,过去王孙贵族消夏不需要自己费力摇扇子,而是宫廷的宫女或府上的奴仆下人伺候。可是,在普通的黎民百姓家里,哪有这等福份。
   儿时家里穷,孩子多,芭蕉扇虽属便宜物,但也没有几把。为了结实耐用,母亲总将新买的芭蕉扇,用旧布条缝制包裹一圈。尤其是在使用最多的握柄处,精心缝结实,还得注意美观。在炎热的盛夏,我们围坐在母亲跟前,任由母亲吧答吧答地摇着扇子,阵阵凉风便扑向我们身上,惬意浑然。这也应合了“一人扇风三人凉”这句俗语。而母亲却额头冒汗,累得直喘息。入眠时刻,母亲手中的芭蕉扇仍然闲不下来,为我们驱赶蚊子,我们才得以酣然入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在没有电扇和空调的年代里,哪一个能离开芭蕉扇的凉爽庇护?哪一个会忘记它的功劳?
   我对芭蕉扇情有独钟,即使是在电扇和空调普遍的今天,我家里仍存放有两把芭蕉扇。入夏后,气温还不到热不难耐的地步,我喜欢以扇纳凉,而不会轻易去开空调或电扇。这不是吝啬电费,而是由人控制摇摆频率的芭蕉扇所带来的凉意,最是符合人体节律的自然需要。尤其是体弱多病和老者来说,传统的芭蕉扇,是纳凉和调节新鮮空气的最好工具了。这是我已经年迈的父母亲的心得体会,我认为有理。这也是我在城市的家中,始终保存着两把芭蕉扇的主要原因。老父母来城里小住,如遇炎热天气,少不了芭蕉扇。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今,芭蕉扇消夏纳凉的功能,已被电扇和空调所取代。曾经熟悉而亲切的模样,也可能已被许多人遗忘。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子们,几乎都未曾见过。芭蕉扇曾经的繁华已远去,它似乎已经寿终正寝了!可是,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铭记着过往生活的温馨,是我们脑海里难以泯灭的永恒记忆。

共 23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屋顶之花》中妈妈爱种花,因为种在院子里会被鸡鸭糟蹋掉,所以妈妈就将花栽到了屋顶上,那一盆盆鲜花,在每个季节都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朵开放,每年爸爸生日,宾客们上门祝贺时,在吃饭喝酒之后,另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就是坐在院子里赏花,有一年仙人掌开放,奇花异草的出现,大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芭蕉扇》中芭蕉扇是儿时日常生活中夏天必备的生活用品,既便宜又实惠,难忘的是母亲给“我”们扇风,让我们惬意浑然,她却额头冒汗了,累得直喘息,在“我”们入睡了,母亲手中的芭蕉扇仍然闲不下来,还为“我”们驱赶蚊子,“我”们才得以酣然入睡,让“我”如今也对芭蕉扇情有独钟。作品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让人深为所动,特别是《屋顶之花》,简直让人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我们七十年代的人,一起经历了那个时代,一起经历过那些事,质朴而浓烈的亲情,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让不禁不住回忆起那时的甜蜜温馨,让人产生共鸣,佳作难得,推荐共赏。【编辑:中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中岩        2018-08-27 20:12:18
  问候作者,佳作点缀柳岸,祝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8-27 21:20:54
  感谢!!!!!
2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8-27 21:18:16
  感谢编辑中岩的细心审阅和周到的解读。人说喜欢回忆,是老的表现。有一些美好温暖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回味,咱不说老,至少心是年轻的。
秉性书生意气,崇尚自由行走。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8-27 21:36:25
  那花写得好有故事,温婉里有着亲情的亲密,读了印象深刻。文笔细腻,抒怀适当,怀才抱器感言。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8-27 21:58:28
  感谢赐读!喜欢您的文章,让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8-27 23:03:47
  回复灯花老师:在江山柳岸,大家都是为了文学的梦,互相切磋不断提高,喜欢你细腻的文笔,也是我学习的地方。怀才抱器留言。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8-08-28 17:52:11
  拜读欣赏佳作,拜读欣赏编按!问候作者老师!问候编辑老师!
6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8-29 16:53:53
  感谢赐教!谈不上佳作,离得还很远呢!尤其在江山这个藏龙卧虎之地,我只不过是练笔者,小儿科而兮!
秉性书生意气,崇尚自由行走。
7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8-31 09:38:17
  伯仁之死!
秉性书生意气,崇尚自由行走。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