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故乡情(散文)
我的故乡唐海县以前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海滩。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的农业专家经过勘探、测量,组织了数万民工挖河、开渠,引来滚滚的滦河水,建成了著名的柏各庄农场。
农场农田的规划是250米宽,1600米长,正南朝北的长条形稻田。每块农田由一条笔直的灌溉河渠隔开,河渠上栽满了杨柳树,块块农田整齐排列。从空中鸟瞰,似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方阵,直达远方的天际。每年夏天,一眼望去,翠绿色的稻秧像铺向远方的地毯;到了金秋十月,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金黄色的稻浪与两边绿柳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观。
少年时代的我喜欢去那些经过灌溉还没来得及开发的沼泽地。每到夏季,我便会拿上一把镰刀,腰上系上一条绳子,接过奶奶递过来的一条小面袋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我们喜欢的河边,在那里脱得光溜溜的跳进河里去摸鱼。一尺长的大头鱼最傻,当你在河底按住它时,它会一动不动。张开两手沿着河边往岸上推摸,抓住的大多是鲤鱼和鲫瓜子。河岸沿水面处则是不远一个的螃蟹洞。我们则伸进手去掏,有时候洞太深我们会歪着脑袋,将整条胳膊伸进去,拉出那双螯带毛的大闸蟹。
当我们的小面袋装满了鱼、螃蟹的时候,我们便拿起镰刀到草丛那边割草。草丛里不断逃出的野兔常常会吓我们一跳;草丛中的小蛇吞吃青蛙的场面,常常会叫我和小伙伴们好奇的看着它一直把青蛙吃完。不远处的长脖子老等一点也不害怕我们,一条腿抬起,一条腿站立,一动不动的望着我们,直到我们扑过去时才极不情愿的张开翅膀扑拉拉的飞走了。
回到家的我会看见奶奶笑着迎过来,接过我手中的那一小面袋鱼蟹,并帮我解开背草的绳子。那些孩子还小的男人们则在下班后,背上渔网急步的来到不远处的河边打渔。等着熬鱼做菜的女人们常常朝河边喊:够吃就行啦,快回来吧,死王八脑袋……
我的故乡唐海县——这颗北方水乡明珠,曾经给我的少年带来过无数快乐。它用它那博大无私的胸怀,养育着那里的儿女,并向国家输送大量著名的柏各庄大米。
故乡啊,你真美,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