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现代诗歌 >> 【心音】(组诗)知秋(1)

编辑推荐 【心音】(组诗)知秋(1)


作者:老老兵 探花,18455.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2发表时间:2018-08-29 20:02:59

知秋——叶           
  
   是你,最先知道秋的使节               
   ——金风来了              
   所以,你用金色告诉了人们
                
   古人形容,一叶知秋 (1)              
   诚如,用春江水暖              
   来解读,鸭的知春 (2)              
  
   从,春的河岸边的柳条儿新绿               
   到,夏的远山如黛近树绿得幽深              
   金风里,你又让绿色悄悄然地归隐              
  
   你在,大地这块调色板上              
   演绎着,一片叶的              
   从盛到衰——生命的回轮               
  
   你,在飒飒风中飘落              
   那么悠然,又那么潇洒              
   你问大地,我像不像解旱的甘霖   
  
   (1)《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         
   《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宋代大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知秋——蝉               
  
   虽然,古人曾用它自喻清高              
   赞赏它“居高声自远” (1)              
   在炎炎盛夏,却被它呱噪得令人烦恼              
  
   倏然,某一个早晨失去了它的鸣叫              
   树上,也再没有觅到它的踪迹              
   抬望眼——云是那么淡,天是那么高              
  
   哦,是秋之神降临了              
   知秋的蝉,                      
   知趣地退避三舍了              
  
   真的是,“金风未动蝉先觉” (2)              
   这自然的戏剧,就这样一番番上演               
   亘古以来,都遵循此道              
  
   秋风,把金色送来了              
   蝉不叫了,那是告诉人们              
   丰收的季节,已经来到
  
   (1)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高响       
   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出自元代尚仲贤的杂剧《尉迟恭三夺槊》第二折:        
   “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共 12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第一首诗《知秋——叶》用了金色的风,佐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将秋从春夏引来。后又用第二人称“你”,将秋拉近读者身旁,让读者融入诗中。第二首以第三人称开头,保持恰当距离。先抑后扬——被它呱噪得烦恼,又担心觅不到它的踪迹。却突然发觉蝉音了没,秋来了。诗歌进入高潮“亘古以来,都遵循此道”有了深刻的哲学韵味。最后,诗回又回到了身边,回到人类最美的事物上——丰收的季节,已经来到。【编辑:殳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殳问        2018-08-30 09:25:32
  问好作者,感谢来稿!
尽人事听天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