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西瓜与刀削面(杂文)

编辑推荐 【冰心】西瓜与刀削面(杂文)


作者:孙鹤 举人,51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2发表时间:2018-08-29 08:51:13

【冰心】西瓜与刀削面(杂文) 常有疑惑,为什么那些新闻报纸上着重表扬的或拾金不昧,或见义勇为,或乐于助人,或苟利社稷的人我一个都看不到呢,难道是因为我瞎吗?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我看到的,多半是跟我差不多的普通人,诚然也有很多不普通的,可感觉比我还要操蛋。
   常言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我不想讲,众所周知,还讲它作甚。我只想说,人爬得越高,他就会越远离卑微,贴近高贵。水也是同理,位于上面的,源头的水才最干净、清澈,越往下面流的就越混浊、肮脏。
   高贵的东西,出于本性也好,赖于装扮也好,能显出来的,自然是最好。反之卑微的,既是本性,便无需再装扮高贵了。
   我就身处于最下面,故而所见、所闻、所历,不是卑微,就是装扮高贵的。瞧着前者,或许会心生同病相怜之慨。瞧着后者,必定是心生反感。这两种情况交相辉映,心中自是痛苦的,但还不算最痛,最痛莫过于想逃却无处可逃。
   我不止一次讲过,处在我这个位置,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众生各不相同的生存问题,众生各不相同的思想信仰,虽然不见得有多么高尚,多么美好,但却足够真。
   我认识一个人,是在我之后来到这所幼儿园当保安的,年纪比我大多了,姑且算是我的工友吧。提起他来,不由得感慨万千——真乃旷世奇人,与众不同啊。
   身为河南人的他,尤其讨厌米饭,只喜欢吃面。可当伙食饭送到他面前,他又嫌弃起了趴在饭盒里的馒头,外加还要对着同样趴在饭盒里的菜抱怨两句,“这玩意真难吃”。按他的理解,免费的伙食也应该是美味的。只是他却没搞清楚,这要分地方,这要分身份,咱这地方,咱这身份,免费的伙食只能勉强充饥,又怎么可能是美味的呢?
   他这个人着实有趣,一边艰难地,仿佛含着泪吃着免费的馒头。一只手攥着馒头,另一只手则将馒头掰成手指甲那么大块,塞进嘴里,至少要咀嚼二十秒,可能是为了能够在唇齿适应了馒头的味道的一瞬间将其咽下吧。
   刚刚咽下馒头,却还要附上一句调侃抱怨的嚷嚷,“还是刀削面好吃,这……什么破玩意啊,吃的我胃都坏了。”
   我瞧着,笑不拢嘴,便调侃说,“既然认为刀削面好吃,那就自己买着吃啊,别死撑着吃大队的破饭,再把胃给吃坏了,可不得了。”
   “你说得轻松,你知道北京的刀削面多贵吗?十多块呢。一碗顶老家那边快三碗了。”
   “要我说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想吃好的,还怕花钱。不吃好的呢,还怕胃坏,可真难伺候。”
   他没有再说什么,他的抠我是领教过的。抠可以被定义为节俭,抠也可以被定义为自私,这几样他全都占了,不愧是一等一的奇人也。
   然而他之节俭却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不是省着钱花买东西的人,他是干脆不花钱捡东西吃的人。而且恰如郭德纲曾说过的一句话,他不会嫉妒比他挣得多的人,北京城里,月入十万、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不知凡几,他从来不嫉妒,他只嫉妒比他捡的贵,比他捡的好的人。
   我之所以对他如此了解,乃缘于我善于聊天,哪怕是跟他这种人,我也能和颜悦色地聊,聊着聊着,他就被我带进去了,跟我说什么有一次他捡到了半个西瓜,是推车贩卖蔬果的人瞧着卖相不好扔掉的,表皮有点儿囊了,但还能吃。他正抱着那半个西瓜在草丛里大快朵颐呢,可那双炯炯有神的小眯眯眼却又发现路面上罕见地飘下来一张二十块钱的钞票,他刚想捡,却冷不防被别人捡到了。作为斫轮老手,他瞧捡钱之人左右观瞧的脑袋,四下张望的眼神,他料定捡钱之人并非失主。
   这下可好,他很生气,就像他说的,气的连西瓜都吃不下了。“为什么那个家伙运气那么好,捡了二十块,我的运气就这么背呢?就只捡了半个西瓜。”
   我笑笑,却不言语,因为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不过有一点,我挺开心的,那就是在我看不惯他的同时,我总算可以找个理由好好气气他了,比方说我会在出去溜达一圈之后,笑嘻嘻地回来,从兜里掏出本属于自己的二十块钱,亮于他面前,再用手指弹上两声脆响,仰天大笑说,“你瞅瞅,咱这运气,去了趟超市,就花了十多块钱,可是呢,老天爷讲究,老天爷义气,让我捡了二十块钱,里外里呢,我买东西不仅没花钱,反而还赚了好几块,舒坦,甭提多舒坦了。”
   “啊,你捡了二十?”他是又惊又怒又气。
   “啊,没办法,咱人好,上天保佑咱。”
   “不行,我也得捡去,怎么好事都让你赶上了!”
   于是乎,在我上班他下班的档口,他也不回寝室了,径直奔跑出去,只为去捡“该当属于他”的钱。
   还有一事,也蛮有趣的。我和老韩出去溜达,回来拎着半个西瓜,被他看到了,瞧他的眼神,应该在惦记着这半个西瓜。
   果然不出我所料,十点左右,本是他的班,他却跑到我和老韩的寝室,声称自己饿了,想出去买点儿东西吃。
   我和老韩对视一眼,老韩只回他一句,“你平常这个时候也不吃饭啊。再说了,想买吃的要不早点儿去买,要不晚点儿去买,为什么你当班的时候去买啊?喂,别偷奸耍滑啊。”
   “叫你说的,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我……我不是饿了嘛。再说了,我有胃病,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有没有胃病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你那个胃吃不花钱的,肯定没病。吃自己花钱买的,肯定犯病,对不?”
   “要不这么地,你这儿有什么吃的吗,借我点儿,我实在是饿坏了。”
   老韩撇了撇嘴,只管抽烟,再没言语一声。
   我则逗他,“你看盆里,还有几块西瓜皮,皮上还有点儿红瓤,要不,你凑合着吃了吧。没事,刚买的,新鲜着呢。”
   “我……你……我怎么可能吃这个。你们……你们也太抠了吧,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一点儿哥们义气都不讲。”
   看得出来,他生气了,非常生气。他生气的时候有个特点,双眼会特别红,而且还肿,远看就像是两粒大大的山竹。我管这个时候的他叫“红眼病”,我还常常调戏他,叫他去医院看看呢。
   面对他声嘶力竭,近乎恼羞成怒的抨击,我只是淡淡地回了句,“首先,我们不是哥们;其次呢,我跟你之间没任何交情,更没义气可言。我问你,你什么时候请过我们呢?如果有一次,我这就给你买个西瓜,还请你吃你最爱吃的刀削面。你呢,先好好想想再回答我。”
   他冷哼一声,掉头就走。他很清楚,耗费脑筋想没发生过的事,可不是他的拿手绝活。

共 24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人间百态,品人间百味!文章应该给读者的,就是文字背后的思索。就像作者在杂文《西瓜与刀削面》中表述的“高贵的东西,赖于装扮也好;卑微的,既是本性”那样,其实现实之中,那些高官富商之中,也不乏卑鄙吝啬之人。许多人被金钱、权力蒙住了双眼,最后浑然不觉。盲目的追求只会让人忽视了真正的幸福,迷失在认识的误区之中。“五十步笑百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只有五十步之差?好文推荐阅读共赏!【编辑:星期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星期五        2018-08-29 08:51:54
  从《欧也妮?葛朗台》到《大观园》,看遍人生百态,文学作品与现实人生,原本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作者的一双慧眼。文章短小精悍,贴近现实生活。文风语言诙谐幽默,具有冯骥才先生《俗世奇人》的写作风格。感谢投稿冰心,冰心因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孙鹤        2018-08-29 10:10:59
  问好老师,感谢辛苦编按。冯骥才的那篇微小说我度读过,是一个看似冷漠,实则热心肠的医生。人生嘛,充斥着太多琐屑的东西,有些人认为不齿,也就不去写。但我则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专门写这类东西,姑且也算是独辟蹊径吧,哈哈。再次感谢,遥祝。
2 楼        文友:星期五        2018-08-29 15:59:44
  老弟好!下次再写工友的故事,最好把他写成山南、天南、水南的都行,只要不写河南就好,因为我就是河南的,呵呵。祝好!
回复2 楼        文友:孙鹤        2018-08-29 22:39:45
  明白明白,只是我要解释一下,我并没有地域上的歧视,素来真实真事,抱歉。
3 楼        文友:星期五        2018-08-30 08:40:35
  老哥和你开个玩笑,给你说一件发生在我家真实的事情:有一次去我二爹(你们那里应该叫二叔)家,我二妈(你们那里叫二婶儿)气呼呼地对我说:“怪不得人家骂河南人,该骂!河南人连河南人也骗!”,原来,我二妈被两个卖假药的河南人骗了。我堂哥说我二妈:“河南人的话你也信?!”。有时候遇到人们说河南人的时候,我先是叫屈,然后再给他们讲这个故事,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呵呵!祝好!
回复3 楼        文友:孙鹤        2018-08-30 09:00:19
  了然,了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