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小镇的秋(散文)
小镇坐落在江边。说是江,其实只不过是一条小河而已。
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桥,小镇也不列外。小镇有个很儒雅的名字叫观乐,因为有桥,故乡的人们都习惯性地叫小镇为观桥。
小镇的桥是石拱桥,只用了一个桥拱便把两岸连接了起来。
夕阳西下,石桥被涂成了古铜色,就像小镇男人有力的肩臂,任由岁月对它的磨练。桥下的河水被晚霞染成了一片血红。放眼望去,但见几只白鹤站在河中的礁石上,弯起了脖子梳理自己洁白的羽毛。不远处水已经漫过了河沿,形成了一道薄薄的帘,仿佛是天边不小心遗落的一朵白云挂在了河沿上。
小镇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才初秋河两岸的树叶就纷纷泛黄了,而屹立在小镇街头那棵古老的黄葛树仍然枝叶繁茂,没有一点秋的凋零与落寞。黄葛树的根深深地扎在河岸那片浅滩之中,历经冗长的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粗壮的树身向溪河倾斜了些许。墨绿的树影倒映在绿水之中,一阵秋风掠过,树影随着细细的波浪轻轻柔柔翻滚着,却误惊了礁石上那几只专注打扮的白鹤,纷纷扑打着翅膀,嘎嘎地飞走了。
秋天雾特别多,站在离小镇不远的熊山坡岭远远眺望,小镇完全被笼罩在了白茫茫的雾色之中。
秋天的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凌厉,直到临近中午才艰难地徐徐地拨开云雾穿透出来,还挂着一层淡淡的朦胧,就像小镇娇柔漂亮的新娘,不肯掀掉头上的纱巾般的怯羞。
一阵秋风把太阳朦胧的面纱拂去,天空更高更蓝了,小镇便渐渐清晰了起来,但河流上还是一片苍茫。站在小镇的桥上,仿佛置身于云端。氤氲的雾气薄薄地向小镇的屋顶漂移着,溪河上的雾也越来越薄了,薄得已经可以辩视淙淙的溪水旁的女人蹲在石头上揉搓着男人的衣服了。
沐浴在秋日阳光中的小镇色彩绚丽,有蓝蓝的天、碧绿的河水、青色的瓦、白色的墙,有屋檐下金黄色的玉米、红红的辣椒,还有枝头那淡黄色的桂花,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
秋雨之中的小镇,是特别惹人喜爱的。秋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细、那么的柔,密密斜斜落在行人的衣襟上,轻轻飘落在人的脸上,有点冰凉又有点酥痒的感觉。
在秋雨的笼罩下,小镇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湿漉漉的美人蕉,湿漉漉的石拱桥,湿漉漉的瓦,湿漉漉的行人,还有湿漉漉的黄葛树伴着潺潺的河水在沙沙的作响。秋雨中的小镇,清晰的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泥土的芬芳。
徐徐秋风把一阵清香送入鼻中,那是小镇特有的小吃――绿豆粑的味道。
迈入老店,灶堂里的火焰呼呼地向锅底窜动着,绿豆粑在滚烫的菜仔油中滋滋地翻滚着,那香味是越来越浓,沁人心脾,食欲在不停地膨胀着。忍不住坐下来,慢慢品尝着这份故乡独特的味道……
小镇的雨越来越密集了,原先滴滴答答的屋檐水也被拉直了,一条条垂落下来,像是挂在屋檐下的两道白色的门帘。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了,偶尔只看见一两对相拥在伞下的情侣,在秋雨之中轻轻呢喃着。古色古香的小镇总是与爱情是分不开的,倚在二楼窗台的女子,是不是在思念着她远方的情人呢?
撑开雨具,漫步在小镇古老的街道中,一切竟是那么的惬意。随便找一家简易的茶馆坐下,老式的建筑,简陋的桌椅,普通的茶具,廉价的茶叶。揭开盖碗茶具,再用盖子轻轻地在碗中荡一荡,碗中的热气便轻柔柔地弥漫开来,再小抿一口,那溪河水的甘甜和茉莉的花香从舌尖上淌过,那颗浮躁不安的心便得以安放。此刻,什么都不会去想,耳边除了小镇沙沙的雨声还是雨声……
小镇的街道不长,铺面也不多,烟雨朦胧下的街道冷清了许多。茶馆对面的那家最为经济的理发店,六十多岁的店主正斜躺在竹椅上打着盹儿,隔壁的杂货店老板娘正怀抱着婴儿喂奶。还有那家小酒馆,两个老者正一边饮着烧酒一边下着象棋。整个小镇在绵绵秋雨中竟是那么的悠然自得。
雨渐渐变得稀疏起来,青石瓦顶头低矮的云层还在不停地游走着。不知是谁家的大黄狗早已跑出来和一只野花猫在街中追逐嬉戏着。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跌撞撞走了出来,站在巷子口顽皮地对着猫狗嘻嘻傻笑着……
不经意间雨彻底停了,但屋檐下还悬挂着欲滴不滴的水珠儿。
一场秋雨过后,流淌的河水就像一层细纱般轻柔柔地漫过河床的礁石。从河床飘渺的云雾白白的薄薄的,就像姑娘脖子上洁白的细纱,深深依恋着小镇,久久不愿离去……