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心里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心里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散文)


作者:邢松 布衣,20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4发表时间:2018-08-30 08:43:01
摘要:这种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向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期盼着我们的现实能有这样的美好!

又是一年开学季,每到这个时候,难免就会想起曾经多少年来,一直心存的余悸。经过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每到开学之初,心境总得要沉浸一下,疏理疏理心绪,让放飞的心收拢回来,准备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而又焦虑的备战之中。
   说起暑假漫长而又短暂,是指学校的老师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一年有近两个月的带薪暑假,可以外出旅游,可以放下一切包袱一觉睡到自然醒,可以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娱乐活动,着实让其他人羡慕不已,让人产生一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其实就教师而言,他们又觉得暑期十分短暂,什么总结反思,新课程培训,充电学习提高,检查验收,制定计划等等都得在假期提前完成。上一学期的疲惫劳顿还未恢复,一转眼又要投入到紧张而又令人焦虑的鳌战之中。
   说起紧张,我想没有哪一个教师开学了不紧张,尤其是毕业班的文化课老师,学校升学指标的下达,阶段性的检测评比,绩效工资的分配,职称的评定,职位的竟聘,各类评比的竞争,技能的考核,形式多样的检查验收,老师之间的暗中较量,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心理疏导以及家长可能带来的责疑,更重要的是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和题海战术,真可谓“两眼一睁干到熄灯”,即使是周六日也无暇顾及家人,甭说陪陪父母,带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了,就连一日三餐能按时正常就已经万幸如意了。
   再说焦虑,其一,是指教师的身心健康,顾名思义,身心健康指的是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二者缺一不可。而教师在这一方面恰恰未必如愿。从家里到学校,从办公室到教室,从课本到作业本,从复习资料到题海练习,从面对领导的压力到学生家长的责难,从同行的竞争到面对学生的期待,从家人的抱怨到孩子的期盼,如果因学生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不良后果,更是让人焦虑不安,等等等等,无一不在困挠着教师的身心。其二,是说目前的教育现状也无不让教师焦虑,单凡教师都懂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今重在教书,轻视育人,急功近利,重视眼前,明讲素质教育,暗地应试橫行,又有多少学校能够放弃眼前利益而去做隐形的工作?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因为一好遮百丑,何况升学选拔的学生,衡量考核的教师都重在文化成绩,那些品德修养人性教育哪还顾得上,宁要文化一百分,岂顾人性什么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写的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
   他写的是,一天早晨,他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一朵刚刚开放的鲜艳的玫瑰花,便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的说:“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不信,我就摘下来让她看,看过我再把它送还学校。”听了小女孩的天真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的手,在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励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培育你这样的好孩子。”
   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无不让我感动,而又受到强烈的刺激。首先是这个小女孩,她那自小拥有的爱心,其背后反映出她的母亲对其良好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感谢她妈妈培育出这样的好孩子。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绝大多数整天投入在作业堆里或者奔波在各辅导培训机构;其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行为,他弯下腰,亲切的问话语气,听完小女孩的天真回答心都颤动着,便搀扶着小女孩又摘两朵奖励给她和她的母亲。可是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更多地是简单的说教和训斥,要么强制要求学生爱护公物,不损一花一木,要么明确公告损坏要照价赔偿(甚至为了警示要五倍或十倍赔偿),很少具有人性的教育,爱的教育。这种缺少人性美和人情美,缺乏怜悯和同情心的铁板式的制度说教,恐怕难以教育出像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小女孩这样的人。这种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向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期盼着我们的现实能有这样的美好!
   今天,在应试教育横扫天下的时候,只重注文化成绩,眼里只有分数的人心里,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即使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美其名注重人性培养,那也只是过人眼目,只要考核标准不变,选拔制度不改,恐怕也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看看遍地的教育辅导机构,文化课辅导班,再看看每到寒暑假和周六日,学生纷纷地往老师家去补课,再听听人们平时嘴里所说的话语,真的让人有点无奈和堪忧,至此,唯有在心里期盼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共 18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为了爱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向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期盼着我们的教育现实能有这样的美好!《心里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这一篇散文,作者以流畅的言语,把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心中的美好期盼叙述。先叙述又是一年开学季,自己又想起心存多年的余悸。剖析我国当今教育的现状,开学了,老师们的紧张与焦虑;接着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书中写的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描写;最后叙述自己从这个故事得到的启示,呼吁我国的教育,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具备美好的人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至此,唯有在自己的心里期盼那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欣赏了,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8-30 08:44:48
  文写自己心中的期盼,为了爱的教育...赞!
回复1 楼        文友:邢松        2018-08-30 11:21:07
  感谢程楠老师的精彩编按,即深透点评,能刊发本人的浅感拙文已不胜感激。秋凉安好!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8-30 08:45:11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邢松        2018-08-30 11:23:26
  向程南老师问好,谢谢老师。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